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

包拯自認爲自己手中的數據是準確無誤的,並且也從一開始認定了趙禎是在動用密庫或是內庫的財力“支援”官營買賣和蔡記。

這老倌是個講證據的人,在證據面前絕不低頭,更不會徇私,對趙禎他是尊重的,只不過在他看來皇帝的“不法”亦是要據理力爭。

巧了,趙禎也是一個講證據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對朝臣寬仁的帝王。

在他看來包拯的“激動”不是因爲細枝末節,相反是在維護大宋的利益,維護國法的方正,這樣的行爲自然是得到趙禎打心底裡的敬佩。

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趙禎深知不是每一個臣子都有用於上諫的勇氣,甚至可以用稀少來形容。

包拯最擔心的便是自己挪用了內庫或是密庫的錢財來幫助蔡記和官營買賣,這樣一來帝王打壓商賈的手段便違反了規則,也不是那麼的充滿公正嚴明。

大宋的臣子和別的朝代不同,他們的想法一般都是這樣,即作爲天下之主的皇帝可以擁有特權,但你辦的事情要附和禮法和規則。

若是你一開始便破壞這種規則,所有人都可以忍氣吞聲,誰讓你是皇帝呢?

但若是你遵守規則,參與其中之後,發現自己並不能完全掌控一切,於是便用特權來破壞規則,這便是不能忍受的事情。

這樣的行爲在所有人眼中,不是帝王在使用特權,而是小人行徑。

雖然這是互相矛盾的事情,但在某些程度上還是起到了對皇權的約束作用,並且趙禎也沒有對這樣的思想進行干涉。

大宋正處於一個思想變動的時期,這皆是因爲各種各樣的學術思想不斷出現所導致的,這些思想中有些甚至比較極端,認爲華夏的歷史就是漢家在譜寫,和其他的民族沒有任何關係,世界上也只有漢家才能稱得上是正統,其他的任何文明都是鄙夷的存在,都是荒蠻未開化的存在。

國家的的強大必然會出現民粹主義,即便是深受儒學薰陶,擁有更多包容性的漢家王朝也不能例外。

強大的力量和財富已經讓有些人飄飄然了,但趙禎從未有過這種放鬆。

包拯便是朝臣中的代表,他代表的不是民粹主義,而是理智和禮法,這兩樣東西幾乎是朝堂上最爲看重的。

包拯只是其中之一,以范仲淹爲首的士大夫階層幾乎都是禮法和智慧的擁躉。

當然,這在趙禎看來也是好事,尊重禮法的人,自然也尊重法律,同時也在不自覺中成爲法律的擁護者,依法治國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趙禎也要懲治包拯的逾越,皇權神聖不可侵犯,這是封建時代的準則,也是趙禎維護自己權威的必須手段。

在朝堂上當中宣讀《認罪疏》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最少對包拯的臉面來說有一定打擊。

但這老倌跟本就沒在意,他之所以發愣不是因爲趙禎的處罰太重,相反他覺得自己在皇帝面前逾越,應該受到更重的處罰纔是。

包拯這不是傻子,之所以如此做,憑着逾越被罰也要把這件事的嚴重性向趙禎說明。

對付這樣執拗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證據摔在他的面前,趙禎便是如此,一份來自蔡記和官營買賣商號的文書摔在包拯的腳邊時,這老倌便立刻不說話,向趙禎一禮之後便開始審閱起來。

上面的內容清清楚楚的介紹了蔡記和官營買賣商號的成本,同時也有盈利空間,價值範圍,盈利手段等等。

這是幾代人的心血,甚至是趙禎也在不斷的投入其中,大宋的工業革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就是從這些官營買賣的商號以及蔡記開始的!

趙禎從來就沒有想過資本會帶領大宋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相反他認爲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思想的前進纔會使得大宋步入全新的時代。

這個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存在,科學技術在促進思想進步,同時思想的進步也在改變大宋的學術環境,學術環境的好壞再次影響科學技術,而這一切最終都將體現在大宋的身上。

無論工業,商業,農業都在依靠全新的技術,這一點毋庸置疑。

包拯手中的文卷仔細的描述了格物對工業的改變,並且詳細闡述了格物院與官營買賣之間的合作模式。

格物院不斷的研發新產品,新技術,而這些東西都是官營買賣和蔡記所需要的,後者花錢買下這些技術和器械,爲自己的生產生活提供保障,而格物院也通過這些錢財得以開展研究和發展。

包拯已經沒有話說,這次他是真真正正的被眼前的所展現的一切給震驚到,他沒想到官家官家當初早早的發展格物院,早早的開辦蔡記,居然會形成今天這樣的局面。

原來蔡記和官營買賣的商號並沒有虧本,他們的利用蒸汽機爲驅動的器械更加高效,他們用先進的技術降低了成本,也提升了效率。

流水作業之法被髮揮到了極致,種種描述的結果便是成本降低,同一天的時間內,他們生產出的貨物數量是原先的數倍有餘,相比之下其他擁有工廠的商號根本就不能相比。

最重要的一點,官營買賣的商號和蔡記都在改變盈利方式,他們要賣出更多的貨物,讓原本珍貴的東西在大宋成爲日常所需,他們是在走量而不是提高價格。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便是大宋的百姓可以用更低的價錢獲取更多的精美貨物,得到實惠的是大宋百姓,獲得利潤的也是商賈。

一些商賈完全可以做中間商,他們不生產只是販賣,把貨物販賣到遠處貨物利潤,這並沒有錯。

而在此之下,最倒黴的人其實並不是東城豪門,或者說東城豪門的商號屬於虧本最嚴重的一類。

這類商號的特點便是自己不提高效率,單單依靠錢財鋪路做壟斷生意的商號,他們在強大的技術和巨大的產量面前瞬間灰飛煙滅,至於要怪的人,還是他們自己。

要知道大宋的格物院可是對所有商賈開放的,只要你花錢就能買到格物院中的新技術和新技巧等等,當然這些價錢可不菲。

如此對比之下,便能清楚的看到雙方之間的差距,以及東城豪門這般利用錢財鋪路的商號有多麼的面目可憎。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