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

烏古部的歸附速度很快,甚至可以說比塔塔爾部要主動的多,斯琴昂立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日多這個草原上着名的薩滿對大宋的強大知之甚詳,也就是因爲如此才使得烏古部的歸順速度極快。

烏古部已經開始向敵烈部的土地遷徙人口了,對於他們來說平白的得到半數的草場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當然他們也開始念着大宋的好。

因爲大宋征伐敵烈部他們纔有現在的草場,因爲大宋的賜予,他們纔有安定的在這草場放牧的機會。

最爲重要的一點,烏古部平白的得了一座河董城,雖然城池不大,但也能供人居住,商賈再次買賣,各種需要的東西都能在這獲取。

但這也正是日多所擔心的,烏古部的百姓被分散在了更多的地方,同時還有一部分人念着大宋以及大宋皇帝的好,而不是他這個烏古部中的薩滿。

趙禎的目的達到了,整個草原開始瘋傳烏古部歸順大宋的消息,並且還得到了大宋的賞賜,敵烈部的一半草場,另一半自然被賞賜到了塔塔爾部。

這在草原諸部當中是極爲震撼的消息,而與此同時,斯琴部的族人也開始在草原上出現,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遊說草原諸部歸順大宋。

有了塔塔爾部的繁榮,有了敵烈部的滅亡,有了烏古部的歸順,斯琴部的“使者”在草原上如魚得水,每到一個部族都能得到貴客般的接待。

斯琴部本就是草原上以智慧出衆的部族,斯琴昂立又是接受過大宋皇帝召見和信賴的人,他說的話自然也就成爲草原各部參考的最有價值的消息。

眼下大宋之勢宛若蒼龍,幾乎沒有哪個勢力能與之對抗,即便是以能征善戰出名的敵烈部在宋軍鐵騎面前也不過是土雞瓦狗,依託城池也沒有撐上多久。

其他的部族便開始慎重考慮斯琴部的遊說,的確以現在的狀況看來,歸附大宋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但這種歸附和往昔不同,並非是稱臣納貢便罷的,還要交出兵權和駐軍,並且在當地設立衙門,這樣算下來,就等於是被大宋吞併。

對於自由慣了的部族來說這是一項難以接受的條件。

但很多小部族卻很快做出選擇,他們沒有依靠,也沒有實力和大宋對抗,唯一的辦法就是依附一個強者,而現在草原上的強者是誰?

不是草原諸部,不是契丹人,而是大宋,宋軍在草原上可謂是難以抵擋的強大,這樣的帝國自然是草原上的強者。

小部族通過斯琴部使者的幫助不斷的向大宋上表,希望歸附大宋,得到大宋的幫助,這樣的幫助自然有很多好處,糧食,成衣,成藥,知識等等。

而大宋自然是有求必應,因爲這些小部族已經開始集合騎兵向大宋投誠,這些士兵都將成爲大宋的軍隊,他們將會在敵烈部中整合改制,打散之後重新編製成軍。

不過大宋的軍隊並沒有直接入駐,因爲這些部族都是草原上的小部族,太過分散,需要連成一片之後再做整合,接着重新劃分區域,統一管理,如此才能方便大宋駐防。

但這一切在草原民族看來便是極好的事情,大宋並沒有像斯琴部的使者說的那樣接手部族的一切,於是歸順之心自然更盛。

草原看似很大,但消息傳播的速度很快,小部族在行動,他們希望成爲大宋的疆土,成爲大宋的百姓,因爲大宋的“福利”實在是太好了。

但並非是所有人都這麼想,有人歸附,自然有人抗衡,一些大部族和屬於契丹的州府當然不會輕易屈服於大宋,他們畢竟還是名義上的契丹成員,一旦歸附大宋便是背叛,在草原上背叛可不是一件小事。

集中在上京道中部地區的阻卜部,烏山部,耶覩刮部,達旦九部,梅里急部以及招州,維州,鎮州,防州迅速做出反映,聯合起來對抗大宋。

這些契丹的州治事實上也是部族所組成,並沒有多少契丹人在其中,不過他們對大宋的提防和懷疑卻是最高的,契丹的官員自然也極盡詆譭大宋的手段。

對於契丹這位“老東家”大部族自然還是相信的,他們認爲契丹不會那麼輕易的被大宋消滅,大宋也沒辦法把手伸到草原來。

契丹人迅速做出反應,在草原上游說各部人馬。

其實各部根本就不是向着契丹的,他們只是不願換一個新的主人而已,草原韃靼和契丹人之間也並非和睦相處,雙方之間早已有了間隙。

遼統和三十年,大宋大中祥符五年,草原諸部叛,在反抗契丹人的鬥爭中,諸部結成了統一的部落聯盟,遼不得不於大安五年任命諸部中最大部阻卜落磨古斯爲諸部長,設立阻卜大王府讓其自治。

從此之後契丹和草原諸部之間便算是劃清了界限,雖然是自治,但草原諸部也向契丹提供兵員和戰馬,也向契丹朝貢以示尊重。

而眼下契丹勢弱,正是草原諸部的機會,舊主不行的難道要給自己找一個新的主人不成?那些小部族自然需要依靠強者,而本身就是強者的部族呢?

於是上京道中部地區的草原諸部再次結成聯盟,以阻卜大王府爲中心,進行了一次商討性質的會盟!

會盟的目的也是簡單,如何對抗大宋對草原的統治,草原永遠都是草原,這裡天高皇帝遠,即便是以大宋的那般強大也不可能征伐的過來。

當年的大遼是何等的鼎盛,在上京道經營了多少年,最後還不是沒有辦法的妥協,設立所謂的阻卜大王府?

宋人來了又如何?還不是要讓草原諸部自治?說是要收繳兵權再駐兵,可那些小部族卻根本沒有,宋人有多少軍隊能駐紮在草原上的每一個部族?根本不可能!

烏古部和敵烈部的事情他們都知道,稱臣納貢可以,但草原必須要獲得最大程度上的自治,並要保留軍隊,且大宋不得駐軍!

而這些便是部盟告訴斯琴部的底線,他們希望斯琴部把消息傳回大宋之後,大宋如歷代漢家王朝那樣同意,一切都按部就班。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請假!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請假!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