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

這個時代的百姓還是非常良善的,深受儒家思想的千年薰陶,仁孝愛人幾乎是婦孺皆知,大宋的百姓更深層次的貫徹這一思想。

封建時代大多是以孝治天下,世人奉行:在家若能盡孝,爲國方能盡忠。

這也是宗族制的核心,地方上最基本的管理制度便是宗族制,皇權不下縣也就是靠宗族制進行維護。

孝道被上升到繼位崇高的地位,在家孝順父母,在國效忠君王。

在每個宋人心中皇帝都如自家的家長,所以纔會有君父這樣的稱呼,而張生這樣詆譭官家,便是不孝,百姓豈能容忍他們這種詆譭君父的行爲。

連早就策劃好一切的趙禎都沒想到,自己在百姓的中的地位居然如此崇高。

面對怒罵張生等人的百姓,彭七隻能帶着御前班直使勁的抵住硃紅叉子放止百姓一擁而上,眼下的百姓中有不少人狀若瘋狂,看向張生的眼神中帶着濃濃的仇恨。

趙禎拍下龍膽道:“爾等肅靜,此案纔剛剛審理,張生也只不過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而已,查出幕後之人才是要緊的事!”

百姓們逐漸安靜下來,沒錯,這張生只不過是人家的一條狗而已,倒要看看是誰在背後挑唆這一切!

文官看見百姓的模樣感慨萬千,有連連點頭的,有微微搖頭的,更有甚者瑟瑟發抖掏出手絹輕輕擦拭腦門上的汗珠。

作爲龍圖閣大學判大理寺的韓億已經快站不住了,官家這樣追查下去,紙如何能保得住火?

想想兒子和自己說的話他就火冒三丈,這麼隱秘的事情怎麼能留下書信落人口舌?!

還好書信上沒有留下名字之類的東西,到時候還能辯駁一二,韓億想到這裡擡頭看了看不遠處的王隨,這王家的家主還真是大的一手好算盤!

這麼大的事情居然越過自己直接找綱兒,哼!他是怕自己不同意才這麼做的吧!

現在好了韓家被他當成擋箭牌放在最前面,成爲世家衝鋒陷陣的孤騎,這時候哪家幫韓家哪家倒黴,誰會爲韓家說話?!

就在韓億無助的時候,身旁的龍圖閣直學士劉煜開口道:“韓學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現在要想救韓家只能放棄掉令郎,否則整個韓家都會遭受牽連,到時間就真的是迴天乏力了!”

劉煜的話讓韓億亡魂大冒:“此話怎講?難道要讓我兒在官家面前認罪然後一力扛下?官家倒是能信嗎?”

“現在只有這個辦法穩妥些,總不能看着整個韓家倒黴吧?你認爲其他的世家還會幫你不成?再說你韓家又不光韓綱一個兒子,你韓宗魏可是足足生了八個兒子少了一個,還有七個能光耀門楣的。”

“你去告訴那幾位,如果不幫便是魚死網破!我韓家過不好大不了牽連出所有的世家,老夫倒要看看是幫我韓家來的划算,還是世家都暴露在官家的眼前來的划算!”

韓億說完便一甩長袖冷笑的望着劉煜,他也是沒辦法,韓綱是家中長子,一旦事敗被官家問責,他韓家如何能脫得了干係?

還不如拉上別的世家一起,這樣反而能有一線希望。

韓家也是世家中的大族,他豈能不知壯士斷腕乃是王家常用的手段,居然連王旦這位自己的老丈人家都能捨棄,何況是韓家?

想想自己的妻子韓億就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王旦的女兒嫁給自己後韓王兩家也算是沾親帶故,可自從丈人去世,妻子的孃家便開始走下坡路,王隨這個族叔居然能看着王旦家破敗都不施以援手,可見他的謹慎和無情。

韓億下定決心後就不再理睬身旁的劉煜,在他擡頭的一瞬間卻看到站在三司使計相位置上的丁謂衝他微微一笑,韓億大驚,這丁謂現在是誰的人大家都清楚,就是他當年有意整治王旦家的,現在又開始把矛頭對準自家?

案件的審理愈發的清晰,在李敬咬出韓綱後,便上升到了世家的層面,這時候的王隨才叫苦不堪言,沒想到韓億居然捨不得他的寶貝兒子,這樣一來世家別無他法只能權利營救,否則整個世家都會遭受牽連。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王隨稍稍咬牙的出班道:“啓稟陛下,這韓綱乃是韓學士的兒子,豈能和李敬這樣的人混在一起?僅憑一封書信便下定論怕是不妥的,況且這紙上的字跡就一定是韓綱的嗎?”

王隨的話得到了許多朝臣的附和,也讓百姓開始猶豫起來,畢竟這話是沒錯的,王相公只是提出自己的懷疑而已。

韓億微微點頭,這信不可能是一個小小的管事能拿到的,之前自己問綱兒的時候,他說了這信他是親手交給李駙馬的,而且李遵勖這人小心謹慎,絕不可能留下信件,官家手中的書信定然是僞造的!

可他忘了越是小心謹慎的人就越有可能留下破綻,他上哪知道冀國大長公主已經揹着駙馬轉向官家了?

“王參政所言既是,朕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但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朕自有辦法,來人取碳筆來!”

王隨韓億等人本打算看好戲,可官家的話讓人摸不着頭腦,百姓們也是伸頭探腦使勁的往前擠,就想看看官家是如何證明這書信是出自韓綱之手的。

三才取來一支炭筆,這是趙禎命將作監的大匠人特意製作的,裡面還混合了鉛,與後世的鉛筆基本差不多。

趙禎拿着炭筆在信件的左下角輕輕掃動,不一會便微微一笑,果然有自己要的東西!

“三才穿給王參政和給爲大臣看看,這是不是韓綱的私章?”

信件在羣臣的面前傳閱,寇準首先看到的便是:靈壽韓綱,四個字……心中大罵蠢材,這明顯是上一張紙上的印章用力過大留下的印跡!

如此重要的信件居然留下破綻,這韓綱和李遵勖兩人居然都沒發現,怎麼能叫人不氣憤?

王隨在看到印章後無力的搖了搖頭,對着趙禎躬身行禮道:“官家慧眼如炬老臣歎服!”還有一句話他沒說,韓綱不能救了,韓億你知道該怎麼辦!

本是有些得意的韓億在看到兒子的印章後大喝一聲:“畜生!”便軟軟的癱倒下去。

這齣好戲演的真是精彩,趙禎不相信韓億到現在才知道自己的寶貝兒子卷在其中,但表面上還是露出關心的神色道:“快把韓學士扶下去,請御醫給好好瞧瞧。”

趙禎說完便對宋哲使了個眼色,宋哲出班大聲說道:“啓稟官家,事情牽連到韓學士,臣不敢私自拿人,畢竟韓學士現在判大理寺!所以……”

“荒唐!史書有云: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這不是在幫韓綱而是在害他,韓學士這樣性情穩重,品行正直,治家嚴謹的人家怎麼會有這樣的逆子,朕是不信的!你速速把韓綱叫來,朕要當面問個清楚還韓卿一個清白!”

趙禎的話讓百姓們感動,都證據確鑿了,官家居然還心存憐憫,不斷的爲韓家說話……暈倒剛剛被救醒的韓億也是感動的不行,一口老血噴出又軟了下去,殺人不過頭點地,用的着這樣折磨韓家嗎?

王隨則是在心中大罵:小狐狸終於露出尾巴了吧?不就是想把世家都牽連出來嗎?即使查到又如何,還有大手段等着你呢!

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
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