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

茶扎刺部的歸順完全出乎趙禎的意料,他本以爲在此之前契丹人會先一步支撐不住,把契丹人收拾了之後再着手對尼布楚附近的草原民族動手,可沒想到,契丹活生生的把茶扎刺部給吃垮了!

這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趙禎沒想到契丹人居然如此“能幹”要知道他們所掌握的草原應該還有一些產出,不至於這麼快的堅持不住,但不尋找新的解決辦法吃垮茶扎刺部也是理所當然,只是一切都太快了。

顯然靜邊城和巨母城的糧食短缺已經到達非常嚴重的問題,還有便是沒做好統籌措施。

都這個時候了,城中必然會限制糧食的自由買賣,而進行中央管控,只有如此才能面對饑荒的時候做出一些應對措施,但趙禎用腳後跟都能想到巨母城中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

蕭撻裡的權威在這個時候已經下降,她的旨意即便是能傳達到每個角落,但城中的人肯定是陽奉陰違。

契丹本就不是一個一切按照制度來的民族,他們的貴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權力集團過分放縱,在遇到糧食危機的時候,貴族首先想到的是自保,囤積糧食便成爲了最主要的手段。

這種深入骨髓的制度已經無法改變,即便是蕭撻裡已經準備了對抗措施也沒有任何用處,因爲下面的人根本自顧不暇,誰與功夫把自家的糧食集中到皇帝的國庫中然後等着統一分配?

自私是人的本性,孩童便是如此,好東西,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就要收起來,藏起來,否則“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也不會因爲“讓梨的典故”而流傳千百年。

契丹人也是如此,在巨母城中開始的時候權勢地位還是有點作用的了,而貴族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囤積糧食,儲藏足夠吃的食物,他們大肆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勢開始囤糧完全不理會蕭撻裡的旨意。

事實上在那個時候契丹的糧食雖然緊缺,但還沒出現大問題,更沒有出現饑荒,草原上的產出也是相當豐富,沒有糧食可以用肉食代替,城中沒有肉食草原上還有獵物,野菜等等。

直到北戍司軍開始反攻阻卜部盟的時候,那些貴族之家反映過來,他們身在朝堂,懂得政治,知曉大宋對阻卜部盟用兵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大宋對契丹的攻伐應該很快會到來,現在是阻卜部盟,很快就會是大契丹了,草原上的部族還剩下多少?

這些“精明”的政治家利用自己的敏感的“嗅覺”察覺到了危險的來臨,便如過冬的松鼠一樣開始瘋狂的囤積糧食,也是因爲他們的權利之便,愈發的肆無忌憚。

他們抓住了開始的時間,在短期內做到了囤積糧食的目的,而市面上的糧食一共就那麼多,對於沒有進口糧食的契丹來說,即便是沒有人傳播內部消息,糧食也會在市面上飛快的消失。

物以稀爲貴,糧食越少,加強邊越高,契丹的百姓無論種族都會發現其中的問題,因爲和民生息息相關的糧價一路飛漲。

當問題發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便是契丹朝堂也壓不下去,因爲朝堂中的每個人都是這場“掠奪”的參與者,難道要把自家囤積的糧食再賣出去?

朝堂的態度是置之不理,鬧大了便用強權鎮壓,可要知道這些士兵也有家人,他們也要養家餬口,現在家中的親人吃不上飯,他們怎麼能安心?

可以說現在的巨母城中醞釀着極度的不平衡,民怨之氣瘋狂的擠壓着,就像是爆炸之前的收縮,所有的負面氣息全部都聚集在契丹部衆的心中,但表面上卻不敢和朝廷做對。

於是那些貴族們有恃無恐的在巨母城中繼續享受,朝堂之上也是一片祥和,當然壓力還是存在的,但朝臣們最擅長做的事情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拖延。

一個拖字訣被使得出神入化,無論是畢世傑焦躁的下達籌糧的政令,還是蕭撻裡憤怒的下旨斥責,甚至是變賣國庫之中爲數不多的財物換取糧食,最終的接過都是拖。

越是在爲難的時候人越會兩極分化,有些人想着如何突破困局,有些人則是在想着如何讓自己存活下去,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

而現在的契丹朝臣就是屬於後者,他們都在想着如何讓自己和族人度過難關,而不是想着如何讓巨母城和靜邊城中的百姓渡過難關,如何讓契丹數十萬人渡過難關。

這是在危難之時的利己主義。

而另一邊,茶扎刺扎爾拓部的族長親自單騎向大宋求援,並且願意爲了族人而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甚至是生命,要知道在茫茫的草原上穿行還要繞過契丹人的勢力範圍,悄然進入大宋統治之下的呼倫貝爾城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也只有扎爾拓這樣的人才能擔任族長。

王韻親自指揮手下的官吏把軍中的糧食調運處一部分來,並且還有大量沒有食用的炒麪和壓縮口糧也被臨時徵用,大宋雖然要援助茶扎刺部,但也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糧食才行。

同時他也通知糧商,以最快的速度從大宋國內掉糧,但糧商帶着小心和試探的向他詢問這是不是官家的旨意,要知道這種大規模的調運糧食本是糧商最願意看到的情況。

大宋現在的糧食多到吃不了,中原的糧食最近豐產,而海外的糧食還在不斷往大宋運送,究其原因百姓還是以糧食爲主,習慣性的多儲備糧食。

但即便如此,糧食儲備到一定程度誰都不會再去買,這時候朝廷便再次出面調控,各州府的官員便會以常平倉,賑濟倉爲主,大量購買新糧,而拋售陳糧,這些陳糧一般用作賑濟災民或是發放給窮人。

而這也導致大宋的糧食價格沒有太大的變動,現在大規模的調糧意味着什麼糧商比誰都清楚,但他首先要確定時候是官家的旨意,畢竟數量巨大,若是運來之後賣不出去,他們連家底都要賠進去!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請假!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