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

胡掌櫃一路上連停歇都不敢,出了析津府就在附近的村裡買了一匹駑馬,兩馬換乘能保持他的速度,同時也不用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

夜晚在外風餐露宿也比進入村莊休息要來的安全,一路上爲了躲避大宋的遊騎,他都不敢走最近的路,而是專揀偏僻的小徑通行,倒春寒是對他的又一考驗,寒冷的春風吹進他的脖子如剃刀刮過身體整個人都爲之一僵。

如逃難般的生活好不容易結束,不遠處便是大遼的中京大定府,這一路上他實在不敢停歇,就連進入中京道境內也是如此,他帶着的信息實在太重要,萬萬不可有一點差池。

相比大宋的析津府,大遼的大定府就顯得戒備森嚴許多,在胡掌櫃看來兩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大宋的析津府處處透出一股子自信的味道,而大定府則是一副厲兵秣馬大戰將其的嚴肅,要論氣勢上大遼就輸大宋一頭……

到了大定府的城門口,一身風塵僕僕漢人打扮的胡掌櫃很自然的被攔了下來,瞧他的模樣和打扮,契丹守軍怎麼看他怎麼像是個間人,漢人幾乎都擁護大宋軍隊,能留下的儘量留了下來,而且漢人多是農耕百姓,土地便是他們的根本,誰會離開自己的土地來到大定府投奔大遼?

連契丹人自己都沒有這種自信,於是胡掌櫃便被守城的軍官“客氣”的請到一邊,圍着他就是一頓拳打腳踢,本就一路顛簸的胡掌櫃還沒來得及自述便被打的灰頭土臉氣息遊離……

待威武的契丹勇士罷手他纔有進氣沒出氣的說了一句:“我是……契丹人!有……有要事稟報左丞相!”

圍觀者先是一愣,然後鬨堂大笑,這人是傻子不成?左丞相伴隨皇駕在上京臨潢府呢!你到大定府找左丞相豈不是癡人說夢?!

但唯獨一個校尉笑不出來,拉扯起胡掌櫃道:“你真的是確定你沒走錯地方?”

胡掌櫃怒道:“軍國大事豈能有誤!要是怠慢了你可擔當不起!”

校尉臉色一變:“都散了吧,不過是個燕雲遺民,待本官提審一下便知真假。”

胡掌櫃的心思是如何的機警,簡單的一句話便聽出弦外之音,也不掙扎便跟隨校尉走了,待到沒人的地方,那校尉指了指高高的大遼塔道:“左丞相便在那裡,你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

胡掌櫃冷冷的說道:“這就不勞你操心了,到了那裡自有辦法!”

那校尉正要發火,但看見胡掌櫃冷冷的眼神心中一顫:“也好,我自送你去,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胡掌櫃也不說話,微微點頭便上了自己的馬,跟隨校尉前往大遼塔,這是大定府建城的時候便存在的,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路過這裡的時,遙望南方霞光閃爍,有郛郭樓閣之狀,一派瑞氣,於是建都於此。

此城的佈局仿大宋都城汴梁,分外城、內城和皇城。內外兩城略呈“回”字形,而大遼塔正好在皇宮之中,位於正殿之後,如山如嶽,給人一種依靠的感覺,鎮定人心。

大遼的皇帝多喜歡在塔內登高望遠,一覽整個大定府,據說站在上面有一種縱覽天下的感覺。

而此時的耶律宗真卻沒有這種感覺,越來越多的情報從張儉那裡傳來,都是有關大宋,不知是不是張儉故意爲之,耶律宗真猛然發現此時的大宋已經遠不是真宗朝的大宋,物阜民豐不說,還展現出現各種各樣的強勢!

這種強勢不光是在軍事上,畢竟契丹勇士在戰場上還沒怕過誰,而西夏一戰完全是老天幫了李元昊一把,否則大遼必勝!

相對於西夏的李元昊,耶律宗真更是擔心大宋,這個原本內憂外患對大遼沒有多少威脅的中原王朝彷彿在一夜間突然崛起,速度之快,發力之大令人咂舌。

大宋在商業上完全放開了對商人的限制,大宋皇帝趙禎對商人更是撫卹尤佳,不光鼓勵和支持他們還在批准商人子弟讀書科舉從政,這在歷朝歷代都是罕見的事情,並且大宋也得到了回報,每年商賈的稅收就遠超農稅成爲大宋不可或缺的經濟來源,這一點耶律宗真都看的眼紅!

尤其是上京城被大宋商賈席捲之後,身爲大遼皇帝的他更是心疼的在滴血,大遼雖然幅員遼闊,可許多地方都是茫茫的草場和荒蕪的沙漠戈壁,這些地方不會給大遼上一絲的農稅或商稅。

這也是爲什麼耶律宗真要想辦法收回析津府的原因,一旦析津府丟失,整個燕雲都危在旦夕,連燕雲都丟了的大遼還叫什麼大遼?!

彷彿一夜之間大遼和大宋換了位置,大宋一下從防守轉爲進攻,並連克燕雲重鎮,現在是析津府和南京道,那明天會不會是中京大定府或更北邊的上京臨潢府?

一種耶律宗真從未有過的緊迫感在他心頭盤繞,彷彿身後有一頭隨時會追上來吞噬他的猛獸。

身後的樓梯響起腳步聲,多年的相處下來不用回頭耶律宗真都知道來的人是張儉,只有他這個左丞相纔有資格不經傳報來到自己的身邊。

但此時張儉的腳步卻沒有往常的沉穩,帶着一絲凌亂,篤篤篤的敲擊着木質的樓梯,看來定是有什麼大事發生,耶律宗真轉頭問到:“左丞相說點好消息吧?”

張儉的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天佑大遼,剛剛收到密探消息,大宋皇帝確實駕崩了!如今秘不發喪,怕是擔心擾亂軍心,天賜之機最適我大遼起兵討賊!”

耶律宗真聽到張儉的消息後喜憂參半,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涌上心頭,那個他一直較勁的目標居然就這樣死了……突然失去目標讓他稍顯迷茫。

“消息確定嗎?”

“確定!本朝在析津府的密諜和間人同時來報,一個說大宋皇帝的妹婿蔡伯俙親自身帶檄羽向東京城疾馳而去,而另一個說析津府的皇宮內白幔遮天,隱隱有哭泣之聲傳來,大宋的文臣武將皆入宮牆而不出!”

咔嚓,耶律宗真捏碎了手中的茶盞皺緊眉頭:“這麼說大宋的皇帝真的死了?!傳令大軍集結整頓,待祭旗之後揮兵南下,違令者斬!脫逃者斬!動搖軍心者斬!畏縮不前者斬!思鄉厭戰者斬!……”

足足說了十八項斬殺令後,耶律宗真才停下,一旁的張儉心中火熱,陛下說的十八個斬殺令中涵蓋了所有仁君的軍紀,連往日裡百無禁忌的姦淫擄掠都算在了裡面,的確,大遼要收回的是繁榮的析津府,而不是一個人間地獄。

皇帝的命令代表着國家的意志,隨着耶律宗真的旨意被傳下,整個大定府的軍隊便開始集結起來,到處是準備出征的模樣,彷彿大戰一觸即發。

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
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