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

趙禎這樣的稱呼高麗,主要來自於後世對韓國種種行爲的反感,辱華事件層出不窮,甚至能信誓旦旦的說孔子是韓國的,周易是韓國的,李白是韓國的,屈原端午節都是韓國的等等,這一切狂悖之言皆是來自於曾經渺小,且被蹂躪的自尊心。

這個民族一直都是在夾縫中生存,在中原王朝的各種矛盾中被連帶傷害,而唯一膨脹到與中原王朝強勢對抗的也只有高句麗,最後的結果便是直接被大唐帝國給滅了……

就是一個這樣的民族,到了後世便開始一系列的增強自尊心活動,更是出現了大量荒謬絕倫的笑話。

所以趙禎對高麗完全沒有好感,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朝鮮半島就如一個吊靴鬼一般,不斷的纏在中原王朝的身上,從隋朝開始就不斷的試探中王朝的脾性,聯合突厥人進攻隋朝兵甲駐地,引起大隋滿朝震驚。

於是從隋朝開始就不斷的對朝鮮半島用兵,以至於隋煬帝時便有了四次大規模用兵,最後導致了國內民怨四起,連年征戰使數百萬人喪生,九軍並陷,將帥奔還亡者二千餘騎。

而這些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

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隋末農民起義。至隋煬帝第三次徵高句麗,各地大量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隋對高句麗的連年征戰不僅嚴重削弱了隋國力,導致民不聊生,也使隋煬帝喪失民心,隋末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的崩潰。

當然其中更是有隋朝的地主階級在其中興風作浪,唯恐隋煬帝騰出手來之後收拾自己,所以隋朝的滅亡不單單是因爲高句麗,還包涵了諸多複雜的政治局勢轉變。

而到了唐朝,終於在國內穩定,武功不得彰顯的情況下,李世民覺得自己應該在高句麗這件事上超越“昏庸無道”的隋煬帝,於是大唐便發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東征!

高句麗國內發生政變,大將泉蓋蘇文殺建武,立藏爲王,自任莫離支,專擅國政,並且頻頻發兵攻打新羅。新羅向唐求援,唐太宗詔諭高句麗罷兵,泉蓋蘇文置之不理。於是唐太宗決定親征高句麗,以此收復遼東故土。

在此之後,李世民便更加看重對朝鮮半島的征伐,集結三十萬大軍,準備再次東征,只可惜東征在即唐太宗病逝……

而唐太宗的病逝卻被高句麗看作是喜大普奔的事情,於是不斷對新羅百濟施壓用兵,認爲唐朝不會顧及,誰知高宗皇帝繼承了太宗未完的事業。

先以十萬大軍迅速平定了百濟國,將其地域收歸版圖,接着攜勝利之餘威,數敗高句麗大軍。

然而,在平壤城下,唐軍又一次遇到了和第一次東征相同的問題,那就是面對堅固死守的城池久攻不下,當嚴寒到來時又不得不撤兵,功虧一簣。

而最後一次對高句麗用兵的東征則是爲盛唐的武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唐軍一舉攻滅高句麗。此次東征,唐軍抓住時機,利用高句麗內亂,以優勢兵力分別攻佔高句麗各戰略要地後,再會師一同發動對平壤的總攻,迫高句麗王出降,盡佔高句麗之地。

趙禎作爲中原王朝的皇帝,大宋作爲大唐的傳承者,華夏王朝的延續者,自然已經把朝鮮半島納入大宋的版圖,只不過遼人在前,還不是時候對高麗用兵罷了,若是用兵高麗,遼人必然恐慌援助,最後的結果很難說。

所以趙禎命鴻臚寺以大宋的名義正式書寫公文與蔡伯俙,一面高麗與大宋艦隊之間發生摩擦,可現在的問題是這份文書根本用不上。

鼠三派去傳報的士兵死了!這是個意外,絕度的意外。

高麗晉州守軍在守將李剛成的帶領下前來查看,他們聽到了土牛村村民的話覺得過於誇張,大宋的數萬大軍怎麼可能突然出現在晉州?

說不定就是大宋商賈的私人武裝罷了,至於所謂擎天之高的鉅艦,他們只當是村民沒有見識,錯把商船當作是戰艦而已,大宋的海船可是比漁船要高大的多。

於是當大宋的軍士爲了避免誤會,脫去鎧甲換上尋常衣服出現在李剛成面前的時候,李剛成的態度高高在上,趾高氣昂,頓時激怒了大宋的領頭校尉。

更有甚者李剛成還要捆了他們,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宋乃天朝上國,他們身上攜帶鴻臚寺以朝廷發出的公文,也就意味着他們現在代表的是大宋,豈能被高麗人輕辱?!

而接下來李剛成身邊幕僚的話更讓宋軍忍受不了:“你們是大宋的商隊吧?到了我高麗做生意便要遵守高麗大王定下的律法,你們沒有通關文書,便是偷渡,安律當判死罪!若是把貨物交出來,還能繞了爾等性命!”

從來都是大宋威脅別人,什麼時候輪到高麗威脅大宋了?魏權冷笑道:“你們還不知西夏已經被我大宋滅國了吧?”

幕僚哈哈大笑:“西夏滅國又怎樣?你現在站在高麗的土地上!速速交出財物,饒你不死!”

校尉魏權大聲呵斥,率領禁軍將士準備離開,李剛成以及幕僚以爲這些宋人商賈想要溜走,隨即命晉州守軍上前捆綁,魏權大怒,帶着禁軍奪了兵刃就地格殺了上前的高麗守軍,他們豈是大宋訓練有素的禁軍對手?

這些士兵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即便區區十來人便把數十人的高麗守軍放到,這還是魏權手下留情的情況下,此時的李剛成才發現事情大條。

剛欲發令勸阻,誰知這些守軍都是來自於一地,多少沾親帶故,或是同一縣城,或是同一宗族,於是千餘人的隊伍便不受控制的向魏權等人撲去。

李剛成作爲晉州守將,本就是閒散的差遣,平時也就是負責晉州緝盜安防之類,從不訓練士兵,也不以軍法管理,時間長了這些守軍也就不聽號令,即便是李剛成的親兵把銅鑼敲爛了也沒人理會。

最後的結果便是大宋將士包括魏權在內全部戰死,而高麗守軍損失不下數百餘人,李剛成從魏權的懷中搜到了那封來自大宋鴻臚寺的公文。

打開青瓷色的文書,“鴻臚寺代大宋朝廷曉諭高麗晉州知州王可煒”赫然出現在眼前。

作爲堂堂一州之地守將的李剛成老爺,只覺得眼前發黑,一屁股在倒在地,嘴中不斷念叨着:“宋軍來了?怎麼會是宋軍來了?!”

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
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