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

糧食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的命脈所在,無論你有多麼強大的軍隊,後勤保障是必須,沒有糧食這些軍隊便不攻自散。

角廝羅也知道這個問題,也是他在之前想方設法要從大宋得到土豆和地瓜的原因。

吐蕃高原實在是太卻糧食了,現在雖然看不出來,但那些解放的農奴變成了百姓,想要讓他們的人口越來越多,想要讓吐蕃的人口越來越多,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糧食來養活他們!

角廝羅看到了吐蕃的未來,人口衆多之下才會讓吐蕃繁榮起來,除了糧食大部分的資源吐蕃其實是不缺的,但缺少人,人少了便沒有辦法獲取大量的資源壯大國力。

松贊干布爲何能把吐蕃王朝變得可與盛唐抗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時的吐蕃人口龐大,資源的獲取和加工變得更爲便利。

角廝羅不知道權謀和手段之類的東西能給吐蕃帶來怎樣的改變,但他卻可以用這兩樣東西使得吐蕃的人口增加。

解放農奴,增加吐蕃人口,這些都是對吐蕃有益的仁政,他看到了根源所在,而糧食是決定了人口增加的關鍵。

吐蕃的醫術不怎麼高明,整個吐蕃也找不出幾個名醫,倒是那些靠着祈求,施法的薩滿不在少數。

巫瑪曾經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薩滿醫,但他所依靠的也是吐蕃王朝曾經遺留一下的醫術傳承,而非真正的祈禱。

仁欽桑波曾經說過,吐蕃的人口想要快速增加,沒有捷徑,只能提高吐蕃的產出,牛羊也好,青稞也罷,都不能完全滿足吐蕃的需要,他們需要更多的產出,從土地裡獲得更多的糧食!

只有活着的人都吃飽了,纔會想辦法繁衍後代,纔會有更多的吐蕃少年出生!

這段時間,角廝羅沒事的時候就會往邏些城外跑,每當看到在土地裡耕種的農人便會上前攀談,他衣着簡樸,皮膚黝黑,沒人知道他就是吐蕃的贊普。

瞧着在地裡努力耕種的農人,角廝羅掐了一根青稞,在手中隨意揉搓一番,飽滿的顆粒落在他的手上,在陽光下散發着清香。

吹掉上面一層薄薄的皮,角廝羅便碾進嘴裡,微微的香甜立刻伴隨着他的笑容在臉上盪漾開。

“兄弟一瞧便是地裡長大的人,這是我家最好的一畝青稞田,現在陽光充裕,過上三兩日纔是青稞最香甜的時候!”

角廝羅笑道:“老兄弟,今年過的怎麼樣?吐蕃換了主人,你們生活在邏些城如何?”

老農人拽了下肩膀上的衣服笑道:“你是紅宮之中的官人吧?”

角廝羅有些好奇:“你怎麼知道?”

“嘿,已經來了不下三波人這麼問,都是最近趕來邏些城中的官人,您是第四波!”

“爸啦,爸啦,阿媽啦問你什麼時候回家!~”

少年人的聲音總是清脆悅耳,帶着生動和活力,角廝羅擡眼便瞧見一個少年小心的避過所有的青稞,在田壟上穿行,人還未至,聲音已經傳來。

角廝羅笑道:“你的兒子?”

“是!”

雖然簡短的一個字,但聲音中卻充滿驕傲和自豪,這孩子便是他的一切。

瞧見了角廝羅,少年人微微一頓,臉上的太陽紅也顯得愈發的紅潤了:“這位貴人需要放牧的童子嗎?!”

角廝羅沒有想到,看似靦腆的少年卻敢這般對自己問話,而他的父親卻在極力阻攔。

看了看四周,角廝羅揮手道:“這麼大的一片青稞田你難道不想要?”

少年人回頭看了看田地,又看了看父親期盼的眼神,猛然搖頭道:“不要!我要騎馬,我要放牧,我要在草原上馳騁,完成我兄弟的願望!”

角廝羅好奇的蹲下身子:“完成你兄弟的願望?爲何?”

“襖瑪去了西天極樂,他雖然比我小,但卻比我健壯,我們不喜歡在土地上勞作。爸啦原本是奴人,被放了奴籍,還得了田地,我家的日子也好過了,可我們兄弟二人卻最喜歡放牧,襖瑪原本就和我一樣放牧的,但他卻病了,去極樂之前他對我說要騎馬放牧,不要種地。”

看着少年人眼睛裡的堅持,角廝羅雙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問到:“小子你要騎馬,放牧?爲何不要做勇士?!我吐蕃的少年郎應該在馬背上馳騁,手握長刀強弓保家衛國!贊普的親軍正在招人,何不一試?”

少年看向邊上的父親,角廝羅同樣也看了過去,此時這老農的眼中只有恐懼和祈求,少年人猶豫了一下:“襖瑪去了極樂,我要留下侍奉爸啦和啊媽啦!”

角廝羅搖了搖頭,望向老農道:“你不應該阻止他,少年人是雄鷹,是小獸,困在地裡永遠也不能出人頭地,永遠也不能獲得驕傲!少年人你叫什麼?”

“朗日西饒!”

角廝羅猛然起身大喝:“朗日西饒,你可願跟隨我,成爲我的親軍鐵騎!縱馬馳騁殺敵與外!”

親軍鐵騎,這是贊普的親兵,也是吐蕃高原上最尊貴,最精銳的騎兵。

少年人臉上的太陽紅更加猛烈,額頭冒出了汗水,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他也不曾例外:“若您是吐蕃高貴的贊普,朗日西饒願意永遠追隨您!”

“哈哈哈!”

角廝羅大笑着望向老農:“瞧見沒有,你拴不住雄鷹,拴不住他高飛的夢想!朗日西饒,從今天開始你便是我角廝羅的親兵,常伴我左右!薩敦玏給他一匹馬!”

少年人雖然不捨,但眼神中的目光卻堅定,他知道錯過這次機會便再也沒有了。

老農失去了全部,但角廝羅卻獲得了力量,這就是吐蕃,這就是一個迫不得已下的交換。

角廝羅在大笑的同時心中也充滿無奈和苦楚,若是吐蕃的人再多些,日朗西繞這邊的少年郎再多些,今日便不會這般了。

仁欽桑波說的沒錯,吐蕃的人太少,糧食太少,醫者太少,藥材太少。

只有人數足夠多的時候,纔會把這些太少變成富足,變成龐大,吐蕃的力量纔會強大起來。

土豆和地瓜必須想辦法從大宋獲取,無論用什麼方法!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六百章對策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六百章對策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