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

趙禎與圖格里克簽訂盟約之後便帶着趙仁返回了鐵門關,這次簽訂盟約是一次秘密會盟,帝王親自到場秘密簽訂盟約乃是必須保密的事情,至於盟約的本身卻是沒有什麼需要保密的。

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的盟約本身充滿了積極意義,最需要的便是宣揚出去,讓阿母城乃至世人全部知曉纔是最好的。

其實在趙禎與圖格魯克簽訂契約之後,“消息靈通”的人就已經向外放出這次盟約的大致內容。

消息在出現在阿母城的時候,滿城震動,大宋與塞爾柱的盟約成爲了兩國商賈之間最大的保障,從此以後邊境上的沙盜便會消失。

兩國都會派出兵馬圍剿從阿母城到兩國邊境上的所有沙盜,官軍扮演的沙盜即將消失在這片繁榮的土地上。

開始的時候還有人懷疑,但當白綠兩色極爲鮮明的石碑出現在阿母城之中的時候,所有都相信了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的盟約。

從石碑樹立起來開始,大宋與塞爾柱進入了全新的時代,一個通商自由,環境安定,稅率減惠民的時代。

各種各樣的商品都會出現在阿母城中,甚至連軍備物品也會在這裡出現。

有些來自西方諸國的商人大驚失色,他們沒想到塞爾柱居然與大宋之間達成了協議,並且締結盟約了。

這時候的阿母城也宣佈,這片土地歡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商人,無論你是來自何方,只要帶着貨物前來,就能得到阿母城的保護,並且獲得同樣的稅率!

以上這些都是趙禎提出的條款,兩國同時降低稅率以吸引更多的商賈前來阿母城中交易,同時兩國要在邊境上全力絞殺沙盜,阻止沙盜繼續爲禍阿母城以及各國商賈。

這些對於塞爾柱來說都是極爲妥帖都事情,但唯獨要求塞爾柱不得爲難大宋商賈的同時,還要保證西方商路都通暢,這就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了。

誰不知道塞爾柱與羅馬帝國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這時候塞爾柱當然要阻止羅馬帝國繼續從阿母城獲得東方的貨物,戰爭的同時斷掉地方的貨物也是塞爾柱急需要做的事情。

但最後塞爾柱還是無奈的同意了,最少圖格魯克被趙禎的經濟理論給說服了。

大宋的貨物在西方暢銷這是不爭的事實,允許羅馬帝國的商賈以及其他西方王國的商賈前來阿母城購買貨物,在阿母城中收取的稅收是定下的,不得改變的,但在塞爾柱境內收取的稅收卻是與大宋無關的。

由此一來塞爾柱依舊可以向羅馬帝國的商人或是西方諸國的商人收取重稅,大量的交易和貴重的物品,會使得塞爾柱獲得相當大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完全可以用來支付從大宋購買的軍備所需不是嗎?

這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學概念,也是圖格魯克同意趙禎要求的原因。

戰爭打的就是經濟,塞爾柱需要大宋的諸多軍備,無論是鎧甲還是肉鬆,無論是橫刀還是大黃弩,這些東西可都不便宜。

但有了這些神兵利器之後,塞爾柱軍隊便會愈發的強大,在戰場上的勝利會變成國家的收益,如此算下來也是一件就爲划算的事情。

這就等同於空手套白狼,從羅麥帝國以及西方商賈身上收取的稅收,最終變成塞爾柱的鎧甲,刀劍,弓弩,最後再用在作爲侵略者的十字軍的身上!

這是一件多麼諷刺又完美的事情?

圖格魯克不懂經濟學,但不代表他對商業一竅不通,相反在塞爾柱帝國,商業的繁榮程度一點也不比大宋來的差。

完善的制度,良好的環境,優惠的稅收,這些幾乎都是與大宋一樣的存在。

國家的稅收不是依靠質量,而是依靠數量,只要數量足夠龐大,那就能引起質變,大宋便是如此。

重稅雖然可以一時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但這種暴增只能存在一個短暫的時間,只有長久且穩定增加的稅收纔是一個國家財政的重要保障。

這一點不單單時宋人發現了,塞爾柱人也發現了。

所以這幾年來,塞爾柱和大宋一樣,王朝的稅收都在穩定的增加,雖然幅度不大,但每年的積攢下來的數量卻是驚人的。

只可惜塞爾柱並沒與工廠,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口,消費稅的收取大多還是在運送商品到西方販賣的商賈身上。

而大宋的稅收卻是極爲複雜的,取消了農業稅之後,大宋不光沒有了夏秋兩稅,連鹽稅,丁口稅,以及其他的各種苛捐雜稅全部取消掉了。

但即便如此,大宋的稅收依舊每年瘋漲,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大宋的商業活動頻繁的增加。

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工廠出現,每年都有龐大的貨物交易出現,地方州府甚至要專門籌建一個稅務衙門才能滿足稅收和統計的需要。

大宋的人口多,需求大,內需充足,工廠在生產貨物的同時也提供了工作崗位,而工人在獲得工錢之後,便能把剩餘用到購買貨物之中,如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但這一點塞爾柱帝國是做不到的,塞爾柱的人口大多數是農民和牧民,他們沒有多餘的人口,也沒有能夠大規模生產的市場。

若是不想做農民和牧民,那就只能進入商賈的行列中,通過倒賣大宋的貨物發家致富。

可以說大宋已經完成了資本主義的初級階段,趙禎不時的感嘆大宋的運氣好,這個時代的原是資本積累非常快,尤其是在大宋在諸多方面領先於這個時代開始,原始資本的積累便更加容易了。

趙禎現在不擔心任何一個文明在社會發展的速度三超過大宋,更不擔心其他文明在科技成就上超越大宋。

即便是塞爾柱王朝,也變成了大宋的“打工者”或是“代理商”。

趙禎給圖格魯克的建議看似是有利的,但其實依舊是在給絲綢之路更多的商機,單單依靠塞爾柱一個王朝是遠遠不夠的。

絲綢之路的繁榮不是一個國家,倆個王朝的功勞,而是整個亞歐大陸之間諸多國家參與其中的建設所帶來的今天成就。

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
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