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

幾個人就想對抗一個國家?顯然不可能。

大宋的國家機器飛速運轉起來,這個龐然大物並不臃腫,相反他的反映敏捷,一擊即中。

在周敬祥的屍首被發現之後,所有的沿海還敢全部封鎖,大宋對外的所有海港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中,而市舶司掌管着一切對外貿易。

普通的小碼頭只能爲出海捕魚的漁民停靠,即便是能運載貨物走私,也是爲數不多的小船,根本就無法承重三千斤的火炮。

再說一般的小船想要從大宋的海港抵達遼朝的東京道,沒有相當的噸位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一個稍大的風浪便可使得船覆人亡,遼朝的密諜也不傻,不會自尋死路。

而通關的文書…………全在大宋手中捏着嘞!

現在那些密諜的手中只有廣州市舶司的文書,可這東西早已成爲朝廷追蹤的信物,簡直比信號彈還惹眼,任何市舶司衙門或是海港碼頭看到這文書都會第一時間向衙門上報。

可這一點…………遼朝的密諜並不知道,他們認爲大宋市舶司的文書和遼朝的一樣,到哪都能使用,到哪都有效力。

在制度上大宋就已經走在了他們的前面,鼠三派人在所有的海港設伏,調動了大量的人手配合黑手的行動,甚至連地方上的十六衛都被徵用上了。

若是在往常調用十六衛無疑比登天還難,尤其是在跨越州府的調遣,更是不可能,但這一次不同,有黑手和皇城司的背書,再加上趙禎的手諭,十六衛的主將巴不得前往。

各地的山賊,流寇基本上被剿滅了,城中的黑勢力又不好直接派兵殺得乾淨,只能盼着別的地方撈取軍功,而這個時候左武衛得到了這個差遣。

調用了整個衛所的一萬人馬與淮南東路佈防,北至海州市舶司,鬱州港,南至杭州仁和港,密密麻麻的海港和市舶司都部署了大量伏兵。

左武衛是十六衛中的一員,而十六衛最擅長的便是防守,他們能如盾牌一樣在戰場上抵達遼人的進攻,何況是圍堵區區十幾人的遼朝密諜?

而另一邊晏殊的調查也非常順利,他的方法和趙禎的如出一轍,把所有和這件事有所牽連的人全數找出來,從他們當中查找線索,以及追究責任,同時上疏趙禎,建議改變相關制度,以確保這種事情不會再次發生。

趙禎笑眯眯的看着蔡伯俙的表情,這貨看到晏殊的奏疏後難得的露出佩服的表情,文人也有文人的好處,他們善於把雜亂無章的事情變得井井有條,並且還能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這一點讓蔡伯俙無話可說,通篇看望之後,伸出大拇指道:“好一個晏殊,辦事確實老道。”

趙禎笑了笑從他手中拿過奏疏道:“人家這奏疏可比你寫的漂亮多了,朕的朝中就需要這樣的人才辦事,朝堂也離不開他們。”

蔡伯俙肯定的點了點頭:“官家說的極是,朝中就需要他這樣的人……”

趙禎苦笑着搖了搖頭:“你人渾沒有意思,知道朕要用你,又不敢如同文臣一樣拒不應詔,但怕朕惦記着你家的後輩,連路都給他們斷了,蔭恩不要便罷,還在家中立戒,子孫決不許入仕,怎麼朕的朝堂莫不是“爛泥坑”不成?”

蔡伯俙吶吶的說道:“官家,外戚這條路不好走,除非才能足夠,否則便是禍害,家族的禍害,朝堂的禍害,甚至是天家的禍害。蘇軾入了外戚,也是因爲他的才能足夠…………”

趙禎望着蔡伯俙嗤笑道:“你的意思非精明之人就不能成爲外戚?自己給自己吹捧頗爲不合適吧?”

沒想到蔡伯俙卻正色道:“官家,臣非玩笑之言,只有審時度勢之人才能成爲外戚,否則便是自尋死路,官家已經把外戚的路變成了獨木橋,少有不慎便會摔下萬丈深淵,而且官家還要驅使,若是有一天臣掉了下去,官家還會顧忌舊情撈臣一把,可旁人…………”

蔡伯俙的話給了趙禎很大的啓發,也讓他忽然明白了蔡伯俙爲何如此堅決的不然家中子弟入仕。

“那給子孫後輩留一個蔭恩有何不可?朝廷可是給俸祿和貼補的……”天下哪有這種道理,皇帝親自往人家手中送蔭恩人家都不要的。

蔡伯俙笑道:“官家,兒孫自有兒孫福,拿了蔭恩便會好了?再說他們能不能勝任還是一回事,更何況家中最不缺的便是錢財,真要被他們揮霍乾淨,那也是他們自己無能。”

“你倒是看得開!”

趙禎確實佩服蔡伯俙這一點,能徹底的放手,只給他們一條路,而自己卻不能,他要把一手打造的帝國交給兒子,同時還要扶他一程…………

難得的和蔡伯俙下一盤棋,也被兩人之間的對話弄得興致全無,趙禎是個灑脫的性子,但卻被現實逼得沒有辦法。

三才從殿門口飄進來,年紀越大他便和把自己封死在了永定陵中的陳琳越來越像了,走路都沒有什麼聲音,但他還好,陳琳不光是走路沒聲,連從邊上經過都沒有風的。

“官家,吐蕃和北面傳來消息了,東西沒在吐蕃!”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果然如朕之所料,這事情吐蕃人做不出,也做不得,但終究是脫不得干係!看來朕要小心了,那個女人開始玩弄起了權謀,打算聯合吐蕃對付朕!”

“三才,把輿圖給朕拿來。”

“奴婢遵旨!”

一張輿圖被放在了春暉殿的桌子上,趙禎把遼朝,西域,以及吐蕃全部插上黑色的旗幟,蔡伯俙驀然發現,原來大宋的四周並不是沒有威脅,眼下這個半月形的東西就卡在大宋的北方,如同惡犬的長牙…………

“這是想要包圍大宋嗎?!”

趙禎搖了搖頭:“不,這只是對朕的一次施壓,即便竊取火炮不成,蕭撻裡也是在警告朕,吐蕃人願意,也已經和遼朝站在了一邊。”

蔡伯俙和三才兩人目瞪口呆的站在原地,他們沒想到一件簡單的密諜案居然能牽扯這麼多東西出來,他們哪裡知道,這根本就是趙禎和蕭撻裡倆個統治者之間的較量。

無形的較量!

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
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