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

幾個人就想對抗一個國家?顯然不可能。

大宋的國家機器飛速運轉起來,這個龐然大物並不臃腫,相反他的反映敏捷,一擊即中。

在周敬祥的屍首被發現之後,所有的沿海還敢全部封鎖,大宋對外的所有海港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中,而市舶司掌管着一切對外貿易。

普通的小碼頭只能爲出海捕魚的漁民停靠,即便是能運載貨物走私,也是爲數不多的小船,根本就無法承重三千斤的火炮。

再說一般的小船想要從大宋的海港抵達遼朝的東京道,沒有相當的噸位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一個稍大的風浪便可使得船覆人亡,遼朝的密諜也不傻,不會自尋死路。

而通關的文書…………全在大宋手中捏着嘞!

現在那些密諜的手中只有廣州市舶司的文書,可這東西早已成爲朝廷追蹤的信物,簡直比信號彈還惹眼,任何市舶司衙門或是海港碼頭看到這文書都會第一時間向衙門上報。

可這一點…………遼朝的密諜並不知道,他們認爲大宋市舶司的文書和遼朝的一樣,到哪都能使用,到哪都有效力。

在制度上大宋就已經走在了他們的前面,鼠三派人在所有的海港設伏,調動了大量的人手配合黑手的行動,甚至連地方上的十六衛都被徵用上了。

若是在往常調用十六衛無疑比登天還難,尤其是在跨越州府的調遣,更是不可能,但這一次不同,有黑手和皇城司的背書,再加上趙禎的手諭,十六衛的主將巴不得前往。

各地的山賊,流寇基本上被剿滅了,城中的黑勢力又不好直接派兵殺得乾淨,只能盼着別的地方撈取軍功,而這個時候左武衛得到了這個差遣。

調用了整個衛所的一萬人馬與淮南東路佈防,北至海州市舶司,鬱州港,南至杭州仁和港,密密麻麻的海港和市舶司都部署了大量伏兵。

左武衛是十六衛中的一員,而十六衛最擅長的便是防守,他們能如盾牌一樣在戰場上抵達遼人的進攻,何況是圍堵區區十幾人的遼朝密諜?

而另一邊晏殊的調查也非常順利,他的方法和趙禎的如出一轍,把所有和這件事有所牽連的人全數找出來,從他們當中查找線索,以及追究責任,同時上疏趙禎,建議改變相關制度,以確保這種事情不會再次發生。

趙禎笑眯眯的看着蔡伯俙的表情,這貨看到晏殊的奏疏後難得的露出佩服的表情,文人也有文人的好處,他們善於把雜亂無章的事情變得井井有條,並且還能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這一點讓蔡伯俙無話可說,通篇看望之後,伸出大拇指道:“好一個晏殊,辦事確實老道。”

趙禎笑了笑從他手中拿過奏疏道:“人家這奏疏可比你寫的漂亮多了,朕的朝中就需要這樣的人才辦事,朝堂也離不開他們。”

蔡伯俙肯定的點了點頭:“官家說的極是,朝中就需要他這樣的人……”

趙禎苦笑着搖了搖頭:“你人渾沒有意思,知道朕要用你,又不敢如同文臣一樣拒不應詔,但怕朕惦記着你家的後輩,連路都給他們斷了,蔭恩不要便罷,還在家中立戒,子孫決不許入仕,怎麼朕的朝堂莫不是“爛泥坑”不成?”

蔡伯俙吶吶的說道:“官家,外戚這條路不好走,除非才能足夠,否則便是禍害,家族的禍害,朝堂的禍害,甚至是天家的禍害。蘇軾入了外戚,也是因爲他的才能足夠…………”

趙禎望着蔡伯俙嗤笑道:“你的意思非精明之人就不能成爲外戚?自己給自己吹捧頗爲不合適吧?”

沒想到蔡伯俙卻正色道:“官家,臣非玩笑之言,只有審時度勢之人才能成爲外戚,否則便是自尋死路,官家已經把外戚的路變成了獨木橋,少有不慎便會摔下萬丈深淵,而且官家還要驅使,若是有一天臣掉了下去,官家還會顧忌舊情撈臣一把,可旁人…………”

蔡伯俙的話給了趙禎很大的啓發,也讓他忽然明白了蔡伯俙爲何如此堅決的不然家中子弟入仕。

“那給子孫後輩留一個蔭恩有何不可?朝廷可是給俸祿和貼補的……”天下哪有這種道理,皇帝親自往人家手中送蔭恩人家都不要的。

蔡伯俙笑道:“官家,兒孫自有兒孫福,拿了蔭恩便會好了?再說他們能不能勝任還是一回事,更何況家中最不缺的便是錢財,真要被他們揮霍乾淨,那也是他們自己無能。”

“你倒是看得開!”

趙禎確實佩服蔡伯俙這一點,能徹底的放手,只給他們一條路,而自己卻不能,他要把一手打造的帝國交給兒子,同時還要扶他一程…………

難得的和蔡伯俙下一盤棋,也被兩人之間的對話弄得興致全無,趙禎是個灑脫的性子,但卻被現實逼得沒有辦法。

三才從殿門口飄進來,年紀越大他便和把自己封死在了永定陵中的陳琳越來越像了,走路都沒有什麼聲音,但他還好,陳琳不光是走路沒聲,連從邊上經過都沒有風的。

“官家,吐蕃和北面傳來消息了,東西沒在吐蕃!”

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果然如朕之所料,這事情吐蕃人做不出,也做不得,但終究是脫不得干係!看來朕要小心了,那個女人開始玩弄起了權謀,打算聯合吐蕃對付朕!”

“三才,把輿圖給朕拿來。”

“奴婢遵旨!”

一張輿圖被放在了春暉殿的桌子上,趙禎把遼朝,西域,以及吐蕃全部插上黑色的旗幟,蔡伯俙驀然發現,原來大宋的四周並不是沒有威脅,眼下這個半月形的東西就卡在大宋的北方,如同惡犬的長牙…………

“這是想要包圍大宋嗎?!”

趙禎搖了搖頭:“不,這只是對朕的一次施壓,即便竊取火炮不成,蕭撻裡也是在警告朕,吐蕃人願意,也已經和遼朝站在了一邊。”

蔡伯俙和三才兩人目瞪口呆的站在原地,他們沒想到一件簡單的密諜案居然能牽扯這麼多東西出來,他們哪裡知道,這根本就是趙禎和蕭撻裡倆個統治者之間的較量。

無形的較量!

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
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