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

契丹是怎樣一個民族?源於東胡鮮卑,出自大興安嶺,早爲八部,後纔有統一的契丹,契丹乃鑌鐵之意,寓意堅韌不屈,百折不撓。

在遇到最大困難的時候,契丹都能堅韌的應對,甚至是扛下去。

而蕭撻裡完全不打算向大宋妥協,她知道現在的上京城中已經有些人打算妥協,只要大宋保留他們的財富,就願意歸順大宋。

這不是什麼隱秘的事情,甚至成爲上京城中公開的秘密。

街頭巷尾都有人在議論,哪家哪家的人說過:“契丹當政便是契丹人,宋人來了若是打不過便是宋人,只要生意照樣做,便是誰的順民!”

這話雖然不好聽,但卻引起了許多商賈的共鳴,他們覺得與其和大宋對抗還不如成爲大宋的人,到時間別說是性命無憂,甚至連生意都能便好。

現在的契丹出口完全是拼運氣,基本上賣出多少商品,爲何?因爲宋人壟斷着整條思路,東西即便是運到西域去也賣不出去有什麼用?

反而是歸順大宋之後會好很多,到時間貨物能買到西方不說,還能買到大宋,大宋有多少人?!是契丹的多少倍?想都不敢想。

這些話雖然沒人敢在朝堂上說,在上京城的街頭巷尾卻有不少。

想想也知道,能說出這些話的人,定然是契丹的權貴之家,因爲在契丹只有權貴才能出商賈,和當年權貴出朝臣一個道理。

商人的本性是逐利的,但在國家存亡的時候還想着追逐利益,這就是背叛,若不是這段時間宋軍大舉入侵,人人都在爲自己的將來做打算,這些言論早已夠誅滅九族的了。

權貴有自己的特權,在他們眼中自己就應該是永遠享受這種特權的存在,誰也不能阻擋他們享受權利,若是契丹不能給予他們,那就自己尋找出路。

這也印證了資本的發展,大宋遭遇了資本的無情,契丹同樣遭遇了,不會因爲雙方之間國力的不同,思想方式的不同而改變。

對於大宋來說這是一場浩劫,對於契丹來說同樣也是。

大亂必有大變,否則就天下就不會易主,日月乾坤也不會顛倒,當年大宋的一次威脅,使得蕭撻裡成功走上了皇位,繼承了大統。

大契丹國改爲遼,再從遼改爲大契丹國,這就是一種輪迴,契丹的經濟從也經過了這種輪迴,由盛至衰,只不過這種“輪迴”是有人刻意操辦的。

契丹人何時產生這種對財富的追逐?何時出現這種貪婪的態度?

一切都是從效仿大宋開始,效仿是一種不錯的起步和學習,但一味的效仿,且只效仿外表形態而不效仿精髓,最終的結果只會出現“大劈叉”。

路走歪了還能走回正道,可思想上的路走歪了,在沒有強大的約束下,想要走回正道實在太難了。

就這一點契丹人就學不了大宋,大宋作爲漢家往常有着極大的強制性,中央朝廷對地方上的強制性,皇帝對朝臣的強制性等等都在約束着大宋的經濟。

這就是集權的好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把走歪的路給掰回來。

但很可惜,契丹卻沒有這樣,因爲在契丹,朝臣和權貴既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又是其中的參與者。

沒有經驗的蕭撻裡在開始的時候看不出其中的問題,她不像趙禎一樣有着後世數百年的經驗作爲基礎,知道什麼叫金融危機,知道資本的貪婪的本性。

在她眼中只要越來越多的財富流入契丹就好,至於其他的,她纔不會去管,但漸漸的契丹變得越來越不對勁,先是從小事上發生改變,一步步的改變。

這種改變最爲讓人不容易發現,畢竟不是壯士斷腕的疼痛,忍忍就過去了,再說帶來的好處基本上讓人衝昏頭腦,看不見好處背後的“大坑”。

待蕭撻裡反映過來的時候,一切已經悔之晚矣!

權貴手中的商賈已經成爲壓榨普通百姓的工具,朝堂甚至成爲幫兇,而在這個時候讓他們放下手中工廠還有可能嗎?

讓他們在這個時候開倉放糧可能嗎?

這些都不可能,因爲她已經走進了趙禎精心佈置的圈套,這圈套看不見也摸不着,甚至不需要大宋自己動手,只需要小小的財富刺激就能讓契丹人自己走進圈套之中。

事實上這一切和蕭撻裡也脫不開關係,即便是她自己不知道也應該聽從張儉的建議,不該在整個契丹推廣大宋的經濟模式,更應該早早的推行土地政策。

今日的受制於人,也是昔日自己釀下的苦澀,若是早一點聽從張儉的建議,對朝臣和權貴入手商賈提出限制,今日也不會需要“割肉”。

蕭撻裡心中悔恨,但卻再也沒有機會,只有眼下的一條路能走。

“陛下,該動手了,早些割去“腐肉”便早些獲得新生,臣已經在北面安排好了,巨母古城,河董城,卜阻大王府安排好了一切,只要帶着上京城附近的百姓離開就好。”

蕭撻裡望向張儉道:“你這麼做多久了?朕雖有耳聞,但從未過問,就是因爲出於對你的信任。”

張儉躬身保全道:“陛下放心,老臣這麼多年來無有隱瞞,一切都在奏疏之中,只不過……只不過陛下無暇觀看,老臣便先一步施爲了。”

“並沒有毀滅草場改種糧食是嗎?”

“陛下英明,北方之地只適合洗兵牧馬,並不適合改爲農耕,即便是糧食種下去了,也不會有多少豐收,反而會浪費人力物力,您覺得那些趨利之徒會這麼做嗎?”

蕭撻裡的嘴角揚起一絲冷笑:“果然是唯利是圖,既然如此你又如何保障北方的糧草供應?”

張儉指了指皇宮城外,轉頭看向蕭撻裡道:“啓奏陛下,整個上京城的東西都是您的,能帶走的自然要帶走,其中就包括糧食,宋人現在還未靠近上京城,應該是爲了拖延時間,集結大軍,一舉強推。若我契丹在這個時候壯士斷腕,必會有所突破,尤其是陛下和太子,越快離開上京城越好!”

“那誰來拖住宋軍呢?能征善戰的將軍都被你調防到了西北路招討司了,這上京城…………莫非你…………”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