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

巨大的皇宮在星空下是那麼的狹小,廣袤的宇宙無邊無際,連黃皇宮都算不上什麼,更別提人了,簡直是微不足道的渺小。

在這浩瀚的蒼宇之下,人會很容易的迷失在其中,趙禎相信,若是道家的所謂得到之人死在這星空下登仙也不足爲奇。

若是不信就找一處空曠之所,當夜晚來臨,月光灑落,空氣中滿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氣味,星光在幕布般的蒼穹上閃耀,擡頭天問,自然便會把身心融入這宇宙之中,靈魂彷彿都要衝出天靈蓋的離開軀體。

趙禎現在就覺得自己的心跳很快,快的有些不正常。

更別說那些年老的道士,垂垂老矣的高僧,相信在這種環境下,他們一定覺得自己快要找到尋求已久的道了!一個激動便會駕鶴西去…………

當然不是什麼超脫於外,而是死於心臟病發!

趙禎習慣性的深呼吸兩下,調整一下心中的激動情緒,冷靜的分析今天從秘閣之中得到的答案,很顯然這是一個看似正確的答案,一旦百姓老實起來,就沒人會去作亂,也沒人去響應作亂者的起事顛覆政權。

在大宋文官的權利被分散,皇權更加集中,武將這是被這些半死不活的文官給壓制得死死的!

歷史的答案誰也不知道,也許眼前的就是正確的,也許不是,反正只有時間才能回答這個問題,趙禎所能做的也只有把所有已知的漏洞都堵上,僅此而已。

更多的時間不是思考這個“終極問題”而是在考慮眼前的局勢,着眼未來是比較重要,可大宋的基業有的是時間琢磨,而眼前的問題卻相當棘手!

大宋的長城建設纔剛剛開始沒多久,對遼人的壓力並沒有立刻體現出來,遼朝的經濟也沒有受到想象中的重創,現在耶律洪基有用他契丹八部的錢把交鈔的窟窿給補上了,這是最讓趙禎搓手的事情。

怎麼也沒想到原來遼人還有後手,而張儉對這場危機處置的極爲及時,可以說是完美!

本以爲對於遼朝來說,這種災難性的兌換一定會不知所措,可誰知道居然能急中生智,在毫無經驗之下如此迅速又完美的解決問題,剩下的只要遼朝暫時不再加印交鈔,那一時半會也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

不過這卻有着一個致命傷,大宋不承認遼朝交鈔的地位,若是商賈只接受金銀交易或是交子,趙禎忽然起身,嚇得一旁假寐的三才也跟着驚醒而起。

“傳旨穆修,大宋商賈不急着離開上京城,也不要急着從遼朝撤走,以金銀或交子買賣。”

“奴婢遵旨!”

三才飛快的在四周明黃中間素白的絹紙上寫下詞頭,派人送去御藥院傳旨了。

趙禎來回渡步,這將是大宋從遼朝撈的最後一筆錢,現在的遼朝金銀儲備已經被大宋兌換走了許多,如今大宋商賈的貨物只有金銀才能買賣,這便意味着遼朝每時每刻的在向大宋運輸金銀啊!

趙禎把女真和遼朝分得很清楚,對於女真來說,即便是他們沒有經濟作爲支撐也能出兵,以戰養戰想來是他們的長項,可對於遼朝來說卻已經不實用了。

已經逐漸過度成爲正統王朝的遼朝和大宋一樣,需要大量的軍費維持軍隊的開銷,單單是軍餉這一塊便是個大頭,一旦戰爭來臨,所需所用更不知繁多。

所以宋遼之間的戰爭最終的角逐便是互相的經濟實力,在這一點上趙禎有着清醒的認識而耶律洪基卻沒有。

孫子云:“帶甲十萬,日費千金。則養兵百萬,日費萬金!”這可一點也沒有誇張的成分在其中,如今大宋實行義務兵制度,軍費縮減頗多,但在農政上的補貼卻是巨大的。

大宋原本的冗兵在趙禎登基之後便開始逐步縮減,廂軍盡數裁撤,只留下禁軍所用,但即便如此朝廷都養不起,只能以義務兵的方法補充兵員。

沒辦法,大宋的軍械實在太昂貴了些,士兵大規模的裝備板甲,雖然比步人甲節省材料,可每員具甲卻同樣增加了成本。

可以說大宋的士兵幾乎都是錢對出來的,鋒利耐用的橫刀,大量裝備騎兵的馬槊,一次性衝鋒使用的騎槍,還有數不清的弩箭和火藥彈,這些都是軍費開支啊!

爲了保持在裝備上的優勢,保持大宋軍隊的戰鬥力,這些開銷必不可少,同時日常的訓練,調度,軍糧的消耗一樣驚人,雖然大宋有壓縮軍糧,可拿東西平日裡怎麼能供人吃!

士兵也是需要營養的,否則面黃肌瘦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與敵人對抗?雖大宋騎兵精銳,可真要論起高低,步卒也不必騎兵差嘞!

雜七雜八的算下來,趙禎都覺腿肚子發虛,難怪包拯每到年節彙報的時候,臉龐都是抽抽的……

先行攻伐女真,其後兵出遼東,直搗黃龍,這是趙禎的戰術,當然東面有進攻,西北更是不能少,寧夏如今已然成爲大宋的養馬地,大量的軍馬就在山丹軍馬場,在那裡組織騎兵,訓練騎兵如探囊取物。

肥沃的河套平原大宋佔下一半,雖然另一半在遼朝手中,可這只是時間的問題,一旦宋遼開戰,寧夏路的大軍必定會在第一時間搶佔整個河套,這場戰爭還不知會打多久,糧食的補給正好可以出自河套。

這一切都在趙禎的計劃之中,滅國遼朝必須要有一個詳盡的計劃,大宋最擅長的便是堂堂之戰,千里奔襲這種事情只有飛將軍才擅長。

大宋的騎兵還沒有精銳到如此程度,他們最擅長的便是端着騎槍,發起重甲騎兵的集體衝擊。然後便是步兵上前擊潰整個敵軍大陣,最後贏得勝利。

這是多種因素決定的,遼朝的騎兵確實精銳……

夜已經深了,三才小心的在趙禎身上鋪上一條柔軟又保暖的羊絨毯子,趙禎望向天空的眼皮也愈發的沉重,低聲唸叨一句:“明日傳旨狄青,彭七,楊懷玉三人於樞密院兵棋推演。”

三才點頭應下:“奴婢遵旨,官家夜深了,回宮安歇吧?”

趙禎擺了擺手:“朕在躺一會……”

安樂椅緩緩搖動兩下,大宋的皇帝便熟睡了過去,彷彿整個世界上都只剩下他一個人…………

我要是就這樣結束會不會被寄刀片?開個玩笑…………好久沒有要票票了:諸位看官承惠,推薦票,月票有多少要多少嘞!

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
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