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

跨過海洋和高山,大宋的成都府已經熱鬧非凡,自從大宋和康巴人之間爆發過一次衝突之後,康巴人便消失在了大宋的土地上。

那一場戰爭讓康巴人知道了大宋的恐怖,他們寧願面對吐蕃人也不想面對宋人。

而另一邊,吐蕃人卻發現他們再也收不到康巴人的貨物,這對吐蕃人來說是一件極爲糟糕的事情。

茶葉沒有了,鐵器只能依靠自給自足,華麗的絲綢沒有,精美的瓷器沒有了,大量的糧食也沒有了。

便捷的貿易消失,康巴人不能再獲得大宋的貨物,這對吐蕃人來說便失去了意義。

之前允許康巴人在吐蕃高原上和大宋通商就是爲了,走私大宋的貨物方便,這是一件對吐蕃人來說極爲重要的事情,甚至超過了征服康巴人。

他們不是不知道康巴人從中賺取了大量的錢財,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只是角廝羅和仁欽桑波不願戳破而已,他們需要大宋的貨物,比任何時候都需要。

吐蕃從來沒有這麼繁榮過,他們不光自給自足,而且在大量的貿易中獲得了好處,無論是角廝羅還是仁青東都感覺到了吐蕃在“往上走”。

但現在康巴人不能再給他們提供貨物了,這就讓角廝羅怒火中燒,既然康巴人不能給他們貨物,那就給康巴人戰爭!

吐蕃人把一切的憤怒都發泄在康巴人身上,仁青東不明白一個道理,當別人理所擔任的向你索取的時候,斷了這條路,那他們就會理所當然的報復你。

角廝羅對康巴人用兵得到了吐蕃上下的支持,吐蕃的力量相對於以往來說已經相當強大,****之下,吐蕃人的團結是前所未有的。

角廝羅輕鬆的便集結了十萬大軍對康巴人進行征伐,他還能召集更多的軍隊,但卻不能調動邊軍,爲的便是提防大宋突然襲擊吐蕃。

果然如同趙禎所說,康巴人遭受了吐蕃人瘋狂的攻擊,吐蕃人的騎兵不斷的衝擊康巴人的防線。

仁青東從大宋的身上學到了一些東西,比如把步卒組建成方陣抵擋和牽制騎兵的進攻,用盔甲和盾牌去武裝他們,用長兵器對抗騎兵。

自己的騎兵作爲機動力量不斷的依託步卒方正騷擾攻擊,這一套戰術非常的有效,但有一個前提,不能被包圍,一旦被包圍,便是四面楚歌,機動力不足。

吐蕃人畢竟和康巴人不同,他們更加系統,更加的有經驗,尤其是角廝羅,率軍作戰多年,青塘騎兵曾經和西夏人作戰過,豈能是康巴人的騎兵所能抵擋的?

吐蕃軍隊的隊形開始急速變換,彪悍的輕騎兵在外側對抗康巴人的騎兵,而手持弩箭的步卒已經迅速抵達,吐蕃人不光有騎兵,作爲一個完整的王朝自然也有步卒。

康巴人的戰鬥力還保持在部族的水平,沒有詳細的戰法,更沒有正規的訓練,他們只是臨時聚集起來的部族勇士而已。

在強大的吐蕃王朝面前自然不堪一擊,康巴人面對漫天的箭雨不斷的折損,騎兵瘋狂的衝殺希望剿滅吐蕃人的弩手以減少同胞的傷亡,但很可惜,每當他們靠近的時候,吐蕃人的輕騎兵總是衝殺過來把他們擊退。

這是一場拉鋸戰,隨着時間的推移,康巴人的死傷越來越慘重,而此時纔是吐蕃人正真發力的時候。

一隊重甲騎兵在地平線的盡頭出現,從馬蹄聲就能判斷出他們身上穿着的是厚重的魚鱗甲。

魚鱗甲厚重而且重疊在一起,即便是康巴人的弩箭射上卻也不會射穿,同時讓仁青東絕望的是,他看到了這些重甲騎兵中有鐵索相連!

“鐵鷂子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

西夏的鐵鷂子變成了角廝羅的吐蕃鐵鷂子,人馬具甲的重裝騎兵幾乎是無與倫比的存在,面對他們的康巴步卒已經徹底驚慌起來。

但災難剛剛開始,距離百步之內,這些吐蕃的重裝騎兵迅速掏出準備好的弩箭向康巴人的軍陣射了過來。

只不過射過來的不是呼嘯尖銳的弩箭,而是一個個“小鐵桶”轟動………………

爆炸聲音如同旱雷,不斷的爆炸聲一陣陣的刺激着康巴人的神經,也不斷的刺激着仁青東的心臟。

看着倒地哭號的康巴人,仁青東絕望的在地上挖坑,這一戰康巴人將會徹徹底底的輸掉,不光是輸掉,從今往後康巴人再也沒有與吐蕃人對抗的勇氣。

甚至會成爲吐蕃人的奴隸,角廝羅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放過康巴人,否則也不會大舉包圍。

“挖坑躲避,挖坑躲避!”

這是仁青東從大宋唯一學到對付火藥彈的辦法,康巴人的盾牌在土地上不斷的挖坑,在第二輪火藥彈的襲擊之前,他們終於構建好了掩體。

當火藥彈再次炸響的時候,康巴人的軍陣安靜的不像話,所有的康巴人都緊緊地握着盾牌蹲在矮小的坑洞之中。

他們在等待,等待吐蕃人如同野獸一般的衝上來,就算吐蕃人擁有類似於鐵鷂子一般的軍隊,他們也要讓吐蕃人付出代價。

當驕傲的吐蕃人衝進康巴人的軍陣時,地上的康巴人迅速用長矛還擊,刺穿了馬的肚子,也刺穿了吐蕃人的盔甲。

如此近的距離,再加上吐蕃人的衝刺速度,一柄長矛只要足夠尖銳,足以變成一柄柄破甲槍。

而此時的康巴騎兵奮不顧身的甩掉吐蕃的輕騎兵回援步卒軍陣,在吐蕃人的重騎兵速度降到最低,優勢喪失的時候殺了回來。

裝備和力量不足,只能用靈巧的戰術和犧牲,用上看似有用其實犧牲極大的障眼法來作戰。

仁青東便是如此,靠着康巴人的犧牲不斷的換取吐蕃人的犧牲,重騎兵都是寶貝,死了一個便少了一個,在高原上更是如此。

仁青東就是要賭,賭吐蕃人不會死磕到底,而他賭贏了,這一隊吐蕃的“鐵鷂子”迅速撤離,即便是犧牲一些也不打算和康巴人血戰到底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