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

遼陽府不遠處的遼州城外,大量的的契丹人和漢人正在向西行進,這是一次規模宏大的遷徙,遼州乃是東京道距離上京道最近的州府,而契丹此舉是在轉移大量的百姓。

與此同時契丹的大軍已經出現在了道路的盡頭,他們聳立在廣袤的草原上如同一羣雕像,又如同即將慷慨而歌的勇士。

相對大宋來說,東京道一戰是契丹在國境之內對大宋的第一戰,這一戰對於現在的契丹朝堂尤爲重要。蕭捷戰敗的消息是捂不住的,最終還是被參與西北之戰的士兵給泄漏了出去。

但並未對契丹大軍造成多大的影響,士氣也並未消沉下去,雖然契丹還是有一種恐宋的情緒存在,但在契丹人的心中,戰勝恐懼已經成爲了他們的常態。

草原民族有自己獨特的信仰,也有着不用於農耕民族的價值觀,在契丹人心中,越是恐懼的東西越要戰勝,而不是如同大宋一般的漢家王朝似得,除非國力強大之後纔會去戰勝這種恐懼。

所以契丹人的鬥志並未受到影響,反而不斷的強大,戰鬥的慾望也在不斷的增長,則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信條。

十萬契丹鐵騎,鋪滿了整個草原,如同他們的祖先一樣,在同一片天空下等待出征的號角,他們依舊相信沒人能抵擋得住他們的鐵騎,這一點從未懷疑過。

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漢人,在看到這支軍隊後露出了尊敬的眼神,即便是明知身死也要逆流而上,慷慨而行,這種勇氣便是值得尊敬與歌頌的。

蕭捷是抱着逼死決心前來的,他的名字中就帶有勝利的意爲,若是不能戰勝宋軍,他心中的憋屈永遠無法得到宣泄,永遠都會在宋軍面前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將軍,此戰無需擊退宋人,而是大軍的前哨之戰,只需獲得小勝穩住陣腳便可,待樞密使率軍來援助,即可驅逐外敵!”

身爲漢官的行軍司馬鍾思達在蕭捷邊上小聲的提醒,他知道這個蕭家後輩有着自己的驕傲,但那急迫的求勝之心卻會成爲大軍的羈絆。

蕭捷並未生氣,而是轉頭望向鍾思達,聲音中帶着驕傲的高音:“你知道爲何我契丹男兒越戰越勇,爲何不懼強敵,幾百年敗於漢家男兒依舊能砥礪前行嗎?”

面對鍾思達的無言,蕭捷大聲吼道:“因爲我契丹男兒從不懼怕強者,從來不知道什麼叫退縮!否則我等的祖先早已被草原上的豺狼吃的一乾二淨,早已被猛獸逼得無處可逃,更不可能有後來的大遼,大契丹!”

蕭捷的話激勵前軍,十萬大軍雖寂靜無聲,但卻有着別樣的穩重和威儀。

一個民族的自信強大與否雖和後天也有關係,但卻是這個民族形成之時便已經確定下來的,流淌在這個民族的骨血之中代代延續不曾泯滅,一旦這種精神消失,這個民族便也會跟着消失了。

和契丹一樣,華夏漢室的骨血之中也流淌着強大的民族自信,中原王朝的至高無上從千年之前便已經確定。

契丹大軍開始了前進,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直趨遼陽城,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蕭捷被楊懷玉在伊州城外內外夾擊之下險些全軍覆沒,但這一次他要抓住機會,以同樣的手段對付宋人!

十萬契丹鐵騎動了,隆隆的馬蹄聲如同悶雷,除了馬蹄聲之外便沒有其他嘈雜的聲音,可見這支軍隊的強勁。

他們是契丹的先頭部隊,東京道的地位重要,但和宋人打上一次大戰更爲重要,或者說蕭撻裡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

十萬大軍只不過是契丹的前軍而已,只要糾纏住了宋軍,蕭惠的援軍便會很快馳援。

東京道的重要性大宋知道,契丹豈能不知?蕭撻裡早就知道趙禎早晚有一天會對東京道下手,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在東京道附近她早已準備了十萬鐵騎隨時準備奔赴戰場。

帶着雷霆萬鈞之勢,十萬契丹鐵騎一路南下,但他們的第一戰是瀋州的樂郊城,黑水軍的一萬騎兵已經殺了過來,這號稱不可敵的一萬騎兵是蕭捷的“祭禮”!

宋人的消息雖然靈通,但如何能比得上東京道的擁有者契丹呢?

不單單是宋人,女真人的動向他們也一清二楚,眼下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十萬對一萬,即便是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女真人也不是契丹的對手。

在樂郊城外,蕭捷率領契丹人和黑水軍交戰,此戰契丹大軍氣勢如虹,其鋒不可當!

女真人是被契丹一直壓制的,若不是宋人給他們提供幫助,也不會有今天的囂張,蕭捷對這一萬黑水軍幾乎是使出了所有解數,他不僅要擊潰,擊敗他們,他要全殲則一萬人!

巨大的包圍圈形成之後,斷絕了黑水軍的突圍之路,十萬人的數量實在龐大,被圍困起來的女真人除了拼死相抗之外別無出路。

最終還是被擊敗,戰死者多達七千餘人,兩千多人被俘,而蕭捷做的是扒下這些人身上的鎧甲武器,除了忽略不計的損毀外,契丹大軍得到了近一萬的騎兵鎧甲。

他要用則一萬人作爲大軍的前鋒擊。

十萬人在全境黑水軍後氣勢大漲,蕭捷乘勝進軍遼陽府,那裡纔是他的決戰之地!

多虧了東京道的公路,方便宋軍進攻的同時,也方便了契丹組織防守,從樂郊城到遼陽城,蕭捷只用了區區兩日的時間,眼看遼陽城近在咫尺,他卻率軍停止了腳步。

鍾思達頗爲着急,因爲他知道宋軍的攻城速度,以及強大的火器,若是不在宋人攻城之前趕到遼陽城,一旦城池易手便更難攻伐了。

一路上他早已被蕭捷的勇猛所征服,現在的他也相信有機會戰勝甚至擊潰宋人的十萬大軍。

不過面對鍾思達的催促,蕭捷這次反倒是安慰他起來:“莫要着急,眼前便是遼陽府,我等解釋騎兵,倆個時辰便轉瞬即至,待宋人攻城,我等先取後軍之火炮,再擊中軍,方可成事!”

鍾思達默默不語,在如何用兵上他卻是不如蕭捷,只不過他卻知道,宋人之軍向來以穩妥爲先,奇襲是否能成功?

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
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