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

人往往會把因爲一時的衝動而決定某事,趙禎對智慧宮的狂熱讓王語嫣感到擔心,小胖子則是無條件的支持,他對智慧宮也充滿了信心。

“你們冷靜點,太子所說的阿巴斯王朝智慧宮雖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也窮盡了它的國力,況且人家的位置特殊,阿拉伯本就是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陸的地方,可大宋距離中亞北非和西歐太遠了。這對與我們來說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已經看過世界地圖的他們對地理的理解遠超這個時代的人,趙禎廢了好多力氣纔對王語嫣等人解釋清楚什麼叫萬有引力和地球是圓的……

趙妙元的一盆涼水讓趙禎和小胖子清醒,這次無知幕布會議討論的重點就是可行性。

趙禎皺眉想了想道:“其實這也不算什麼,雖然有點遠,當你可別忘了咱們大宋的遠洋貿易有多發達!只要能鼓勵航海貿易,時間長了必然會有一條條成熟的商路出現,等那個時候……”

“等那個時候我們都老了!”小胖子翻了個白眼說道。

王語嫣笑了笑:“其實也不必如此複雜,我們可以在你登基親政之前建立一個龐大的公司,把大宋的著名商人都綁在這條船上,通過他們鼓勵近海貿易,在近海貿易被開發的差不多的時候,商隊自然會向遠洋進發,這樣的好處是不必勞民傷財,帶動經濟的同時還可以促進文化的收集。”

“不愧是未來的皇后娘娘,這種一石二鳥的計策實乃上上之選!”趙禎趕緊送上一記馬屁,王語嫣的計劃很好,連一開始反對的趙妙元也點頭同意。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這是人類追求財富本能,連司馬遷這樣的史學家都能看透。

相較於其他朝代,大宋對經濟尤爲看重,自從大宋建國以來,一直在努力的發展經濟,爲的就是做好北伐的準備,太祖設立封樁庫打算贖回煙雲十六州,其實這是爲了掩人耳目,如果真的從遼人手中贖回煙雲之地怕是他在史書中永遠也別想擡起頭。

太祖用了一個障眼法,封樁庫中的錢財是爲了北伐做準備的,這也是爲什麼趙禎的便宜爺爺宋太宗可以雍熙北伐的原因,戰爭打的就是財力!

之前高粱河一戰,太宗屁股中箭坐驢車而回,損失了太祖留下的大部分精銳,雍熙北伐的失敗又讓大宋的封樁庫乾涸,無奈之下便宜老爹趙恆只能用積極防禦的策略應對遼國的入侵。

要是國力能繼,便宜老爹怎會議和?檀淵之戰大宋已經處處佔上風,只要能保正供應,發下賞賜,將士用命煙雲之地便能收回,可真的不能再打了,大宋的國力已經乾涸。這也是爲何老爹會議和的原因。

相對於戰爭,納貢什麼的還是要便宜許多。

“看來要努力的發展經濟了,否則連國本都將難以爲繼!”趙禎看了看王語嫣說道。

其實王語嫣和趙妙元說了這麼多都是在提醒趙禎經濟的重要性,無論古今經濟都是國家的重要基石,經濟好了百姓的生活也就好了,百姓的要求其實很低,只要能吃飽飯誰還會冒着殺頭的危險去造反?

宋朝三百多年的統治相比其他朝代只有寥寥幾次的農民起義,而且人數非常少並很快的被鎮壓,因爲沒人響應……

趙禎深吸了一口氣道:“那就拼了,老蔡你的公司準備擴大規模吧!你丫要想娶公主,不幫我建立一個龐大的公司是不行的!”

“我去!你這是敲詐!”小胖子立刻不服的叫喊道他已經被趙禎帶壞了,但隨即嘿嘿了兩聲:“沒問題,你之前個我說要做一個海賊王一樣的男人!我要去倭國掠奪他們的銀礦!佔領馬六甲海峽做總督……”

“被風暴捲到天上放風箏!”趙妙元冷冷的打斷他的話,轉頭向趙禎質問:“你是我哥哥嗎?你讓未來的駙馬跑去做海寇?!反正我不能讓他死在茫茫的大海上!”

她的話立刻讓小胖子感動的兩眼淚汪汪:“公主殿下你對我實在太好了,不過我在家裡也會死,說不定喝水被嗆死,走路被絆倒摔死……”

“我情願你死在家裡!”

扯得有些遠,趙禎無奈的把話題拉回來:“沒有一定的保證和基礎我會讓他出去?現在說這些太早了,這只是我們的一個構想,主要的還是發展經濟,咱們每晚回別墅制定計劃,等計劃制定完了在按照步驟實施,以五年爲時間段,名字就叫五年計劃!”

四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出謀劃策,興奮的搞到深夜……

最後的結果就是什麼賺錢做什麼,按趙禎的設想就是蓋工廠掙錢,王語嫣和趙妙元沒事的時候設計一下衣服,小胖子請人剪裁,用流水作業的方法大批量的生產成衣。

在大宋這算得上是一個新興產業,這是資本主義的開始!

他的設想讓蔡伯俙眼前一亮,突然間趙禎就找到對付土地兼併的方法了,世家大族不是覺得土地掙錢嗎?那就把失去土地的人轉移到工廠中,這樣一來,土地的價值就會縮小,工廠的價值提升!

時間長了土地兼併就會自己土崩瓦解!人民的價值不會只在土地上體現,而會在一座座大型的工廠中。

等這些世家大族發現的時候恐怕已經晚了,趙禎太清楚他們對土地的看重,經濟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擴展,這是所有國家自己的機能資本主義的本性,慢慢的殖民地就會陸續出現,到那個時候土地兼併就是一個笑話!

趙禎四人就像是舉起屠刀的獵人,謀劃着如何肢解大宋的世家大族!

十歲的孩子精力是有限的,雖然興奮但抵擋不住陣陣睡意的侵襲,昏昏沉沉中趙禎宣佈散會,便歪歪的向自己的臥室走去連睡衣都懶得換就倒在牀上,小胖子則是賊眉鼠眼的跟隨趙妙元,隨即被一腳踹出臥室:“你要是想當內侍就進來吧!”

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
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