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

直到坐在囚車一樣的馬車上,孫翰才明白自己完了,馬車一路向南的駛去,距離大宋每進一步,孫翰的身體越是顫抖,對於一個自私的人來說,即將面對死亡是一件極其殘忍的事情,恐懼,壓抑,等等負面的感覺讓他快要崩潰。

鼠三和宋小乙站在上京城的城邊看着馬車遠去鬆了一口氣,他們完成了官家交代的任務,只要把孫翰送走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都監,你覺得那些商人會捨棄利益撤離到燕雲十六州嗎?”

宋小乙望着大宋方向笑了笑:“當然會,除了向燕雲十六州撤離,他們別無選擇,你覺得有多少人是和孫翰一樣能拋家舍業的?宗族的感情早已融入進了咱們宋人的骨血之中,哪怕身死也不能讓宗族拋棄,一旦如此人將不人!”

鼠三點了點頭,的確,這些商賈基本上都是大宗族出來的人,一旦他們被宗族除名,也就斷了家譜,這比斷了子嗣還讓人難以接受,即便有再多的財富那有什麼用?看來宋小乙是抓住了這些商人的軟肋。

“那什麼時候撤走,畢竟遼皇御駕親征也就在最近,孫翰真是個廢物,居然連遼皇御駕親征的時間也沒弄到,只說一個就在最近,真是不知所云!”

宋小乙笑道:“你也不瞧瞧他是什麼人,一個叛徒能得到多大的信任,你瞧,即便是他“死”在家中也沒人懷疑,這就說明了遼人的態度,從黑手所部收集到的各種情報來看,應該就在最近一個月,可以通知大軍準備了!”

鼠三對宋小乙的話是無比相信的,這麼多年來宋小乙的判斷基本上就沒有錯過,尤其擅長從小的細節上發現異動,通過孫翰的情報和遼朝最近的兵事調動,宋小乙怕是已經大概猜測到遼朝出兵的時間了。

宋小乙的確得到了一些相關的情報,在他看來遼朝對西夏出兵根本就不是時候,此時的西夏兵鋒正盛,大宋和遼朝對其壓榨迫使西夏向西域連連用兵,這比遼朝安逸已久的軍隊要有更多的實戰經驗。

李元昊稱帝后便仿照大宋的廂、軍設置改革兵事,但功用卻與大宋的兵制並不一樣。

他以黃河爲界,把西夏全境分爲左、右兩廂,共設十二監軍司,各立軍名,駐防在各軍事要地。使軍事指揮機構與地域性的防衛措施結合。

其中以左廂神猛軍司、綏州監軍司、宥州嘉寧軍司、威州監軍司、西壽保泰軍司、卓羅和南軍司六監軍司爲左廂,治夏州以東,轄治國家東半部,由元昊族叔山遇惟亮任都統軍。

右廂朝順軍司、甘州甘肅軍司、瓜州西平軍司、黑水鎮燕軍司、白馬強鎮軍司、黑山威福軍司六監軍司爲右廂,名義上治甘州,轄治西半部,由元昊族叔山遇惟序任都統軍。

每個監軍司設都統軍、副統軍、監軍使各一員,以貴戚豪右領其職,餘指揮使、教練使,左右侍禁官數十,不分蕃漢悉任之,這樣的劃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夏的戰力,連宋小乙都不得不承認李元昊的才能。

耶律宗真在這時候出兵西夏實屬不智之舉,但大宋得到的情報遼朝並不知道,宋小乙早就知道遼皇心中的攀比心理,哼……就這樣的城府也打算和官家比個高低?實在是癡人說夢!

全天下所有人都沒有宋小乙看的清楚,黑手收集到的大量情報都會讓他看清西夏,遼朝,和大宋之間的差距,否則如何向趙禎提供有價值的情報?

在宋小乙看來,如今三國之中大宋最爲富庶,戰力也是最高,經驗豐富的募兵與訓練有素的役兵相結合,戰力自是不容小覷,在加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完全是百戰雄兵!

而西夏掠奪了西域的財富之後國力也是不錯,但在遼人和大宋的壓榨下這些財富持續不了多久,但西夏通過戰爭訓練出來的士兵卻相當彪悍且有着豐富的戰場經驗。

宋小乙看向不遠處的遼朝士兵,在他們身上只有一種感覺,鬆懈……哈氣連天的模樣一看就是昨夜眠花宿柳去了!

這樣的士兵還有什麼戰鬥力?宋小乙覺得他連普通的農夫都不如,但遼朝畢竟是遼朝,這些散兵遊勇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遼朝真正的戰力並不在這些人身上。

遼國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這意味着全民皆兵!

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國有兵事,部族州縣,傳檄而集。

而遼朝的精銳力量還不止這些,皇帝御帳親軍、宮衛騎軍,以及各大首領部族軍、衆部族軍、五京鄉丁和屬國軍六種。

宮衛騎軍也就是斡魯朵,他們是整個遼朝最爲精銳的部隊!

帝、後在宮中時,他們擔任宿衛。出行時,擔任扈從,作戰時,組成親軍,帝后死了,則去守陵。這些士兵是連同家屬一起徵集來的,家屬集中在指定地點居住。這些家屬聚居點,屬於皇帝的斡魯朵,聚居點內的居民被稱爲斡魯朵戶或宮戶,他們也是宋小乙唯一接觸不到的地方。

經過宋小乙的推算,遼朝和西夏算是勢均力敵,這也是大宋從中插手的最好機會,一旦大宋收復燕雲之地,就會迫使遼朝撤退,西夏與遼朝的戰爭無論遼朝是否佔據優勢都會撤軍回援,師老兵疲之下豈能是大宋的對手?同時西夏的李元昊只要不傻就轉守爲攻……

宋小乙想到這裡心中一片火熱,遼朝在兩面夾擊之下一定疲於應付,而大宋一旦收回燕雲十六州有了屏障之地後,根本就不擔心遼朝騎兵的反撲,險要的地勢配合上長城的守衛,燕雲之地再也不可能丟失!

轉身向城中走去,宋小乙還有另一件事要做,把遼朝的經濟搞崩潰纔是他此行的首要目的,經濟上的手段有的時候甚至比大軍壓境更爲恐怖,但是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露出來,而這段時間就是讓大宋商賈撤離的最佳時間!

宋小乙必須帶領遼朝的大宋商賈安全的撤離到燕雲之地,保護商人和他們的財富安全撤回,這是趙禎交代的嚴旨。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