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

八月份的東京城熱鬧非凡,雖然暑氣未去,但立秋這一天人們依然頂着炎炎烈日呼朋喚友的前往郊外遊玩。

趙禎起牀便看見三才諂笑這站在外殿,手中拿着大大的石楠紅葉遞給薇拉道:“快給官家簪上!”

薇拉笑眯眯的接過走向趙禎道:“主人您帶上紅葉一定很好看。”

趙禎無語的接過看了看,紅色花瓣上還有一些小鋸齒,這往頭上戴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嗎?

宋人愛簪花,今天是立秋之日,別說是民間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就是連朝臣也不能例外,真不敢想想一個個上了年歲的老臣還在長翅帽上簪花是什麼樣的一副奇景。

趙禎把玩着手中的紅葉笑眯眯的問道:“三才啊!今天是立秋之日,晚上要大宴羣臣,你準備妥當了嗎?”

不知怎的,只要官家露出“親切”的笑容三才就心中發毛,趕緊點頭道:“啓稟官家,都已經安排妥當……”

“再去看看,今晚對朕來說很重要!”

“是,奴婢這就去!”

薇拉撅了噘嘴,主人這次又要任性了,看着被他丟在桌上的碩大紅葉,薇拉大大的藍眼睛中滿是不捨,多好的紅葉啊!

趙禎穿戴好就出門,今日的朝會上定然是龍爭虎鬥,原因無他,商議的便是軍校學子的考試內容……

臨走之前看到薇拉的表情趙禎無奈的揮了揮手:“石楠紅葉好看你便自己帶上,這是朕賞賜給你的哦!不許拿下來!”

薇拉喜滋滋的把碩大的石楠紅葉簪在頭上,金色的秀髮配上石楠獨特的嫩紅色整個人都變得生動了許多,給這深宮中增加了一抹亮色,看的趙禎喃喃自語:“這就應了秀色可餐了!”

直到趙禎離去,薇拉的小臉都是紅彤彤的,白色皮膚的她害羞起來更加明顯。

三步並作兩步的走出殿門,薇拉今天要代替其他的宮女陪趙禎上朝,這是她昨晚求了趙禎好久才獲得同意的。

每日總看着主人在別的宮女圍繞小上朝心中有些酸酸的,直到問了三才才知道原來自己的頭銜不夠,人家都是紫霞帔以上,自己雖然跟隨主人可依然還是個小小的宮娥。

整天待在宮殿中也是無聊,薇拉就想多走走,昨晚好不容易向官家要了個差事,這下她也是紅霞帔,可比那紫霞帔高出一等呢!

趙禎扭頭看着跟在身後的薇拉,看來外國小妞也是不甘寂寞的性子,無奈的搖了搖頭:“你沒事就去找妙元去吧,她哪裡好玩的好吃的多些,但是要掐準時間,可不能等朕回宮的時候沒人給朕捏腰捶背!”

薇拉的眼神一亮,隨即小雞啄米般的點頭:“薇拉記住了!”

兩人的對話讓一旁的宮女嫉妒的差點自燃!誰見過官家和宮女這麼隨意的,還打發她出去玩耍,最主要的還是去公主哪裡玩耍!這簡直不是宮女而是國夫人的待遇!

薇拉可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興奮的向跟隨的陳彤索要腰牌,她知道在這深宮之中主人的一句話比什麼都管用。

從福寧殿到大慶殿之間的距離還是相當遠的,尤其是要經過五六道宮牆。

陳彤曾經提過建議在禁中使用步攆,到了大慶殿在換掉便是,可趙禎想都不想的否決,以人爲畜的事情直到明清纔開始。

大宋的沿襲五代舊制,官員上朝只能騎馬不能乘轎,做多也不過是乘馬車,趙禎作爲皇帝雖然有乘坐步攆的特權可他依然不想開先例,老爹即使病重也不過是讓朝臣到寢宮中對奏,他現在年輕力壯的怎麼能開始乘攆?

大慶殿依然是皇宮中最巍峨的大殿,坐落在皇城的中軸線上,趙禎把原本定在垂拱殿和紫宸殿的朝會改在了大慶殿,在他看來這麼恢宏的建築放着不用太可惜了點,而且常朝和視朝也被他合併起來統稱爲早朝。

現在的大慶殿中從兩府相公到文臣武將,無論品級高低都在大慶殿上朝,連開封府提刑司的宋哲也在殿內,從五品的官員不用再站在階下,直接站在殿內即可。

陳彤扯着嗓子用獨特的聲音叫道:“陛下早朝,諸卿即禮!”

在兩府相公的帶領下,羣臣躬身施禮,趙禎微微擡手,大宋最高的朝會便開始了。

各職司衙門把最重要的幾件事上報,從同平章事的寇準開始依次往下,沒人奏報的都是需要趙禎當場給出答覆的要事。

寇準首先出班道:“啓稟陛下,再過一月便是科舉,但今年的人數較之往年大大增加,一乃陛下仁德文治昌盛,二來陛下增加了匠人科目,但匠人科目如何科舉……卻是朝廷從未遇到過的。”

趙禎坐在上首的御座上笑道:“朕提醒一下寇相,不叫匠人科,而叫格物科,他們當然是要將作監考覈此事不用爾等操心,自會有人去辦,他們也不會出現在朝堂上和爾等爭搶什麼,朕要另開一閣專門安頓那些格物學士。”

趙禎的話說完羣臣便鬆了一口氣,只要不在朝堂上就好,真不敢想象連匠人都上朝和他們平起平坐是一番什麼樣的光景。

曹瑋出班道:“啓稟陛下,不知武舉的殿試是怎樣的?是按照舊制以孫吳兵法策問,還是官家另有高見?”

趙禎微微點頭道:“曹樞密心思縝密,朕打算以兵旗推演代替之上談兵!”

“兵棋推演?”

曹瑋奇怪的擡頭眼中滿是驚訝,從未聽說過這東西,看了看一旁的武將,也都是大眼瞪小眼。

趙禎笑道:“這個稍後再說,散朝之後樞密院諸卿留下,朕用實例告訴你們,一看便知。”

這話讓曹瑋和一幫將門心驚,官家可是出了名的才智過人,之前弄出的軍校已經讓他們大驚失色,裡面教授的內容居然一點也不比將門自家的差,而且還有好多他們聞所未聞的獨特方法。

上至天文曆法節氣變化,下至安營紮寨,更不用說行軍佈陣,各種科目應有盡有,最讓他驚爲天人的是後勤補給和各種戰法,看的人眼花撩亂目不暇接。

也不知官家是從哪裡弄來這麼多兵家要義的,這要放在將門能當傳世之寶了,可官家就像不要錢一樣隨便的教授給那些普通人家來的子弟!

但他錯了,怎麼可能隨便教授?趙禎的黑手是幹什麼吃的?

曹瑋看到的只是皇家軍校的冰山一角,各種武器的研發配合,已經陣法運用等等都是隻能在軍校內部流傳,所有的軍事知識嚴禁流出軍校,並且軍校學生接受軍事化管理,慢慢的洗腦之下,趙禎相信這些未來的將領完全能取代將門的後輩成爲大宋軍士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趙禎在軍校學員的名單上看到了狄青兩個字……

曹瑋所知道的消息都是故意泄漏給他的,也不看看夷山上的軍校是什麼防衛?水泄不通,連一隻蒼蠅都別想隨意進出。

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
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