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

一聲號炮便讓全城百姓安靜下來,這種事情在大宋基本上沒有發生過,但百姓們卻沒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妥,當今聖上基本上已經不算是人了……是聖人,是赤腳大仙轉世!

對於這種超脫“凡籍”的皇帝,他們怎麼尊敬,怎麼崇拜,都是沒有錯的,中華民族其實更加崇尚強者,小農經濟的思想讓他們希望自己的種羣中出現一位英雄,以爲大帝,帶領他們前進。

凡是達到他們預期的人都被他們送上了神壇,成爲一代明君,或是千古一帝,漢武帝做到了,他讓大漢成爲空前強大的帝國,並且使得漢人成爲最爲高貴的人。唐太宗做到了,他讓大唐成爲天朝,讓唐人名揚世界,即便是在後世的外國依然以唐人街定義國人。

大宋能讓百姓們敬佩的人只有太祖,是他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動盪,是他率領中華漢室再次凝結在一起,抱團起來對抗外族,但太祖早早便撒手人寰,甚至沒來得及收復燕雲故地。

如今大宋的天子,仁慈無雙又施雷霆手段的官家做到了,大宋百姓的激動甚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百姓們對帝王的判斷標準其實沒有多少,一是以自己的生活爲判斷標準,另一個便是以帝王的文治武功作爲標準。

百姓們雖然默默不語,但他們的心中卻有很多話要說,這是一場盛世,人人都捏緊拳頭,身體顫抖,自己的君王御駕親征,收復失地凱旋歸來!

多少年了,大宋多少年沒有迎來這樣的盛事,這是值得整個王朝熱烈慶賀的事情!隨着大駕滷薄的靠近,南薰門的地面逐漸震顫起來,一聲聲象鳴響徹天際,傳進衆人的耳朵裡,這意味着天子大駕的導象已經達到。

原本象徵性關閉的南薰門緩緩洞開,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向城門方向探望,六頭高大威武的大象邁着沉重的蹄子緩緩出現,大象的臉上還被畫上了威武的圖案和精美的裝飾。

巨大的象蹄如大錘一樣敲擊在地面,震得人腳底發麻,這樣震撼的場面讓圍觀的百姓說不出話來,即便是煌煌天威也不過如此吧?

但震撼還遠不止如此,在如“太古猛獸”的大象過後,便是六引車駕,這下原本還算淡定的朝臣忍不住了,車駕上坐着的乃是原本他們的同僚,參知政事夏竦,御史大夫包拯,以及樞密使曹瑋!

這是不世之功啊!這是名垂青史啊!這是後人典範啊!這是文武百官的夢想啊!現在被別人捷足先登,他們心中怎能不羨慕?致君堯舜,這是多少文臣的夢想,現在車駕上的人不是自己,心中的遺憾簡直無法敘說。

即便是以龐籍的寬容大度,也難掩心中的羨慕之意,他可是一國之相,堂堂的中書門下平章事,連他都沒有享受如此待遇,卻被夏竦一個參知政事的副相所獲得,心中難免有些不平,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次北伐也只有夏竦作爲監軍最爲適合。

相比文臣的嫉妒,將門則是更爲懊惱,原本在他們心中都埋藏着一種陰謀論,認爲官家會藉助這次北伐消滅將門,對於楊懷玉的出征他們也都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態,畢竟這楊懷玉最得官家器重,而天波楊府更是與皇家關係密切,但說到底他們也是將門,官家很可能用他們作爲投石問路的投石。

現在看來……他們的猜測完全錯誤,官家非但沒有讓楊懷玉去最危險的地方,而是讓他駐守已經攻取下來的城池,北伐的戰報會定期通報朝中,東京城的武將幾乎都知道。

曹瑋這個樞密使算是將門中人,但到了他這裡將門也是滿臉嫉妒,在他們看來,當初就是曹家的人先散播這種陰謀之說的,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他曹瑋早已得到了消息,阻止別人和他爭搶戰功!

在東京城的將門看來,楊懷玉是不知情的受益者,他現在得到的一切只能歸根到他的運氣上,而曹瑋不一樣,他是樞密使,也是將門的領軍人物,他能不知其中的貓膩?這顯然是他拋棄了將門!

這時候生在車駕之上的曹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將門憤恨的目標。他正怡然自得的享受世人的崇拜,身居樞密使的他親隨陛下北伐遼朝,同時在駐守燕雲之地時斬殺衆多,這難道不是戰功赫赫?

在曹瑋等人之後進入那迅猛的並不是衣着光鮮,鎧甲鋥亮的甲士,而是渾身破爛,甚至有些殘缺的騎兵,他們是大宋北伐的軍士,亦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功勳者。

這幫“殘兵”的出現讓整個南薰門鴉雀無聲,他們身上的鎧甲雖然也是大宋的板甲,但是卻佈滿傷痕,即便以大宋板甲的堅固,久經沙場之下也是傷痕累累,這是一種無形的榮耀,猙獰的刀口,讓人發顫的傷疤,都是屬於這場戰爭的見證。

滿是傷痕的鎧甲並不影響他們的高大,滿身的傷痕並不能遮蓋他們的形象,這個就是百戰之兵,這就是天子之師!

雖然沒有親眼見識北伐,但從他們的身上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場戰爭的殘酷,這是大宋將士一刀一劍拼殺出來的,這是大宋將士用生命換來的!

斷掉胳膊,截取小腿的士兵依然穩穩的騎在馬上,失去一隻眼睛,少了一隻耳朵的士兵依然目視前方,如此震撼的場景讓人渾身發熱,望而生敬!

不知是誰打破了此時的平靜,在人羣中呼喊:“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場。兵威衝絕漠,殺氣凌穹蒼。列卒赤山下,開營紫塞傍。途冬沙風緊,旌旗颯凋傷。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揮刃斬契丹,彎弓射遼皇。敵酋一平蕩,種落自奔亡。收功報天子,行歌歸汴梁。壯哉!我天兵威武!壯哉!我大宋慷慨!”

不知是誰改的句子,卻也是貼切的緊,人羣爆發出山呼海嘯的歡呼:“壯哉!我天兵威武!壯哉!我大宋慷慨!”但前來觀禮的遼朝使臣和党項使臣臉色劇變,心中震撼,大宋什麼風格什麼時候變得如此激進了?!

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
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