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

析津府的百姓已經習慣了大宋方式的生活,每天工作四個時辰,並且每日三餐,這種生活方式與原本漢家百姓心中的辛苦勞作一致,但同時也帶有適當的休息時間,讓人忍不住習慣起來。

早晨一碗地道的煎點湯茶藥下肚,整個人都精神起來,煎茶的流程絕不馬虎,煎茶時間越長,味道也就越好。首先用炭火將茶水燒得滾沸,用冷水點住,茶水再滾沸起,再用冷水點住,如此點三次,才能收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但這種茶飲也只適合那些清閒的人。

急着去工廠上工的人可就沒時間享受這種養生的茶水了,而是帶着家中已經上了書院的孩子一起去吃早餐,或是一碗香噴噴的骨湯餛飩,或是一份滋滋冒油的肉餅。

這是屬於析津府百姓的一天,在這裡甚至可以看到東京城所有的商鋪商號,連勾欄之地也不例外,有名的妓館瓦舍,瓦里遍地都是,繁榮的街道一點也不弱於東京城,不過唯一的不同是析津府的大街上百姓數量遠遠沒有東京城的多,也沒有那麼擁擠。

但誰都知道,析津府的人將會越來越多,再寬闊的街道到時也怕是不夠,原因很簡單,析津府外的工廠逐漸變多,從四面八方翻來的人每日絡繹不絕,商賈多了自然帶來了貿易,貿易多了自然會帶來人口。

工廠需要大量的工人,只要你的身上帶有朝廷的戶籍,只需花費三十文便可在析津府重新落戶,沒錯,析津府現在是大宋唯一可以不限量接納外地百姓落戶的城市,但時間長了,人口達到一定的數量,析津府便會停止落戶,到那時,再想在析津府落戶怕是比登天還難。

趙禎的馬車進入析津府的城門後便緩緩降低速度,路上出現了和東京城一樣的紅黑叉子,把道路劃分成了不同的區域,雖然道路很寬,但卻已經被佔據,夏竦和包拯兩人已經率領析津府的多有官員在城門口迎接,城牆上的侍衛也都穿戴整齊,甲冑完備,代表大宋火德的旗幟高高豎起。

百姓們的生活已然被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所打擾,但沒有任何人會埋怨城門被佔據,而是恭恭敬敬的在道路兩旁拱手而立。

“恭迎陛下!”

隨着夏竦的開口,身後的文武官員齊齊拜下山呼萬歲,咔……嚓……城中的守軍跟着單膝跪地大喝:“威武!”這是軍中唯一有別於官員的禮儀,以威武壯軍威,以威武壯帝王之儀古往今來唯大宋如是!

隨着聲音的傳播,整個析津府爲之沸騰,圍觀百姓激動的高聲呼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萬歲之稱自漢武帝時便已經成爲皇帝的專用名詞,只要響起萬歲之聲,百姓豈能不知這是皇帝駕臨?於是整個析津府便響起了萬歲的呼喝聲,聲浪一浪高過一浪遠播四方。

這是面見皇帝的基本禮儀,大宋不興跪拜,百姓只需拱手而立便可,很顯然在大宋基本上還保有上位者對人的尊重,趙禎舉手微擡:“平身!”

“謝陛下!”

隨着趙禎的話,百姓們支起腰桿,這在大宋是最爲尋常的事情,即便是遼朝也不會強制讓漢人百姓下跪皇帝。

趙禎揮了揮手,一旁的內侍便走到人前高聲叫道:“各司其職,各作其工!”

隨着內侍的話,一部分圍觀的百姓散去,他們還要趕去興辦的工廠上工,畢竟少幹一天就少拿一天的工錢不是,但有些人卻不願意離開,難得一睹天顏,還不得好好看看?

在大宋總是不缺乏看熱鬧的人……對於這些人趙禎實在沒辦法驅離,畢竟人家也沒做什麼,現在他總算知道皇帝有的時候也是很苦惱的,被人家當場熱鬧來看的確不舒服。

夏竦和包拯兩人都知道皇帝的鬱悶,但卻並不打算插手,讓百姓多瞧瞧皇帝沒有壞處,反正他們也看不見多久。

趙禎過了析津府的宮牆之後,夏竦便上前道:“啓奏官家,遼朝上京傳來消息,耶律重元意有所動!”說完便遞上一張小小的紙卷,這紙卷只有小拇指的一節大小,但上面卻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文字,可謂是蠅頭小楷。

但在這蠅頭小楷的字裡行間中,卻有着驚濤駭浪般的消息,耶律重元已經取得了不少遼朝重臣的支持,他的皇太弟身份更是明火執仗的搬出來掣肘皇妃。

雖然遠隔千里,但趙禎卻能從宋小乙的字裡行間之中感受到步步驚心,沒想到耶律重元這麼快便攏絡了一幫老臣,更沒讓趙禎沒想到的是皇妃蕭撻凜的手中居然還掌握着一支極其精銳的宮帳軍,這也是爲什麼耶律重元不敢明目張膽搶奪皇位的原因。

趙禎隨手把紙條遞給夏竦燒掉,望着天空中被風撕碎的雲彩長嘆一聲。

耶律宗真和當初的自己一樣,在御駕親征之前也給上京城的女人留下了一條保命的底牌……也就是這張底牌給蕭撻凜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否則蕭惠張儉的十萬大軍還沒趕到上京城,這對孤兒寡母便要慘死在政變的屠刀之下。看來即便是耶律宗真也在出徵之前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說的好聽這叫未雨綢繆,說的不好聽便是疑心病重,這怕是所有帝王的通病吧……

從這一張小小的紙條趙禎便明白,耶律重元與皇位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即便是他攏絡了朝中重臣也是無用功,在這個時代,誰的手中掌握了兵權便是擁有了一切。

上京城中的勢力劃分已經太過明顯,如若耶律重元在得知耶律宗真剛剛戰死的時候便起兵造反還有希望,現在局勢已定,宋遼之間已經恢復了平靜,並且被圍困在大同府內的十萬大軍也在前往上京道,只要皇妃蕭撻裡能撐到蕭惠到來便可。

但現在也不是沒有希望,只要耶律重元能趕在蕭惠和張儉的十萬大軍達到之前順利奪取政權,那他還有成功上位的可能,只不過蕭撻裡手中的精銳可不好對付。

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
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