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

直道趙禎離開的時候,賢覺還是感覺自己在雲裡霧裡,他沒想到臨走之前皇帝居然會說出如此赤裸裸的話。

“你在朕面前根本就沒有選擇,去吐蕃傳教乃是佛門必須爲之,否則佛門在大宋定然會更加難以前行!”

趙禎並沒有安撫佛門的打算,事實上他根本就不需要,佛門和東城豪門之間的勾連用離間計並不好使,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釜底抽薪。

把大宋佛門的主力抽調到吐蕃去,如此一來自然而然的就能瓦解佛門和東城豪門之間的聯繫。

那些人可都是一切向利益看齊的,一旦佛門遭受如此打擊,最終的結果自然是被他們放棄,尋找新的利益夥伴纔是東城豪門最想要做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離開了誰都照樣運轉,大宋的佛門已經接連遭受打擊,百姓們對宗教的信仰已經見到了最低點。

而趙禎就是利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對佛門進行最後的絕殺,他不可能沒事跑到大相國寺和賢覺和尚討論佛門唯心,唯識的說法,他是皇帝,不是高僧,更不是辯論者。

佛門的邊緣化做的實在是不好,他們不像道教,能夠做到避世不出,佛門之中永遠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羣,永遠都是前來許願,還願的百姓。

想要改變佛門,基本上不可行,趙禎也嘗試過,但效果並不理想,在各種手段都使用過之後,趙禎發現,唯有“禍水東引”纔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作爲帝王只要不提倡佛教,佛教就不會太過壯大,眼下既然有機會利用佛教對吐蕃進行文化入侵,難道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離開大相國寺,坐在馬車上的趙禎便覺得自己的決定無比正確,既打擊了佛門和東城豪門之間的利益關係,又對吐蕃進行了一次文化入侵,同時還爲大宋解決了一個隱患。

作爲帝王,趙禎非常重視佈局,眼光一定要放得長遠,這是他多年執政所發現的秘訣,一旦落後便會處處被動。

趙旭在這方面做得還算不錯,趙禎已經打算把大宋科舉以及文化的改革交給了他,對於之前歐陽修的事情,趙旭處理的很好。

沒有大張旗鼓的調查,只是單獨的和歐陽修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畢竟歐陽修也曾經是資善堂的講經師傅,作爲太子的趙旭和他之間的關係自然親厚。

作爲禮部尚書,身負改革文化的重任,同樣也是他所追求的事情,歐陽修當然知道事情的利害,那些人利用莫須有來打擊自己,爲的就是使這次文化上的改革胎死腹中。

儒家定然是最不希望見到百家爭鳴的局面再次出現的,而儒家的勢力極其龐大,看似只有孔家在其中,可事實上又有多少官員也深陷囫圇。

一旦出現學術爭鳴,那必定會在朝堂乃至整個大宋掀起一場大變革!

而趙禎要的就是這種大變革,這不光是推翻爲儒獨尊的地位,更是要解放人的思想,這是一盤更爲龐大的棋局。

爲何華夏的統治以及觀念千古未變?最重要的就是在思想上禁錮,一旦出現百家爭鳴,學術爭鳴,那便會爲大宋開啓一個全新的時代。

現在的大宋需要的不再是絕對的穩定和統治,不斷增加的人口,不斷繁榮的經濟,不斷出現的工廠和新鮮事物使得這個時代需要一種能跟的上,滿足的了的思想。

無論是墨家,還是法家,無論是兵家還是道家,各種各樣的思想碰撞絕對能給大宋,或者說沉寂數百年的華夏思想帶來全新的動力。

當然,趙禎也是不希望看到儒家繼續一家獨大下去,一個佔據絕對地位的思想時間長了一定會出現教條化,頑固化的,而這樣的思想一定會阻礙時代的發展。

並非是說儒家不好,相反儒家的學說經過數百年的研究已經達到了絕對成熟的地步,其中有着大量成熟的經驗以及世間至理名言。

事實上趙禎並非是在打壓儒家,單純的打壓不光收效甚微,引起反彈,甚至會讓人厭惡,這是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

不能打壓,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並舉,把所有學術的地位提升到和儒家一樣的高度,這其實就是變相的打壓。

自然,和後世一樣,在所有學科中還是會出現最重要的,儒家便是如此,雖然百家爭鳴,但儒家的地位依舊屬於百家中的領先者。

這段時間歐陽修的事情已經過去,畢竟扒灰這樣的事情對於一個六部相公來說實在是太不體面,手段也令人不齒,在開始的驚訝過後,無論朝堂還是民間已經把這個“瓜”給吃完了,於是乎人們開始發現這樣的手段太過卑鄙,無論是朝廷的邸報還是民間的雜報都把矛頭指向了追查幕後主使者。

身爲右言正的錢明逸自然是第一個倒黴的人,關於他的種種事蹟都被翻了出來,民間輿論也立刻倒向了歐陽修這邊。

畢竟事情並非是因歐陽修而起,而是因爲他的侄女通姦一事而出,所以本質上和歐陽修本人並無關聯。

事情的頭緒被理清之後,冷靜下來的人們就會把矛頭再次指向顛倒黑白的人,錢明逸在官場上的仕途算是走到了終點。

愚蠢的他被人利用還不自知,當然只要趙禎知道他是否被人利用,之所以這麼積極的對歐陽修進行彈劾,其中怕是更多的因爲利益相關。

若是把關係梳理起來,就會很清楚的發現,錢明逸的舉薦人是呂夷簡,而呂夷簡和東城豪門的關係又不簡單,同樣收益的人還有孔家。

所以趙禎很清楚的便發現,孔家和東城豪門也有聯繫,也就是說他們也是一條船上的人…………

趙禎沒有輕易的去打動那羣人,因爲他們已經是大宋的龐然大物,瞧瞧他們做得事情和複雜的關係網。

東城豪門和孔家有聯繫,和佛門有聯繫,和官員有聯繫,這說明東城豪門已經成爲大宋的一個集團。

他們依舊是以家族爲根本,不斷的進行利益牽連和綁定。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斬斷他們的觸角,無論是打壓佛門還是改革文治,都是在和東城豪門進行對抗。

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
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