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

大宋在許多地方發生了改變,尤其是軍隊中,大宋的百姓不是被強制徵召來的,也不是被迫來的,而是自己選擇的從軍入伍。

大宋的兵制有了許多改變的地方,役兵制度已經開始轉變爲義兵制,雖然是一字之差,但卻有着巨大的改變。

大宋的良家子第甚至包括他們的父母都不再牴觸當兵這件事,原本在大宋即便是禁軍,甚至是上四軍在百姓眼中也不是什麼“好貨色”。

隨着各種軍品被帶回家,隨着讓人嫉妒的戰功被變成花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隨着軍人在大宋地位的不斷提高。

隨着大宋尚武的教育被越來越多的植根於文化之中,大宋的百姓也在改變,開始崇尚起軍人的一切。

甚至連軍服也成爲百姓們爭相購買的佳品,大宋軍制“凡軍中所用之物,商賈不得售賣,唯軍中退役之人可簡而發賣,數不得超過五十之數,超亦法辦!”

這就使得大宋的軍品成爲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貨物,只有軍人才能有機會發賣曾經用過的軍中之物,還不是武器,只是一些小東西和軍服。

這些東西不是軍人的,而是格物院以及軍械司設計出來,交由大宋的兵工廠製造,最後發往軍中,唯一能把這些少量東西帶出軍營的便是退役的老兵。

大宋的政策對老兵非常尊重,這份尊重不光是體現在口號上,官方的文告上,更是體現在了生活之中。

一旦如此便不得了了,軍人不再是被鄙夷的存在,而是受人尊敬,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也是趙禎刻意引導之下的改變。

軍人怎能成爲鄙夷的對象?軍人難道不是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嗎?如果不是,那就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出現了問題,是這個時代的制度出現了問題。

大宋的士兵得到了所有的尊重,甚至連帝王對他們的尊重都能明顯的感受到,神都城中高高豎起的石碑便說明了一切。

同樣的,大宋軍人的自豪感也被極大的加強,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趙禎卻做到了,招募水兵要比招募禁軍更難,這在大宋是衆人皆知的事情。

禁軍只要強壯,身體標準達標便可以了,剩下的東西軍隊可以把你鍛造出來,勇敢,紀律,服從,這些都能通過鍛鍊獲得。

而水兵不太一樣,水兵的心理要有足夠的抵抗能力,在茫茫大海上一票就是數月之久,這對於水師官兵都是一個極爲苦難的事情。

而大宋海船的規模越來越大,不光能在海上行駛的更平穩,更可以消除士兵心中的恐懼和寂寞。

娛樂活動越來越多,這使的大宋的水師的心理和生理更加健康,還能攜帶更多的水果補充維生素。

在海上最怕的便是孤獨寂寞以及缺乏維生素,至於淡水,大宋的海船上已經開始裝備蒸餾器,可以從海水中獲取淡水,只是需要時間,但在補給充足的情況下,這已方法可以使得淡水的消耗變得很慢很慢。

大宋的戰船十分龐大,趙禎相信這樣的長度和距離已經能夠和後世的大型運輸船相媲美,趙禎雖然下旨造船,但船的模樣直到現在他才親眼看見。

這是一件非常興奮的事情,在王鶴的調度下,定海軍的戰船穿過了澎湖列島,穿過了泉州灣,進入了晉江抵達了泉州。

這是泉州這個貿易港第一次迎來如此規模龐大的艦隊,也是趙禎第一次見到華夏無可匹敵的海軍力量。

高高的船身超過了岸邊塔吊的高度,儼然如同一隻海上巨獸,圍觀的百姓並沒有恐懼而是高聲歡呼,他們知道唯有大宋纔有如此龐大的戰船,這是大宋的神舟鉅艦!

趙禎在驚訝的同時也在專心數着側舷的炮口,雖然用木板蓋上了,但這些密密麻麻的炮口着實讓邊上的三才倒吸一口涼氣。

董坤是極爲不支持趙禎登船的,但王鶴卻恰恰相反,他認爲官家既然到了泉州,既然要檢查定海軍,那就必須要登船。

兩人都是人臣本分,趙禎並沒有責怪誰,登船是必須的,他早就有過馳騁大海的打算,歷代帝王有幾個能做到李白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何況大宋的戰艦看着就讓人踏實,若是有可能趙禎甚至希望率領大宋的無敵艦隊“敲開”神聖羅馬帝國的大門!

讓他們也感受一下被鉅艦大炮侵略的感覺,大宋的戰艦甚至不用靠近港口就能把港口城市毀滅在火焰之中。

戰艦火炮的噸位要比路上火炮的噸位大得多,這是格物院在研究之後發現的,尤其是戰首的巨炮,號曰“定海大將軍”重達數千斤,所發射的彈丸也是多種多樣。

“嘔……嘔……”

一個尷尬的問題出現了,趙禎在這鉅艦上居然有些暈船,而邊上的三才居然在不斷的嘔吐,也讓趙禎忍不住反胃。

董坤是真的提心吊膽,而邊上極力推薦趙禎登船的王鶴也是忐忑的望向扶着船舷的趙禎,他沒想到官家居然暈船的如此厲害。

“官家,現在戰船側對海浪,待船首正對便好了許多。”

趙禎擺了擺手:“莫要擔心,朕只是稍有一些眩暈而已,最見不得三才這般在邊上吐的……”

三才臉色蠟黃的靠在邊上,緩緩開口道:“官家,奴婢實在受不得這海上的風浪,不知怎的在平地上奴婢能健步如飛,但到了這海上便是寸步難行。”

趙禎臉色好看了一些,船身也更加穩定了,笑了笑道:“這便是了,有些人便是如此,所以大宋的水兵不好招啊!六年時間足夠讓他們成爲一個老兵了。”

董坤小心的開口道:“官家,咱們水師的兵卒有些遠遠不止六年,最多的已經達十年之久。”

趙禎點了點頭,隨即道:“兵部已經改了軍餉發放,很快就會下達,以後水兵的俸祿依照年限發放,年限越久,俸祿越多,但六年的期限還要遵照,願意留下的俸祿便逐年提升,若是要走也不得阻攔纔是。”

王鶴在邊上笑道:“官家說的是嘞!這些老兵一旦滿了六年,不光是自己想走,便是地方縣衙都會開具文書來要人!生怕咱們定海軍把他們的丁壯給拐了去!”

海船在泉州灣繞了一個圈便返回了,因爲趙禎在船上,三才死活不願讓定海軍射炮,這是趙禎唯一掃興的地方…………

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
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