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

武清縣,塘沽口岸,這是大宋在燕雲之地最先開闢的口岸,說來也極賦戲劇性,當時穆修的船隊沿着海岸線航行回來的時候,穿過了朝鮮海峽,這時他們就得知大宋收復了燕雲的消息。

此時已經在高麗補充了淡水與食物的他們直直的向距離他們最近的塘沽口岸靠近,據當地的高麗人說,他們往來塘沽好多次,這口岸最大的好處便是距離大宋的京師非常近。

這話讓穆修和船隊的成員頓時失望,顯然這人是在吹牛,他並沒有去過大宋,因爲大宋的國都在開封汴梁,距離燕云何其之遠?

但他們的鄙視讓當地人大爲不滿,指着大宋的方向叫道:“你們這些在外多年的臣子怎麼會知曉,你們的大宋早已經遷都北平府!就是以前的遼朝析津府,自然的,北京城就是現在大宋的國都,代替了東京城,距離塘沽難道不近嗎?!”

大宋收復燕雲的消息已經讓他們驚訝萬分了,但隨之而來的遷都之事更是讓他們驚訝的目瞪口呆。

遷都?陛下居然遷都了?!

那就意味着他們一旦在塘沽口岸登陸,很快就能見到陛下了!穆修等人興奮異常,放下了身上帶着的所有錢財,在高麗百姓連連道謝聲中衝向自己的海船。

難怪一路上的高麗人對他們都是客客氣氣的,如今的大宋可是真正的上國,一統華夏故地的大宋,在這些小國的影響自然是巨大的,漢話是高麗的官話,漢字當然也是如此。

在高麗但凡有點家世的貴族都要說上一口流利的漢話,寫上稍顯漂亮的漢字才行,否則便會讓人覺得他配不上貴族的稱呼……

穆修率領船隊繼續向大宋前進,一路上遇到的大宋海船越來越多,但他們看到自己船隊上高高豎起的使者旗幟後,便齊齊的發出喝彩,誰都知道,這是大宋派往東海盡頭的船隊,據說已經葬身魚腹了,現在出現宋人自然高呼。

商賈船隊之所以認出穆修等人的船隊,皆因他的旗幟與大宋前往倭國的使者旗號不同,東海宣化使的名頭他們可是如雷貫耳,大宋成立三年之久的海事衙門早早就發出告示,若是在海上見到任何有關這支船隊的消息,都必須要在歸航的時候彙報。

無論是看到了殘骸,還是碎片,亦或是屍體……看來朝廷也覺得這支船隊完了,但現在出現了自然是極好的,商賈們小心的推算了一下,這支船隊已經出海整整六年了……

這簡直就是個奇蹟,商賈們打着旗語靠近了穆修的船隊,爲他們送去了大宋的獨特吃食和在海上最爲珍貴的蔬果,並且大把的往將士們的懷中塞東西,或是成串的銅錢,或是精美的綢布。

將士們含着淚的點頭收下,這是百姓商賈們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如若不收怕是會冷了他們的心。船隊越靠近大宋,遇到的商賈便越多,有些商船甚至自告奮勇的折返回去,向海事衙門報告此事。

海事衙門在知道這一情況後起先還是覺得來報的人瘋了,但接二連三的報告讓他們重視起來,迅速組織海船出海,在商船的引領下看見了被商船護送的穆修船隊。

高高的使者旗幟,像一位不倒的勇士站立在船隊的最前頭,海事衙門的監丞在看到旗幟後兩眼情不自禁的留下熱淚,他林清終於看到當年這位與他爭奪東海宣化使的袍澤出現了!

海事衙門的船以最快的速度靠近穆修的大船,在驗看過穆修的腰牌後,林清便在穆修奇怪的眼神中把腰牌扣了下來,遞給一旁的小吏道:“快馬,不!挑選我海事衙門中馬術最好的人,着最快的馬送往北京城,日夜不可耽擱,務必送到皇宮之中,要是有一點閃失,老子生生打死他!”

之後的事情便是趙禎見到了那塊代表着穆修身份的銅製腰牌,一塊小小的腰牌使得整個北京城變得不同尋常起來,而趙禎騎着宮中最快的御馬一路從北平府奔向武清縣塘沽口岸。

能讓一國之君急不可待的去見一個小小的五品官,這在三才看來簡直是就是個奇蹟,他哪裡知曉,趙禎要見的不是穆修,而是他運回大宋的那批農作物!

其實中國人很早就知曉美洲的存在,《梁書》卷五十四《東夷列傳》中有一段重要記載:“扶桑國者,齊永元元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到荊州,說雲: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爲名。……無城廓,有文字,以扶桑皮爲紙……有牛,角甚長,以角載物,至勝二十斛。車有馬車、牛車、鹿車。國人養鹿,如中國畜牛,以乳爲酪。其婚姻,婿往女家,門外作屋,晨夕灑掃,經年而女不悅,即驅之;相悅乃成婚。”

這裡的扶桑並不是日本國人自然不知,但在趙禎眼中,這裡的扶桑很清楚便是墨西哥!直到後世墨西哥人依然保留了其中許多的習俗。

北平府距離塘沽口岸並不算遠,趙禎用了一個白天便騎馬趕到,因爲商業的發達,海洋貿易的繁榮,從北平府到塘沽口岸的水泥路早已鋪設完成。

當趙禎率領親衛趕到的時候,穆修等人已經上了岸,海事衙門也開始搬運船上最珍貴的貨物,親衛打出了天子儀仗,遠遠的便能瞧見。

“陛下!……陛下!”

穆修以及他身後的數百人發出悽慘的哭號,爲曾經的袍澤,爲曾經的朋友,爲曾經的兄弟,和曾經的悲傷!

數百人齊齊的跪下,行大禮參拜趙禎,彷彿一羣迷失了方向的孩子,突然找尋到了家,找到了父母,找到了歸宿……三才站在一旁忍不住眼圈紅了,一旁跟隨趙禎而來的將士看到了這些袍澤的情義,忍不住流下熱淚。

近兩千餘人的船隊出海,最後歸國的只有區區三百餘人,還有很多都是奄奄一息的模樣,可以想象他們在海上受了多大的罪,吃了多大的苦,誰見了不動容?

趙禎上前扶起穆修道:“諸位都是我大宋的勇士,亦是我大宋的功臣,朕在此感謝諸位的遠行之苦!”說完就在三才震驚的眼神中彎腰一禮。

帝王之禮不下庶人,何況這顯然是官家發自內心的對這些人施禮,那意義就更大了,弄不好要記載史冊,名垂青史的!連天子都對他們行禮,那三才和親衛們自然也跟着行禮。

一時間繁榮的塘沽口岸數萬人躬身,只是爲了表達對這些英雄的敬意!

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
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