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

武清縣,塘沽口岸,這是大宋在燕雲之地最先開闢的口岸,說來也極賦戲劇性,當時穆修的船隊沿着海岸線航行回來的時候,穿過了朝鮮海峽,這時他們就得知大宋收復了燕雲的消息。

此時已經在高麗補充了淡水與食物的他們直直的向距離他們最近的塘沽口岸靠近,據當地的高麗人說,他們往來塘沽好多次,這口岸最大的好處便是距離大宋的京師非常近。

這話讓穆修和船隊的成員頓時失望,顯然這人是在吹牛,他並沒有去過大宋,因爲大宋的國都在開封汴梁,距離燕云何其之遠?

但他們的鄙視讓當地人大爲不滿,指着大宋的方向叫道:“你們這些在外多年的臣子怎麼會知曉,你們的大宋早已經遷都北平府!就是以前的遼朝析津府,自然的,北京城就是現在大宋的國都,代替了東京城,距離塘沽難道不近嗎?!”

大宋收復燕雲的消息已經讓他們驚訝萬分了,但隨之而來的遷都之事更是讓他們驚訝的目瞪口呆。

遷都?陛下居然遷都了?!

那就意味着他們一旦在塘沽口岸登陸,很快就能見到陛下了!穆修等人興奮異常,放下了身上帶着的所有錢財,在高麗百姓連連道謝聲中衝向自己的海船。

難怪一路上的高麗人對他們都是客客氣氣的,如今的大宋可是真正的上國,一統華夏故地的大宋,在這些小國的影響自然是巨大的,漢話是高麗的官話,漢字當然也是如此。

在高麗但凡有點家世的貴族都要說上一口流利的漢話,寫上稍顯漂亮的漢字才行,否則便會讓人覺得他配不上貴族的稱呼……

穆修率領船隊繼續向大宋前進,一路上遇到的大宋海船越來越多,但他們看到自己船隊上高高豎起的使者旗幟後,便齊齊的發出喝彩,誰都知道,這是大宋派往東海盡頭的船隊,據說已經葬身魚腹了,現在出現宋人自然高呼。

商賈船隊之所以認出穆修等人的船隊,皆因他的旗幟與大宋前往倭國的使者旗號不同,東海宣化使的名頭他們可是如雷貫耳,大宋成立三年之久的海事衙門早早就發出告示,若是在海上見到任何有關這支船隊的消息,都必須要在歸航的時候彙報。

無論是看到了殘骸,還是碎片,亦或是屍體……看來朝廷也覺得這支船隊完了,但現在出現了自然是極好的,商賈們小心的推算了一下,這支船隊已經出海整整六年了……

這簡直就是個奇蹟,商賈們打着旗語靠近了穆修的船隊,爲他們送去了大宋的獨特吃食和在海上最爲珍貴的蔬果,並且大把的往將士們的懷中塞東西,或是成串的銅錢,或是精美的綢布。

將士們含着淚的點頭收下,這是百姓商賈們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如若不收怕是會冷了他們的心。船隊越靠近大宋,遇到的商賈便越多,有些商船甚至自告奮勇的折返回去,向海事衙門報告此事。

海事衙門在知道這一情況後起先還是覺得來報的人瘋了,但接二連三的報告讓他們重視起來,迅速組織海船出海,在商船的引領下看見了被商船護送的穆修船隊。

高高的使者旗幟,像一位不倒的勇士站立在船隊的最前頭,海事衙門的監丞在看到旗幟後兩眼情不自禁的留下熱淚,他林清終於看到當年這位與他爭奪東海宣化使的袍澤出現了!

海事衙門的船以最快的速度靠近穆修的大船,在驗看過穆修的腰牌後,林清便在穆修奇怪的眼神中把腰牌扣了下來,遞給一旁的小吏道:“快馬,不!挑選我海事衙門中馬術最好的人,着最快的馬送往北京城,日夜不可耽擱,務必送到皇宮之中,要是有一點閃失,老子生生打死他!”

之後的事情便是趙禎見到了那塊代表着穆修身份的銅製腰牌,一塊小小的腰牌使得整個北京城變得不同尋常起來,而趙禎騎着宮中最快的御馬一路從北平府奔向武清縣塘沽口岸。

能讓一國之君急不可待的去見一個小小的五品官,這在三才看來簡直是就是個奇蹟,他哪裡知曉,趙禎要見的不是穆修,而是他運回大宋的那批農作物!

其實中國人很早就知曉美洲的存在,《梁書》卷五十四《東夷列傳》中有一段重要記載:“扶桑國者,齊永元元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到荊州,說雲: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爲名。……無城廓,有文字,以扶桑皮爲紙……有牛,角甚長,以角載物,至勝二十斛。車有馬車、牛車、鹿車。國人養鹿,如中國畜牛,以乳爲酪。其婚姻,婿往女家,門外作屋,晨夕灑掃,經年而女不悅,即驅之;相悅乃成婚。”

這裡的扶桑並不是日本國人自然不知,但在趙禎眼中,這裡的扶桑很清楚便是墨西哥!直到後世墨西哥人依然保留了其中許多的習俗。

北平府距離塘沽口岸並不算遠,趙禎用了一個白天便騎馬趕到,因爲商業的發達,海洋貿易的繁榮,從北平府到塘沽口岸的水泥路早已鋪設完成。

當趙禎率領親衛趕到的時候,穆修等人已經上了岸,海事衙門也開始搬運船上最珍貴的貨物,親衛打出了天子儀仗,遠遠的便能瞧見。

“陛下!……陛下!”

穆修以及他身後的數百人發出悽慘的哭號,爲曾經的袍澤,爲曾經的朋友,爲曾經的兄弟,和曾經的悲傷!

數百人齊齊的跪下,行大禮參拜趙禎,彷彿一羣迷失了方向的孩子,突然找尋到了家,找到了父母,找到了歸宿……三才站在一旁忍不住眼圈紅了,一旁跟隨趙禎而來的將士看到了這些袍澤的情義,忍不住流下熱淚。

近兩千餘人的船隊出海,最後歸國的只有區區三百餘人,還有很多都是奄奄一息的模樣,可以想象他們在海上受了多大的罪,吃了多大的苦,誰見了不動容?

趙禎上前扶起穆修道:“諸位都是我大宋的勇士,亦是我大宋的功臣,朕在此感謝諸位的遠行之苦!”說完就在三才震驚的眼神中彎腰一禮。

帝王之禮不下庶人,何況這顯然是官家發自內心的對這些人施禮,那意義就更大了,弄不好要記載史冊,名垂青史的!連天子都對他們行禮,那三才和親衛們自然也跟着行禮。

一時間繁榮的塘沽口岸數萬人躬身,只是爲了表達對這些英雄的敬意!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