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

當得知是來自角廝羅的書信後,趙禎便立刻起身對三才道:“宣他進來,朕倒要看看角廝羅和青塘部能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青塘的騎兵進來了,在看到趙禎之後便以君臣之禮參見,無論角廝羅如何想,反正在表面上他還是大宋的臣屬,規矩做的很到位。

人家都這樣趙禎自然也就沒有刁難的打算,三才接過奏疏呈交給趙禎後便緊緊的盯着這個來自青塘的騎兵。

趙禎翻開書信,便一時愣住,書信的內容很簡單,只有短短的幾句話,百餘個字,這個趙禎的預期完全不同。

在他看來角廝羅怎麼着也要長篇大論的闡述大宋與青塘之間的友誼,並且述說過往的情義纔是,誰想只有寥寥幾句。

雖然話不多,但趙禎卻能從奏疏的字裡行間中看到怨氣,濃濃的怨氣,事實上這時候的角廝羅更多的是應該表面上維持與大宋之間的謙卑順從。

一句:“無知老賊,害我青塘!”便能看出他對劉渙有多麼的恨,在劉渙之前,大宋和青塘之間幾乎沒有任何衝突,雖然雙方都在背地裡小心彼此,但還沒到撕破臉的程度。

說的難聽點,在背後怎麼謀劃都不爲過,可一旦放到檯面上來說,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角廝羅被逼迫着走了一步最不想走的棋,而大宋同樣也在名聲上受損,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劉渙。

範大勇的事情最終還是出現在了大宋的報紙上,這樣一個悲情的角色自然會得到人們的同情,於是乎這段時間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都有人覺得劉渙是背信棄義,擅自調兵的宵小之徒。

看到角廝羅的書信時,趙禎便知道劉渙要死了,角廝羅的書信中詳細的列舉了劉渙的罪過,把大宋和青塘之間的矛盾全部推給了劉渙,最要命的是證據確鑿不容抵賴。

來自青塘的騎兵是個有腦子的人,在看到趙禎把書信從頭到尾看完後,便立刻開口道:“啓奏官家,我家贊普說了,劉渙所作所爲他會一五一十的向世人公佈,公道自在人心。”

“放肆!”

三才大怒,這青塘騎士的話太過囂張,什麼時候大宋的臣子可以這般被人說三道四?便是劉渙再有不是,也當是官家懲治,與青塘何干?與角廝羅何干?

只不過趙禎卻並不憤怒,面無表情的望向那黑甲騎士道:“角廝羅還有別的話嗎?”

黑甲騎士猛然擡頭,望向趙禎的眼神充滿詫異,許久之後才道:“陛下果然真知灼見!我家贊普說了,若陛下詢問自當和盤托出,若陛下不問,那就當什麼都沒發生過!”

三才目瞪口呆的站在邊上,他不知道今天是怎麼了,官家居然和一個青塘騎兵打起了啞謎,更沒想到角廝羅居然還留了後手。

“啓奏陛下,我家贊普說了,若大宋想要青塘,儘管來戰便是,可若有可能,還請陛下約束西軍,有一便會有二,劉渙亡我青塘之心不死,必會招引邊軍屠戮青塘,但爲兩國善,還請陛下束之!”

趙禎哈哈大笑:“你家主人聰明,只不過兩國之說從何而來?朕只知道青塘乃我大宋屬地,什麼時候成了一國之土?還是說你家西平王打算自立爲帝了?”

黑甲騎士看了趙禎一會才道:“我家贊普說了,若是陛下不殺劉渙,劉渙必會動手攻伐青塘,如此西平王便不再是西平王,而是吐蕃的大讚普!”

趙禎猛然轉頭,望向黑甲騎士道:“果然如此!仁欽桑波怕是已經說動吐蕃諸部擁立角廝羅爲大讚普了吧?”

黑甲騎士搖頭道:“小的不知!”

趙禎閉眼默默無語,雖然黑手從吐蕃傳來角廝羅的消息,但他依舊沒想到會這麼快,大宋這段時間一直沒有太過重視吐蕃,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內部。

即便是趙禎自己都在爲趙旭親政做準備,誰曾想角廝羅居然真的能坐上吐蕃大讚普的寶座。

“你且退下吧!三才通知鴻臚寺,以使臣之禮安排他。”

“官家?!”

“速去!”

黑甲騎士高傲的看着三才,他遵從了角廝羅的意志,以吐蕃使者的身份而來,帶着吐蕃的驕傲而來。

走了沒兩步,黑甲騎士又回頭道:“我家贊普說了,還請陛下莫要輕易攻伐青塘,若是攻伐當以十萬精銳,裹挾雷霆之勢而來,否則必會被我青塘所破!”

“放肆!!”

三才的聲音已經撕裂,大喝一聲便要令殿外的班直動手擒殺此人。

趙禎猛然回頭抽出腰間的天子劍砍斷了銅鶴燈臺:“你如此挑釁爲的就是把禍事招惹到吐蕃?那朕告訴你,你做到了角廝羅不過是希望朕現在就動手,如此也好使吐蕃諸部看到大宋的威脅,更加擁護他爲大讚普而已,這點小伎倆休想瞞騙朕!”

面對趙禎的目光,黑甲騎士感覺自己捱了一鞭子,果然如贊普所說,大宋皇帝乃世間少有之聰明人。

趙禎不再言語,待那黑甲騎士離開後,便躺在了搖椅上,三才在邊上咒罵青塘,咒罵角廝羅趙禎也權當沒聽見。

現在回過頭來看,彷彿一切都是大宋在逼迫角廝羅,一步步的讓他走上統一吐蕃,坐上大讚普寶座的。

此時趙禎也只能在心中大罵劉渙的愚蠢,不光把大宋和青塘的矛盾挑在了明面上,還逼迫角廝羅尋找外援。

通過剛剛的試探,趙禎已經發現角廝羅的計劃不簡單,而且還打算進一步利用大宋整合高原上的吐蕃亂局。

這不是一兩個吐蕃部族,而是整個高原上的吐蕃,想到這裡趙禎便心中發苦。

吐蕃人從來都不好對付,甚至於比西夏和遼朝還難以對付。

那是一個自成世界的地方,即便是沒有和大宋通商,人家也能自給自足的養活當地百姓,甚至活的還不錯。

吐蕃人經過千百年的延續和傳承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氣候,他們在高原上就如同漢家百姓在平原上一樣,該放牧的放牧,來耕種土地耕種土地。

擁有極高信仰度的他們有一顆堅韌的心。

吐蕃之亂在於互相之間的仇恨和衝突,在沒有外敵威脅的時候他們定然打的熱火朝天,互相之間誰都不服氣誰。

即便是青塘也不過是吐蕃上一個強大的部族而已,可現在這些部族生生的因爲大宋這個外敵而團結在一起。

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
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