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

趙禎的車駕不單單是大駕滷薄,還是大宋最精銳的禁軍,每一個都是從上四軍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所以如此高強度的行軍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

當聖駕抵達惠州的時候,果然如趙禎所料,已經有不少軍隊抵達,環衛在惠州城的四周,軍帳綿延近百里之地,氣勢恢宏如海如潮,一望無際。

甚至到了天邊還有軍帳,看不到的地方也有軍帳!

趙禎粗略估算一下約有百萬人,如此壯觀的場面讓人豪氣頓生,這纔是一國之天子的感覺,這纔是手握百萬雄兵的感覺!

這是人間最爲定級的權利和力量,趙禎忽然有一種感覺,天下之間無人能與自己匹敵,他是大地的主宰,是草原的主宰,是天空的主宰,是海洋的主宰!

這纔是大宋總兵力的四分之一,當然是百萬大軍不可能全部出現,只會從各路進發以合圍之勢包圍契丹。

“朕即天下,戰無不勝!”

趙禎不由自主的喊出囂張如斯的話,邊上禁軍們自然不會讓官家尷尬,瞬間把儀仗高高舉起,大聲附和:“萬勝!萬勝!萬勝!萬勝…………”

數百人,數千人,數萬人的聲音擴散開來,無數的人聲音匯聚在一起,如同一個巨大的揚聲器,陽光灑在高高的儀仗上,讓一切都顯得那麼的神聖,趙禎一匹白馬,一身金甲,猩紅的披風隨風獵獵作響。

這場景如同神蹟一般,而趙禎就是站在高處的一位戰神,大宋的將士們不自覺的單膝跪地,單手持劍高聲大喝:“萬勝,萬勝,萬勝!”

這一氣氛如同一劑興奮劑在軍中傳播,大軍的氣勢瞬間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爲所有人都相信,此戰大宋必勝,一種強大的信念和心態佔據了上峰。

趙禎也沒想到自己一句發泄似得大吼居然能換來如此迴應,甚至讓大軍充滿信心,好似逢戰必勝!

當然眼下最爲興奮的是蔡伯俙和蘇軾以及一般參謀們,他們看到的可不是大軍的激動,而是濃濃的戰意。

果然官家的御駕親征就不一樣,不需要廝殺,不需要親臨前線,只需要往這兒一站,把儀仗高高的舉起,就是大軍最好的“補藥”。

這是他們本來就期望的效果,也是沒有阻止趙禎御駕親征的原因,事實上朝中很多人都覺得趙禎根本就沒有必要前往惠州,更沒有必要前往契丹御駕親征。

四百萬大軍對付不足百萬的契丹人,同時還能保障四百萬大軍的後勤,這已經是壓倒性的力量,即便是官家並不御駕親征也沒有什麼。

可王韻極力上疏請求皇帝御駕親征,這是繼寇準之後第二個敢於上疏皇帝御駕親征的臣子,別的現不說,人家寇準是什麼人?

一朝一國之宰執,而他王韻確實一個小小的參謀,如此看來還真的是膽氣過人,否則就是真的瘋了!

當然,對於王韻的奏疏朝臣們有不少人提出支持,他們和王韻一樣認爲趙禎前往惠州坐鎮對大軍的激勵存在莫大的好處。

結果也證明了王韻的提議,趙禎抵達惠州後,不光軍隊集結的速度突飛猛進,連士氣也高漲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狄青在軍中的形象自然是一等一的存在,號稱大宋軍神,這其中有一部分是趙禎的功勞,努力的把狄青的形象樹立的高大。

再加上狄青平日裡對待將士如同嚴父,自然而然的就受到大宋將士們的尊敬。

但這一次狄青只率領西征黑汗的軍隊進攻西域,而並非是領導這四百萬的大軍,俗話說兵乃將之威,將乃兵之膽!沒有狄青這位名將率領,四百萬的大軍將會由各自的主將率領北伐,滅國契丹,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們又統屬參謀兵事院的指揮,心中難免有些緊張。

可趙禎的到來完全改變了他們的心態,在他們心中皇帝的存在要遠比狄青這位軍神要高的多得多,官家是位真正的神人啊!

只要有官家在,大宋就沒有不勝的道理,萬勝!必須萬勝!

這一次北伐大宋投入了所有能獨當一面的十位猛將,楊懷玉自然不用說,彭七,李酒等等,他們雖然是將軍,但總指揮卻是王韻所率領的參謀們,他們會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指揮。

進軍方向,戰略意圖,所需要攻伐的目標,甚至是後勤保障都有這個龐大的指揮體系所指揮,趙禎希望打造一個成熟的指揮體系,而不是由一人完全領導。

雖然會產生分歧,但經過討論得出的指揮方案將會更加完善,尤其是王韻這個參謀長,他在兵事上總有獨特的見解,同時也能採納別人的意見博衆家之長,所以他的方案往往是最爲成熟和高效的。

這些好處趙禎都看在眼中,參謀們在軍帳之中各抒己見的時候,趙禎從來不發言,只是笑着點頭。

有多少本事自己知道,趙禎可不想成爲別人心中的笑話,畢竟自己高大的形象樹立起來不容易…………

巨大的宮帳在惠州城中豎起,四周環衛了無數的小帳篷,此時此刻四百萬大軍只是集結了四分之一,還有三百萬人在路上,王韻估計最少還要十天時間。

這樣的速度已經是很快了,甚至可以說是神速,但王韻擔心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後勤……

“依照你的意思,四百萬大軍每日的消耗就能吃垮朝廷?”

趙禎看着面色嚴肅的王韻皺紋思考,他知道四百萬大軍的消耗驚人,可沒想到居然會這麼大。

“官家,這些人都是從民間的勞力中抽調出來的,雖然在民間消耗看似不大,可一旦不事生產,他們每日之所需必由朝廷承擔,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自己給自己找東西吃!”

趙禎微微點頭,王韻的意思他知道:“確實如此,朕明白你的意思,若是等到四百萬大軍集結完畢,這段時間所消耗的補給是最大的。”

“官家聖明!”

王韻躬身道:“可若是眼下讓百萬大軍先進入契丹,以戰養戰,我大軍之消耗可爲寥寥!朝廷只需負擔一小部分的軍糧開銷便能養活他們,還有軍功在前,必然讓將士們奮勇進攻!”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