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

有些人天生就帶着一些東西,這樣的烙印是極難剔除的,就像是黥面的刺青如何能去掉?唯一的辦法只能割下皮肉來,完全的把那塊帶有烙印的肉給挖去!

楊懷玉發現自己身上的烙印了,楊家的烙印給了他如今的地位,卻不能使得他在進一步,官家對將門的厭惡與防範早已開始,對宗室的防範也不小。

宗室中才學出衆之輩早已想到了對策,自立門戶與家族切割開,如此他們便受到了官家的青睞,並重用他們以他們爲天水趙氏的驕傲,但宗室終究是和官家有着血緣之近,無法徹底割裂,所以他們至多便是能在軍中做到一軍之逐漸而已,或是成爲官家的心腹,作爲行軍司馬監督主將。

但對於楊懷玉來說他卻不同,他完全有能力走出眼下的困境與尷尬,只要能痛下決心的與楊家割裂便好。

和別人不同,楊懷玉是早已和趙禎打過交道的,在趙禎還是太子的時候,兩人便有了交集,楊懷玉也因此結下善緣,所以纔會有着今天的平步青雲。

他認爲自己只要打破身上的禁錮便能更進一步,所以從這次北伐開始,楊懷玉便打定主意要向趙禎證明自己和將門和家族再無關係。

南方的雲彩在風雲中變幻,也讓楊懷玉堅定了他的心,將門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要想在大宋真正的持久下去,如老鬆一般長青靠的不再是家族和背景而是實打實的功勳。

休整結束,從親兵的手中接過繮繩,楊懷玉一躍而上,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官家給的,而這場西征也是他戳破“口袋”的一個機會。

當背嵬軍穿過五指山向西而進的時候,踏白軍早已遊散在外,踏白軍乃是軍中的騎術絕冠者組成,人數不多,但卻各個驍勇善戰,並且有着極好的判斷偵查能力。

踏白軍多是由精明強悍、智勇雙全的禁軍騎兵組成,他們的戰術和戰鬥理念與一般的禁軍完全不同,多以遊騎爲主,乃是大宋軍中出類拔萃的尖兵,他麼的戰力堪比背嵬軍中的鋼鋒。

鋼鋒軍在西夏一戰成名,騎槍和重甲乃是他們的標誌,而踏白軍便要顯得神秘的多,他們的武器也是各種各樣,但無一例外都配備有射程和殺傷性極佳的馬上棘輪弩。

有的擅使馬槊,有的便是一把銀槍,當然使用鐵鞭,馬刀着亦不在少數,原本的踏白軍因爲其出色的個人戰技而被選入,但因爲常常能狩獵敵首,便成爲了大宋的“兵王”部隊。

只要是軍中男兒,無不心嚮往之,他們雖然聽從軍令,但有的時候允許他們獨自作戰,有着極大的自主性。即便是遇到小股敵軍,以踏白軍的戰力或是全身而退,或是以少勝多的擊潰。

這樣的戰績可誇耀全軍,所以軍中流傳,非勇冠三軍者無以入踏白!

在背嵬軍前,他們以遊騎分散開,爲的是向楊懷玉這位主將傳遞消息,報告前面的情況,同時也適當的擊殺小股契丹軍隊。

楊懷玉率領大軍還沒走多遠,便瞧見有踏白軍的將士回營,他們回來的時候身上攜帶的東西可不少,或是契丹人的首級,或是繳獲的戰馬,要麼便是不錯的輜重。

更有甚者還斬殺了一個契丹將軍,從他頭上的鐵胄盔便能看出他的身份,上面的錯花可不是一般的契丹士兵所能配備的,當然從他的髮飾上也能發現不同。

“啓稟將軍,前面百里處便是覃州龍山城,我軍現與狗河與六州河之間,六股河與小靈河相同,上四軍與永樂城西進,一路沿小靈河而來!”

踏白軍的校尉在楊懷玉的面前翻身下馬便把前方的情況說的一清二楚,連同友軍的位置也詳細通報,楊懷玉點了點頭,他便率領回營的踏白軍一陣風似得再次離開,只留下軍中將士羨慕的眼神。

這便是大軍出征必用踏白的道理,楊懷玉伸手從親兵的手中接過輿圖,在上面做下標註,現如今大宋的作戰越來越離不開這些輿圖了,楊懷玉也從中發現了許多方便的地方。

行軍司馬在一旁有眼沒一眼的瞧着,楊懷玉翻了個白眼:“你說你一個將來要做駙馬的人沒事跑到某的軍中作甚?某的親兵可都快成你的了!”

撓了撓頭上的軟腳襆頭,蘇軾笑道:“我也不想,可家父非要讓我前來,還在官家面前說了學以致用方能通達的道理,於是陛下便把我送到了你的軍中。”

楊懷玉摸了摸下巴,望着蘇軾道:“爲何不把你送到彭七的軍中?他的中軍才叫一個安穩,整個中京道殺得血肉橫飛你在那也可吟詩作對…………莫不是彭七讓你來掣肘我?”

蘇軾嗤笑一聲:“想說監察就直說,何必說那沒有來得!我監視你作甚?你的府宅也在北京城中,整個天波楊府都在北京城,若是有個萬一,你家能跑了不成?還不是陛下希望我立下點寸功,否則怎麼迎娶公主殿下?”

楊懷玉尷尬的笑了笑,他是先入爲主了,相比彭七的中軍,自己的踏白軍和背嵬軍是最能立下軍功的,蘇軾在軍中混着,多少能撈點軍功不是。

望着蘇軾有些玩世不恭的模樣,楊懷玉半開玩笑的說道:“那你可要小心,咱們這雖然能有軍功,但卻也說不得就丟了性命,大軍衝鋒起來,連我這主將都要持槍廝殺的。”

蘇軾望着楊懷玉認真的點了點頭:“沒錯,所以你要把我照顧周全,你也知道,我乃是一個文人,手無縛雞之力,若是遼人真的衝殺到我的面前,可就要丟了性命。”

楊懷玉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自己不過是說說而已,他蘇軾反倒真的當真起來,不過如他這般怕死的文人還真是少見啊!

不過楊懷玉也佩服蘇軾的自知之明,明知自己不是上陣殺敵的料,早早就把在戰場上的無能表現出來,長嘆一聲拍了拍蘇軾的肩膀道:“也罷,軍中的事情便交給你,殺敵的事情交給我,你的軍功不會少的。”

蘇軾認真的點了點頭:“軍中之事你不如我!”

“你這酸儒還真的敢自誇………………”

蘇軾指了指軍中,楊懷玉頓時無奈的住口,自從他來了背嵬軍之後還真的是把背嵬軍煥然一新,也不知從哪想到的那些法子,背嵬軍的將士如今各個精神飽滿,鬥志昂揚。

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
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