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

蕭撻裡的誇獎對趙禎來說非常受用,趙禎覺得被自己的女人誇獎當然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至於是否真的英明趙禎是不管的。

鐵絲絞成的方形網址放在木炭之上,炭火的熱力剛剛好,刷上一層油之後把牛肉薄片放上,鮮美的肉汁便開始在上面滋滋作響。

油脂掉落在碳盆中冒出明亮的火焰,照的蕭仁的小臉紅撲撲的,眼下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擋住他對美食的渴望。

因爲是現烤現吃,趙禎把地點挑選在了北寧宮中的花房中,這是其他宮殿都沒有的,蕭撻裡酷愛花草,又不在意宮中的規矩和繁文縟節,趙禎便命將作監的人在她的宮中修建了一座花房。

花房其實就是一座縮小的偏殿,牆壁都是刷了桐油的木頭,木牆木門,唯有頂部用上了大量的玻璃以通過陽光。

天色緩緩變暗,藍天白雲消失,轉換爲滿天星斗,趙禎,蕭撻裡以及蕭仁圍坐在炭火前,如同一家三口般的溫馨。

這是蕭撻裡最期望的生活,她一開始覺得入了大宋皇宮之後,必定是生活寡淡的,但誰知道到了大宋皇宮才知道,原來這個後宮是那麼的多姿多彩。

皇后不時在後宮舉行活動,或是刺繡,或是歌舞才藝,或是騎射馬球,或是羣聚聽書,總不會讓人閒悶下來。

更爲重要的是,蕭撻裡原本擔心趙禎會冷落自己,皇后或是其他嬪妃會爭寵,但誰知道卻遠非自己想象的那般。

無論是異域風情肌膚雪白,金髮碧眼的薇拉,還是熱情讚揚的沒藏黑雲,亦或是承受嫵媚的楊采薇,甚至是端莊典雅的皇后都沒有爭寵之風。

最爲荒唐的是,皇帝有時爲了照顧所有人,居然同室而寢,這簡直時荒唐的不能再荒唐的事情,但後宮嬪妃們沒有覺得不尊重,相反居然還很樂意…………

後來熟悉了後宮的蕭撻裡才猛然發現,趙禎的女人個個不凡,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大家閨秀,也都不是名門之後。

皇后出自商賈之家,楊采薇的身份不好明說,薇拉是外族女子,沒藏黑雲是党項的皇后,自己是契丹的太后…………

比身份一個比一個高貴,比正統誰都不算是一頂一的良配,怕是也因爲如此纔會如此,這後宮纔會如此活脫吧?

薄薄的牛肉稍稍一烤變的白嫩,特殊的香氣升騰而起,牛油滋潤過的牛肉就是不一樣,入口並不柴硬,相反滑嫩異常。

沾上芝麻磨成的醬料和辣椒之後,更爲讓欲罷不能。

很難想像一個帝王居然能在炭火上親自炙烤牛肉,蕭撻裡盯着趙禎看了一會,歲月彷彿不能在他的臉上留下多少印記,眼下的趙禎和當年自己見到的那個手持巨闕搏殺猛獸的男人差不多。

官家的身體一向很好,而且知道節制,從未有過旦旦而伐的奢靡。

“朕今日而來有一事想和你商議。”

蕭撻裡稍稍有些驚訝,看了看炭火上的牛肉笑道:“臣妾便知道官家獻殷勤比有事!若臣妾猜測不錯,怕是因爲近日神都城中蕭氏族人宰殺耕牛而來?”

趙禎摸了摸蕭仁的頭,瞧他吃的香甜纔開口道:“宰殺耕牛一事朕已經處理好,他們沒有過錯,不過是國法有待改進而已,朕今日來說的是契丹人從軍一事。”

蕭撻裡拿筷子的手微微一僵,望向趙禎道:“官家難道想讓契丹人成軍?他們已歸附大宋,無有叛亂之意!”

瞧她楚楚可憐的模樣,趙禎便知道蕭撻裡想歪了,搖頭道:“你想到哪裡去了,朕的意思是契丹人已經歸附大宋,也是朕的子民,漢人,党項人皆要服兵役,契丹人如何能例外?再說朕已經下旨,大宋科舉對所有人開放,無論是漢人,還是党項人,亦或是女真人,倭人,只要才學出衆,便可參加科舉,考官一視同仁。既然你契丹人能如科舉,爲何不能服兵役?”

蕭撻裡微微有些心驚,隨即道:“官家的意思是不光契丹人,便是女真人或是倭人也要服兵役?”

趙禎點頭道:“這是他們的權利也是應盡職責,服兵役保護的不光是大宋,還是在保衛他們自己的家園,保家衛國便是此意。”

“保家衛國?”這個成語在後世耳熟能詳,但在這個時代還是第一次出現。

後世人人知曉的成語在蕭撻裡的眼中極爲貼切,不斷的重複着這句話後蕭撻裡眼睛發亮道:“官家目光高遠,衛國便是保家,保家便是衛國,我契丹男兒定當慷慨赴之纔是!”

趙禎點頭道:“然也,外族歸附大宋者,大理人最快融入大宋,党項人也已經看不出隔閡,至於那些邊境小部族更是趨之若鶩的歸順,融入到我大宋之中,瞧不見多少差別,唯有契丹例外。

契丹人有自己的文化,習俗,信仰,甚至還自己的薩滿教,這些和我大宋皆是格格不入,朕不想讓你們契丹人放棄自己所持有的東西,放棄自己的祖先。

可契丹人終究是要融入我大宋的,服兵役,入科舉,只是開始,以後會有更多的改變,你們要適應纔是。”

蕭撻裡笑道:“官家也想把我契丹人變成華夏百姓?”

趙禎搖頭道:“他們會成爲大宋百姓,但還會保留契丹本族的別稱,會成爲大宋契丹族,朕這是想要讓所有種族在我大宋一律平等,提起契丹人和提起漢人沒有區別,僅此而已。”

“各部平等?”

“然也!”

趙禎從未想過要消滅或是徹底同化一個種族,即便他是帝王也沒有辦法做到,事實上黨項人的血脈也不是單純的党項人,他們在沒有融入大宋之前就已經和其他部族通婚。

正真純粹的血脈在華夏的土地上難以找到,漢家百姓亦是如此。

其實趙禎想要改變的不是各族的血脈,而是要改變各族的思想,在人心中種下平等的種子而已。

當人們提起契丹人的時候,並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也不會覺得他們曾經是大宋的敵人,而是和其他人一樣,都是大宋的百姓而已。

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
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