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

雖然如貞娜娜試探了趙禎但他並不生氣,只是用最理性的手段讓整個嘉莫人落入了大宋的陷阱,這是一個極爲隱秘的計劃,隱秘到嘉莫人無法發現。 wωw★ ttКan★ C○

即便不是如貞娜娜也沒有發現這個陷阱的可怕,她以爲嘉莫人獲得了未來的發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趙禎會在悄無聲息中割裂嘉莫人,把他們的精英階級,或者說大宋需要的人攏絡到大宋去,而高原上,女王谷中的嘉莫人卻並沒有前往大宋的機會。

這是一種看不見的割裂,畢竟格物官可不是誰都能當的,趙禎和大宋朝廷也不會因爲需要嘉莫人中的精英而把所有的嘉莫人都轉移到大宋。

產生分化的第一處便算是成功了,趙禎需要的就是和嘉莫人的精英匠人,這些人在趙禎眼中是人才,但其他的嘉莫人並非如此。

當一個部族的人被有意無意劃分爲兩個等級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別人不知道趙禎實在太過清楚,當他們被人爲割裂之後,雙方之間的矛盾就會爆發,同樣的她們的力量和理念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別忘了,漢家王朝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同化和分離,這是一場潛移默化的文明本能,嘉莫人中的精英不斷的被大宋吸收,這個人口本就不多的部族將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他們能成功嗎?

當然可以,只要擁有出衆的能力就能在大宋出人頭地,就能被大宋所吸收,但剩下的人呢?長久之下,嘉莫人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上層和下層百姓之間的隔閡也會越來越大。

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可以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同時也會改變一個民族的意識形態。

人的思想是最難以掌控的,同時也是最有利的武器,一旦人們認定的事情,無論對錯就會變成真理,即便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又如何?

巨大的不公平感會衝破所有的理智,當然身在大宋的嘉莫人精英們不會去考慮這些,他們會逐漸發現自己的知識和才學受到大宋的尊重,從而自己產生別的想法,比如自己就應該和留在女王谷的嘉莫人不同…………

這一切雖然並沒有發生,但卻已經在趙禎的預料之中,潛移默化的改變無時無刻不再進行,總有一些自認爲自己聰明的人站出來做“改革派”。

最明顯的一個人就是身爲嘉莫一族女王的如貞娜娜,看似她在率領族人走向坦途,但實際上卻在不斷的步入趙禎設下的陷阱。

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老獵人,因爲老獵人不光腦子好使,還有豐富的經驗,畢竟他趙禎獵殺的“狐狸”已經不是一隻兩隻了…………

在如貞娜娜向族人宣佈了她和趙禎“達成”的結果後,嘉莫人無疑是最開心的,因爲他們擁有高原上最聰明的智慧同時,也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沒有人不希望過上好的生活,沒有人希望在物資匱乏的地方生活下去,同樣也沒有人希望在看不到未來的地方生存。

嘉莫人知道女王谷的劣勢,同時也知道和大宋進行互通後會變成什麼模樣,這裡只會越來越好。

溶洞之中爆發出的歡呼讓趙禎的臉上露出了“親切”的笑容,而如貞娜娜恍然間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她又說不出是什麼地方不對。

只有康頓措珠望向趙禎的眼神充滿仇恨,她從一開始便覺得這個大宋的皇帝不是好人,並且他帶來的這些人也不是好人。

和別人不同,康頓措珠從小就有着極強的感覺,只要她感覺不是好人,那這個人就一定不是好人,從來沒有錯過,但她同樣也從來沒有把這個秘密說出來過。

眼下木已成舟,幾乎不可能改變,大宋皇帝既然已經和女王商議過了,而且女王也當衆宣佈過,這就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自己沒有辦法阻止宋人皇帝的陰謀,即便是她不知道是什麼陰謀。

有一點康頓措珠是知道的,大宋皇帝說過的話便是金口玉言,除非他本人願意否則無法更改。

數十萬的宋軍就在高原之上,數大宋精銳就在女王谷之外,這時候只要有一點的動盪,便會給整個部族招致災禍。

於是乎康頓措珠選擇了妥協,相比不知道的陰謀,眼下宋軍的強大才是最大的威脅,但最讓她沒想到的事情出現了。

趙禎在瞧見了嘉莫人歡呼的同時,也對三才下旨,三才用着尖銳的嗓音宣讀了他的旨意。

“茲嘉莫歸附大宋之際,乃明智之舉,朕心甚慰,賜女王谷通商貿易之權,並以嘉莫爲名,撥款修建嘉莫城,爲大金川之西岸要衝!”

大宋要在女王谷堅城的消息瞬間引起了嘉莫人的激烈討論,有人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有人則認爲在這裡建城會使得嘉莫人的生活不得自由,畢竟建城的同時駐兵也就成爲必須之事。

誰不知道大宋最喜歡做的就是在高原上的城池中駐兵?

當然有些話是不好明說的,一部分的嘉莫人並不相信大宋會平白的給他們如此好處,讓女王谷自治之外,還幫助女王谷築城,開通商貿,這樣的好事說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

趙禎當然知道自己的旨意會讓嘉莫人產生各種分歧,但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分歧越多越好,爭論的身影越大越好。

當然隨着如貞娜娜的一聲:“安靜!”

溶洞之中的嘈雜立刻消失,這位女王在嘉莫人的心中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當然比趙禎這個書面意義上的皇帝要強得多,這是趙禎最不爽的地方,但他知道要想讓這些嘉莫人變成自己的人,時間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你又不是人家的爹,憑什麼讓人家剛剛歸附大宋就聽你的話?

除非是用武力攻伐答應了,打怕了,否則沒有見識過鮮血和死亡的人是不會輕易就範的,而恰巧趙禎需要的便是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女王谷,否則他也不會親自出現了。

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
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