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

卜塞爾精於算計,他能做的是從契丹的身上獲得最大的好處,提供商路花刺子模得到的好處也不比契丹的要少,而花刺子模又能利用契丹獲取實力對抗塞爾柱人。

但最終,花刺子模絕不會去觸犯大宋,那個王朝實在太過恐怖,甚至要遠比塞爾柱恐怖的多!

塞爾柱人與宋人交好,實在是走運,全面開戰,這個突厥人建立起來的王朝會在轉瞬之間分崩離析…………至於契丹,不過是宋人爪牙下的一塊肉而已。

至於大宋皇帝爲何遲遲沒有吃下這塊肉,怕是和契丹的女帝分不開關係!

作爲一個陰謀家,卜塞爾早已覺得事情有些不正常,按照大宋的實力完全可以發動一場針對契丹的滅國之戰,現在大宋皇帝沒有這麼做,肯定是因爲蕭撻裡。

шшш⊕ тt kán⊕ ¢〇

在對契丹和大宋都有了解的卜塞爾眼中,他趙禎就是一個貪圖至尊女子美色的,大,色,鬼!

看看他的後宮,都是些什麼樣的女人?

西夏的太后,倭國的女皇,這些女人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卜塞爾甚至猜測,大宋皇帝就是對這種往日高高在上的女子纔會有征服的慾望,那眼下契丹的女帝不也正和他胃口嗎?

這一點還真是誤解了趙禎,事實上他是出於利益考量和最大化而做出的選擇,當然征服這些位高權重的女人也是一種誘因,卻絕不會作爲趙禎的首要參考。

畢竟他在征服這些國家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這些國家皇室的支配權,結果是一樣的,但過程卻大相徑庭。

納沒藏黑雲爲妃是爲了減少大宋將士的損失,也是爲了減少西夏軍民的受損,這些人口都是大宋的重要資源,也會成爲大宋國力的一部分,如何能輕易毀滅?

而迎娶良子實在是因爲無可奈何,這是在鞏固大宋對海東路的統治,也是讓倭國百姓順其自然在禮法上臣服的最好辦法。

只可惜這些東西卜塞爾看不見,他的西方思維方式完全不同於東方,更直接的說腦回路就不一樣,自然也不會去考慮這些政治因素,所以在他眼中,這一切都是趙禎的怪癖而已………………

但真正的陰謀家最擅長於四兩撥千斤,也最善於借勢,這一點他卜塞爾做的堪稱完美,當然在一定程度上花刺子模和契丹之間存在着互惠互利的關係。

這也是他成功說服蕭撻裡的原因。

而在另一邊的大宋,趙禎卻沒有打算給契丹人喘息的機會,雖然西征黑汗的大捷使得整個大宋歡呼雀躍,也因爲楊懷玉的二十萬預備軍擊潰契丹四十萬大軍而慷慨激昂,但趙禎心中卻有着一股憋屈。

是的,這種憋屈的感覺很奇妙,即便是站在宮城看着百姓如同過年一般慶祝都覺得不爽利。

“官家,您找臣?”

能如此隨意說出這樣話的人也只有蔡伯俙了,他是趙妙元的駙馬,也是趙禎的妹夫,參加宮中的慶宴也是理所應當,再說他這次擔任轉運使,保障了大軍的同時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功勞相當不錯,誰人不服?

但朝臣卻完全不用擔心,畢竟他的身份在那裡,陛下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給他超過外戚身份的賞賜,這一次同樣也不會。

“你來了,朕就知道你會來,如何,妙元去了鳳章宮?”趙禎看了一眼蔡伯俙隨意的拉着家常。

也只有在蔡伯俙面前他才能這樣隨意了,畢竟別的朝臣見了趙禎都是滿臉的尊崇,彷彿是在看高高在上的神祇。

這一點即便是身爲宰執的范仲淹也不例外,眼神中的信仰與期待讓趙禎大爲受不了,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在是這個國家的皇帝那麼簡單了,而是大宋國家意志和信仰的體現,他早已被神話。

蔡伯俙瞧見趙禎繼續盯着城中的萬家燈火表情卻顯得頗爲不滿,好奇的開口道:“官家心中可是有些許不暢?”

趙禎微微點頭,身上的袞服隨風而動,盯着遙遠的北方:“嗯,朕心中不爽利,所以找你來說說話。”

“說說話?”

蔡伯俙心中那叫一個肝顫,上一次官家找自己“說說話”的時候是攻伐黑汗之前,而這一次怕是又和征戰有關,到了現在大宋也只剩下北方的契丹了,但……這段時間對黑汗的征伐耗費國帑萬巨啊!

“遼朝變成了大契丹國,蕭撻裡稱帝,這一切看似沒有變動,卻使得契丹上下煥然一新,朕不爽利;再來便是契丹偷襲伊州,雖未得逞但猶捋虎鬚卻是契丹人恢復鬥志的表現,朕更加不爽利!”

蔡伯俙小心的望着趙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官家,西征一戰耗費巨大,將士們至今仍未還朝,背井離鄉之下,若是再戰西域……”

趙禎回頭疑惑的望着蔡伯俙:“誰和你說朕要征伐西域了?有了黑汗的土地,大宋的疆土便直接與塞爾柱向連接,有沒有西域這片土地已經無關緊要,大宋可以開闢一條更爲方便更爲通暢的絲綢之路來!朕還要攻取西域作甚?!”

蔡伯俙更加小心,望着趙禎一字一句道:“官家,不會打算滅國契丹吧?”

趙禎哈哈大笑,但神情之中卻充滿不甘:“朕是有這樣的打算,但滅國契丹和滅黑汗甚至是滅國西夏不同,這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歷時許久之戰,朕的大宋還沒做好準備,雖然把契丹從輿圖上抹去很簡單,但朕要的不是生靈塗炭,不是一無所有的草原,朕要的是戰馬無數,草場千傾,勇士萬乘之地!”

稍稍頓了一下,趙禎看着蔡伯俙的恍然大悟的表情道:“知道了吧?朕的目標不是滅國契丹,而是讓契丹知道挑釁我大宋的下場,而是讓她蕭撻裡知道痛,知道挑釁大宋的代價,所以朕要用兵契丹東京道!”

果然是東京道,蔡伯俙鬆了口氣,躬身道:“陛下,契丹之東京道早已是我大宋之盤中餐,東京道之北女真人已經歸屬大宋多年,而南面與我大宋中京道之錦州,顯州亦有交界,至於南方的高麗乃我大宋之友邦,海東州亦隔海相望…………”

趙禎笑着嚮往蔡伯俙,顯然這傢伙一旦說到真正便頭頭是道,趙禎知道這小子的心中其實對戰爭充滿了熱情,或者說他把戰爭看成是藝術,這麼多年來一直隱藏在心中。

這種人最是可惡的緊,嘴上說着不要,不要,其實心中卻是比誰都期望…………

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
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