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

大宋對西域的打擊真可謂是宛若雷霆,西域聯軍甚至是遼軍都在大宋的打擊下土崩瓦解,西域人很慘,損失極大,這對本就沒有多少的兵力西域諸國來說是致命打擊。

六萬聯軍只有最開始的高昌士兵逃走了五千人,這五千士兵運氣好,大宋邊軍並未派遣騎兵進行追擊,所以他們跑得最多,而剩下的龜茲軍和焉耄軍卻沒有那麼幸運,他們遭到了邊軍騎兵的追殺。

曹康是真的氣急敗壞了,那五千逃走的高昌士兵就是他此戰的敗筆,五千多人的逃走讓他堪稱天衣無縫的陷阱成爲一個笑話,面對趙禎的時候,他差點羞愧的鑽到地縫中去。

當然趙禎是一句責罰也沒有的,他知道曹康是一個知恥而後勇的人,這種錯誤不會再犯,果然,他的收穫驚人,剩下的四萬西域兩軍基本上死的死,降的降,加起來還沒有千人走脫,即便有,也被邊軍的鐵騎給追殺殆盡了。

對待西域人趙禎覺得沒有什麼可以手軟的,老祖宗的一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便早早的定下了調子,這句話的出處很有意思《春秋左傳正義》。

華夏的史書已經把這句話定義爲正義的事情了,屠殺外族算不算殘暴?不算,因爲這是正義…………

即便趙禎覺得很扯,但他卻能用這句話站住腳,並且給自己最大的心理安慰,消除自己心中的愧疚感.

人有的時候就是要學會安慰自己……尤其是在做了違反自己道德水準的事情之後,而這件事又不得不做的時候,安慰自己很重要。

事情總會發展,有時往好的地方,有時往壞的地方,但總不可能一成不變。這麼多年來趙禎坐在大宋的御座上改變了很多,隨着不斷的擴張他甚至放棄了一些原來所秉持的東西。

曹康的戰績相當不錯,也爲西域都護府的邊軍撈取了大量的戰功,雖然不能讓他們一夜暴富,但憑藉這些戰功卻可以從朝廷領到相當不錯的犒賞。

軍中的氣氛也相當不錯,大戰之後的喜悅也伴隨着袍澤的戰死而沒有那麼愉快,只不過沖淡了一些悲傷的氣氛而已,死去的將士由專人收斂火化,裝入骨灰盒中,將來帶回大宋。

靈兒在軍中帶着醫官救治傷兵,她已經看過太多的生死和傷口,有些麻木了,但依然保有一顆善良之心。這是她最大的收穫,當然也有軍中流傳關於她是“活菩薩”的傳聞,只要她看過的士兵,一般都能很快痊癒…………

這場圍殲戰還是不錯的,給西域軍力造成的創傷極大,基本上動搖了這片土地的根基,六萬人雖然不是西域的全部兵力,可卻摧毀了他麼的自信。

這也是趙禎所期待的效果之一,至於遼人…………很雞賊!

準確的來說是蕭滿蕙很雞賊,見到勢頭不好,居然以最快的速度,在神衛和捧日形成包圍之前,溜之大吉了,當然他們付出的代價便是三千騎兵的傷亡。

用三千遼朝精銳換取四萬鐵騎的安然離開,不得不說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狗急跳牆,狗急跳牆了啊!”趙禎看着眼前的李酒和王圭兩人喃喃的唸叨着。很難想像,蕭滿蕙居然把自己的心腹之軍在遼軍崩潰之前拿出來擋刀。

戰場上有的時候不是靠儘量的裝備就能獲勝的,尤其是在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戰場上更需要勇氣的加持,但有的時候,還會又另一種東西扭轉佔據,那就是無所畏懼的瘋狂。

蕭滿蕙的親兵就是這樣的人,他們不單單是親兵那麼簡單,更是蕭家的一股強力保障,人數不多約有三千,但這三千人卻是無所畏懼的死士,在戰場上他們敢直面大宋鐵騎那如林般的騎槍,敢瘋狂的撲向大宋軍陣甚至以同歸於盡的方法拉扯敵騎下馬。

在衝鋒中一旦落馬,基本上和死沒有區別。

也就是這三千人在宋軍衝陣之後,給遼人穩住了陣腳,並拖延時間讓蕭滿蕙帶着他們撤走的,但對於蕭滿蕙來說這次他付出的代價幾乎不能承受。

大遼五萬鐵騎損失一萬人都沒拿下寶莊城,都沒見到大宋的魏王一面,反而中了宋人的埋伏,不得已使自己犧牲了三萬精銳死騎,這些人都是蕭家的精銳,供奉多年的死士,現在盡數折損在自己手中,如何向太皇太后和蕭惠交代?

至於那些西域人,他們的失敗完全是自找的,大遼反而成爲了他們的掩護,吸引了捧日軍和神衛軍的注意,反而讓西域人有機會從邊上溜走。

直到現在,蕭滿蕙還認爲西域人走脫了,他決定前往高昌城,等待太皇太后援軍的到來,以圖再戰,可當他抵達高昌城的時候,卻發現蕭太皇太后已經率領大軍抵達,至於那六萬西域聯軍……並沒有出現。

蕭太皇太后當場訓斥了他拋棄盟友的行爲,同時也向高昌國主麴叱幹表達了失望,而不光是高昌國國主,整個西域的國主無論大小都出現在了高昌城。

尤其是蕭太皇太后的到來,更是讓高昌城和西域再次充滿信心。

遼朝的臨朝稱制的太皇太后也御駕親征了,爲的就是幫助西域抵抗大宋的入侵,雖然大家都知道眼下的情況是遼人離不開西域,可這並不妨礙雙方之間的關係。

西域人看到了希望,有了遼人的幫助,再加上本土作戰的西域人,他們覺得自己必勝無疑。

對於現在的盟友,蕭撻裡當然是要鼓勵的,雖然西域人讓她見識到了什麼叫愚蠢,但她依然要保持友善的態度,和遼朝上國的威儀。

這場戰爭的總結是可怕的,遼朝的五萬騎兵折損一萬人,而西域聯軍的六萬人卻只剩下區區六千人,要知道西域聯軍和遼軍是前往寶莊城作爲伏軍的!

他們是去埋伏大宋五萬人的神衛軍,最終卻是被宋人埋伏了一波,不禁寶莊城和六種城失手,更是損失了數萬人馬,這對西域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蕭撻裡坐在殿中本屬於麴叱乾的王座上,掃視着殿中的每一個人,深吸一口氣剛準備開口便被門外的吵鬧聲打斷,這種感覺很不好,讓她覺得自己憤怒,而現在她恰巧不能如此。

“何人喧譁?!”

殿外的遼朝御帳親軍壓着一個人進殿道:“啓奏太皇太后,乃是西域聯軍主帥佑阿加帕求見高昌國主!”

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
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