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

沒人比趙禎更清楚高原對大宋的重要,也沒人比趙禎更明白高原所佔據的地理優勢,吐蕃人其實同樣佔據優勢,這片土地是他們土生土長的地方。

戰爭就是一場博弈,一場對生存的博弈,雙方都要努力的去贏得籌碼,在最後的拼搏中比出勝負,沒人希望失敗,這是融化在血液中的古老基因所決定的。

爭強好勝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因爲利益,吐蕃爲了生存自然不用說,而趙禎的是什麼?是大宋乾坤一輿,是爲了佔領高原獲得屏障?是爲了征服吐蕃爲華夏揚眉吐氣?

這些都是,也都不是,歷史在進步,趙禎也不知道未來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光景,這個世界上最決定對的事情就是沒有絕對的事情。

歷史在發生改變,有些近在眼前,有些可能遠在天邊,趙禎要爲大宋的未來負責,這看似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歷史證明,一個良好的社會體系會發生許多改變,優越的制度會使得一個國家在某種層面上更加高大和凝聚。

而在做這些事情之前,趙禎首先要做的便是消除大宋周邊的影響,尤其是外族對大宋造成的影響或是衝擊。

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吐蕃高原必須被拿下,同時南方的土地必須被加固,那裡的外族實在太多了些,當然這些土地對於趙禎來說並不是後世的一部分,但卻是現在必須要拿下統治的地方。

不好意思,自己現在就在歷史之中,後世沒有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做到,畢竟越朝原本也是華夏的一部分。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在這一帶設立了三個郡,駱越也是中國象郡的一部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爲南越武王后改稱“南越武帝”,首都便是大宋廣南東路的廣州。而越南中北部在那個時候便已經是南越國的一部分。

歷史變遷,但改變不了華夏的發展,同樣也改變不了土地的命運。

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的直屬領土,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等等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即便是後世越南獨立也將這一時期稱爲“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這便是華夏對南越土地的統治。

而在歷史上,便是從宋代開始,華夏逐漸失去了對南越三郡的統治,但趙禎卻把這些土地奪了回來,並且開始逐步擴大,大宋在那片土地上設立了十二郡,擴大了對地方上的統治。

同時以強大的漢家人口進行遷徙和耕種,以軍隊進行保護和協助開墾,在那裡大宋足以獲得所需的糧食,對國家的安全也產生了不少的幫助。

隨着李朝皇帝李聖宗李日尊的被捕,越朝徹底土崩瓦解,大宋最大的成功就在於能給當地的百姓帶去好生活,同時也能帶去大量的貨物,當然這些都需東西交易。

財富是這個世界上永恆的話題,沒人和錢過不去,只有不斷的勞作,交易,才能使得生活多姿多彩起來。

趙禎坐在疾馳的馬車上,在這樣快速的行軍之下,根本就沒人能看書,也沒人能夠寫字,雖然有着減震,但這裡的道路卻不是大宋的水泥路,行進起來頗爲顛簸。

三才不止一次的瞧見,官家頭上的束帶被高高的拋起甩到了車廂的頂子上,但他依舊不敢讓人降下測速,剛剛自己呵斥了趕車的軍士,卻被官家一頓臭罵。

行軍打仗途中一點也耽誤不得,任何人都要融入到軍隊之中成爲一體,誰也不能搞特殊,更不能以高貴的身份獨立於軍法之外。

趙禎是沒有打算跟隨大軍前往前線的,但要想了解吐蕃的一切,就必須要抵達前線,當然,隨着永安軍和神衛軍的不斷推進,趙禎所在的前線很快就會變成後方。

吐蕃人的主力被吸引到了東面,正在想辦法應對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這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也是吐蕃人要打的硬仗。

不過現在的吐蕃有了一個好處,比之前的部族制度要統一的多,也使得吐蕃上下能夠做到鐵板一塊的程度。

宗教和政治互相參雜在一起,現在的吐蕃宗教已經開始逐漸變味了。

趙禎收到了一些來自於吐蕃內部的消息,終究是有些人抵擋不住錢財的誘惑,又或是擔心大宋攻伐吐蕃之後把他們也順帶手消滅了,於是一些在吐蕃有權有勢的人物開始爲自己安排後路。

這一點在歷朝歷代甚至是後世都是屢見不鮮的,人總是自私的,能爲國家大義付出一切的人少之又少。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就成爲了大宋的耳目,他們會給大宋提供一些消息,由黑手的人想盡一切辦法送出。

這並不是一件難事,對於吐蕃來說,想要搜查密諜確實不容易,但封城卻是很容易的,只不過吐蕃面臨戰事,想要徹底封閉也是不可能。

而吐蕃人有一個奇葩的邏輯,只許出不許進…………出城的人不會受到多少盤查,但進城的人卻要嚴格甄別,因爲在此之前吐蕃人便認定邏些城中沒有大宋的密諜了。

他們已經進行過一次清理,而且抓住了不少的人,所以他們覺得宋人不可能再有內應潛伏在邏些城中。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大宋和吐蕃的衝突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大宋的帝王歷代都是“用間”的高手。

從太祖太宗時期開始,大宋就向北方派遣了許多密諜,這些人收集消息,刺探情報,刺殺目標每一樣都做的極爲精巧。

但趙禎需要的只是邏些城中的消息,永安軍和神衛軍的目標便是邏些城,那裡是吐蕃的心臟,也是角廝羅執政的地方,當然也是吐蕃人信仰和歸宿的去處。

而趙禎收到的一條重要消息便是“佛教和苯教之間開始出現衝突”,這對大宋來說無異於一場及時雨,當然並不是很影響計劃的及時雨。

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
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