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

曹家來人趙禎一點也不奇怪,龐籍定然是把消息傳遞給了曹家,但讓趙禎沒想到的是,曹家的反映居然如此之快,這才僅僅一天的時間,曹家便已經派人來宮中請罪了?按道理來說曹家應該先讓事情冷靜下來,然後慢慢的上疏辯解,或是把家中的紈絝懲戒了纔是。

待曹玘進入殿中,趙禎還沒來得及問話,他便哭喪着臉開口嚎啕:“起奏陛下!微臣兄長去矣!”

趙禎一時間呆住,曹玘的兄長?不就是曹瑋嗎?!本還打算治罪曹家,現在看來絕不可能了,說不定還要好生安撫,並且送上自己親自撰寫的神道碑文以示優厚……

曹瑋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這麼多年來南征北戰也算是武將中頗有戰功的,不光爲他自己掙得了榮耀,也爲曹家的家門光耀了門楣,這也是爲何曹家在朝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要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中,趙禎的皇后便是曹家的曹玘之女曹氏,也是因爲曹皇后,曹家纔有了相當高的地位,但趙禎已經改變了歷史,並沒有迎娶曹氏,於是現在的曹家並非皇親國戚。

相比外戚,現在的曹家更加的難以對付,趙禎對曹瑋的死很是哀傷,畢竟是曾經的左膀右臂,現在死了自己也動不了曹家了……

“令兄去矣,朕心甚憾之!曹瑋任樞密使多年,恪盡職守,帶兵殺敵,爲我大宋披荊斬棘頗有戰功,朕每每想起夜不能寐,朕北伐燕雲,其環伺於側,朕收復大同,則首當其衝!朕心甚憾,甚憾!”

“陛下節哀,保重龍體……”

趙禎起身渡步,說實話曹瑋的功績應當肯定,他確實是一名能征善戰的武將,執掌樞密院多年更是沒錯錯漏,這些都不算,單單是他選擇站隊在自己這邊也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極限了。

自己卻並沒有給予他太過隆重的恩寵,單單一個上柱國的勳封不足以說明他的價值,而爵位上不過是一個五等的威武郡公。

趙禎轉身對三才道:“傳朕的旨意,贈威武郡公曹瑋侍中之銜,諡號武穆,着翰林學士擬旨,昭告天下!”

三才躬身道:“奴婢遵旨!”

曹玘迅速跪下:“微臣謝陛下恩典!”

三才剛剛邁步,趙禎忽然叫住他:“慢着,曹瑋跟隨朕多年,又是先帝朝的老臣,配享先帝廟庭吧……”

三才猛地一哆嗦:“奴婢……遵旨。”而曹玘被這突如其來的幸福砸的目瞪口呆,隨即重重的拜下地磚都快被他磕破了:“陛下隆恩!曹家沒齒難忘,必當肝腦塗地不負陛下恩典!”

趙禎揮了揮手:“退下吧,朕有點乏了……”

待曹玘走後,趙禎獨自一人坐在勤政殿中喃喃自語:“你死的真是時候啊!這麼多年來朕待你不薄,死後更是給了你無上的榮耀,但你曹家若是還不悔改,朕可不會手下留情,在朕看來,你是你,曹家是曹家,並無牽扯……曹誘你可保不住啊!”

說完,趙禎便在紙上寫下了一段神道碑詞,算是對曹瑋最後的交代,他已經給了曹瑋榮耀無兩的死後尊榮,讓朝臣們看見自己並不是刻薄之君。

但同時也要讓朝臣們看到,即便是如此,對於巧取豪奪百姓土地一事,他也絕不姑息,在別人眼中也許不算什麼,但在趙禎眼中這便是不可饒恕!

原因無他,那曹誘不過是靠了祖父曹彬的恩蔭掛了一個虛銜,這樣的人在大宋有的是,靈壽縣知縣事絕不敢和他勾結起來截留賑濟之糧,當他卻這麼做了。

顯然他是衝着曹家的名號去的,也是爲了巴結曹家,只不過手段太拙劣了一點,更是沒想到柳永會點撥羅家村的人,不遠千里的上京告狀。

現在的曹家可算得上是真正的權貴之家,家中就沒有子嗣的腦袋上沒頂着朝廷的恩蔭的!

趙禎擔心就擔心在這裡,一個庶出的子弟便有如此大的能量,與一縣之父母合謀不法,如此怎能不叫趙禎動怒?

寫完曹瑋的神道碑,趙禎手中的紫毫,粘上紅色的硃砂墨稍稍思量便在乾淨的白紙上寫下:“曹氏有佳兒,朕亦能聞名,事出頗驚詫,望爾多自省!”

大紅色的硃砂墨在雪白的紙上寫下如此這般話,顯然是警告之意,三才捧着這幅趙禎贈予曹瑋的神道碑交給曹玘:“這可是曹家無雙的榮光,先是濟陽郡王配享太祖廟庭,現在又是威武郡公配享先帝廟庭,風光一時無兩。”

曹玘隨手解下腰間的玉佩遞上道:“多謝大官吉言,小小心意還請笑納。”

三才哪裡敢收,下面那張可不是什麼好話,笑眯眯的擡手一擋開口道:“您可別急,現在說是奴婢的吉言,怕是待會便要翻臉,官家還有一張紙交給你,好好看看吧!”

大紅的硃砂墨在上好的生宣上極爲顯眼,紅色的飛白猶如白刃穿空戳在曹玘的心上,大驚失色的對三才道:“大官,不知官家何意?”

“官家何意?你真定的曹家門庭幹出什麼醜事你能不知道?官家這是給你曹家留了臉面,不忍說那些重話,瞧瞧這硃砂墨的飛白,您接在手中就不覺得抖?!官家如此器重你曹家,你曹家卻出了逼人投獻之事,官家豈能不怒!?”

隨着三才的話曹玘的臉色愈發的難看,他豈能不知曹誘做出的醜事,他本以爲兄長離世,多少能讓官家網開一面,官家是網開一面了,可眼前的硃紅御筆卻比責罰曹家還要嚴重,這說明官家對曹家很失望,非常的失望,以後會把更多的注意放在曹家身上。

這比任何懲罰都要來的可怕,一國之君把注意力放在一個權貴之家身上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曹家從今以後要步步小心,不能做錯一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

曹玘記得兄長彌留之際的交代過:萬萬不可違逆官家,官家不動則已,動若驚雷,不怒則春風拂面,怒則雷霆萬鈞,曹家如今位極人臣,風光無限,可一旦觸怒龍顏,必將滅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曹玘到現在也忘卻不了兄長嚥氣之前最後一句話:萬萬小心官家,曹家早已失去聖寵!

開始的時候曹玘覺得兄長話言過其實,待得了官家的賞賜後更是覺得兄長老糊塗了纔會在彌留之際說出這樣的話來,可現在,一股涼意從曹玘的尾椎骨升起,一直衝到天靈蓋……

官家要事真的照拂曹家,就不會有如此丹書,而是會先行在朝中責罵,然後再賞賜兄長,以示恩寵!

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