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

北平府的府衙之中異常安靜,這時知府大老爺正在給天竺人定罪,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他們希望範子奇給出一個嚴厲的處罰以發泄心中的憤怒。

天竺人在大宋的名聲一向很差,顏色較深的皮膚,身上濃重的體味,還有故意掩蓋體味噴上去的香料……好吃懶做自視過高等等,都讓大宋的百姓覺得天竺人粗鄙庸俗,無有教化。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爲大宋的報紙,這種大衆傳媒在神都城已經非常普及,甚至到了家家都在看報的程度,當然要得益於掃盲的迅速展開。

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得大宋的百姓中許多人擁有自己閱讀報紙的能力,而報紙上對天竺人的評價自然不回有正面的,畢竟報紙這種傳媒爲了吸引讀者的眼光,在有些時回去刻意的誇大正面,或是放大負面。

天竺人在大宋自然是負面影響的,大宋的報紙上幾乎看不到天竺人的好事情,往往是負面的消息,今日有多少難民出現在雲南路,今日天竺人侵佔大宋多少的土地等等。

於是大宋的百姓對天竺人的感觀極差,甚至不把他們當作是一個文明族類來看待,這就是相當可怕了,承認文明是最爲基本的存在。

大宋對待當年的西夏後來的遼朝都是承認對方文明的,包括半島上的高麗王朝也是如此,只有對待哪些沒有文字,文化,藝術的土著人才不會承認他們的文明。

這是一種最高等級的排斥和鄙視,往往是用在荒蠻還未開化的深山部族身上,但現在卻用在了天竺這個古國的身上,稍有些不合適。

畢竟天竺和中華文明的交流從數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史記·大宛傳》中便有記載,只不過當時稱其爲“身毒”漢書中亦有記載:“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裡,得蜀賈人市。”

而事實上天竺是唐朝時期大國,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和尚去西天取經,西天便是天竺。可以說天竺與漢家王朝之間的交流並不算少,尤其是在佛教的聯繫之下更是如此。

但先在,隨着大宋對天竺的瞭解,以及波羅王朝與大宋的交惡,雙方之間的態度緊張,天竺再也不時那個宣揚佛法的西方淨土,而是醜陋骯髒的浮世繪。

也正是因爲如此,大宋的百姓對佛教這個從天竺傳來的宗教更加的牴觸排斥,任由佛門怎麼解釋也沒人相信。

西方淨土真的那麼好?那爲何發源地天竺是這個模樣?!爲何有大批的天竺難民前往大宋討飯吃?

當一個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事實被推翻,接下來就不是推翻那麼簡單,不光要推翻,還要狠狠的踩上一腳,報復曾經的“欺騙”。

能抵達大宋的天竺商人無不是身份高貴的種姓,婆羅門,剎帝利等高種姓被人當作階下囚的審理早已忍受不了,而對塞爾柱人的懲罰他們也看到了,高高在上的貴人怎麼能和卑賤的種姓一樣親自勞作呢?

最少是站在這裡被一羣大宋的平民百姓圍觀在天竺人看來是不合適的,他們對自己身份充滿信心,最少是不相信大宋的官員敢定罪於他們。

所以當範子奇開口要問罪的時候,他們傲慢的回答:“我等是高貴的婆羅門,前來大宋是爲了購買商品,大宋宣稱向天下通商,爲何我天竺商賈卻不可以?”

這就是無理取鬧了,範子奇氣笑了開口道:“你們莫不是不知我大宋對你天竺禁絕往來?若是不知爲何還要喬裝打扮,夾雜在塞爾柱人的商隊之中?若是還知曉又何必發此一問?”

天竺商賈不再講話,只是緊緊的盯着範子奇,從他身上的官服來看應該是個高官。

範子奇不在乎這些人威脅和警告的眼神,相反這樣的眼神反而讓他心中盛怒,你天竺人出現在大宋本來邊事犯了國法,更是抗旨不尊在先,現在老神在在的站在大堂之上,一點也不知收斂,真是目中無人的囂張!

“爾等串通塞爾柱商賈私自入宋,人證物證俱全,還不認罪?…………好好好,還不說話,本官先治你們一個藐視公堂之罪!來人叉下去每人二十杖!”

二十仗,不多不少,一般的大小夥二十杖下去最多便是屁股開花,養上幾天就好,對於北平府府衙來說算不上重刑。

但這也要看打的人手藝,若是換成經驗老道的衙役,有時二十杖下去皮開肉綻卻不傷筋動骨,有時十幾杖便能叫他沒了聲息。

劉三虎站在堂邊看熱鬧,自己被範子奇揪住做了證,這下是拖不得干係,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看看,這些朝中的高官是怎麼做事的。

劉三虎雖然在黑手中帶了這麼久,但卻從未進入朝堂之中,眼下範子奇的事情干係甚大,能作爲邊上觀瞧的人也算是幸運。

倆個衙役用把一個天竺人放到,一左一右的踩在他的手背上,再用水火棍插住他的脖子那人就被死死的按在凳子上了。

一道黑影過來,劉三虎擡頭一看便知曉那衙役的厲害,虎背蜂腰螳螂腿,身上瞧不見多麼壯實,但胳膊上墳起的肉疙瘩頂着衣服極爲明顯。

隨手在邊上抄起的水火棍也是頗爲講究,看似和一般的水火棍一樣,但那黑色的一端卻是包着銅皮的…………

這些人都是跟隨範子奇多年的衙差,一個眼神就知道打人的順序。

開始那人還打算死扛,可幾棍子下去立刻哭爹喊娘,雖然圍觀的大宋百姓聽不懂他叫的什麼,但眼淚鼻涕具下,雙手不斷掙扎的模樣誰都能看得出來。

連續幾個人下來,個個是皮開肉綻,屁股上的布條和“肉絲”纏在一起,根本就沒辦法下手整理,而剩下的人早已變了臉色。

這還沒有真正的判刑,單單是懲治一個藐視公堂的罪過而以。

這杖刑不過是敲山震虎,讓天竺人知曉事情的嚴重,也讓他們知道大宋手段的利害。

邊上大宋百姓不斷的叫好聲鼓勵着範子奇,同時也深深地刺激着天竺人中的“貴人”。

果然,領頭的天竺人大聲開口反對:“我等可接受大宋的判決,但這位乃是我天竺的王子,不可受罰!”

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
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