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

相對於大宋東京城的熱鬧,遼朝的析津府卻一點也沒有過年的氣氛,皇帝與皇太叔之間的矛盾即便是再不通政治的人都能感覺得到雙方之間的劍拔弩張。

造就這一切的原因便是那至高無上的皇權爭奪,誰也不願放棄,即便是耶律重元明知自己希望渺茫甚至有整個家族覆滅的風險,但他已然在兒子的耶律涅魯古的慫恿下失去了理智。

如若單單是兒子的慫恿,耶律重元也不會如此的瘋狂,現在的他已經不是自己說的算的了,暮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投靠過來倒向自己的朝臣,官員就有一大批,陳國王陳六、知北院樞密事蕭胡睹哪一個不是朝廷重臣?此時的耶律重元再也不能猶豫,也不可能回到從前,利益糾纏之下,只能硬着頭皮向前走。

謀逆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走上就再也沒有停下的可能,就如趙禎所說,耶律重元失去了最好的機會,也做了最不應該做的事情,現在耶律洪基母子已經登上之高的皇位了,也代表耶律重元的謀逆將沒有多少勝算。

宋小乙在上京城看的清楚,果然如官家所說,這耶律重元必將自尋死路,消息靈通的他早已知曉耶律重元的手中有多少底牌,也知道遼皇與太后手中的底牌。

讓宋小乙奇怪的是爲何佔據優勢的皇帝與太后不動手,完全有能力除掉耶律重元爲什麼要容下他?難道就因爲皇太叔的名頭?或是因爲耶律重元讓皇帝順利繼位?

宋小乙自己作爲宋人都能看得清楚的,爲何遼朝皇帝卻不動手,要說皇帝太后沒陰謀,打死宋小乙都不信,可皇帝現在對耶律重元賞賜以及待遇越來越好,簡直是極盡恩寵,先是加封爲皇太叔、然後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雖然是名義上的但卻可免拜皇帝,並賜金券、四頂帽及二色袍,爲宗室中最高優待!

這些待遇基本上就快把耶律重元捧上天了,朝臣瞧見了難免會有別的想法,自然也就有更多的人暗地裡投靠耶律重元了,顯然這是遼皇的一步臭棋,但宋小乙且不敢懈怠,密切觀察着上京道的變化。

他宋小乙在上京道的生意可是相當的好,無論朝局如何,買賣還是要正常進行的,遼朝向大宋學到的最有用的東西便是稅收的政策,而且出現了比大宋更爲妥帖的商稅政策,讓宋人商賈都眼饞,按每件商品收稅。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商鋪賣出的東西越多,收的稅反而沒有在大宋收的稅多,因爲在大宋收稅是按照獲利的總額抽成的,這顯然是遼朝打算吸引商賈的重要手段。

從大宋來的貨物抵達了商號,宋小乙像往常一樣拉着清單核對貨物,但在最後一頁卻發現了一組奇怪的數字,並用小蝌蚪似得符號隔開,手指用力輕輕的私下這頁紙,趁沒人注意的時候放入口中,嗯……糯米紙的味道還是不錯的。

回到店鋪宋小乙從滿滿的書架上抽下說文解字,回憶剛剛的數字對照拼接出密信頓時驚駭,密信上沒有多餘內容,只有官家的一句話,遼朝太后蕭撻裡非平凡之輩,此女多睿智,處事周詳,萬萬小心。

宋小乙一直把目光放在皇帝身上,而很少注意這位官家評價很高的太后,此時被官家提醒,宋小乙忽然發現自己的方向好像錯了,應該把更多的注意放在這個深宮太后的身上。

而自己手中關於這位太后的情報很少,他只知道這位太后只是純粹是政治聯姻的產物,也是妖后蕭耨斤攝政的棋子,但好像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宋小乙皺眉思索有關蕭撻裡的信息,而有關她最多的只是相貌和性格,容儀端淑、禮教素嫺,說話行事從不超越本分。據說蕭撻裡面如滿月,目若朗星、舉止有度、光彩照人,有善相面的看了,讚許不已,認爲大富大貴,萬千人中難有其一,世間少有。

難道世人皆被她柔軟的性格以及姣好的容貌所欺騙了?宋小乙立刻讓人把有關太后蕭撻裡的信息總結出來,在商號的地下密室中,宋小乙有了驚人的發現。

妖后亂政期間,蕭撻裡認爲姑姑法天皇太后蕭耨斤不是在攝政、預政,是在亂政、壞政,給契丹王朝的統治帶來極壞的影響。前車之鑑,讓蕭撻裡分寸把握的極佳,雖過問政事,實佐君良妻,張弛有度,是契丹王朝後妃參政曲中,少有的柔和之音,也是契丹后妃少有的典範之人。

難怪耶律宗真的遺詔中指明讓蕭撻裡監國,現在的蕭撻里根本就沒有自己處理政事,而是把遼皇推到了人前,就單單這一點便瞧出耶律宗真當初的選擇有多麼的正確。

最爲讓宋小乙驚訝的是,耶律重元之所以能得到如此之高的禮遇也和蕭撻裡分不開,是她曉諭遼皇,給耶律重元這位皇太弟最好的待遇,並且也是她“縱容”了耶律重元的野心。

但這是爲什麼?面對威脅皇權和兒子江山的人,蕭撻裡爲什麼要給耶律重元大開方便之門呢?難道說蕭撻裡和這位小叔子有一腿……宋小乙百思不得其解。

黑手在上京城滲透的很深,探聽的消息即便是遼朝的朝臣也不一定知道,總結下來的結果如此出乎宋小乙的意料,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把消息傳遞迴東京城,自己的不到的答案也許官家能從中看出端疑。

如今的黑手只有探聽情報的作用,而最多能提供一些情報上的分析作爲皇帝決斷的參考,而不能獨自行動,趙禎只給了宋小乙臨時決斷之權,非萬急之時不可擅用。

宋小乙雖然不瞭解蕭撻裡,但卻知道如今的上京城雲譎波詭,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甚至連累整個黑手,當初霍老七之事猶在眼前,他不敢冒着黑手覆滅的危險擅自行動。

望着遙遠的南方,宋小乙稍稍感嘆,今天是正月初三,前幾日上京城的正旦雖沒有多少過年的氣氛,但卻表面上熱鬧非凡,也不知安定的東京城是什麼一番盛況,怕是宣德樓前的御街都被“踩壞”了吧?

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
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