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

劉家父子在聽到蘇洵的話後雙雙變色,劉美笑了笑恢復往常道:“不知明允這話是什麼意思?”

蘇洵揮了揮手倆個衙役便端來凳子,蘇洵拉着劉美的手坐下小聲道:“此事關聯甚大,涉已故劉太后及汝陽郡王趙允讓,且是大逆之舉!沒有位高權重摺授意,你豈能託付身家性命?”

蘇洵也不傻,這樣大的事情他劉美怎麼會突然跑到自己的開封府來狀告?還不是爲了讓這件事情大白於天下!順便的也讓自己這個開封府知府事來審理,他的身後必有位高權重之人。

而整個東京城中最爲位高權重的便是皇宮中的皇后娘娘,蘇洵稍稍一想便明白其中關竅,怕是皇后心中已經有了定奪,讓劉美前來不過是走了個形勢而已。

劉美到也坦然,但卻死活不承認和王語嫣有關,笑眯眯的說道:“這是你的猜測,與老夫無關!老夫所述之事乃親眼所見,是真是假差人回來便知!”

皇后的事情是絕不能泄露出去的,一旦牽扯到皇后,那民間百姓的第一想法便是——栽贓!如果皇后是自己的後臺,天下人便會忍不住這樣想並且對皇權將是一次致命的打擊,同時他劉家也將萬劫不復,即便是死他也不會承認。

蘇洵知道自己問的有些多餘,但卻不能不問,他要利用這句話把王語嫣完全的從這個謀逆事件中摘出去,他更加擔心這件事乃是王語嫣一手主導正對趙允讓的手段!

前往大相國寺的差人回來了,開封府府衙門口的百姓自覺的給他們讓出一條道路出來,顯然他們是揭開謎底的人。

差人上前走到蘇洵的身邊小聲低於:“稟告大老爺,我等在大相國寺找到了那位老婦,此人與劉太后之相像令人匪夷所思,但氣質卻如天地之別,不可同日而語!”

蘇洵的眼中精光一閃,帶着倆個差人走向一邊小聲到:“真的相似?”

差人中有一個人稍稍搖頭,而另一個人則連連點頭,這說明問題的答案在模棱兩可之間,其中必有隱情,蘇洵小聲道:“到底怎麼回事速速到來!”

一個差人打着結巴的說道:“啓稟到老爺,我兩剛剛見到了那名老婦,卻如畫中的那位,連嘴角上的痣都一模一樣!但身上穿的卻不是什麼貴人家的衣服,只不過是尋常婦人打扮。但……”

這差人說着說着便不再說話,蘇洵皺眉道:“還有什麼話不能說的?現在不說待會便沒了機會,凡是和此案有所牽連的人都不得安生!”

另一個差人跺了一腳湊近蘇洵的耳邊小聲道:“但皇后娘娘卻在一旁,我等尊了皇后娘娘的鈞旨,她可證明此人不是劉太后不過是與太后長得稍稍相似罷了,娘娘今日帶着太子前去大相國寺上香,偶然得見便心有所感,上前見了那婦人,因樣貌酷似劉太后便多聊了幾句,之後方知原委!”

蘇洵站在原地已經僵住,差人的說法印證了自己的所想,先是劉家父子上前狀告趙允讓謀逆,然後是一位長得酷似劉太后的婦人,再然後是皇后娘娘說她不是太后,這一切聯繫起來不就是告訴自己,劉家父子所說的話是真的嗎?!

蘇洵絕對想不到劉娥沒死,這種念頭在他的心中連出現都沒出現過,很快他便相信真的如劉家父子所說,趙允讓打算用這個酷似劉娥的老婦偷換太子!而他劉家父子不過是被牽連其中。

只不過爲何劉美會和一個長得酷似劉太后的人好上?!難道之前的傳聞是真的,他便是劉太后入宮前的相好?

對啊!這就說的通了,劉美曾與劉太后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然後在他離京去往蜀中的時候巧遇這老婦,於是便有了之後的事情,這些一切都能對得上了!

沒想到劉太后真的與劉美有染啊!這可是天大的消息,但蘇洵決定也讓它爛在自己的肚子裡,即便是死也不能說出去,否則蘇家也將不復存在!

既然是皇后發現了這個老婦人,又打算用這件事懲罰趙允讓,那爲何不讓差人把這老婦人帶來?稍稍一想便明白,這個老夫人與劉太后長得實在太像,如若讓她出現,說不定百姓們信以爲真,畢竟太后的牌坊還在南門大街上……

輕咳一聲,蘇洵說道:“此事本官知曉,你們下去吧!萬萬不可外傳,否則本官也保不了你們!”

倆個差人奪路而逃,他們怎麼會外傳?難道是嫌自己的命長不成?今天這件事給他們留下了太深的影響,哪有膽量說出去!

“你們二人休走,先去師爺那裡把看到的聽到的都說出來,落筆畫押之後再去當差!”

兩人對視一眼便忐忑的向師爺所在而去,他們記得,皇后娘娘好似也是這麼交代他們的,現在大老爺一說他們纔想起來,把所見所聞都說的清清楚楚,只不過隱去了皇后的事情,如此他們才撫平狂跳站到一邊繼續當差去了。

事情到這裡便告一段落,劉家父子的話有了老夫人以及皇后娘娘作爲人證,這便是說明他們的話沒有問題,剩下的便是把趙允讓壓來當堂對質了。

但趙允讓畢竟是堂堂郡王,把他弄來談何容易?

總不能派開封府的差遣捕快前去鎖拿吧?怕是差人還沒進如郡王府便會被郡王府的兵衛給打的趴下,也就在此時蔡伯俙走了進來,瞧見蘇洵後便拱手施禮道:“蘇兄近來可好,聽說你調任開封府知府事,愚弟這便來看你嘞!”

蘇洵撇了撇嘴:“你要是想來瞧我便早已來了,何須如此之久?且說你是來幹甚的?”

瞧了瞧四周的百姓,蔡伯俙笑道:“此處人多嘴雜,還請蘇兄入內一敘!”

蘇洵搖頭道:“君子無事不可對人言,你有什麼事情便在這說,本官答應劉家父子,無論何時也要在這公堂之上,除非案子已經判決!”

蔡伯俙奇怪的問道:“這是爲何?”

蘇洵乾嚥了一下口水,慢慢的把事情經過講給他聽,旁邊的百姓再次聽到整個過程默默不語。

蔡伯俙聽完後笑道:“這還真是一樁奇案!已經出外的劉將軍突然出現在開封府,已經追隨先帝的劉太后突然活了,趙允讓居然打算謀逆,三件事情一件比一件奇怪,而我這裡也有一件奇怪的事情!”

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
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