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

中原漢室幾乎對長城有着一種近乎瘋狂的執着,好似埃及人對金字塔的崇拜,又如瑪雅人對神廟瘋狂。

這是一種融入到血脈之中的執着,自秦以降就沒改變過。

趙禎在一開始的時候單純的認爲長城是一種消極防守有了長城之後便可高枕無憂,便可依託人造天險痛擊來犯之敵。

但龐籍告訴了他並非如此,一切都並非看上去的那樣,長城不單單是一道高牆,不單單是防禦之所在。

今日的經筵日講並不光有滿腹經典的楊休,還有熟通政事的龐籍,他安靜的坐在師傅的位置上,而在他的身後便是孔子的畫像,老人安靜的坐着,彷彿本就應該坐在那裡,趙禎覺得這個儒家天生的氣質。

這幅儒生模樣不得不讓人信服不是?

喝了口茶水潤潤嗓子,龐籍微微整理了一下本不凌亂的衣袖開口道:“陛下爲何不願修築長城?此乃利國之事,秦皇漢武無不爲止,大宋北奪燕雲,以奪要害之地,有長城之險,可拒來犯之敵也。”

趙禎皺眉,他不知道爲何當自己提出反對修築長城的時候,爲何朝堂中的文武百官都大力反對,武將的反對情有可原,因爲這是他們的防禦攻勢,可使得戍邊的將士更加安全和舒適。

但文官的反對就讓他有些摸不着頭腦了,難道文官不是都牴觸這種惡政嗎?修築長城可不會有什麼好名聲,秦始皇的頭上就有一條和長城有關,而漢長城更是漢武帝暴戾的鐵證,這位聳天立地的帝王因爲長城被別人詬病的地方可不少。

當然,其中顯然有一些是後世出於某種目的對他的詆譭,但不可否認他的威名確實受到了影響。

趙禎想了想之後用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說服文臣的話回答龐籍:“因爲長城勞命傷財,我大宋收復西北之後,幅員遼闊,若是修建長城,所費巨大,況朕正準備再次揮兵北伐,修築長城有何意義?”

龐籍和楊休對視一眼,雙方露出神秘的微笑,搞的趙禎莫名其妙,龐籍終於在趙禎即將暴走的時候開口道:“陛下以爲這長城只是用作防禦之用?”

趙禎稍稍奇怪道:“自古便是築城禦敵,修築長城也不過是把大宋框在一個城池之中,依託高牆之利痛擊來犯之敵,除此之外還有何用?”

“此乃關隘之用,長城限制的不光光是兵馬,還有百姓商賈……陛下您說呢?”

趙禎皺眉思索一會便恍然大悟,而得出的結論令他瞠目結舌,這……這實在是不可思議,原來長城的作用並不單單是抵禦外敵,更是起到了國門的作用!

猛然間,趙禎覺得自己被華夏先民的智慧折服了,這種逆向思維欺騙了草原民族多少年?怕是知道清王朝統治中原的時候才堪堪明白其中的道理吧?

別說是草原民族,即便是趙禎自己這個後世人都被這一結論驚呆了,當然也許他自己沒有研究,甚至仔細觀察過那聳立在華夏土地上巍峨不動的奇蹟。

長城不單單發揮這軍事作用,更是一種封鎖,經濟封鎖!趙禎恍然大悟,這就說的通了,難怪崇山峻嶺,難怪千里戈壁上都修築了長城,崇山峻嶺馬匹根本就上不去,而千里戈壁若是大範圍的突防也很難守住。

既然如此長城的意義何在?

龐籍的話就像是爲趙禎打開了一扇窗,封鎖,長城的封鎖作用有時要超過它的軍事作用,不可否認,長城的軍事價值是無可估量的,但經濟上的作用卻被歷代小覷。

大宋雖然沒有長城,但卻不影響對長城的研究,秦漢是有長城的,而且歷朝歷代都對長城進行了加固,隋唐時期雖然沒有大修長城,但對它的加強卻從未停止過。

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漢長城已經被修築的相當完善,但大宋卻用不了,因爲漢長城幾乎都在遼朝境內,所以大宋的朝臣們提出修建自己的長城。

一旦修築其長城,大宋與遼朝之間的貿易便徹底由大宋說的算了,可以說自長城修築完畢的那一天前,大宋的商賈出入大宋都由朝廷皇帝說的算,若是要關閉貿易,最簡單的方法便是禁止商賈前往遼朝。

這是一種徹底的,沒有一絲商量餘地的禁絕,長城不光封鎖了遼朝的商賈,也讓大宋的商賈舉步不前,只能通過朝廷開設的關隘進行貿易,這是一種便向的壟斷。

當然長城的作用不單單是如此,他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當狄青趕來的時候趙禎就知道文武官員之間達成了某種一直,務必要促成長城的修建。

對於它的軍事價值趙禎是從不否認的,他記得後世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十一公里的距離,用烽火臺傳報消息的時間只不過用了短短的七分鐘,而汽車需要九分鐘,這還是在烽火臺經過千年腐蝕的情況下。

只要邊關的一個烽火臺點燃,這長長的信息鏈就不會斷掉,一直蔓延至北京城,比飛鴿傳書可要快的多。

大宋也有了最強的防禦手段,長城的作用自古便是對遊牧民最大的障礙,你有十萬鐵騎又有何用?

在綿延不絕的城牆下又能如何?有本事騎馬越過來?別說是長城,就是三米高的土牆都能成爲騎兵的致命障礙!

見到狄青來了,龐籍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對這個樞密使有着非常高的好感,狄青不光是一個武將,更有着儒家特有的爲人處事風範。

清了清嗓子,龐籍對趙禎開口道:“官家,老臣不通軍事,但卻知道修築長城可有封鎖交易之用,也可快馬傳報,封鎖國門,如此可防萬一!狄將軍通曉軍事,陛下又是御駕親征的聖君,兵事臣不好班門弄斧。”

趙禎笑着指了指龐籍,又指了指狄青:“你們二人怕是早已商量好的,今日的經筵日講也成了你們的說客,修築長城滋事甚大,明日朝會再議。”

龐籍和狄青長舒一口氣,趙禎甚至能聽到狄青嗓子裡發出的聲音,這兩人也太緊張了些,狄青緊張情有可原,龐籍那麼緊張幹嘛…………

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
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