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

蔡伯俙的支持是必然結果,趙禎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個他最瞭解的人不會辜負自己,帝國資本主義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是趙禎留給大宋天家的最大依仗。

蔡伯俙無疑是大宋最爲聰明的臣子,相比蘇家父子以及范仲淹等朝臣,蔡伯俙這麼多年從朝堂上或是黑手中,甚至是商場上摸索下來的經驗要遠超他們。

但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蔡伯俙的優勢在於他和趙禎之間相處的時間,以及特殊的關係。

外戚之家不在少數,但趙禎卻唯獨以蔡伯俙爲重,最主要的原因見是趙禎對他的信任,之前蘇軾已經證明了他的價值,但卻無法做到如同蔡伯俙這般的左右逢源,也做不到如同他一般的分析事態發展。

蘇軾是以穩爲主的典型代表,他不願冒太大的風險,只是在自己擁有絕對把握的時候才願意動手,這一點和蔡伯俙相去甚遠。

當然趙禎也沒有責怪蘇軾的意思,畢竟他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完善的機會出上,有時底牌太好也不是一件好事。

當年蔡伯俙打拼的時候可是什麼都沒有,全部都是他自己打拼出來的,所以他不怕冒險一搏,在許多時候有膽氣劍走偏鋒,大不了從頭再來便是,當初他也是一無所有的打拼出來的。

蔡伯俙當年的趨炎附勢已經被趙禎打磨的乾淨,他的圓滑趙禎卻不願太過改變,圓滑是一個人的護身符,也是他蔡伯俙給自己留下的一條退路。

不止一次蔡伯俙對趙禎說過,他不願家中子嗣入朝爲官,更不希望他們蔭恩入仕,所以至今妙元的孩子們沒有一個官身,趙禎也沒有賞賜任何爵位。

蔡賢唯一值得驕傲的身份便是太子伴讀,這個身份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即便是趙旭已經開始總攬大政的時候依舊沒有去除,蔡賢依舊能夠在三日資善堂會講的時候出現在東宮之外等候趙旭。

兩人之間的關係要比趙禎和蔡伯俙當年要差一點,畢竟趙旭相比趙禎要“守規矩”的多,而蔡賢比起他父親蔡伯俙也要木訥了些。

不過兩人之間依舊保持着極好的友誼,每每趙旭出城狩獵之時必會邀請蔡賢相伴,且比其他的宗室勳貴子弟都要情景,這麼多年下來,兩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很鐵”了。

趙禎和蔡伯俙大抵都是上了歲數的人,聊着聊着便把話題從東城豪門和帝國資本的身上牽扯到孩子。

每當談起這個話題,趙禎和蔡伯俙兩人都是驕傲的。

趙旭,趙昀甚至是趙靈的出色自不用說,一個是大宋未來的接班人,另一個則是在海外擁有自己打拼下來的土地,說是裂土封王也不爲過,至於趙靈嫁了一個好夫婿當然也是極好的。

至於蔡賢,蔡伯俙也是驕傲的“上了天”,端着酒盞對趙禎得意的說道:“官家,別看蔡賢無官無爵,但腦子裡的才智可是天下少有,智慧宮中的書籍他便掌握了大半,腦子裡的想法可比臣要天馬行空的多!您不知道,他甚至說人能飛起來!還真的飛了!”

趙禎楞了一下:“飛起來?還真的飛起來了?!”

蔡伯俙哈哈大笑道:“官家便是您這般見多識廣也未曾聽說過吧!臣不敢對旁人說,怕旁人把臣當作是瘋子!可他真的和太子搗鼓出了一個能讓人飛起來的東西,巨如鳥翼,以綢布爲羽,以堅竹爲骨,滯空數百米徐徐而落,輕如鴻羽!”

“這小子還真的成了?!”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戛然而立:“官家您出的主意?!”

趙禎苦笑道:“那叫滑翔機,是朕在趙旭趙昀兒時說的構想,只要高度足夠,擁有足夠的面積便能在空中翱翔一會……”

蔡伯俙有些冒昧的盯着趙禎道:“官家,您的腦子裡到底裝着什麼東西?!賢兒和太子費心巴力做出來的東西居然是您數十年前便有的想法!”

趙禎拍了拍蔡伯俙的臉哈哈大笑道:“朕的腦子裡可是有着格物的大智慧,但不得不說,賢兒的腦子裡的東西也不比朕的差,朕只是有這個想法,而他卻能付諸實踐還真的做出來了,朕佩服他!我等當滿飲此杯,爲子孫賀,飲勝!”

蔡伯俙點了點頭道:“官家所言有理,爲子孫賀,飲勝!”

兩更一飲而盡之後,蔡伯俙又神神秘秘的小聲道:“官家這滑……什麼機是您想出來的,可賢兒還有一個想法,說是若能把蒸汽機變小了,有了足夠結實的東西,便能讓這什麼雞能夠平地而起,扶搖天地之間!最近太子和賢兒沒事的時候還在摸索呢!”

噗…………趙禎一口酒噴在蔡伯俙的臉上,指責蔡伯俙道:“讓他兩人該幹嘛幹嘛去,莫要在研究這什麼雞了!賢兒喜格物,便去格物院好生學習,以後可爲國士!莫要在這東西上浪費時間!”

蔡伯俙被趙禎一口酒噴醒了,隨即點頭道:“臣也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只要格物到了時候,說不得這什麼雞就自己出現了,這般刻意反倒是本末倒置!官家您勸勸太子,臣回家教訓賢兒,讓他倆早早打消這個念頭!”

趙禎望向蔡伯俙,瞧見他清新的模樣點頭道:“你這才清醒過來,賢兒是個好苗子,朕希望他成爲格物院的第一位國士,接着帶出來更多的國士,爲我大宋之昌隆出力!”

蔡伯俙小聲問到:“官家,國士算幾品官?”

趙禎瞪了蔡伯俙一眼:“格物院早就設有國士一職,乃是朕親手封印掛樑,要想知道讓蔡賢自己憑本事去摘下來!”

蔡伯俙連連點頭,能讓官家親自封印掛樑,那定然是品級不低的。

“官家,咱們什麼時候動手?臣這段時間離京已經能準備了不少,東城豪門已經快如網中魚了。”

趙禎笑了笑道:“不急不急,溫水煮青蛙纔是上上之策,若是讓他們還有跳脫的可能,那便是美中不足!”

“官家這次是下死手了?一點機會也不打算給他們留?可他們畢竟都是開國功臣之後,還有曹家地位特殊,這般……”

趙禎搖了搖頭:“朕不會讓他們太過悲慘,只是讓他們把產業交出來,沒打算抄家滅族,朕還要顧及太祖太宗的臉面。”

蔡伯俙長舒一口氣,喝了一口酒給自己壓壓驚…………

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請假!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
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請假!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