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

趙禎站在景福宮的庭院中,冬日裡初升的太陽是那麼的溫暖卻不能給他一絲暖意,老爹趙恆的死給他的打擊很大,這個熟悉的陌生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擊碎了他的幻想,大宋朝並不像看上去那樣穩定繁榮,它其實是懸崖上的一顆飛來石,只要下面鬆動很有可能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彭七李九等人緊緊的盯着趙禎,剛剛他們隱約聽見大殿中陳琳的哭號,難道官家已經大行?包括陳琳從大慶殿調集來的御前諸班直靜靜的等待趙禎指示。

陳琳捧着遺詔和倆個方盒從大殿中走出,“官家賓天……遺詔在此,太子趙禎接詔!”所有人都被陳琳的話驚呆,沒想到官家真的就這樣駕崩了!

趙禎緩緩的對着宮殿跪下,身後的禁軍也跟着呼啦一下跪倒,陳琳顫抖的展開遺詔大聲朗讀,其實這份遺詔本本應在大慶殿當着文武百官的面誦讀的,可現在是特殊時期外面是虎視眈眈的榮王叛逆,朝政還有餘孽,不如在此宣讀遺詔既成事實的好。

這樣一來太子就算是已經進城皇位,只是差一個隆重的登基大典而已,等事情平息下去自會有寇相公和一班朝臣謀劃。

三衛的士兵和御前諸班直齊齊拜下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禎呆呆的看着山呼萬歲的士兵,心中既沒有激動也沒有彷徨,人在突然獲得夢寐以求的東西后往往先是迷茫,一起來的如此突然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陳琳當衆給趙禎換上龍袍,遺詔被送與當前禁軍的將領傳閱,“接大宋皇帝神寶!”

一個大盒子被打開,所謂的皇帝神寶其實就是太祖所制的玉璽,雖然是一個盒子但玉璽卻不止一塊,趙禎接過後發現盒子中居然是三塊玉璽分層疊加在一起。

玉璽分別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大宋受命之寶,三塊,雖然每一塊都能代表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利,可意義卻不相同,皇帝承天受命之寶代表着天授之權,皇帝神寶代表皇帝,大宋受命之寶代表着國家,木盒中的明黃色錦帛上寫的清清楚楚,每一塊玉璽的使用場合和作用都在上面,分別是祭祀,朝用,國用三種。

宮牆上的劉娥身體顫抖,沒人比她更清楚三塊玉璽的意義,只有拿到大宋皇帝神寶才能算是真正的登上權利的巔峰,之前她不過是用自己的鳳鳴璽代替官家的玉璽而已。

雖然朝臣們認可鳳鳴璽的權利,可這只是臨朝監國而已,如果臨朝稱制便可使用官家的皇帝玉璽。可直到死趙恆也沒給自己這個權利,現在卻被太子那在手中!

對這位逝去的官家劉娥的心中有愛也有恨,愛他對自己的堅持,恨他對自己的防範!在聽到御前諸班直和太子三衛山呼吾皇萬歲之後,劉娥慘然一笑的搖了搖頭,“一切都過去了!”

陳琳用最響亮的聲音高喊:“接虎符!”

從他的手中接過玉質的虎符,趙禎高高舉起:“逆賊趙元儼,本爲宗室,大行皇帝之弟,然其窺伺九鼎,官家大不豫,行謀逆之舉,此乃萬不可恕之罪!衆班直聽令,着孝服素甲以叛逆鮮血祭大行皇帝英靈!”

“以逆賊鮮血祭大行皇帝英靈!”所有的士兵齊齊怒吼發出山呼海嘯般巨浪,整個景福宮都在聲浪中微微顫抖。

陳琳帶着內侍宮女飛快的扯着白紗系在所有人的身上,禁軍的鎧甲變成白色,趙禎頭上象徵皇權如山的通天關被他扯下,從陳琳手中拿過白色的紗布系在頭上,“朕與諸位一同殺賊以祭大行皇帝英靈!”說完就向宮門走去。

彭七和李九死死的攔住:“殿……官家切不可意氣用事!您坐看逆賊授首便可,將士們一定生擒趙元儼!他跑不掉。”

“你們懂個屁,朕現在是官家,代表這朝廷大義,此時不出更待何時?開宮門!”

景福宮外圍的宮門在巨大的機括聲中打開,外面如火如荼的廝殺已經白熱化,剛剛將士們的喊叫聲已經讓所有人知曉官家駕崩太子繼位。

趙元儼現在唯一的機會便是殺了趙禎這位剛剛繼位的大宋官家,“殺!給本王殺了這個僞皇帝!”快要崩潰的他已經失去了理智,在看到身穿龍袍的趙禎後更是發瘋似的大叫。

孝服素甲的禁軍不斷的從景福宮涌出,趙元儼瞪大眼睛道:“這不可能!這不可能!”

從後苑繞行到景福宮哪有趙禎直線前進來的快,他以卑鄙的心理猜測,趙禎會留守東宮,等自己和官家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再來收場,這樣一來他就有機會拿到皇帝玉璽廢了太子,可他並不知道,趙禎把禁中的一切看的透透的,包括他的行軍路線……

身穿龍袍頭戴白紗的趙禎一步一步的向叛軍走去,“朕以繼位,爾等還不束手就擒?你們已經沒有機會了,別跟着趙元儼死扛,即使能殺的出景福宮你們能殺出皇城嗎?能殺出十萬禁軍防守的東京城嗎?朕給你們一個就會,現在伏法不誅九族!”

還在拼殺的叛軍在聽到身穿龍袍的趙禎這麼一說,急急的防守在一起等待着他下面的話,“放下兵器朕便繞你們九族不受連坐。”

叛軍中有人叫道:“官家說話可算數,俺們繳械真當饒了九族!”

趙禎皺眉怒喝:“朕立於蒼天之下厚土之上,乃神州赤縣之君,言出法隨,出口成憲!豈能誆騙與你!”

叮噹一聲,有人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倒在地,“俺錯了不該跟隨指揮叛逆,不求官家饒命,只求禍不及家人!”

有人帶頭其他人也跟着丟下手中的兵刃,趙元儼瘋狂的拉起一個人對他大喊:“起來,都起來!殺了他就不用死了,本王還會給你榮華富貴!”但他顯然是徒勞的,被他拉起的人又跪下,即使趙元儼砍死一個也沒用,之前鼓動趙元儼的指揮也慢慢跪倒。

誅九族是最爲殘酷的刑法,趙禎免去這些叛軍誅九族的懲罰算的上是天大的恩賜。

所謂的九族包括:父族四,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母族三,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妻族二,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孃家。

這樣算下來最少也有幾百人,大的家族甚至有數千人之多。因爲一個人的過錯,一些遠親好友都要被株連,這算是世間最殘酷的刑罰了。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