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

趙禎在擔心吐蕃的時候,有人已經在吐蕃打拼許久,劉渙在到達吐蕃的時候便在第一時間趕去見了角廝羅,並且把朝廷和趙禎的要求明確的告訴了他。

開始的時候他覺得角廝羅不會把農奴交給大宋的官員,也不會把脫敢部讓給大宋,但事實上角廝羅並不在意這些,甚至提出要不要把青唐土地上的農奴也給大宋送過來?

在角廝羅的心中,他一直認爲大宋所需要的就一定是重要的,並且從未懷疑過大宋的用意和規劃。

劉渙和角廝羅就這樣面對面的跌坐在地上一點規矩也沒有,中間是烤的流油的正羊,兩人的面前放着的是濃香的美酒,這些都是大宋商賈從中原運過來販賣的。

即便是有了大宋的援助,青唐部依舊保留了帳篷居住的習慣,他們的生活方式依舊是遊牧,帳篷是最適合他們居住的。

角廝羅的酒量相當不錯,劉渙也是旗鼓相當,性格也是差不錯,都是比較豪爽的人,就是因爲這樣兩人既是好友又是酒友。

“劉侍郎,此次沒曾想是你前來,朝廷公文來的時候對你是隻字未提,我當還是那位崔東山呢!”

劉渙笑了笑:“怎麼?崔使臣和你相處不快?”

角廝羅擺了擺手:“非有不快,不過是此人不通情誼,幾次邀他前來都不肯,仿若我這裡是鴻門宴一般,每每皆以公務繁忙爲由推脫,端是個死腦筋!”

劉渙笑着指了指角廝羅道:“我漢家有言,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他是怕你求他辦事,討要資助,但他又沒有朝廷批示,如何肯白吃你這頓飯?”

角廝羅眼睛一亮,望向劉渙道:“哦!這麼說你劉保州給我角廝羅帶來了貨物?”

聽話聽音,果然是個聰明人,劉渙點了點頭道:“官家特意下旨,讓我等給你們青塘帶來了最需要的東西,兵器,甲冑,糧食,還有大量的商隊準備前來,就看你們自己的了!”

劉渙說罷便從懷中掏出一份公文隔着火堆扔給了角廝羅,角廝羅噌的一下竄起來,連忙接過文書埋怨道:“小心,小心,這可是官家給的,萬一被燒燬了可如何使得?”

“慌什麼,還有好幾份,都在軍需官的手中,兩日之後從蘭州軍抵達,你只需派人接收就行,我大宋對待你青唐可從無內外之分啊!”

角廝羅合上手中的文書,轉身向東遙拜:“青唐之主,吐蕃贊普亞隴覺阿王系之孫角廝羅叩謝大宋皇帝陛下!願永爲陛下臣屬,用爲大宋之臣屬萬代侍奉!”

邊上的劉渙能看出角廝羅是正心誠意的叩拜,不是做樣子給自己的看的,事實上劉渙也不明白,爲什麼角廝羅對官家如此追隨,要知道他也是一方豪強,現在的青塘乃是吐蕃中最爲強大的一支。

並且當初他也是有功大宋,出兵西夏的功績常常被人稱讚,作爲一方領袖,又是吐蕃贊普王系的後裔,完全沒必要對大宋和官家如此恭謙,甚至謙卑到了官家和大宋朝臣們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程度。

對於這一點劉渙是非常希望問個清楚的,但他又不能直接問,只好旁交側擊:“你對陛下之忠心日月可鑑,但老夫有一事不明,你好歹也是堂堂吐蕃贊普後裔,有功於我大宋,在陛下面前何至於此之謙卑?”

角廝羅笑了笑:“爲何?因爲我角廝羅有自知之明,若不是官家庇佑,我怕是早已被朝堂中的一幫臣子給生撕了…………你大宋官員最是不待見我等外族啊!”

劉渙喝了口酒,頗爲坦然的承認道:“這話沒錯,便是我也不會幫你青唐,但你我之間也算是故交老友,話還是說開的好,死也讓我死個明白!”

“你當我角廝羅是什麼人?能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不妨告訴你,我角廝羅絕不會背叛大宋,也不會背叛官家,這頭上的西平王要名至實歸,否則……”

“但我大宋並無一外姓王族,亦無領兵在外,實權在握的王族!”劉渙只是輕飄飄的一句,便讓角廝羅冷汗淋漓不知如何作答。

角廝羅乃是肺腑之言,並且明確的告訴劉渙他不會造反,也不可能造反,只不過他的話在劉渙那裡卻沒有任何說服力。

帶着苦澀的聲音,角廝羅顫抖的問到:“這是官家說的還是你或是朝臣們說的?”

劉渙泰然的答道:“當然是我說的,難道這裡還有別人不成?”

兩人一番對話也算是一場交鋒,劉渙在不斷的刺激和試探劉渙的底線,而劉渙不斷的表忠心,在眼下這情況下,劉渙就是要看角廝羅能妥協到什麼程度,當然他也不能壓得太緊,以免弄巧成拙。

角廝羅鬆了一口氣:“你們這些人就是不願相信別人,自以爲聰明過人,就把別人想的和你們一樣九竅玲瓏。”

“有備無患,未雨綢繆!”

角廝羅冷冷一笑:“若非我知曉官家仁達,胸有山嶽,你剛剛的話就能把我給逼反,你不就是想知曉我爲何一直與大宋友善往來嗎?今日便說給你聽聽,也好把這話傳回朝中,還我角廝羅一個清白!”

劉渙正色的望着角廝羅拱了拱手:“渙洗耳恭聽!”

“原因無他,因爾之大宋強不可敵,尤是在當今官家的手中更是如此,當初我青唐連宋抗夏乃是所需,確實無奈之舉,所以任由李元昊和遼朝拉攏,我意不動,角廝羅知曉唯有聯合大宋才能自保,否則便是身陷囫圇不得脫身!”

劉渙點了點頭,角廝羅說的沒錯,當初的大宋也是這樣,只要青唐或是角廝羅的態度搖擺,大宋便會立刻拋棄他,大宋需要的是盟友,而不是一個潛在的敵人。

而角廝羅的選擇也是正確的,若是他倒向西夏或是遼朝,恐怕不用大宋動手,第一個向他“揮刀”的人便是李元昊這匹豺狼。

“西夏以滅,爲何你忠心依舊?”

這是重中之重,是劉渙必須要清楚的事情,從一開始他就想知道角廝羅如何證明他沒有反意。

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二百章真相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
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二百章真相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