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

趙禎對伽色尼王朝的瞭解僅限於記憶中的後世地圖,那裡是後世阿富汗以及伊朗的土地,那片土地號稱是“帝國的產房。”

孕育出了無數璀璨輝煌的文明,那裡也是古波斯之地,強大的帝國雖然沒落,但許多先進的科技和文化卻保存在那裡,等待一個又一個強者的到來,給他們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趙禎不得不佩服角廝羅的選擇,而爲他出謀劃策的人正是吐蕃高原上公認的智者,吐蕃王朝的大相仁欽桑波。

他選了一個即便是趙禎都要佩服的“復活點”,誰也不知道吐蕃人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但趙禎知道一點,當初突厥人被東方文明趕走之後,在西方世界攪動的是天翻地覆!

東方的華夏文明早早就在影響世界,不光是現在的大宋,早在唐時就和現在的大宋一樣,做出一件改變世界的舉動。

東方的蝴蝶煽動了一下小小的翅膀,一場席捲西方的風暴便由此而生,突厥這個詞在歷史上對西方以及中亞造成過多大的創傷?

貞觀四年,突厥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亡國。唐高宗顯慶二年,突厥爲唐所滅。

唐高宗永淳元年原東突厥叛國,建立後突厥,後突厥投降並歸屬武周,武則天封其可汗爲“歸國公”,並授予大周左衛大將軍一職,協從武周作戰。

後來復叛國,直到寶四年唐與回鶻聯軍攻滅後突厥汗國,東突厥諸部或者在戰爭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鶻,或者融入唐朝。

唐朝滅西突厥後,原西突厥汗國所屬突騎施、烏古斯、葛邏祿、欽察、卡拉吉、樣磨、處月等部落也在中亞地區活躍。

突騎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國在中亞的擴張起了重大作用,葛邏祿在唐末以後的中亞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與回鶻建立喀拉汗王朝。

這些都是東方的漢家王朝在無意之中造成的,阿拉伯帝國這個***哈里發掌權的國家一直是東西方世界的強者。

但突厥人的到來,彪悍而強大的突厥騎兵讓他們知道了什麼是惡魔的爪牙。

事實上塞爾柱也是突厥人建立的帝國,現在是中亞的霸主,而伽色尼王朝的衰敗也預示着吐蕃人的興起。

趙禎可以肯定,吐蕃的數十萬精銳殺入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伽色尼之後會如何,以角廝羅的手段和仁欽桑波的才智,這個王朝會被吐蕃人所佔據,並且玩弄於鼓掌之中。

吐蕃人的力量不白給,他們擁有彪悍的勇士,聰明的才智,以及從大宋“偷去的”火藥技術。

這東西在強大的宋軍面前不值一提,但到了西方可就不一樣了。

眼下的封建時代,東方的大宋纔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文明,無論是科技還是文化,無論是軍士還是後勤,大宋已經達到了這個時代的巔峰,甚至是超越了正常歷史發展的時代。

趙禎成功的把一支可怕的軍隊按死在了草原之上,蒙古人的鐵蹄怕是再也沒有機會成爲危害歐洲的“黃禍”,但同樣的,趙禎也向西方釋放了另一個“惡魔”。

尤其是在趙禎看到鬥志高昂的角廝羅時,他覺得吐蕃人很有可能成爲歷史上的又一個“上帝之鞭”!

東漢在與北匈奴戰爭中取得勝利,從此北匈奴遠走、南匈奴歸附東漢王朝。

北匈奴西遷的第一站是烏孫的地盤,既現在的伊犁河上游一帶。第二站是康居,也就是錫爾河上游東部。第三站爲阿蘭聊,這已經到了歐洲邊緣。

當《波斯史》中提到三世紀末匈奴出現在阿蘭聊時,這頭飢渴太久的蒼狼已經對它面前弱小的西方文明露出了爪牙,而匈奴人的偉大領袖阿提拉被稱作上帝之鞭!

阿蘭聊滅國後沒多久,西方諸國還來不及爲其哀悼,就將面臨着一場巨大的浩劫。

巴蘭勃率領匈奴鐵騎入侵東哥特,來時排山倒海,去時十室九空,而且匈奴在三百年來對東方華夏文明作戰以來學到的戰爭藝術和謀略,在歐洲國家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匈奴以戰養戰的方式沉重打擊了東哥特人,當年邁的東哥特國王赫曼立克的軍隊被匈奴全殲後,他便自殺了,繼位的維席密爾也兵敗身亡。

赫曼立克之子呼哪蒙特率部投降,而其餘的部衆在阿拉修斯和薩弗萊克斯的帶領下逃到西哥特。也有人逃向巴爾幹。

羅馬皇帝**斯調集大軍在亞得里亞堡與哥特人會戰,在哥特的重裝騎兵面前曾經縱橫歐亞的羅馬方陣步兵毫無地位。

**斯和四萬禁衛軍全數戰死,方陣步兵的時代過去了。

這一戰,動搖了羅馬的根基,羅馬再也無法控制轄下的諸族和領土。而此時,匈奴人回到喀爾巴阡山以東,進行休整。

在這次戰爭中,西方諸族在匈奴軍勢的壓力下爲生存互相火併。而匈奴人則佔據了巴諾尼亞把當地的哥特人列入統治之下後又開始無憂無慮的放牧生活。

烏爾丁死後,路加即位,路加死後他的兩個侄兒白裡達阿提拉共同治國。

在這段時間裡西歐相當平靜,而北歐,東歐戰火紛飛,盎格魯撒克遜人不堪匈奴壓力,渡海流亡到英倫三島。

在俄羅斯南部草原的匈奴人也歸與阿提拉旗下,俄羅斯森林民族——斯拉夫人,芬蘭人也告屈服,斯拉夫人就是在此時以“匈奴僕人”的身份第一次進入西歐的。

白裡達死後,阿提拉獨領匈奴,成爲歐洲最有權勢之人,王庭設於多瑙河以東的大草原上,此時的東西羅馬都要向阿提拉進貢,匈奴在東方失去的榮光在西方找了回來!

趙禎看着興奮的角廝羅微微感嘆,也許自己又在西方造就了一個“上帝之鞭”?

只要是和東方文進行過對抗就會明白,在古老的智慧中,東方已經把戰爭變成了超越常規的“藝術形式”。

東方的手下敗將經過華夏文明的歷練後,幾乎可以碾壓西方的文明,尤其是以遊牧爲主的高原或是草原文明,一旦他們抵達西方便會立刻蛻變成爲當地的霸主。

但即便如此,趙禎依舊決定給予角廝羅以一定的支持,讓成爲西方的新夢魘…………

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六百章對策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
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六百章對策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