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

對於烏骨託託的歸降包拯和蘇洵是相當歡迎的,他不僅帶來了重要的情報,就連羊苴咩城的情況都說的清清楚楚,最重要的還有南蠻軍撤退的路線!

狄青預估的不錯,南蠻軍果然要從華陽古道撤退,並且明日就走。

蘇洵與包拯對視一眼後轉頭望向姚光,他是這裡最高的武將,也是最知兵事的人,陛下一定有密旨交給他。

果然姚光面色嚴肅的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牌道:“御前金牌在此,本將有便宜行事之權,官家口諭,如若南蠻軍潰逃,則尾銜追擊,不可過速亦不可緩,務必圍殲之!”

包拯恍然,難怪狄青要率領七千人先行抵達華陽道,如此一來便相當於切斷了南蠻軍的退路,一邊斷頭一邊尾銜追擊,如此方可殲滅之!

整個大理國犯邊事件被理得清清楚楚,先是陛下派遣黑手的宋平挑撥大理段素興進攻成都府,雖然不知他是如何挑撥,但至少他做到了。

接着便是大宋軍隊的圍殲計劃,不遠處的康定軍怕是也早就得到官家的密旨了,否則不會眼睜睜的看着成都府被圍。

這麼說陛下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吞併大理國並且還要剿滅這次出征的南蠻軍!

回頭望了一眼蘇洵,這傢伙一定是早就知道的,否則哪會如此淡然,微微不滿的開口道:“此計明允怕是早就知曉了吧?”

蘇洵點了點頭:“的確,陛下早已將滅國之策示下,允明知曉。”

“堂堂之軍,正義之戰,方可戰無不勝,陛下如此下策難道你就沒有上疏勸誡?”

蘇洵微微一笑:“爲何勸誡?他段素興坐擁大理卻倒行逆施,昏庸無道,致使大理境內百姓叫苦不迭,往往逃竄到我大宋境內,或是成爲流民,或是落草爲寇,對我大宋百姓之害尤重,如今陛下去國奪爵收歸王化,使雲南之地重回故國有何不妥?!”

包拯微微皺眉道:“再怎麼說大理都是太祖定下的不伐之國,我大宋出如此齷齪之計……”

“包希仁你放肆!”

姚光出聲喝止包拯的話,這不就是在說陛下齷齪嗎?

包希仁這個監軍難道是昏了頭不成?

姚光擔心的望向蘇洵卻見他毫無怒色,反而嚴肅的說道:“包學士,你久居集賢殿,應該知道陛下是什麼樣的君主,仁德無雙的陛下是爲的是雲南之地的百姓和華夏故土的完整,陛下在密旨中專門提到了你,之所以讓你作爲監軍便是讓你看清這個世道的正義。”

“這個世道的正義?難道就是以無名之師伐無道之國?何爲正義!”

蘇洵微微搖頭道:“錯,大錯特錯,陛下讓我在成都府任職如此之久,最爲重要的便是讓我瞭解大理國的情況,如今的大理早已非段氏建國之大理,而大理皇帝段素興也不似先祖段思平。

段思平在巡視農桑的時候死在路上,這段素興怕是會死在相國高智升的手中。如此大理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他的存在只會禍害我大宋邊境,使得我大宋百姓和大理百姓遭受荼毒!

陛下有云所謂的正義便是保護大宋的百姓,保全華夏故地!這世間哪來的絕對正義?偷竊的賊人也許是在爲自家面黃肌瘦的孩子買吃食,殺了他到底是正義還是無道?党項也不過是爲了立國而圍攻延州城,那我大宋是不是該拱手送人?在賊人和李元昊看來他們纔是正義!如今大宋也是如此,煌煌史書皆是如此!”

蘇洵一連串的反問把包拯給問住了,想了又想之後道:“這麼說來這次征伐大理和當初奪取党項兩州之地是一個道理?我明白了!”

包拯說的輕鬆可內心十分的沉重,蘇洵的話和官家的想法讓他覺得離經叛道,徹底的擊碎了他心中的是非觀。

什麼是正義,何爲正義?

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讓他措手不及,按照官家的說法,即便是煌煌史書中的正義之戰也是如此,只不過隱去了陰暗的拐角,只把光明的一面展現給世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儒家經典還有必要嗎?人人都如夏竦一般不擇手段便是,只要達成的結果對大宋有利的就行,還需遵守什麼法禮?

蘇洵見包拯失魂落魄的模樣微微苦笑,自己當初聽了官家的言論也是如此,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見識越來越廣,他愈發的覺得官家的所說的正確無比。

這世間就沒有所謂的絕對正義,同樣的也沒有絕對邪惡,就如陰陽雙魚一般互相轉換,重要的是看你在哪一邊,用官家的話來說只要保持住本心就不會被所謂的正義與邪惡所迷惑,做到真我纔是最好的。

沒工夫理會發呆的包拯,轉身前往衙門的簽押房,大戰在即誰用工夫給包拯做疏導。

而立之年的包拯相比年輕的蘇洵更難改變,一直存在他心中的儒家經典根深蒂固難以撼動……

只有狄青這樣的大將軍纔有權利設白虎節堂,蘇洵和姚光只能在簽押房中籌備計劃,南蠻軍明日便會撤走,大軍也要連夜的做整頓,但首先要委屈一下烏骨託託……

人被吊起來的感覺不是很好,但最少沒有性命之憂,烏骨託託很是淡然,只要能保住族人毀滅大理國,這些都算不得什麼,烏骨部是最傾向於大宋的,因爲烏骨部落正好在大宋和大理的交界處烏蒙山。

對於大宋的繁榮有序和大理的民不聊生烏骨託託深有感觸,與其在大理活的不像人,不如在大宋體面的活着,宋平這小子便在關鍵時刻送來了機會,更爲重要的是宋平並不在意族長之位……

大理境內的所有烏骨部族人都會聽從宋平的差遣,這一戰將會成爲烏骨部崛起的契機。

宋朝天子還特意賜名靠近烏蒙山的烏骨部爲烏蒙部,甚至答應給予王的爵位,但是烏蒙王一定要定居東京城,這雖然是人質的待遇,可烏骨託託求之不得!

居住在繁榮的東京城,有世襲罔替的烏蒙王爵位,什麼都不用做便能得到大宋朝廷的俸祿,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美好的事情?

當宋平提出條件的時候,烏骨託託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下來,不光是爲了烏骨部的未來,也爲了自己家的未來,在烏骨託託眼中,這便是正義。

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
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