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

流火的七月讓趙禎恨不得褪去身上的鎖子甲,陳琳在趙禎進入大殿前專程給他穿上了這件所謂玄鐵寶甲,看着身上黑色中微微發紅的鎢金鎖子甲,趙禎很想衝進大殿中,在老爹面前控訴陳琳的虐待。

所謂的玄鐵就是摻了鎢金的鐵,在這個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鎢金幾乎無法提取,只能靠天然形成採集,同時淬鍊起來也是相當麻煩,所以古人覺得鎢金最爲適合鑄造兵器鎧甲之類,玄鐵也經常被鑄成重劍。

可有沒有想過這玄鐵鎧甲有多重?趙禎在穿上的時候差點喘不過氣的窒息過去。他相信穿着這個寶甲不用別人刺殺自己就會窒息而死……

陳琳看着氣急敗壞的太子第一次露出尷尬的表情道:“殿下還在生老奴的氣?”

“把我身上的烏龜殼子拿走我就當沒發生過!”

卸甲之後的趙禎望着陳琳道:“你不會是故意整我的吧?”

“太子殿下愛怎麼想隨您,老奴只能說是重視您的安全……”

趙禎無奈的翻了個白眼,老而不死是爲賊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就是爲陳琳準備的!

陳彤小心翼翼的看着太子,顯然他現在才知曉陳大官的手段,整個禁中,不,是整個皇城中除了官家這位主宰外都對陳琳禮敬三分,包括外朝的相公們,就連寇準這樣的輔弼之臣都對他敬重有加,光論手段的話,太子還是有些稚嫩。

大殿中安靜異常,彷彿沒有一個人,但數道目光直刺在自己的身上如探照燈一般明亮,老爹罕見的坐在上首的御座上微笑的看着自己,寇準丁謂曹利用等人站在殿中的廊柱前默默不語,大殿的中央跪着一個披頭散髮的人,身上的內侍公服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身份:昭宣使周懷政!

在他的對面還站着一個大耳的武將,從他身上的穿着就知道他也是樞密院中的相公之一,可趙禎從未見過他,這就有點奇怪了,要知道大宋的相公沒有他不認識的。

看着趙禎迷惑的眼神,一直在他身旁的陳琳開口道:“這位是曹太尉,官至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籤書樞密院事曹瑋。”太尉是對大宋高級將領的尊稱,就像稱呼宰相爲相公一般。

曹瑋?他就是大宋名將曹彬的兒子!難怪身上的將門氣息那麼重,曹家是大宋將門中的奇葩,家主曹彬隨太祖太宗征戰天下,子孫也是個個勇武,從不向其他將門那樣膽小怕事用紈絝把自己僞裝起來,曹家的家風之彪悍整個大宋的將門無人企及。

也只有他家能在大宋做到武將出任文資的逆天事情。

面對曹瑋的施禮,趙禎回禮點了點頭,這家貫穿整個大宋歷史的家族不可小視,正在他思考的時候,老爹發話了:“既然人都到齊了,曹瑋你就開始吧!”

看來官家是要親審周懷政,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無論是誰被身邊多年陪伴的老僕背叛都會覺得不可思議,趙禎理解老爹此時的憤怒。

曹瑋顯示對趙恆躬身一禮後才轉頭對地上的周懷政問道:“怎麼,周大官現在還不打算說嗎?所有的人都到齊,看你還如何狡辯!”

周懷政無力的笑了笑道:“奴婢的所作所爲曹太尉難道看不出來嗎?”

“笑話,某家當然能看出來,謀逆,大不敬……”

“這些奴婢可不認!奴婢所作的一切皆是爲了我大宋的江山社稷,丁謂曹利用等人實乃奸相!官家重病皇后監國,豈不笑話?牝雞司晨國將不國!”

這幾句話周懷政幾乎是喊出來的,聲音嘶啞中帶着一絲激動,彷彿是在說一件彪炳千秋的偉業,大殿中的衆人嘲笑着看着他的表演,甚至連寇準也不例外。

周懷政喘息了幾下又道:“奴婢請官家禪位太子,請寇相公主政輔佐這有何錯?”

唰~的一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這位太子的身上,趙禎苦笑一聲此時自己如果不出面解釋怕是要惹起非議:“周懷政,孤真的很可憐你,你瘋了!

皇后監國乃是孤親自向官家提議的,況且歷朝歷代都有皇后或太后監國的事情,這是無奈之舉,孤不想與你說太多。最主要的是你看看大殿之中有誰像個傻子?

你的說法和行動相悖,丁謂等人乃是一國之相,豈能說殺就殺?自有國法判之!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律法!況且孤也不傻,你想利用孤上位這是大家都能看出來的事實,不要爲你的醜惡找藉口了,早點認罪吧。”

上首的趙恆滿意的點了點頭,兒子一眼就看穿了周懷政的僞裝這很好,之前也是他向陳琳示警,看來這件事和他無關,趙恆心中的唯一的擔憂放下,雖然他不相信素有仁孝之名的兒子能指使周懷政謀逆,可熟讀史書的他知道皇權的爭奪有多黑暗,現在看來兒子並不會被慾望所吞噬。

一旁的寇準也是連連點頭,太子只用寥寥數語就揭穿了周懷政的謊言,這是很不簡單的,畢竟他纔是個十歲的孩子。

丁謂臉色一變,本想用這件事打擊太子的威信,沒想到太子卻直接把周懷政的陰謀揭露出來,更爲被動的是太子的話,什麼叫丁謂等人乃是一國之相自有國法判之?這不是在變相的在說自己有罪嗎?!

正當他準備反擊的時候,曹瑋開口道:“周懷政你還有何藉口,太子目光如炬已經看穿你的謊言,官家更是早已知曉!你不會認爲這種小伎倆能欺瞞這裡的袞袞諸公吧?”

周懷政此刻呆滯的眼中無一絲光彩,他的眼眸就如死人一般,渾渾的夾雜着灰白的顏色,無力的嘆道:“成王敗寇,隨你!”

曹瑋轉頭對御座上的趙恆道:“啓稟官家,此事已經明瞭,周懷政權慾薰心企圖謀逆!臣以爲當梟首示衆以儆效尤!”

趙恆看着多年陪伴自己的周懷政,此時的他已經失去往日的機靈妥當,只有頹廢和無力。當年太宗在戰場上撿到了他,交給內侍省中丞周紹忠撫養,所以才被賜予周懷政這樣的名字,他不光是內侍,還是自己兒時的玩伴,甚至還是太子兒時的玩伴,可現在卻做出這等謀逆之事!罪不可赦!

深吸一口氣趙恆幾乎用盡全身的力氣喝到:“夷三族!”他此時狠不下心來誅九族,還是給他周家留下一系血脈吧!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