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

雖然十月已經入秋,但秋老虎的厲害仍然在讓人們覺得炎熱異常汗流浹背,一部分是來自天氣的原因,另一部分則是來自與宣德門外的熱鬧。

宣德門外已經是人山人海,東京城的許多百姓都擠在這裡圍觀即將成爲駙馬都尉的蔡伯俙,只要提到他,許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誇一句仁義商賈。

原因無他,身爲蔡記名義上的大掌櫃,無論是酒樓商鋪,還是工廠作坊,給出的工錢和待遇都要比其他的商賈高上許多,而且有許多制度都是從蔡記開始推廣實行的。

比如一天只工作四個時辰,超出的時間雙倍工錢,工作五天休息兩天等等,這一系列的以人爲本讓蔡記的夥計工人驕傲無比,就連朝廷的部分衙門也開始實行。

蔡伯俙從小就被真宗皇帝贊爲神童,甚至以御製詩相贈,自幼便是官家的伴讀,簡在帝心的人物,如果不是尚公主,以後怕是前途無量,就連身爲三司使的丁謂都親自爲他開道,可見他在朝中的人緣不簡單。

就在旁人羨慕異常的時候,蔡伯俙坐在馬上僵硬着笑容機械的揮手,沒辦法丁謂之所以前來爲他開道主不是出於關係好,也不是把他蔡伯俙當成自家子侄,而是窺伺與蔡記的記賬法和精明強幹的帳房先生……

蔡伯俙在心中無數遍的咒罵丁謂的無賴行徑,誰要你來開道了,就算要人開道,我自去尋彭七行不行?

不就是官家正式召見駙馬都尉嗎?用得着這樣大張旗鼓嗎?

關鍵是隊伍後面不斷向人羣拋灑絹花銅錢的人,看着他們手上的動作,蔡伯俙真的很想衝下馬去搶錢……

按照慣例應該由皇帝老丈人召見駙馬擬定良辰吉日,這只是個形勢,主要還是考察駙馬的爲人和學識,良辰吉日什麼的其實早就由禮部和司天監定好了。

趙妙元的父親真宗皇帝已經大行,長兄爲父的趙禎自然接替了考察準駙馬的重任。

要說考察蔡伯俙的人品和學識那都是扯淡,這麼多年的相處下來,蔡伯俙的毛病趙禎一清二楚,但這種形式該走還得走,誰讓皇家的禮數大呢?

充當御士也就是伴郎的晏殊幸災樂禍的看着馬上的蔡伯俙,這小子賺錢是把好手,可一旦要這樣大手大腳的花錢就比殺了他還痛苦,昨天他可是聽見了官家對蔡伯俙說的話,公主的一分錢陪嫁也沒有!

這可不是趙禎摳門,而是大宋的公主尚嫁都是這樣,而民間的女子出嫁則會有數倍與聘禮的嫁妝,趙禎也不是小氣,派人送去了十五萬貫的銀錢,這相當於是便向的在給蔡伯俙準備聘禮了。

這算是皇帝的私人饋贈,算不得趙妙元的陪嫁,可誰都知道大宋最好的成衣鋪是碧雅軒,最好的化妝品也是出自碧雅軒,而且碧雅軒的幕後東家就是公主殿下和皇后娘娘。

去皇家買東西誰不放心?而且還有退換制度,只要你用了覺得不合適,不好看,甚至有污損的都可以去碧雅軒字號的商鋪退換,瞧瞧,這纔是人皇家的體面!

當然這方法是趙禎在王語嫣的死纏爛打之下告訴她的經營策略,以王語嫣的經商智慧一點就透,而她更看重的是皇家的臉面,她堂堂大宋皇后怎麼能讓百姓說她的店不是?

碧雅軒有一半的股份屬於趙妙元,王語嫣對待這個曾經的玩伴現在的小姑子那可是公平的緊,五五分賬自不用說,宮中但凡是有好東西都要給她留上一份,收買趙妙元嗷嗷的。

等趙妙元尚嫁給了蔡伯俙之後,這碧雅軒的財產就有一半屬於駙馬府了,在別人眼中是這樣,但可惜大宋對女子的嫁妝保護的相當嚴格,即便是丈夫去世,出嫁的女子依然能帶着嫁妝體面的回到孃家……

大宋和唐代一樣,只要是公主尚嫁必然是,選尚者降其父爲兄弟行,也就是說駙馬以祖爲父、以父爲兄、以母爲嫂,公主也不是完全不拜公婆,只是把公婆當兄嫂而已。

真宗時期,趙禎的姑姑成爲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位溫婉如玉卻心思通透的公主在公公李繼昌生日時,以舅父之禮謁拜之,得到真宗的讚許,並密以兼衣、寶帶、器幣助其爲壽。

但這一切畢竟是建立在李繼昌身份高貴的基礎上,而蔡伯俙的父親只不過是小官吏而已,既沒有高貴的家世也沒有相對應的權利,唯一有的就是蔡伯俙這個被皇帝視爲左膀右臂的朋友,要不然他連和公主見面的機會也沒有。

大殿中,蔡伯俙尷尬的望着上首的趙禎,這是他第一次規規矩矩的站在大慶殿之中上奏,往日裡他都是儘量往人少的地方躲,要是能有個庭柱就最好了……

大宋嫁公主不光是皇帝的事情也是文武百官的事情,蔡伯俙傻笑着對文武百官道:“諸位前輩,後學蔡伯俙有禮了!”

身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王曾笑道:“你倒是挺會說話,以文人前輩相稱倒是免去了官職的不便,既不得罪人,又顯得書生氣,滑頭,滑頭!”

王曾的話讓大殿中百官哈哈大笑,氣氛也隨之輕鬆了一些,畢竟是喜事,誰也不想把這種形式上的考察當成一板一眼的國事來辦。

再說誰沒事去得罪公主玩?而且這位公主還是個古靈精怪的主。

只要今日在大殿上說蔡伯俙的不是,明日保準自家女眷的一些醜事就會被翻出來,在東京城傳的沸沸揚揚。

正式的朝會之後,羣臣散去,便是趙禎和蔡伯俙這個準駙馬的吹風會,也就是閒扯……

蔡伯俙和趙禎的關係自不用說,沒必要刁難這個好友,在三才的虛引下,兩人向後苑走去,一路上蔡伯俙都在大倒苦水,惹得三才嘴角抽搐,冷冷的威脅道:“駙馬的話老奴都記下了,公主殿下待老奴不薄……咳咳!”

趙禎笑道:“你這老貨要討喜錢就直說,蔡伯俙你看着辦了!”

蔡伯俙擠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大官說笑,您的喜錢怎麼會少,等您送公主出宮的時候,小子一定奉上!”

瞧着他割肉似的表情,三才撇了撇嘴:“這麼有錢的人還如此吝嗇……”

見三才走遠,蔡伯俙指着自己的胖臉道:“官家,我吝嗇?蒼天可見,我可是從未貪沒過蔡記一分錢!”

趙禎知道他說的是實話,笑眯眯的開解道:“誰讓蔡記日進斗金?不知者當然覺得你是個大金豬……主。”

後苑中只剩下趙禎和蔡伯俙兩人也就沒那麼多的規矩了,兩人坐在巨大的鞦韆上一邊搖晃一邊說着男人之間的小秘密……可惜晏殊不再,否則會更熱鬧。

直到天色昏暗,蔡伯俙才從東華門悄悄的離開,本就在東華門外的蔡府近的很,早上是沒辦法只能從宣德門進入,而傍晚離開則是悄悄的回家打槍的不要,蔡伯俙帶來的銅錢和絹花早已在宮人的揮散下一乾二淨,只剩下幾個大籮筐孤獨的躺在馬車後面……

關於柳三變的事情,這裡要說一下,柳永這人在詩詞一道上可謂是驚才絕豔,許多的詩詞現在看來也是相當的不錯,很容易把人帶入他的意境之中,也許是他的詩詞太過引人注目,而且嚐嚐有宿怨之語,讓人覺得狂妄,加上他是生活作風……咳咳,但不能否認他的其他才能,宋史中可是把他當作名宦來稱讚的,景佑四年調任餘杭知縣,撫民清淨,深得百姓愛戴。因,爲政有聲,所以才被稱爲名宦。

話說海瑞的情商也是很低的,而且古板不變通,四處碰壁的他依然被贊爲海筆架不是?情商低的人自然有他能勝任的位置。

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
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