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派系養成

相對於爻都朝堂的爭鬥,現在這渤地前沿戰場上卻顯得平穩。

東市軍這兒,兵戈被擦油,瓦刀和鑿子等營造工具則是沾滿了灰塵。至於另一邊則是“貧乏”。

冬季,顧首關和其周邊山巒被覆蓋了一層雪。城牆上的昊軍並沒有站崗,而是紮了一個草人在城頭上,守城的則是自個龜縮在一個風口小的地方,目光無神的看着牆壁,一句話不說來減少能量消耗。同時小心翼翼將火炭中石頭挑出來,裹上破布塞到自己衣服內。

而就在這一片安靜時,關牆下方“呲溜”一下,一個煙花釋放,啪的一下紮在城頭上,爻軍看着顧首關城頭上人頭亂動,聽到鑼聲噼裡啪啦的敲着,則是拍馬離開了,然而又沒有完全離開,晚上時候會再來。

對付實力強大的對手,武飛是有着十二萬分尊重。——即原本對顧首關,武飛是準備熬到37下半年年後再動手,讓渤郡的百姓們再養一養,糧食再聚一聚,再把顧首關內守軍銳氣耗一耗,這樣的話,武飛確定,能夠在傷亡一千以內的情況下,拿下這座關卡。

可現在趙誠來了。他在顧首關後北側八十里預備了一支軍事力量,既方便就食,又方便隨時隨地支援顧首關。

武飛確定自己的“考卷”來了,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試着答卷,這幾天一直是派人小股部隊不斷到顧首關下面開始三天兩頭望風。

武飛不僅僅是騷擾,還組織一批奴隸衝到關卡去,探查關卡下面有沒有什麼陷阱。

關於海上襲擾,武飛也不追求繳獲敵人糧食了,告訴趙獻忠遇到敵人隊伍直接用火箭。

…考試卷上,一定要填滿,不能留空…

顧首關內,趙誠看着城頭上因爲煙花而產生的混亂,表情略帶不悅。這顯然是在關城外的巡查者沒有工作到位。

趙誠經過十天半個月交手,發現渤地戰事變成了“膀胱局”。那個武小雀與自己當屬伯牙絕弦。

趙誠甚至感覺到:“自己來之後,武飛有些人來瘋。”

在趙誠的戰略中,丟掉顧首關無關大局。在其他戰略點上找補過來就行。

但是按昊國現在情況,如果顧首關在趙誠手上丟掉,那就有大事了!這些年來昊國內的龍裔正在想要從趙城手中奪回兵權,而此時若在顧首關這兒挫敗,剛好給了龍裔們口實。

趙誠看到武飛這個“你不打我我就得煩你”的態勢,頭皮發麻。

他必須硬接這個屎盆子了。而且趙誠冥冥中感覺到,武飛不僅僅是虛張聲勢,只要自己的防守一時懈怠,亦或是說,趙誠只要一時之間不得不抽身其他地方,撤出顧首關,渤地的這支軍團鐵定會捅上來。

“大人,這些渤軍真的讓人厭煩!”一個趙誠提拔的裨將對城頭上煙花進行了不屑一顧的表態。

顯然關內一些士兵已經被渤郡襲擾戰術弄怠倦了,覺得不必爲這些小把戲上心,日日夜夜地在城上盯着。

趙誠搖了搖頭,對這些自己提拔的將領道:“你們認爲對面是在作假,但其實對面是真的想從我手上打此關。爾等若是鬆懈了,那位(武飛)必然會來。

趙誠做了新的決定,派遣幕僚使用關係,花錢將自己麾下那些忠誠將領挪回沙洲去。

趙誠幕僚對此表示,大人如果你硬調人,是不行,得讓昊軍主動排擠我等,我等才能順應時勢,(手指虛指趙城身後屏障上龍紋)被調走。

趙誠點了點頭,對幕僚問道:“燕地到南方貿易的貨殖有哪些,哪些是名貴的?”

隨着幕僚列出名單後,趙誠點頭:“這些我們要都拿在手裡。(等待龍裔來搶奪,排擠)

…忠誠度已經不足…

趙誠在向浦娥彙報先期情況。雙方現在是在耗耐性,如同小孩子看誰先眨眼一樣,等着對面的國勢頂不住。

然而浦娥都看得出來,這樣耗,趙誠顯然是佔據下風!昊國的國力支持不了這樣消耗,燕地的產出不夠,武飛這邊呢,則是能耗得起,內部恢復農耕生產,並且一點一點地掐斷了北邊昊國商路,堵住了皮草換糧食的可能。

昊國君主和內部派系,也放不下心,讓趙誠長期地把持着燕地各處要衝。

在12月年關時候,趙誠想使詐,派遣人騎着自己坐騎趁着夜色離開關卡,故意假裝自己不在關卡中,想要誘騙武飛提前攻擊關卡。

但武飛只派輕騎,也裝作自己沒興趣攻城,在顧首關下繞了一圈,彷彿完成既定任務一樣離開,就回去過年了,搞得顧首關內的守軍反而緊張兮兮,一整個年都沒過好。

年關後,雙方互相拜年,祥瑞,一片其樂融融。但背地裡都在咒罵對方“老狐狸”“不老實”

…大爻權威正在強化…

年關,黃玉城中,一朵彩雲從南邊飄來,貴客出現在城中。

朝廷那邊派了天使,這位黃門送來了美酒和布帛嘉獎三軍。尤其是在旨意中重點提到了李孝榮和木星語等爻都出身的將領,對他們都進行了封賞。

武飛和衆多將領們跪下來謝恩,這是戍帝入都後對渤郡戰事的肯定。至少戍帝現在還能表現“包容”。

黃門在嘉獎後還頒佈了:允許爻都子弟回鄉的恩典。

說是恩典,其實是戍帝要抽調這支東市軍的骨幹回去建立近畿軍事力量。

在黃門宣佈這個恩典的時候,那些爻都系的將領們紛紛看向武飛,當然這一幕宮宦也看到了。

在現場壓力下,武飛很利索地回道:是的,征戰大半年了,大家該回家看看了,所有從南邊來的弟兄,今天晚上抽籤決定探親順序。

武飛起身對黃門說道:“這位郎官還請通報陛下,軍中原有法度需要有人來維持,故,爻都子弟不能一次盡歸。”

黃門:“將軍治軍嚴格,且體察君心。請將軍放心。”他笑眯眯接過武飛遞到其袖口的金子。

這位戍帝派過來的宮宦,從戍帝那兒得到主要任務,就是從這兒調兵。——只要武飛願意給,那就是忠臣。願意讓半個軍千人返回都城,那是大忠,而哪怕只是讓一百人還都,那也是表明了態度的。

既然武飛表明了態度,黃門就又給了武飛一個旨意。

武飛看到了這個旨意後,懵逼了一下,戍帝讓武恆羽來幫自己,同時宣佈先破顧首關者爲“徵北將軍”。

黃門道:“陛下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想必若是自家的兄長前來,將軍定能拿下顧首關吧。”

武飛思索着戍帝背後用意,隨後點頭道:“多謝陛下,家兄有萬夫不當之勇,若是他在了,顧首關必然能夠拿下。”

黃門道:那就好,就好。

當黃門去和其他爻都的士官們細談論戍帝恩威時候,武飛則是默默地坐着。

…坐着寫作業…

戍天曆37年1月份,四處都是年關的炊煙的氣息。由於沒有北邊遊蕩的騎兵過來打草谷,各家各戶都過着安穩年。

年關第一天,黃玉城官道,道路上車轍開始出現,各地鄉老們坐着牛車裹着枯草,趕到黃玉城大院參加第一屆維持會,這樣不成體統的會議是武飛主持的,所有人的牛車也都是統籌安排,至於枯草保暖也都是武飛的策劃。

在庭議中,鄉老們相互拍掉身上草碎屑,自嘲道都是草民。

而武飛也不在意這些形式,開始直接進行列表彙報統計工作。

現在武飛兼顧渤郡的人力安排,開始新建水渠,儲存糧食,鋪設道路,這些事是過去渤郡太守的職責,但太守顯然是不合格,徵發徭役時每年都會累死上千勞役,讓幾百戶家破人亡。事實上大爻內,那出身世家門閥的太守刺史們,他們的工作也都無武飛如此能力。

這個時代太守刺史們平均水準太低,以至於在這個封建時代,輕徭薄賦成爲治理官員的美談。

話說輕徭薄賦真的是萬能藥,天下爲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造反呢?州官需要精幹地、有效地組織勞動力(徭役)投入到水利,道路這樣的工程體系內。這是技術活。

秦漢時期就是這樣恢復生產,後漢兩晉中央失去了對州官的考覈體系拿捏,以至於州官治理能力出現了持續幾百年大倒退。

並且到了宋明也都是如此,皇權不下縣。放任世家大族私自蓄養奴僕。以至於河渠和道路修建所需的勞役工作,全部攤派給底層自耕農,而自耕農大量因爲勞役死亡後,產生消極影響,逃避勞役,公共設施進一步缺乏人力維護。進而糧食產量下降,道路運載能力不足,生產和調動資源的成本增高,惡性循環。

武撼巒曾對武飛說過“你是有宰丞之才”,當時武飛對此認爲是自家人誇自家人。

但北上後武飛也發現了:自己做的比大爻的其他區域州官都要好,當然這是“眼界超越時代”所帶來的好處。

例如:對渤郡優化了人力。武飛爲了不讓世族隱藏人力,在地方上搞起了投票制度,各個維持會的代表必須要爭取到足夠多當地成年男子的投票支持,才能保住席位,維持會內票數對應每個話事人的話語權。

通過投票搞清楚了維持會中的實力派們後,武飛對他們攤派勞役。維持會中,誰拉的票多,誰攤派的多。當然,誰出的人多,武飛案臺前擺着的地方意見就以誰爲主。察舉制人才選拔也就直接他們定了。

當徭役到手後,武飛按照“軍事管理”進行安置。武飛調走一批軍中出身貧苦的子弟爲吏,勞役一天工作時長不超過五個時辰,甚至工傷都預備了醫師。渤郡今年的勞役沒怎麼死人,甚至大部分都還帶了一些銀錢回家。

隨着水渠修起來,糧食產量多起來,勞役死的少,以至於現在各家大族都覺得武飛留下來挺好,甚至想着武飛乾脆別走了。

當然武飛知曉自己走後這個體系就會逐漸失效,因爲這套體系需要“會計算會書寫會權衡”的人才,門檻太高了,至少相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太高了。

因爲一旦勞動力調動算漏了,那就是羣體事件,沒有系統性培養人才的結構(現代教育),人才缺失那是常事。秦一統天下後就遭遇這樣的危機了。

起義軍說實在的,還是秦國自己徵調組織起來的;要是到處徵徒,劉邦那些人留在鄉下,即使是遭遇天災,也真的不一定能聚的起來。

宣衝的一家之言總結:秦法徭役會被起義推翻,宋法徭役則是會被外族暴打亡國。

而眼下,渤郡是在邊塞,武飛擁有足夠對內治理和攘外安境的能力。

武飛對維持會甩出了一個個命令,然後根據今年各個維持會的狀況,公佈孝廉的名單。

武飛在渤地辦的事情,被探子一一報到趙誠面前,而一邊聽聞探子講述,一邊看着南方地圖的趙城久久不能釋懷。

顧首關這邊,知曉自己是在蹲坑被消耗時間的趙誠忍不住道:“你這樣的人,是治世之能臣。”

…久坐着不動,心思會飛…

武飛開完維持會決議後,這邊則開了軍事會議,過去的東市軍骨幹是爻都的部隊,在武飛的刻意引導下,準備本土化,不斷提拔渤地子弟。

目前屯田政策非常成功,將目前戰亂的荒田加上河渠引入後,新開墾的田地,在統計後比戰前還多了一倍。

武飛設置了一套商鞅變法體系,開始通過軍功授爵模式,將這些荒田重新授予這些本地軍官們,時間用不着多久,兩年之內,這片土地的世家和宗族就會朝着軍功集團的方向轉變。關隴軍事集團化。

就在武飛思索着該怎麼繼續耗下去,李孝榮在諸多士官的攛掇中,開始對武飛進行“逼宮”。

“孝榮,你來了。”武飛在沙盤前凝視壓根沒擡頭。

李孝榮走進來,瞅了一圈,然後提溜着一盒橘子進來,對武飛說道:“大人,這是老家那邊寄來的,您嚐嚐。”

武飛看了看他,笑着說道:“有什麼話,直說吧。”

李孝榮:“大人,我們什麼時候打顧首關?”

武飛頓了頓:“怎麼,想回家了?”

李孝榮抓了抓後腦勺:“這倒不是,就是您這憋着不上,大家都覺得手上不得勁!”

武飛拍了拍他說道:“你們隨我出爻都後,大小戰役數十場,當初一百五十人,現在還有幾人?”

李孝榮頓了頓說道:“只有三個弟兄傷殘,現在還有147人。”

武飛望着他說道:“所以你們打的太順了,總覺着所有城池都能一戰而下。”

李孝榮:“可是現在,您不是準備的夠多了?“他看着武飛身後滿當當一牆的竹簡,這些都是每個月一次的開會記錄。”

會議中通報渤地現在的藥品,布匹,桐油,那是越攢越多。而現在還在屯田屯糧。

武飛嘆了一口氣:“要爲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好了先不說這個,你覺得渤地的水土如何?”

李孝榮:“大人,渤郡在您的治理下,現在欣欣向榮。”

武飛看着他:“你有沒有打算在渤郡的一個城中任職太守呢?”

李:“大人,您不會真的是——?”

武飛:“養寇自重對吧。”

李孝榮閉口不語,並且驚慌地看着帳外,武飛擺了擺手說道:“陛下的眼線今天不在。再者,就是告知陛下也無所謂”。

武飛盯着他說道:我養的不是寇,而是你們。我嘛——隨時可以被一紙調令調走。而你們不一樣。未來是陛下肱股之臣,現在治理好渤郡後,陛下需要外放重臣的時候,就會從爾等中挑。”

李孝榮渾渾噩噩離開在的其他同僚詢問中,他咬了咬牙對同僚說到:”大人希望我們這些爻都子弟在渤郡和本地人同甘共苦一陣子。“

…武飛:戰勝的榮耀我不會獨享…

武飛和李孝榮詳細解說了東市軍的未來,從東市帶出來的這一批士官們最終會成爲一個派系。

既然會成爲一個派系,那麼就要從派系角度考慮,一個派系不單單是有大量精幹在軍中,同樣要有一批人在地方中,這樣才能在接下來一切變局中,成爲常青樹。

武飛原話:“如果一股腦打完收工,那麼回去後,就會被拖着站隊。而一旦站隊站錯了,所有功績就一筆勾銷,所以留下一些人蓄而不發,纔是後手,我的確可以被一張詔書就撤走,但是整個東市軍是我和你們一起攢下的,我不想看着心血,被權謀者稍微動一動手指頭就劃入淘汰組,最終一切榮耀和輝煌被雪藏。”

立春後最後一場雪化了。牛開始拉着犁了。

視角來到爻都。 37年春祭,戍帝在萬衆矚目下主持。然而更加讓百官感覺到詭異的是,周王沒有在場。

要知道半年前,戍帝還樂呵呵地讚歎周王監國有方。但是現在已經有不少周王一系黨羽入獄,不少對天上事敏感的世族,對此已經知曉儲位可能有變。

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01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111章 孑然一身的武飛,重開戰場的趙誠第147章 天佑?第13章 繁榮下血腥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81章 蚩尤兵?第46章 選材第15章 腐蝕變異第113章 被敲財第110章 入京第8章 平南之戰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120章 戰鼓擂第28章 與“好奇”分手。順天應人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55章 “兵家”斷檔第119章 宴第95章 選賢歸南第87章 輕取重地第71章 聖降第20章 挑燈寫作業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12章 操心之責第139章 朝局震動,新舊第124章 雍水第二戰第23章 破關第87章 輕取重地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73章 離火現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30章 跟腳紮實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78章 進取第51章 收穫滿滿的出關第28章 與“好奇”分手。順天應人第140章 迎駕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72章 主公,請!第93章 “毫無下限”的現代人第89章 浱水之戰。第86章 趁其不備第2章 兵家傳承第126章 王家渡第98章 臣道第90章 拉鋸第126章 王家渡第109章 瞪誰,誰懷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66章 邪道行第57章 給穿越者來點震撼教育第127章 “入,展,取”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40章 迎駕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96章 爻都寶貝 南方王道第66章 邪道行第124章 雍水第二戰第113章 被敲財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90章 拉鋸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34章 城拒黑潮第47章 勇與智第87章 輕取重地第6章 守營第65章 軍分南北第121章 行至第64章 仙宗入世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20章 挑燈寫作業第39章 審訊戰俘第19章 一路猛打,另一路籌算。第110章 入京第33章 節節阻擊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32章 逐漸上手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40章 白嫖系統的“漏洞”第110章 入京第19章 一路猛打,另一路籌算。第78章 進取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82章 檢點兵馬第30章 跟腳紮實第6章 守營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55章 “兵家”斷檔第49章 四月同天第69章 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第27章 出關,回關。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
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01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111章 孑然一身的武飛,重開戰場的趙誠第147章 天佑?第13章 繁榮下血腥第100章 列車, 集權,派系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81章 蚩尤兵?第46章 選材第15章 腐蝕變異第113章 被敲財第110章 入京第8章 平南之戰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120章 戰鼓擂第28章 與“好奇”分手。順天應人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55章 “兵家”斷檔第119章 宴第95章 選賢歸南第87章 輕取重地第71章 聖降第20章 挑燈寫作業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12章 操心之責第139章 朝局震動,新舊第124章 雍水第二戰第23章 破關第87章 輕取重地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73章 離火現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30章 跟腳紮實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78章 進取第51章 收穫滿滿的出關第28章 與“好奇”分手。順天應人第140章 迎駕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72章 主公,請!第93章 “毫無下限”的現代人第89章 浱水之戰。第86章 趁其不備第2章 兵家傳承第126章 王家渡第98章 臣道第90章 拉鋸第126章 王家渡第109章 瞪誰,誰懷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66章 邪道行第57章 給穿越者來點震撼教育第127章 “入,展,取”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40章 迎駕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96章 爻都寶貝 南方王道第66章 邪道行第124章 雍水第二戰第113章 被敲財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90章 拉鋸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34章 城拒黑潮第47章 勇與智第87章 輕取重地第6章 守營第65章 軍分南北第121章 行至第64章 仙宗入世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20章 挑燈寫作業第39章 審訊戰俘第19章 一路猛打,另一路籌算。第110章 入京第33章 節節阻擊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32章 逐漸上手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40章 白嫖系統的“漏洞”第110章 入京第19章 一路猛打,另一路籌算。第78章 進取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82章 檢點兵馬第30章 跟腳紮實第6章 守營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55章 “兵家”斷檔第49章 四月同天第69章 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第27章 出關,回關。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