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兵臨曲阿

劉繇北上時,或許是因爲卸下了州牧重擔,徹底熄滅了割據一方的心思,劉繇的身體倒是漸漸的穩定了下來。

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好轉,但至少不再繼續惡化了。

因此,劉繇一行人北上的速度也就放慢了下來了,劉繇甚至都願意接受當地士族官吏的宴請。

此時廣陵太守乃是陳羣之父陳紀,陳紀本來就在這幾年裡去世的,但結果到了徐州之後,經過了華佗的調養,又被劉備給拜爲廣陵太守,身體居然還挺好的。

其實這也能理解,現在的潁川是個什麼情況,而且老年人本來就容易胡思亂想,天天看着荒無人煙的家鄉,這沒事也得折騰出事情來。

現在到了徐州,兒子出任地方,自己又是劉備的半個舉主,偏偏劉備還相當重視這份恩情,這讓陳紀心情大好,本來就沒太大毛病的身體自然也就變得康健了起來。

陳紀和劉繇也是舊識,只是關係並不深厚。

聽說劉繇路過廣陵,陳紀親自出城二十餘里地,來到江都迎接劉繇。

這份尊重和情分,讓劉繇十分感動,於是棄船乘車,跟着陳紀到了廣陵城。

這一次重逢,自己可謂是失意而歸,卻偏偏剛離開江東,就受到了陳紀的禮重。況且陳紀本人也是謙遜謹退的性格,學識又淵博,能被孔融推崇備至,自然是有其長處的。

劉繇和孔融的關係還真不錯,這一來二去,劉、陳之間的交情居然好了起來。

東漢其實是一個表面上沒有明顯的階級劃分,可實際上階級劃分無所不在的朝代。

就如同之前提到過,士族之間的地域歧視,這種歧視甚至細化到了一州內部都是很有層次感的。

就比如在荊州,荊南四郡中,就以長沙爲首,長沙的士族在荊南的地位最高。

豫州是士族勢力最爲龐大的幾個州之一,但豫州內,卻又以汝南爲首,潁川次之。

徐州內部也是如此,廣陵因爲地理環境的緣故,他的大部分上縣以及郡治其實反而是緊靠着揚州的。

所以廣陵在徐州境內,都是最底層的存在。

徐州士人本來就已經是在二等末尾了,廣陵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劉繇除了揚州牧以外,他還是青州的大名士,是能和袁紹平等論交的存在。

這樣的名士路過廣陵,還被太守給請來做客,而現在的廣陵太守,同樣是名滿天下的豫州大名士陳紀。

這種文士界的盛會,廣陵郡這種偏遠地區何曾有過?

這還不引得整個廣陵地區士族、豪強們的蜂擁追捧啊。

劉繇本來是個剛強性子,遇到這些看不上的人自然不屑一顧。

不過或許是有感於陳紀的禮重和投契,劉繇也給了對方很大的面子,參與了幾次廣陵當地舉辦的文會。

也因此,劉繇在廣陵待了下來,遲遲沒有繼續動身北上。

這一日,劉繇正在陳紀府上看書,他自入廣陵後,就一直暫住在陳紀的郡守府中。

突然,府外傳來騷動的聲音,似乎是人聲鼎沸。

劉繇皺眉不滿,對着一旁服侍自己的劉基道:“去,問問是何事喧譁。”

劉基應命,趕忙離去。

這喧譁聲不但沒有減小,反而越來越大了,而且範圍擴大到了四面八方,似乎全城的人都加入進去了似的。

劉繇心中一驚,他本能的懷疑是不是起了兵變。

也只有兵變纔會有這樣的情況,可問題是,他入城時,廣陵士紳、豪強,平民對陳紀的擁戴並不像是假的。

就在劉繇想着該怎麼辦的時候,劉基一路小跑回來了,白皙的鼻尖上還滲着晶瑩剔透的汗珠,顯得很是可愛。

“父、父親。”

劉繇臉色一正,訓斥道:“慌什麼,且勻氣了再說話。”

劉基一聽,趕忙深吸了兩口氣,平息了一下之後說道:“是笮公,笮公掛在城頭上了。”

劉繇愣愣的看着兒子,他怎麼聽不懂自己兒子在說什麼?

“笮融何時來的廣陵?他怎麼敢來廣陵?”

對於笮融在徐州乾的事情,劉繇也是多少有些耳聞的,自然感到詫異。

劉基小臉一白,知道自己說錯話了,硬着頭皮解釋道:“父親,並非是笮公來了廣陵,是笮公的腦袋來了廣陵。”

“腦……腦袋?”

劉繇愣了愣,猛的反應過來:“笮融死了!?”

劉基不敢怠慢,趕忙一口氣把話說全了:“回父親,據說笮公在句容設下酒宴,串通薛公想要伏殺劉徵南,卻爲劉徵南識破,故而斬之。”

劉繇聽的目瞪口呆,笮融和薛禮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被劉封給解決了?

“那笮融和薛禮的部衆何在?”

“據說已經被劉徵南盡數整編,現充爲徵南軍輔兵。”

難怪劉基剛纔去了不少時間,這事情問的還是挺清楚的,只是剛開始時沒說清楚開頭。

一股濃到化不開的挫敗感襲上了心頭,其實劉繇本心裡還是對劉封有氣的,想着最好對方在薛禮和笮融這兩個王八蛋身上能吃點虧。

結果自己視爲頑疾的兩人竟然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被劉封給除掉了,就連部衆部曲都沒能跑掉。

一想到笮融、薛禮兩人囤積的物資財貨,錢糧軍械都便宜了劉封,劉繇心裡就對他們更爲惱恨了。

我好聲好氣的和你們商量,給你們好處,讓你們出力的時候,一個個跟我玩心眼。

現在來個更兇的,你們倒是連命都送出去了啊。

想到這裡,劉繇心裡又忍不住嘚瑟了起來,就差大喊一聲死的好了。

“笮公在廣陵的名聲還真是壞的很呢。”

劉基看了眼父親,隨即繼續說道:“劉徵南下令將笮公的腦袋傳首徐州五郡。今日午時剛送到廣陵,如今已經全城鼎沸了,廣陵人對其恨之入骨,劉徵南之名望,於廣陵滿矣。”

劉繇沉默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

“好!玄德真忠厚者也!”

與此同時,北邊的曹操也在猛誇劉備。

他之前將袁紹的奏呈轉送去了壽春,此刻劉備的回覆也已經送來。

劉備的回覆有兩份,一份是奏摺,上呈天子的。

另外一份則是書信,寫給曹操的。

在奏摺上,劉備力勸天子切不可輕易遷都,洛陽乃是天下之中,大漢帝都,如今雖有殘破,卻仍不失天下人心所向。

若是移蹕冀州,名分何在?

同時,劉備還勸說大司馬可加大進貢力度,捐糧捐物,爲天子重塑宮宇,這纔是人臣之道。並表示明年秋收,願在去歲上貢之外,再多上貢一成財貨錢糧,以供天子修繕宮豫。

天子看了之後,大爲感動,環視左右,狠狠的誇獎了一番劉備的忠心。

至於劉備私下裡給曹操的書信就更直接了,當面駁斥了大司馬的狼子野心,並且乾脆利落的表示,如果大司馬當真目無天子,膽敢起兵威脅朝廷,他一定提兵北上,與大將軍一起共舉國事。

曹操得到這個保證,也是十分欣喜。

他之所以把袁紹的奏摺送去給劉備看,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嗎?

劉備的反應比他原先預想的最好結果還要好上三分,曹操原本覺得劉備肯堅定的站在自己這一邊幫忙吆喝幾句,增加自己和袁紹之間的話語權就已經很滿足了。

誰想得到劉備居然這麼仗義,還肯出兵。

劉備這可是落於書信上的承諾,要是日後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失信了,那隻要曹操拿出這封書信,對劉備名望的打擊可是實打實的。

由此可見,劉備這個表態的含金量之高,這也是曹操會這麼高興的根本原因。

另外,劉備還在書信中表示,有一份神秘禮物要送來雒中,獻給曹操。

曹操這人性格爛漫,本身好奇心就頗重,被劉備賣了個關子之後,登時就有些貓抓心了,甚至不惜送了書信去詢問劉備。

對於劉備的反應,曹操這方面的謀士都覺得是個好現象,甚至包括了荀彧和程昱。

畢竟荀彧和程昱只是天才,並不是鬼神。

同時也是劉備形象塑造的好,確實容易得人信任。

你要是讓袁術說同樣的話看看,曹操本能的第一反應就是冢中枯骨欲使我與本初相耗也。

劉備積累至今的人格魅力和政治信譽,纔是曹操以及荀彧等人相信他的根本。

這一點,就是劉封也代替不了。

畢竟和曹操是好友的人是劉備,不是他劉封。

曹操瞭解劉備的性情個性,卻不瞭解他劉封的。

********

笮融、薛禮被劉封斬首示衆,部衆盡數編組的消息傳了開去。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曲阿的守將吳攀了。

吳攀是吳景部下校尉,算是左膀右臂的將領了,之前就分了他三千部曲鎮守曲阿一線,屢次擊敗笮融試探性的侵擾,沒給對方留半點機會。

如今,孫策軍還留在曲阿一線的軍隊已經相當少了,也就只有這三千人,其中五百人分駐在丹徒。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因爲孫策、吳景、徐琨等孫家軍的高級將領們都一致認爲曲阿守不住,而且也不值得固守。

如果對面的是劉繇,那孫策軍在曲阿、丹徒一線放着三千人就足夠了。

劉繇本人已經在香草河一戰裡被打掉了威信和自信,這一年都沒能緩過來,再發動一次像樣的攻擊。

至於笮融、薛禮這些鬣狗,小打小鬧,想佔便宜試探性的發動攻擊,那很常見。

可要是讓他們拿出老本大幹一場,那這兩個人會比耗子退縮的還要快。

與之相對應的,如果面對是劉封的話,孫策等人覺得除非在曲阿擺上一萬五千,甚至是兩萬人,否則根本守不住。

而且要想固守曲阿,勢必還得在丹徒放上一支偏師,這偏師至少得是三千人以上,否則根本守不住。

還有一個更爲很麻煩的地方,曲阿雖然是吳郡的縣邑,可在東漢時代,他和丹徒北部的縣邑聯繫更密切。

這不僅僅是因爲這個年代還沒有京杭大運河,同時也是因爲曲阿到毗陵之間有着大量的沼澤,小河、小湖等地形。

如果不是舟船的話,來往其實是相當麻煩的,而即便是舟船,又不能達成點對點,沒法直接從毗陵抵達曲阿,效率也不算高。

這個問題日後江東就有過整頓,開挖了一條運河,疏通了沼水,但此時的麻煩確實是客觀存在的。

這樣一來,如果在曲阿一線駐紮兩萬人的大軍,顯然是無法靠曲阿和丹徒兩個縣邑的糧食養活得了的。

這勢必要從吳縣轉運,無疑又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既然如此,那不如拿曲阿和丹徒一線作爲警戒線,放置少量兵力作爲境界。

來犯的敵人少,就打退之,來犯的敵人多,就索性棄了曲阿,退回毗陵、無錫,甚至是吳縣。

這也是爲什麼曲阿作爲第一線,卻駐兵僅僅只有兩千五人,連帶丹徒五百人,總數不過三千的根本原因。

吳攀在句容,湖熟,甚至是秣陵都有細作探子,只是劉封的手段實在太過霹靂。

薛禮、笮融,哪一個都是擁衆數萬,部曲數千的大豪,就連正牌子的揚州牧劉繇也只能忍氣吞聲,對他們還是選擇極盡拉攏。

誰能想得到劉封作爲過江龍,還真就這麼強橫,一日之內殺兩豪,吞其部衆,快到周圍所有人都來不及收到消息,更別說做出反應了。

吳攀將收到的消息送往後方吳縣,傳令加緊城防戒備,同時還給丹徒下了道命令,讓丹徒的五百人放棄城池,全部撤回曲阿,顯然是做好了後續不對勁立刻跑路的想法。

吳攀的反應不能不說很快了,而且也很正確。

畢竟來的可是朝廷的徵南將軍,南征北戰,河東奉駕,橫掃潁川,奔襲壽春。

哪怕劉封今年才十三歲,吳攀卻也不認爲自己有資格輕視對方。

只可惜的是,吳攀雖然沒有輕視,卻依舊存了僥倖的心理,或者說還是貪了。

吳攀貪的並非功勞,而是時間。

他想着在曲阿多守一天,吳縣的壓力就輕了一分。

等劉封大軍真的圍攏上來了,他三千輕兵自然機動迅速,尤其這還是在江東。

北人走馬,南人駕船。

我都是輕兵,還早備好了船隻,你就算有騎兵,也奈何不了我。

這就是吳攀的想法。

但他沒想到,劉封居然這麼果決,在殺了笮融、薛禮的第二天,就已經調集精銳,直接朝着曲阿猛撲了過來。

出動的是賈逵所部,另調配潘璋所部五百鐵甲士配屬給賈逵一併行動,共計六千五百人。

大軍是凌晨出城,之後當日,劉封下令全城封閉,嚴禁進出,如有強闖者,立斬不赦。

如此一來,吳攀佈置在句容的細作根本來不及將消息外傳。

賈逵的大軍一路狂奔,同時攜帶了大量的馱馬,劉封將所部幾乎所有的馱馬都加強給了他們,這無疑讓他們的速度大爲提升。

同時,因爲句容和曲阿之間還有香草河爲阻,所以劉封等人都有共識,在抵達香草河之前,曲阿的駐軍是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的。

倒是過了香草河之後,行軍速度必須慢下來,謹防敵人半路伏擊。

雖然這一帶在後世是江蘇大平原,可謂是一望無際,最高海拔一兩百米。但在東漢末年,這裡雖然沒有山,卻有着蘆葦蕩,藏上幾千人根本不叫事。

賈逵嚴格的執行了劉封的命令,而且完成的相當好。

本來預估徵南軍在渡過香草河之後,曲阿駐軍應該會收到敵情了,卻沒想到正巧趕上曲阿的吳攀在收縮兵力準備跑路。

這一下子,等到吳攀收到消息的時候,賈斌的騎軍都已經出現在曲阿城頭的視野之中了。

到了這時候再想跑,可真是給徵南軍騎卒送人頭了。

謹慎之下,吳攀又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想要先固守一下,等天黑再撤退。

這一等,卻把賈逵給等來了。

賈逵作風相當狠辣,直接在曲阿城西南當道下寨。

賈逵所部六千人,加上潘璋部抽調給他的五百鐵甲士,也不過六千五百人。

曲阿怎麼說都是周長兩三裡地的上縣,就靠這六千五百人肯定是圍不死的。

因此,賈逵乾脆直接不圍城了,跑去城西南下寨,直接把吳攀的退路給封死了。

這種做法,其實是需要一定膽魄的,因爲賈逵這麼下寨,不但等於是自己斷了自己的糧道,同時還把自己陷入了援軍和守軍的夾擊之中。

只要毗陵的孫家軍一來援,那可真就是兩面夾擊了。

所以,賈逵敢在曲阿西南下寨,不但是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也是對孫家軍的藐視。

吳攀站在曲阿縣西南的城頭上,看着數裡地外的賈逵軍士卒伐木立營,臉色難看至極。

他心裡其實也是頗爲懊悔,也是自己大意了,想着劉封剛剛斬殺笮融和薛禮,怎麼也得在句容休整個幾天吧。

誰能想得到徵南軍來勢竟然如此之快,而統兵的將領還如此狂妄,肆無忌憚的堵死了自己退卻的道路。

賈逵此時正在營地裡巡視,指揮士卒們加緊修建營壘。

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89章 立木懸金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5章 舉薦太史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12章 破局之法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618章 奔襲得手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47章 郭嘉荀攸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81章 徵辟劉曄第75章 達成契約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634章 應對舉措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84章 魯肅來信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218章 北上勤王
第241章 兩封書信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89章 立木懸金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423章 議定諸事第45章 舉薦太史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12章 破局之法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266章 袁術的對策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260章 兩種投石機第618章 奔襲得手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89章 更易親宦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47章 郭嘉荀攸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628章 奇襲雒城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265章 大戰在即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81章 徵辟劉曄第75章 達成契約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634章 應對舉措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74章 襄陽詭局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84章 魯肅來信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218章 北上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