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得棲鳳雛

正是因爲劉封早已覬覦荊州,孫策才得以活命。否則,僅僅只是山陰背刺,還真未必能夠買得了他那條命。

孫策對荊州有着極大的影響力,只是這部分影響力並非在北部,而是在南。

孫堅任長沙太守時,以其強大的武力震懾了長沙,同時又清剿了長沙周圍的荊蠻部落。

這給了長沙本地士族豪強們很大的震動,荊南名士之中的桓階就曾被孫堅舉爲孝廉,出任孫堅麾下功曹,是孫策陣營之中,僅次於朱治的名士。

孫堅戰死襄陽的時候,桓階本不在孫堅身邊。

恰逢其父去世,桓階返鄉奔喪。

結果在聽到了孫堅身死,屍首爲劉表所得之後,桓階毅然北上,從長沙直抵襄陽,單騎入城,遊說劉表,最終劉表感其忠義,交還孫堅靈柩。

劉表對桓階極其欣賞喜愛,做夢都想要留桓階輔佐自己。

這份喜愛到了什麼地步呢?

劉表居然想和桓階做連襟!

沒錯,劉表想要把自己老婆蔡夫人的三妹蔡氏許配給桓階爲妻,並許以高位實權。

毫不誇張的說,桓階但凡膝蓋軟上一些,荊北三郡的太守不一定能坐得上,畢竟大佬實在太多,黃家最輝煌的時候甚至父子雙太守。

但對桓階來說,荊南三郡的太守當真是可以隨便挑了。其中例外的乃是長沙郡,這裡是桓階的故鄉,因爲三互法的存在,桓階自然要避嫌。

可桓階的骨頭就是硬朗,死活看不上劉表,甚至冒着生命危險拒絕了劉表的指婚,最終成功脫逃。

桓階此時雖然未必還忠於孫策,但孫家對其必然還有很大的影響力。

況且劉封想要利用孫家乃是順水推舟,因勢利導,並非無中生有。

在原時空中,桓階因爲欲爲孫堅報仇,再加上本人看好曹操,全力煽動當時的長沙太守張羨背刺劉表。

正是張羨的反叛,使得劉表錯過了參與官渡之戰最好的時間。

劉封想要鯨吞荊州不假,可如果荊州能夠碎成兩半,那劉封顯然會更爲輕鬆。倘若能夠在荊州碎成兩半,北邊討伐南邊的時候出兵,那更是可收漁翁之利。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劉封最後才選擇放過了孫策。

只要孫策能夠說服桓階,爲劉封爭取來這樣的機會,那劉封放他一條活路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除此之外,劉封本來的拉攏對象還有馬、習、馮等不得勢的荊州大族,卻還真的沒想過拉攏龐家。

無論如何,龐家畢竟還是劉表時代的四大家族之一。

拉攏龐氏太過敏感顯眼了。

可誰能想得到,龐統居然自己找上門來了。

仔細想想,龐氏所在的南郡,那位置其實是相當重要的。

要不然日後周瑜也不會舍江夏而取江陵。

歷史上劉表南下討伐張羨,其前進基地就是江陵,而不是襄陽。

從襄陽出發,討伐長沙,路途實在是太過遙遠。

可從江陵出發,不但近了一半以上的路程,而且全程水路,暢通無阻。

長沙甚至都無險可守,湘水自長江直抵長沙城下。

從江陵到長沙,只需要走一千里水路即可,沿途長江、湘水,俱是水量充沛的大江大河,能行大船。

這使得劉封忍不住遐想起來。

如果,僅僅只是如果,在劉表派出大軍南下征討張羨,兵臨長沙城下時。

劉封自下游以水軍爲主力,直接衝過黃祖的阻擊,直抵江陵城下,內有龐氏爲應,奪取其城,然後回師湘水,斷南下劉表大軍糧道和歸途。

這畫面可太美了。

美的讓人不敢直視。

一旦這畫面出現了,那可真能在一年之內,抵定荊湘啊。

因此,劉封對龐氏兄弟的熱情也就很好理解了。

此時的龐統,遠遠不是日後爲司馬徽所其中的南州冠冕,也不是被龐德公譽爲鳳雛的天下英才,更不是爲周瑜所重,任以大事的南郡功曹。

此時的龐統,既沒有名聲,也沒有能力對着顧邵說一句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

他還僅僅只是一個袋中之錐,堂下毛遂。

只是面對劉封的熱情和欣賞,龐統的心卻噗噗直跳。

當晚,劉封在府中設宴款待龐統和龐樺。

兩人大醉而被留宿。

龐樺被送入客房安歇,而龐統卻被送至後院書房之中。

龐統心中一驚,不知道劉封所欲爲何,只能故意裝醉。

卻不想片刻之後,劉封的聲音在房間門口響了起來:“士元先生可醒了?”

守在門口的淩統、呂蒙立刻回答道:“先生不曾醒,還在酣睡之中。”

“善。”

龐統聽見劉封走進屋中,隨後他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怎可如此輕怠先生。”

“爲何不爲先生寬衣去靴?”

劉封的聲音很是不滿,責怪道:“如此醉眠,若感風寒,當如何是好?”

劉封的聲音越靠越近:“阿統,汝去端一盆熱水來,先生滿面塵土,我要爲先生淨面。”

淩統應了一聲,就往外跑。

龐統只覺得自己這裝醉裝的實在是太煎熬了,早知道劉封會如此行事,他就是真醉了也得硬挺着啊。

自己裝醉是想聽聽劉封有何企圖,沒想到反倒是把自己置於水深火熱之中了。

很快,淩統就打來熱水,劉封親自打溼了毛巾,爲龐統擦拭面龐。

熱乎乎的毛巾敷在臉上,本該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可龐統卻像是火燒了屁股似的,想要醒來,卻又找不到適合的時機。

就在龐統打算硬着頭皮醒來時,突然覺得腳上一輕。

周圍登時響起了三四聲叫喊,許褚、呂蒙、淩統等人皆是驚慌的叫喊起來:“將軍,使不得!”龐統只覺得有人爲自己脫去靴子,然後將雙腿擺到榻上。再結合呂蒙、淩統的叫喊聲,龐統怎麼可能還意識不到是劉封爲自己脫去了鞋履。

登時出了一身冷汗的龐統不敢再繼續裝睡了,在榻上翻身而起,直接跪倒,衝着劉封叩首道:“將軍這是要折殺統嗎?”

劉封的嘴角微微翹起,心中哂笑,我還以爲你想裝睡到底了。

“先生何出此言?”

劉封上前按住龐統肩膀,輕拍幾下之後,將對方攙扶了起來:“可是封失手弄醒了先生?”

龐統感激流涕曰:“將軍如此厚恩,統如何敢當?”

劉封笑吟吟道:“以封觀之,士元先生之才,乃天下之才也,是吾南下以來之翹楚。”

說着,劉封扶起龐統,握着對方的手道:“先生當爲南州之冠冕也!”

龐統此時可謂是百感交集,此時的他平平無奇,又沒什麼名聲,雖有才學,卻只能孤芳自賞,不爲人知。

他做夢也想不到到,劉封居然會以自己爲南州年輕士子第一人。

這一份獨具慧眼的器重,讓龐統感動非常,頗有對劉封拜倒

劉封卻是心中發笑,水鏡先生司馬徽如今,可未必有我劉封有名。

劉子升的知人之明,如今已經在東南聲名鵲起。

這其實也並不奇怪,如今劉備父子手底下的能臣猛將,除了劉備最早的一批元從和徐州骨幹外,剩餘的又有幾人不經劉封之手舉薦。

對此,劉備也從來沒有掩飾的意思,相反,還時常在宴會之上替自家好大兒揚名。

故此,劉封麾下諸多謀士猛將,無不清楚自己真正的伯樂並非劉備一人。

跟隨龐季出訪劉備,於江北壽春逗留數月的龐統自然也知道這些。只是知道歸知道,可依舊想象不到當自己親身面對這些時的劇烈感受。

“統,一階凡夫俗子,不意將軍如此看重。”

龐統痛哭流涕,拉着劉封的手感嘆道:“將軍但有吩咐,統無有不從!”

劉封頓時大喜,心中剎那之間做出決定。

“我如今已得揚州,荊州居揚州之上,地勢險要,民富國隱,兵精糧足,名士輩出。”

劉封感慨道:“劉景升與袁本初貌恭實驕,外忠內逆,天子常懷憂懼,曾與我父曰,漢室江山傾退至此,何人之責也?”

“我父赤膽忠心,不避嫌隙,直言桓靈之失。”

劉封這就有些撒謊了,劉備眼下倒是有這資格在天子面前痛斥他爹爲非作歹,只是他的性格卻決定了幹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只是龐統難道還能跑去詢問劉備此事真假不成?

所以劉封這個謊話撒的是一點都沒心理負擔。

“天子深以爲然,只是天子雖然年少,卻極爲聰慧。”

劉封面露憤憤之色:“天子曾對我言,天下板蕩,袁氏之禍也!”

“劉景升身爲宗室,卻不思精忠報國,與袁本初南北呼應,定交結盟,實乃國姓之恥也!我父力有不逮,爲報天子之恩,不得不虛與委蛇,先破袁公路。”

劉封痛恨道:“我父子激戰連場,赴湯蹈火,方纔擊破袁術,擒於壽春。可劉景升竟招降納叛,公然包庇袁術部將,僞廬江太守劉勳。其人藐視朝廷,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鋪墊了這麼多後,劉封終於圖窮匕見道:“如今,揚州已定,江東安泰。封欲興義兵,朔江而上,爲天子、爲朝廷討此逆賊,以斷袁本初一臂。只可惜封才疏學淺,苦於不得其法,未有全勝之算。先生乃荊州王佐之才,天下俊傑,還請先生教我!”

龐統心叫果然。

對於劉封的器重和厚愛,龐統又不是傻子,自然很清楚對方有所圖謀。

至於圖謀什麼,龐統這麼個聰明人早就已經看破了。

對於龐統來說,由始至終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下注在劉備父子身上。

“統雖心如鐵石,亦爲將軍所化。”

龐統很快做出了決斷,翻身下榻,跪拜叩首道:“蒙徵南不棄,願爲將軍門下,助您光復荊湘八郡,匡扶漢室,重振國家。”

劉封登時大喜,趕忙將龐統攙扶起來,坐回榻上。

龐統看着劉封眉飛色舞,喜不自禁的模樣,心中有些壓力,不得不辯解道:“將軍,光復荊州一事,還需從長計議。倉促之間,統亦無有良謀也。”

劉封卻是哈哈大笑起來,隨即拍着龐統的手背,鄭重其事道:“士元謬也。吾今喜不自禁,實非爲得荊州也,實爲得士元而喜也!”

龐統實在是沒想到劉封還能這般恩重。

別說劉封這話說的真情實意了,就是妥妥的虛言,也足以讓龐統銘記五內,感激涕零了。

龐統深吸了一口氣,神情凝重,一絲不苟道:“統能得將軍如此厚愛,此生無恨也!願爲將軍效犬馬之勞,雖百死而終不悔也!”

想到落鳳坡,劉封眉頭一跳,卻是作色道:“士元何出此言,光復漢室不過是第一步,我等還需輔佐天子,重振朝綱,三興炎漢。此等大事,如何離得開士元?日後切不可以隨意言死,當保重自身,留待將來。”

龐統只恨不能早遇劉封,如此關懷備至的主上,實乃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明主。

如今統能得此明主,夫復何求?

許褚、淩統、呂蒙三人站在劉封身後,也是感動的虎目含淚,恨不能立時就爲劉封上陣殺敵,報效性命。

“恭喜主公得龐先生投效,如虎添翼!”

三人一起下拜,衝着劉封和龐統行禮。

龐統心中也是驚訝,許褚三人性格完全不同,年齡也差別巨大。

最大的許褚沉穩穩重,呂蒙性格輕佻,而年齡最小的淩統頗爲果敢。

三將均有不俗的氣度,哪怕是剛滿十歲的淩統,做事也頗有章法。

如今呂蒙和淩統都被劉封收在身邊培養,顯然未來是要當做嫡系而用的。

至於許褚,那更是親衛第一將,隨侍劉封左右,旦夕不離的親信。

龐統暗暗咋舌,這可只是劉封身邊的親衛,竟就有如此良才美玉。

難怪世人皆以徐州謀臣如雲,猛將如雨,今日一見,果不欺我也。

隨後,劉封讓許褚帶着呂蒙和淩統退下休息,留甲士在外守護即可。

許褚應命而退,但卻留下了呂蒙守衛書房大門。

劉封本人則留在書房之中,與龐統秉燭夜談,同榻而眠。

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89章 立木懸金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4章 自由來去第98章 北伐臧霸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60章 知會曹豹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53章 挑選遺孤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1章 公瑾難求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43章 非蠢即壞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85章 安排妥當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512章 抵達壽春
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156章 諸葛南下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33章 鄉黨雲集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267章 舊日主從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89章 立木懸金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398章 達成契約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54章 自由來去第98章 北伐臧霸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60章 知會曹豹第186章 張昭請罪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53章 挑選遺孤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503章 巡行荊南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51章 公瑾難求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51章 公瑾難求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458章 捷報頻傳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69章 豫章意外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43章 非蠢即壞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85章 安排妥當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512章 抵達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