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全線突破

“主公且看,”

司馬懿卻是指着前方陣間隙地,解釋道:“左幕軍守備森嚴,陣型齊整,久戰而無半點縫隙,其陣後景象,我軍一無所知。”

此時三月中旬,成都城外的田間野草都已經長到50至70釐米了,都快接近半人高了。

一旦人坐在其中,遠處根本看不清楚。

更何況交戰戰場周邊還有好幾處小樹林,裡面隱匿了什麼對方根本就不知道。曹昂自己就清楚曹軍可是藏了不少騎兵在樹林之中的,料想對面也是應如是。

即便不提這些,曹昂和司馬懿站着的土臺也是臨時堆積而成,僅僅只是超過地面四五米,視線並沒有多好,貿然投入騎兵進入陣間隙地,的確十分冒險。

若是敵人無備,那的確能打出不小的優勢來,可但凡敵人設有陷阱,這隊騎兵必然會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

曹昂醒覺過來,皺眉沉思了片刻之後,採納了司馬懿的建言:“就讓次鋒上前相替。”

中軍號角悠揚,位於次鋒的張衛得到消息,讓他前進接替史渙所部。

張衛得到命令時大吃一驚,這纔剛剛開戰不過半個多時辰,就要換他所部了?

原本沒被安排在頭陣,張衛還有些感激曹昂,覺得對方沒把自己和漢中軍當做炮灰消耗品,可這替換的也太快了吧?

心中狐疑歸狐疑,可軍令如山,不從那可是要當場斬首示衆的。

張衛還是分令麾下諸將各回本部,整理隊形,然後在將旗的指揮下緩緩上前。

這倒不是張衛偷奸耍滑,而是漢中軍的訓練素質就是這般低下,若是走的快了,陣型當場就碎裂了,上去了也是白搭。

曹昂和司馬懿也很清楚這點,並沒有催促張衛,畢竟即便再慢,一刻鐘的時間也足夠他們走到史渙處了,就當是一刻鐘後才下的決心了。

正如曹昂和司馬懿所想的那般,張衛所部花了整整一刻鐘的時間纔來到了史渙部後方,又多耗費了一炷香的時間重新齊整了隊列,穿上甲冑,隨後才上前替換。

有了張衛輪換,史渙長鬆了口氣,小心翼翼的撤了下來,甚至還下令手頭的兩百鐵甲士以及刀盾兵重新披甲待命,生怕會出什麼問題。

所幸張衛本身也知道漢中軍和左幕軍之間實力的差距,這源自於訓練、經驗和配合之間的差距並不是道兵悍不畏死就能拉平的。

因此,張衛排出的是密集型陣型。五千餘人的大陣,僅僅拉出了與左幕軍相近的陣型寬度,卻將厚度增厚了許多。

雙方接觸之後,並沒有出現讓史渙擔心的事情。漢中軍竟然頂住了左幕軍,僅僅只是陣線向後退了三十多米。

史渙長鬆了口氣,下令本部人馬後撤,補充飲水吃食,抓緊時間休整。

同時,曹純所部的一個曲的騎兵在軍候的帶領下移動到了史渙和張衛兩部的中間側翼,顯然也是做好了援護對方的準備。

就在上至曹昂、司馬懿,下至史渙、張衛都悄悄鬆了口氣的時候,戰場上卻突然風雲大變。

發生變化的是戰場右路,也就是文聘對陣蜀軍前鋒劉𪻺的戰事。

卻說文聘率兩千精兵列陣右路,見對面蜀將劉𪻺也在伸展陣型想要發揮兵力優勢。

可劉𪻺的指揮能力不如史渙許多,蜀軍的訓練和經驗也不如曹軍,這一機動,陣型就有些變形了。

再加上兩翼的軍官立功心切,居然頂着弓弩手抄襲左幕軍陣後,結果在三輪齊射之下,死傷慘重,更直接影響了兩翼的穩定。

劉𪻺無奈之下,竟然又從中線抽調了兩百士卒分別增援兩翼,想要爭取時間收攏重組潰散的兩曲人馬。

可就在這個時候,文聘卻敏銳的察覺到了其中線單薄如紙,不由撫掌大笑,謂左右曰:“劉𪻺當真是視我如無物耶?”

當即喚來親兵,密令下令調集了鐵甲銳士兩百,大黃弩一百副,精銳弓手五十人。

很快,士卒就集結了起來。

文聘將大黃弩佈置在中線後方,並排成三列,最後十個人則由他親自掌握。而兩百鐵甲銳士則佈置在大黃弩的兩翼,只等着跟進擴大戰果。

“退!”

文聘一聲令下,中線的長槍隊嘩啦啦的就朝着兩翼撤退,在此之前,文聘就已經悄悄的撤下了後面兩列,只剩下最前沿的兩列。

此時一撤,直接打了蜀軍一個措手不及。

一時之間,蜀軍不知該乘勝追擊,還是該繼續維持陣線。

不等劉𪻺做出反應,文聘一聲令下,三排熱列的大黃弩分成三波逐次射擊。弩箭如同暴雨一般潑向蜀軍長槍方陣,剎那間宛如熱湯潑雪一般,將長槍陣給融化掉了。

因爲抽調兵力的緣故,中線的長槍陣只剩下了一千六百餘人。

文聘集中打擊正中間那部分,攏共只有四五排厚度,大約六百人的樣子。被大黃弩三波齊射,結結實實的射翻了上百人,整個陣型被射的四分五裂起來。

緊接着,文聘又大聲喊道:“急速射!目標中間!”

剩下的大黃弩和弓箭手再度潑灑起箭矢,尤其是弓箭手,在短短的十秒鐘內傾瀉了整整五支鐵頭重箭,蜀軍殘存的陣型中又是響起了一片哀嚎慘叫之聲。

“跟我上!”

文聘戴上盔帽,高舉戰刀,大吼道:“克敵在即!”

“克敵在即!”

一衆甲士大聲迎喝,跟着文聘朝着突破口衝了過去。

這兩百餘人幾乎人人鐵甲,後面又有弓弩手掩護,只是一波衝擊,就將原本就已經難以維繫的長槍陣給衝了個七零八落。

僅僅只是一個照面,文聘就率衆衝破了蜀軍的陣線。

文聘高舉左手,捏握成拳:“文石、姚岡,按計劃席捲左右!”

“喏!”

兩個楚地熊士高聲應命,帶着甲士分別朝着左右席捲而去。

文聘則帶着五十名親兵以及一百五十名重新裝填好了的大黃弩和弓箭手朝着劉𪻺本陣撲了過去。

雙方距離不過短短三十米,此時劉𪻺的臉上已經滿是慌亂之色。

這倒不是劉𪻺真就膽小如鼠,在蜀軍之中,劉𪻺也算得上是名將,不至於如此無能。只是文聘把握的時機實在是太好了,正好在劉𪻺全力整頓左右兩翼亂兵的時刻發動,又僅僅只是片刻的功夫就殺透了前陣,衝到了劉𪻺的面前。

劉𪻺此時擔心的並非是自己的安全,而是意識到前鋒兵馬已是危在旦夕。

要真讓文聘那兩百甲士左右席捲開來,接下來可就是先鋒所部全軍大潰的結果。

劉𪻺趕忙招呼身邊親兵,連同正在整理的一曲兵馬想要反擊。

面對人數是十倍於己的蜀軍,文聘竟絲毫不怵,直接帶着親兵殺了進去。

甫一交鋒,蜀軍便折損十餘人,文聘部卻無損一人,反倒攻勢愈猛,將蜀軍陣形衝作半月,距離中間斷裂已經只有薄薄的一層。

此時文聘麾下的大黃弩與弓箭手繞至兩翼,箭矢如疾風驟雨般射向蜀軍——這側翼士卒本就吃過箭雨的虧,此刻再遭洗禮,再也支撐不住,紛紛潰退。

潰兵撞向後方的劉𪻺,未等他重整隊列,文聘已自亂軍之中殺出,見着劉𪻺,眼中閃過喜色,直撲而來。

“好膽!”

劉𪻺怒喝一聲,料定文聘必是敵軍主將,當即親率親兵迎上。文聘欲斬將奪旗,劉𪻺盼陣前斃敵翻盤,兩人相交,刀光劍影瞬時迸發。

二人交手不過五合,劉𪻺便因武藝、氣力皆是稍遜一籌,被文聘一刀砍中臂膀,鮮血噴涌。

親兵拼死上前格擋,文聘怒吼連連,刀花左右翻飛,寒光之下竟無有一人倖免。

只是短短十幾息功夫,擋在文聘跟前的四、五個親兵盡數被其斬殺。

好在這時候其他劉𪻺親兵也已經將重傷的劉𪻺搶回,正朝着後面退去。

蜀軍先鋒所部本就已經被文聘自中間截斷,一分爲二,此時又看見主將負傷敗逃,頓時軍心崩潰,潰散如潮。

危急關頭,黃權及時引援兵趕到,穩住了潰散的陣腳,總算遏制住文聘的攻勢,未讓其進一步擴大戰果。

可即便如此,右路的敗陣不僅僅影響到了蜀軍的士氣,就連中路也被其影響波及。

呂蒙抓住機會,也從中路突破,張衛拼盡全力阻擋,再加上其陣型確實厚實,總算是沒讓呂蒙得手。

可即便如此,漢中軍依舊付出了相當沉重的傷亡。

陸遜緊接着投入次鋒陣,魏延、黃忠、淩統三將順着先鋒陣打開的缺口繼續攻擊。

魏延率兩千精銳自左翼突入,接替呂岱所部繼續前壓。

魏延親自上陣,領兩百鐵甲銳士皆持長刀、戰斧、鐵瓜等破甲重型武器,所向披靡。

曹軍先陣常雕所部早就已經被呂岱壓迫的疲憊不堪,要不是得到了次陣牛金所部的援助,都不用等魏延出手,常雕部可能都被壓迫後退到次陣的位置上了,哪裡還經得起魏延這般猛衝猛打。

常雕到處都是裂縫的陣線如浪裂開,不少士卒竟然開始轉身逃跑起來。

恰好此時牛金親率部趕到,一邊接應常雕部衆後退重組,一邊斬殺了最先逃跑的十數個士卒,並將其首級高懸,以警示其他常雕所部士卒。

牛金所做的本沒有什麼大錯,但只可惜他碰到的是有着名將水準的對手魏延。

魏延敏銳的察覺到牛金原本穩固的陣線因爲加速趕來,以及收攏敗兵的緣故而變得動搖了起來,不少敗兵竟還停留在陣前卻沒有被驅散。

魏延當即留副將指揮後續部隊,領着親衛和鐵甲銳士照準了附近潰兵最多的一處衝了過去。

左幕軍的衝擊再度引起了陣前潰兵們的敗退,更讓牛金勃然色變的是,這些潰兵竟然被魏延驅趕着衝向了曹軍的陣線。

“驅散他們,讓他們從兩翼走,不從軍令者斬!”

牛金高聲大呼起來,可這軍令還沒能傳到前面時,潰兵已經撞上了曹軍的陣線。

有些曹軍直接拔刀相向,絲毫不在乎這些是己方的友軍,可有一些卻是心慈手軟,沒能痛下殺手。

就是這點區別,使得這一片的曹軍陣線被撞擊的變了形狀。

不等曹軍恢復過來,魏延的鐵甲銳士就跟着撞了上來,如狼似虎的席捲開來。只是半盞茶的功夫,魏延就已經深入牛金陣線二十步。

當魏延接連連斬三名尚有勇氣,企圖反擊的中下級軍官後,左幕軍的壓力頓時一輕。失去了軍官的指揮後,牛金部變得愈發混亂起來。

王雙見勢不妙,急引鐵甲士側擊,想要逼退魏延,卻被魏延和呂岱早有防備的弓弩手射退,戰士咆哮嘶吼之間,王雙鐵甲之上連中數箭,被身邊的親衛拉着後退。

牛金親率親衛,並常雕所率殘部拼死抵住缺口,以刀盾陣硬抗魏延所部鐵甲銳士,雙方血肉相搏,屍骸堆積如丘,始終沒能讓魏延破陣而出。

曹仁急令蔣仁領本部兵馬馳援,與王雙左右配合,做勢欲斷魏延後路,以期望能逼迫對方後撤。

左路戰事激烈,中路亦是不遑多讓。

黃忠此刻正值壯年,氣宇飛揚,挽弓如月,連射七箭,箭箭貫甲斃敵。

張衛麾下道兵雖悍不畏死,卻在黃忠親率甲士的衝鋒下節節敗退。

史渙欲重整陣型,卻被黃忠一箭射落兜鍪,驚得伏鞍而走。

曹休急調中軍精銳填補缺口,以密集槍陣逼退黃忠,雙方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反覆拉鋸,黃忠終因兵力不足暫退。

右翼淩統如猛虎出閘,直撲蜀軍潰兵。

吳懿、吳班兄弟率親衛死戰,刀盾交錯間,淩統親斬吳班麾下兩軍候,卻被冷苞引弓弩手攢射,鐵甲之上叮噹作響。

龐羲見機下令反撲,文聘、淩統二人麾下畢竟只有四千之數,突進的勢頭驀然放緩。

黃權趁機收攏潰兵,又以後勤大車推至一線,擺出車陣固守,終穩住搖搖欲墜的右翼。

曹昂在司馬懿的建議下,開始部署撤兵計劃。今日之戰,聯軍已然屈居下風,不如直接退去,還能減少傷亡損失。

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592章 趙韙求援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7章 各方反應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621章 略佔上風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15章 潘璋歸心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621章 略佔上風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7章 各方反應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630章 懿之險計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620章 全線突破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
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532章 兵發上庸第79章 玄德教子第293章 整合力量(還是加更!)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578章 黃權獻計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592章 趙韙求援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300章 江淮一體(繼續堅持加更!)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210章 雙向奔赴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7章 各方反應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441章 甘寧拔塞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621章 略佔上風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482章 荊州戰畢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593章 左幕下場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517章 父子議姻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15章 潘璋歸心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27章 荊州來使第601章 劉璋意曹第312章 吳景的應對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621章 略佔上風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581章 蜀北之憂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7章 各方反應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630章 懿之險計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620章 全線突破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