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首先。我們談談民政問題……”,高翼踱到庭中的沙盤前,指點着整個遼東說,其間,黃朝宗數次欲開口,但都被高翼阻止。

“在和龍城大軍壓境下,沒增築好昌黎城,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燕軍隨時可以把我們的收穫奪走,所以……”,高翼一點昌黎,繼續說:“我們就採取漢制對遼東管制:讓殘存的僑郡自己選取五名不同姓名的鄉老,由我們賜予節杖,認可那些鄉老組成鄉議會,進行自治……”

所謂漢制,也就是西漢年代的鄉村政治架構,劉邦建立西漢後,中國再次出現大一統郡縣制中央政權,漢政權對於村級行政單位的管轄是鬆散而自由的,當時,年過六十的長者在鄉村具有絕對權威。漢政權賜予他們鳩首杖,用於監察縣官,並容許他們進行村落自治。

高翼是以標榜恢復漢統建立漢國的,鄉老議政在漢政權中被擡得很高,漢國初期的移民點就是完全靠鄉老自治發展起來的。這既爲漢國省了政府經費,也是對漢國官員的監查力度大大提高——本鄉本土的鄉老決不會容許官員禍害自己的鄉親。

根據時代的變遷,漢國對鄉民選舉出的鄉老不是賜予鳩首杖,而是賜予“節杖”。“節杖”這玩意也是漢代產品,朝廷賞封中“使持節”一詞,就是准許這名官員手持“節杖”。

漢代張騫、蘇武等漢使頻繁出使西域,他們手持節杖,威風凜凜的形象被匈奴人看在眼裡,甚爲羨慕,他們覺得手持這樣一根棍子簡直就跟開着寶馬車一樣,不撞人,彼此見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於是他們有樣學樣,平常也弄根棍子持在手裡糊弄人。

匈奴進入歐洲後,歐洲人也覺得手裡拿根棍子很拉風,很貴族。於是,他們也跟在匈奴人背後趕時髦,後來他們把這根棍子叫做“文明棍”,好像手裡不拿根棍子就是野蠻人,俺鄙視你。

在偉大、光輝、燦爛,曾出過搞文字獄的“千古一帝”的大清朝,歐洲人就是拿着這根棍子來到咱中國,鄙視頭上戴辮子的滿清人的。

在朝廷的封賞中,“使持節”的官員有生殺予奪的權力,這是由於中央集權制進一步演化,皇權加重,對人的禁錮進一步更深的原因。而高翼將司法權獨立出來,地方官員無權審案,所以,在漢國“節杖”只是一種身份與地位的象徵,持節杖者可以與國主平等交談,也就享有了“見官不跪”的特權。

自從漢國擁有了“刺劍”鍛造技術後,節杖進一步演化,與初始的鳩首杖形態、鍪節形狀完全不相干了,它更接近當時的匈奴權杖形象——也就是後來的“文明棍”形象。

這種節杖內暗藏一柄刺劍,使節杖又成了一種防身武器——平時作爲身份與權威的象徵,一旦有事可以抽出杖中劍,進行防禦與攻擊。

“我們的官員先不進入縣鄉,任縣鄉選出鄉老,由鄉老統計丁口數量,有我們按丁口數量發放過冬的糧草及取暖物資,等明年開春再進行覈查,凡瞞報、謊報以騙取糧草物資者,依法懲處。”

高翼緩了口氣繼續說:“至於燕國與我們交易的丁口,全讓他們拉到徒河(今錦州)就地安置。等明年開春,再分流部分丁口到昌黎。

現在,我們說說與燕國交易的事。

我們拉回來的都是天竺稻穀,個個粒大谷圓。據說,這種稻穀在當地一年三熟,雖然天竺四季炎熱,這谷種不見得能在遼東成活,但我們也需地方燕國能成功馴化谷種。所以,我們第一批與燕國交易的穀物要全磨成粉,告訴他們這叫‘麪粉’,摻水揉成麪糰,蒸烤煎炸,都可以吃。派人教給他們吃法,要讓他們都知道這東西美味。

第二批交易的糧食以地薯幹(紅薯幹)爲主,薯幹要全部烤熟,這玩意產量大,我們就以谷種的等重與燕國交易。此外,還有給燕國部分魚乾、魚肉鬆,肉乾、肉鬆、臘肉等等,告訴他們,這高檔貨,跟糧價十倍等值,願不願換由他。

第三批交換的糧食就是穀物,不磨,但要蒸熟、烘乾,弄得跟谷種一樣。告訴他們交易太急,糧大,我們來不及磨成麪粉,讓他們自己弄去……嘿嘿,燕國上不上當,由他,不干涉。”

高翼說到這兒,指點沙盤補充說:“第四批……我沒打算給他們運四次糧——你們瞧,白狼水在這裡入海,我們就通過這次運糧,把白狼水的水文情況徹底弄清。

告訴燕國,我們的糧食可以直接運到燕王鼻子底下,先派出一條平底沙船,逆河而上,沿途測量河道水深,然後募集捕魚船運糧。我們的海船把糧食運到入海口,然後用捕魚船裝載糧食直接運到和龍城下。

枯水季節,河道不深,讓捕魚船別裝太多,一次裝個百十石,重要的是,要留給燕國船隻川流不息的印象,讓他知道:和龍城也在我們水軍的打擊範圍內。

朝宗,這次交易你來主持,要控制運送速度,但又要留給燕國‘我水軍效率高,船速快’的印象。糧草在和龍城卸下後,船隻迅速返回,在入海口裝上糧草,爭取第二日再抵和龍城下。

所以,你只能在卸載上做文章——要他們自己裝卸,別指點,能耽誤多久就多久。糧食分三批運過去,每批3萬石糧,每次中間停頓一下,等盤點完丁口後再逐次發船裝運。連運三批糧,也需等不到第三批起運河水就結冰了。

河水一浮冰你立即停運,把剩餘的糧草卸在昌黎,讓他們自己搬運,然後你每天保持一艘到兩艘船的運載量,往昌黎運糧直到河水封凍,就說河面浮冰使我們的糧船損失嚴重,讓他們自己來入海口搬運。”

高翼說完,意猶未盡地看着沙盤,心花怒放。

欺負古代人的感覺實在太好了。

古人在遼東沒有河運意識,要到鴉片戰爭後,英國人在牛莊(營口)開埠才意識到遼東河流也可利用。慕容雋自以爲和龍城固若金湯,等漢國水軍開到他鼻子底下,他定會意識到:和龍城也不足以據守。

燕山飛雪大如鴿,和龍城位於羣山之中,即使大雪不封山,燕國的運糧隊輾轉走到北票,再從北票爬到昌黎,凍不死他也能累死他,更別說往回運糧了。

讓他們到入海口來拉運糧草,那純粹是逗他們玩玩兒——真要有人能在沒膝的大雪中,從和龍城一步步爬到入海口,他就不是晉朝人。那時,碼頭上的糧草任他拉,看他用什麼工具運?直升機?不可能!……獨輪車,那是高科技,只蜀國有,別人只聽過傳說,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傳說。

嚴寒中,讓他們揹着沉重的糧袋邊吃邊走,冬天,一切都覆蓋在厚厚的大雪之下,他們要在雪地取暖做飯,沒有柴草怎麼辦?燒稻穀!等他們到了和龍城,糧袋裡不會倒出一粒糧食——吃不完也能燒完。士兵,凍不病,流行感冒也能把他們病死。

前幾批糧食你吃得開心我運的爽快,總數40萬石糧我只交割了9萬石,燕人一定沒有存糧意識,等河流封凍我運不了糧,怎麼辦?

天寒地凍,這是天意,俺也沒辦法。還要糧,有,昌黎城每天有一船的糧食供給,船運不行用爬犁運,不夠30萬大軍吃的,但能讓燕國貴族管夠。俺就這麼細水長流地吊着燕國的胃口。

想來搶糧嗎?先不說違反了協議,以後交易是否繼續,你就是搶也就那麼一船糧而已,來搶糧的兵少——嘿,那我就不客氣笑納了;兵多——嘿,這點糧食還不夠搶糧的人吃飽,我看你怎麼穿越茫茫雪原,攻打漢國堅固的石堡。

至於明年開春以後……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說,你得等我把昌黎城修好,要不,我擔心你來搶——什麼時候修好?活到老,修到老,等着吧你。

修好了堅城,誰怕誰?

高翼這頭很得意,燕國那頭很發愁。

燕國的鮮卑貴族不發愁,他們爲吃上新奇的麪粉而很開心。發愁的是鮮卑王族。自漢國第一批糧食運到和龍城後,慕容雋就沒笑過,他天天與慕容恪、慕容垂站在和龍城頭,憂心忡忡地看着漢國的糧船在河面上穿梭。

慕容雋擰着眉頭,有氣無力地說:“漢國財力之富,我們此前真難以想象——小小三山,邈彼荒域,冉閔要走了他們三十萬石糧,他還能拿出四十萬石來跟我們交易。如此國力,可怕啊。

你看看他們運來的糧食,都是裝在糧袋裡的。封裕檢點過了,這些糧袋都是上好的葛麻織成,還織得很細密。我們三軍無冬衣,漢國卻拿上好的葛麻製作麻袋……”

慕容雋搖搖頭,繼續說:“唉,我看了,三山船伕身上穿的衣料比糧袋要好,沒穿葛麻的,最差的是‘毛呢’,還有一些非葛非絹的衣料,他們叫‘棉布’……封裕建議,把糧食都倒入穀倉,空出糧袋製作冬衣——我已經準了。”

慕容恪一指河面上的糧船,說:“這還不是令人擔憂的,瞧哪兒,這艘船是第三次來了,我記得它,船帆上標有‘庚三七一’字樣,不算卸船的時間,從這裡到海口一個往返,它只花了一晝夜時間。”

慕容雋嘆了口氣:“‘庚三七一’,玄恭(慕容恪的字),其他船的數字你記了嗎?”

“記了”,慕容恪也跟着嘆了口氣:“海口傳來消息,他們在交易時,發現海面上停着數艘巨舟,標號是‘甲零九三’,‘甲一二七’,‘甲一二八’,此外,尚有數艘大型艦船,標號‘乙’字開頭,最大數字爲‘乙三三二’。

據此推測,漢國戰船以‘甲乙丙丁’排序,甲字號戰船最巨,乙字號次之。現在河面上行駛的都是‘庚’字號快船。目前,沒發現‘庚’字後面的號碼有重複,這說明他們是按序編號的。據說,封奕曾發現‘庚一一二一’的號碼,但這艘船隻來過一次,我沒來得及親見。

前幾日,我在城頭記錄船號,曾見到漢國船伕向這裡打量,這幾天,過來的船號明顯小了許多,最大的號就是這個‘庚三七一’。”

“‘庚三七一’,這就是漢國的實力”,慕容雋重重地點點頭:“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小看了鐵弗高——不,整個遼東都無人知道鐵弗高的實力,‘甲一二八’、‘乙三三二’,直至‘庚三七一’,即便‘庚一一二一’不存在,用戰艦千艘來形容他,也不爲過。

戰艦千艘上不可怕,可怕的是船速。一船可運百餘名士兵,300石糧,一日可以從海口一個往返,比我們的騎兵還快。這也就是說:他要想攻打和龍城,可一次從三山運送10萬名士兵直抵城下。當然,他也可一日將他們撤走,遠飆海上。

船伕,我們現在見到的僅僅是三山漁夫,但據我這幾天觀察,他們每船一個船頭(船長),船頭令行禁止,漁夫束手待命……這麼多船往來,竟沒有一人登岸溜達,也沒一人與我們搭訕,一舉一動間,儼然士兵……不,比我大燕的軍伍還有紀律。然而,他們確是漁夫,身上魚腥味重,說明他們日常是以捕魚爲生。”

慕容恪擰起了眉毛:“水戰,我不再行,將士們卸糧時,都受不了船隻的搖晃,這還是在碼頭上,要是到了大海交鋒,我估計,漢國百餘艘船就能把我們全扔進海里餵魚鱉。

不過,這還不是令人擔心的,據楚季(皇甫真)傳來的消息,當初漢國拒絕我們時,一面準備與我們交手,一面派出一支隊伍懲罰契丹。”

慕容恪的話嘎然而止,慕容雋聽了這話,打了個寒顫。

“消息確實嗎?”他問。

“確實”,慕容恪回答:“遼北已有人逃入龍城附近,據說那裡已經開打,漢軍還佔了上風。龍城撤回來的人也說,遼北的大火徹夜不息,火光把黑夜變成了白天,漢軍在遼北大開殺戒,所過之處寸草不留。”

“這說明什麼?”慕容雋無意識地問了一句,其實答案他早知道。

慕容恪下意識地回答:“這說明:漢國即使正面抗擊我30萬大軍攻城,他們仍有空餘兵力——起碼他們自認爲如此。”

慕容垂與慕容雋自小不對勁,慕容雋登上王位後屢次打擊慕容垂,要不是慕容恪兄弟情深,他根本沒資格站在城頭。現在聽兩人談得熱絡,可總談不到點子上,他禁不住插話:“這說明:通向三山的路不止一條,遼北的遊騎有把握在任何時候返回三山,或者,出現在我們攻城部隊的背後。”

慕容雋還沒反應過來,慕容恪立刻掩飾:“有可能,這幾年漢國商人走遍了整個草原,比我們還熟悉草原上的路,也許……啊,一定存在一條不爲人知的路,所以漢軍纔會放任慕輿根與契丹攻打外圍,在此期間,漢商一直出沒於草原各處,一點都沒耽誤經商,但前線的慕輿根卻沒發覺漢商的出入?這不是很奇怪嗎?”

慕容垂低下了眉,輕聲說:“慕輿根打了一年,吃光了遼東屬國的糧草。秋收前後,漢軍出擊了,新糧我們沒得到,所以……”

“所以……”慕容恪尖叫起來:“所以我們才被逼無奈,用土地與漢奴跟他換糧草;所以我們眼看中原無人,卻因糧草斷絕,要退回和龍城喘息;所以我們送給他遼東屬國,還要哀求他收下;所以,所以我們必須以攻代守……”

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263章第12章 傳世之寶(上)第222章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210章第252章第20章 絕世美男(下)第10章 落荒而逃(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204章第47章 猛虎出籠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239章 仗劍扶犁第259章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55章 顛倒黑白(下)第182章 (下)第6章 我答應你第232章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259章第215章第228章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32章 自立門戶(下)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268章第190章第204章第66章 蝴蝶效應(上)第206章第238章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246章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31章 逃離地獄(下)第221章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269章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112章 奢華無比(上)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246章第270章第253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246章第66章 蝴蝶效應(上)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255章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32章 自立門戶(下)第222章第119章 泄露身份(下)第154章 排除異己(上)第232章第67章 蝴蝶效應(下)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73章 弱肉強食(下)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176章 天理昭昭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196章第66章 蝴蝶效應(上)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264章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130章 逃離地獄(上)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44章 語氣強硬(下)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263章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1章 生逢亂世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15章 震撼天地(下)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129章 熱血四濺(下)
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263章第12章 傳世之寶(上)第222章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210章第252章第20章 絕世美男(下)第10章 落荒而逃(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204章第47章 猛虎出籠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239章 仗劍扶犁第259章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55章 顛倒黑白(下)第182章 (下)第6章 我答應你第232章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259章第215章第228章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32章 自立門戶(下)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268章第190章第204章第66章 蝴蝶效應(上)第206章第238章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246章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31章 逃離地獄(下)第221章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269章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112章 奢華無比(上)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246章第270章第253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246章第66章 蝴蝶效應(上)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255章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32章 自立門戶(下)第222章第119章 泄露身份(下)第154章 排除異己(上)第232章第67章 蝴蝶效應(下)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73章 弱肉強食(下)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176章 天理昭昭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196章第66章 蝴蝶效應(上)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264章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130章 逃離地獄(上)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44章 語氣強硬(下)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263章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1章 生逢亂世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15章 震撼天地(下)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129章 熱血四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