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猛虎出籠

高翼說完,留下滿屋震驚的部民,緩步走近窗前,眺望窗外。

窗外,一排排風車一眼望不到盡頭,一扇扇葉片迎風飛轉,宛如棕櫚,密密麻麻,漫山遍野。它們屹立在白色的石屋幫邊,彷彿沙漠中的白色森林。

在高翼的主持下,當地居民大力開發了白石灰岩,連帶着,當地形成了用白石灰粉刷牆壁,以及用石灰染布的喜好,故此,從窗戶外一樣望去,那層層石屋宛若白雲,片片槳葉像是雲海中穿行的白帆。

凝視那旋轉不停的風車,高翼忽然想起了唐·吉坷德。他彷彿看到在荒原上,唐吉坷德見到這樣一個龐大的怪物,不顧僕人的勸解豎起了長槍,催動戰馬對大風車發動了莊嚴而滑稽攻擊。

百餘年來,國人看到唐·吉坷德這一幕作爲,總是認爲唐·吉坷德愚蠢而白癡。我們嘲笑了唐·吉坷德百餘年,與此同時,世界上的牙醫懸掛這位瘋狂騎士畫像的傳統也有數百年曆史。

唐·吉坷德,這位瘋狂的理想主義英雄,它所象徵的挑戰嚴酷現實的樂觀主義,一直以來被中國士人所嘲笑,臨大義而不苟,我們的民族就缺乏這種精神。而高翼就是想做這殺戮時代的唐·吉坷德。

在這個殺戮時代,就算高翼躲到狗洞子裡,慕容鮮卑還是要找到門上來,命運既然不願放過他,那爲什麼不站出來,跟命運來一場堂堂正正的比鬥呢?哪怕他是堂·吉珂德之戰。

“瞧,這個殺戮時代,側耳傾聽那大地的轟鳴聲吧,那是我的腳步聲,我,高翼來了”,這一刻,高翼橫下心來,決心不做這殺戮時代的旁觀者。他扭身,面對着廳內所有的人,堅定地說:

“我們宣佈立國了!記住這個日子,就在這一天,我們宣佈:我們纔是這片土地的當然主人,從今往後,我們要在這亂世開闢一塊世外桃源,吸納那些外逃的工匠,將大漢技術文明傳承下去,並將其推向高潮。我們,將用鐵與火捍衛我們生存的權力。”

必須建國!聞雞起舞的祖逖就是前車之鑑。

當年,矢志北伐的祖逖向皇帝求助,皇帝只給了他一千個人吃的糧食和三千匹布,至於人馬和武器,叫他自己想辦法。祖逖隻身渡江北上,中流擊楫,誓言收復故土。

到了淮北,祖逖召集義勇,自己開爐鍊鐵,鑄造兵器。聽起來像個典型的架空歷史人物走的套路。他屢經百戰,終於打下了淮北甚至整個青州。但是,整個朝廷不敢向淮北派一兵一卒,而白丁祖逖卻赤手空拳打下了這麼大的江山,這就是違反君臣綱常,這就是功高震主。

於是朝廷開始從他的好友下手殺戮。祖逖鬱悶而死後,儒士們還不放過他的繼承者。他兄弟統領祖逖餘部,朝廷先是假意召他回淮南,而後出兵直接剿殺,直到他兄弟走投無路,投降了敵人石勒,朝廷上下方鬆了口氣。

雖然祖逖兄弟做了漢奸,但是君臣綱常保全了。當然,祖逖北伐的成果也分崩離潰,曾在祖逖旗下英勇奮戰的淮北及青州百姓也重投胡人懷抱,漢人中又少了個鐵血男兒,爲此,晉庭儒臣彈冠相慶。

祖逖的經歷就是前車之鑑,要想亂世求生,絕不能用儒家思想武裝自己,也不能奢望儒學朝廷不幫助胡人殺戮漢人。

必須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

建國,讓屬下百姓有個歸屬感,有凝聚力,這才能保證今生奮鬥的成果不被儒臣毀掉。

高翼的聲音在大廳裡迴盪,這一刻,高翼說得很平靜,然而,伴隨着他的話,歷史卻在轟鳴。整個遼東大地都彷彿被一個響雷而貫穿,草木瑟瑟,羣獸偃服,百鳥驚飛。

自此,在遼東帶方郡一帶崛起了這樣一個奇怪的民族。

他們的髮飾古怪,既不同於晉人的髻頭,也不同於胡人的髡髮,而是將頭上下左右剪得短短的,並自稱爲“平頭”。

這些人使用的文字也與其他人不同,當時,幾乎整個亞洲都在使用中文,甚至包括倭島上的倭人,朝鮮島上的新羅人、高句麗人、百濟人,但三山人使用的卻是一種缺筆少畫的漢字,他們將其稱之爲“簡體字”。雖然大多數識字的人都能一眼看的懂這種缺筆少劃的文字,不過,這種文字還是讓他們與其他們民族產生了顯著的區別。

依靠這種獨特的文字,這個半島地帶的人實際上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文化。他們不分男女尊卑,不分民族差異,都喜歡將自己稱之爲“國民”。這是一種奇怪的稱呼,伴隨着這種稱呼是“國家”概念的引入。

國家!這個國家的服飾也與中原完全不同。此時,喜好玄學的晉人喜歡用寬袍大袖顯示自己的飄逸與風流瀟灑;而胡人們則主要穿箭袖短衣。但三山地區的人則用“釦子”體現自己獨特的服飾文化。他們的鈕釦還有各種徽記,別人看不懂這些徽記圖案,但他們卻一眼掃過,就知道對方的官銜、家族與隸屬。

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國人發明了鈕釦,這小小的鈕釦卻改變了世界。

大約在公元1350年,十字軍東征後返鄉,他們帶回的一種新鮮玩意——鈕釦。十字軍戰士是從土耳其人那裡學會使用鈕釦的,而土耳其人又學自蒙古人,蒙古人則是向中原地區的漢民學會使用鈕釦的。那時,鈕釦只要是布制的——用布條摺疊出蟬、蝴蝶等等造型,縫在衣服上作爲裝飾。到20世紀初,這種釦子在中國還是主流。

鈕釦的應用給整個世界帶來了一個新詞:“時尚”。在20世紀末評出的“改變世界的100大事”中,就有鈕釦的地位。

高翼在三山地區推行鈕釦,雖然與這時代的服飾文化格格不入,但“時尚”的魅力是無可阻擋的。通過鈕釦,裁縫們可以根據男女身體的差異,把衣服做得更合體,也更節省布料。穿着這種衣服行動起來更加方便,也使三山地方的屬民,男人顯得更英俊挺拔,女人更嬌嬈多姿,從另一個方面加深了他們的“國民”自豪感。

高翼的講話還沒有完,他看着目光躲閃的範十一,繼續說:“國是什麼,國就是一個規則,建立一個社會羣體規則就是建國!

當初我倆在鴨綠江上相逢時,你曾問我:若我回國,能不繼續爲奴爲僕嗎?我現在就告訴你,不用擔心,我們建立的就是一個百姓不爲奴爲僕的國度——我把它叫做文明國度。”

國家規則包括三個部分:權利(國民權力與義務)、法治以及政府體系。高翼安撫了忐忑的範十一,立刻拋出了他這幾日的苦思成果:體現國體三原則的三部法律——《物權法(含繼承法)》、《萬民法(含刑法)》、《契約法(含公平交易法)》

“這三部法律確定了百姓相互之間,以及百姓與官府之間的關係……”說到這兒,高翼很平靜:“立國,對於我來說也是第一次,這三部法律也僅是一個框架,今後還需要完善……簡單地說,我們今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完善這三部法律,加強百姓的歸屬感與凝聚力,至於怎麼加強——我們就先從排隊開始,讓國民都有排隊意識。”

“國家”的概念是在清末傳入我國的。西方哲學家是這樣解釋“國民”行爲的:當一個人具有了自覺自願的排隊意識之後,則意味着這個人不再是一名奴隸,而是具備了國家概念的“國民”。因爲自覺自願的排隊意味着對國家秩序與規則的尊重,也意味着他具備了“公平”意識——相信在遵守秩序與規則的情況下,機會總能輪到自己。

“從建立排隊意識開始,我們讓百姓一點一滴地,從骨子裡擺脫了農奴思維”,高翼繼續說。這些話衆人都無法理解,但他們隱約覺得心裡有什麼東西在發芽,在甦醒。

從此之後,三山地區來自不同民族的百姓凝結起來。自此以後,一頭兇惡的猛獸覺醒了,它露出猙獰的牙齒,虎視眈眈地掃視周圍……

這是一個奇怪的國度,他們有兩萬餘人,但卻只有兩千農夫,工匠則達到了四千餘人,如果再加上銷售貨物的水上路上商隊成員一千餘人,圍繞在工匠的總人數達到了5000人,此外,他們還建立了一支1000人的海軍,3000人的陸軍,軍人比例之大,不事農耕的人數之多,顛覆了大多數國家的治國理念。

尤爲奇怪的是,這個國家不遵崇儒學,遵崇《墨子》。由於這個國家工匠比例極高,故此,許多人爲了和東漢、西漢,匈奴漢國相區別,故將其稱之爲匠漢,又由於他們地處於遼東,許多人也把他們稱之爲遼漢。

“範十一,別苦着臉。我知道你的意思。要增加軍隊與軍械,我不會讓工匠們繼續白乾了。下一步我們要把產業拆分,把我們所有的工廠作坊,按加入三山的年限及貢獻大小,論功行賞,分配給每人不同的股份……股份就是……,好了,拆分之後,官府採購則向作坊訂購——完全採用商業運作,我們自己的貨幣體系馬上就要建立……”

“慕容鮮卑不久會與我們交易一批女奴”,高翼最後用這番話收尾:“其中會有五百名識字的漢女,我府邸留下二十名作爲錄事,其餘的全部選配給國民,識字的漢女優先配給各級首領,她們可以幫你們記賬,管家……”

大廳裡交頭接耳的嗡嗡聲。

三山地區的人員基本上是由逃奴組成,能夠逃出異族鐵騎的漢奴都是些身強力壯,頭腦機靈的男人。一直以來,這裡都是一個雄性國度,除了少數工匠拖家帶口外,幾乎見不到女性。

“飽暖思淫慾”是人之常情,經過兩年瘋狂的建設,在這個秋天,大多數人房內都堆滿了食物與獸皮,而一旦閒下來了,他們不可避免的想成立一個家庭,在異性身上發泄過剩的精力。這批女人的到來恰好緩解了他們的飢渴。

“你們給我記住”,高翼見到範十一等人慾言又止,馬上補充說:“一個國家國運能否長久,取決於它是否有一個培養優秀母親的機制。而一個家庭,其後代是否優秀,也取決於家中是否有個優秀的主母。儒士們認爲‘夫爲妻綱’、‘女子無才便是德’,那是亡國亡家的垃圾觀念,不用擔心這些識字的女人會壓你們一頭!好好待她們,她們會把你們的後代培養成天才,因爲所有的天才都來自優秀的母親。”

我是不是要出臺一部《反家庭暴力法》,高翼想到。掃了一眼下面的人,只見他們完全聽不懂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個個臉上全是淫蕩。他偷偷竊笑,揮手下令:“都退下去吧。宇文兵留一下。”

宇文昭一直坐在大廳默默傾聽,等高翼的話音靜下來,她無聲地嘆了口氣,平靜地問:“我需要留下嗎?”

此刻她看着高翼,彷彿看見了一個出籠的猛虎,眼前這個人崢嶸忽現,已遠非她能控制。眨眼之間,兩人角色顛倒是那麼明顯,宇文昭已失去了發號施令的資格,連宇文兵對這點也不以爲意,毫不遲疑地聽從了這個漢人的命令,這不禁讓宇文昭微感不快。

這是我依靠的人嗎?這是我希望的嗎?——宇文昭心中默唸,臉色平靜。

“三山鐵弗——我剛搞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也罷,既如此,我是不是有了指揮宇文部的權力?阿昭,沒有什麼買賣比戰爭獲利更厚,軍隊老窩在三山不是個事,爲了慶祝三山建國,我打算帶軍出去做個武裝遊行,用我們的劍爲我們的犁奪得耕種的土地”,高翼語調格外溫柔,甚至難得地使用了“阿昭”這個稱呼,但他的語義卻讓宇文昭陣陣發寒。

“嗯,但也許慕容鮮卑正在商量怎麼對我們下手……所以,我也該把周圍的雜草清理一下”,高翼柔聲細語地補充說。

宇文昭張嘴欲言,又咽下了嘴邊的話,輕輕地點了點頭。

第111章 十里秦淮(下)第216章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190章第264章第229章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223章 貞節寶劍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79章 神機妙算(上)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266章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191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20章 絕世美男(下)第107章 心急如焚(下)第43章 語氣強硬(上)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186章 (下)第145章 脣槍舌劍(下)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263章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5章 復國重任第237章第189章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236章第181章 (上)第154章 排除異己(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264章第231章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186章 (下)第4章 君何人也第48章 見機行事(上)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156章 負荊請罪(上)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47章 猛虎出籠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266章第268章第22章 威風凜凜(下)第29章 顛沛流離(上)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161章 進爵封侯(下)第255章第269章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145章 脣槍舌劍(下)第73章 弱肉強食(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206章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255章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247章第112章 奢華無比(上)第214章第266章第205章第62章 驚慌失措(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258章第93章 環佩叮噹(下)第256章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64章 半喜半憂(上)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200章第68章 內憂外患(上)第206章第192章第220章第227章
第111章 十里秦淮(下)第216章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190章第264章第229章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223章 貞節寶劍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79章 神機妙算(上)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266章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50章 餓虎撲食(上)第191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20章 絕世美男(下)第107章 心急如焚(下)第43章 語氣強硬(上)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186章 (下)第145章 脣槍舌劍(下)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263章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5章 復國重任第237章第189章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236章第181章 (上)第154章 排除異己(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264章第231章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186章 (下)第4章 君何人也第48章 見機行事(上)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156章 負荊請罪(上)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47章 猛虎出籠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266章第268章第22章 威風凜凜(下)第29章 顛沛流離(上)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161章 進爵封侯(下)第255章第269章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145章 脣槍舌劍(下)第73章 弱肉強食(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135章 將門虎子(下)第206章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255章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247章第112章 奢華無比(上)第214章第266章第205章第62章 驚慌失措(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258章第93章 環佩叮噹(下)第256章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64章 半喜半憂(上)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200章第68章 內憂外患(上)第206章第192章第220章第2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