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殷浩北伐。先鋒官就是在苻洪前投降東晉的姚襄。

殷浩何人也,大名士。字深源。

他少年時廣負盛名,年輕時一直稱疾不做官,當時的名流人士卻嗟嘆:“深源不出,奈蒼生何!”這意思是說,俺們中華民族,就等着他來拯救了。

這是何等的苦盼啊。

他的先鋒官姚襄也赫赫有名,其“少有高名,雄武冠世,好學博通,雅善談論,英濟之稱著於南夏”。部將認爲他“神明器宇,孫策之儔,而雄武過之。”由此姚襄得名“小孫策”。

姚襄率領的羌族部落在與氐族爭奪關中時敗於苻洪,不得已投奔了晉朝。但這樣一個少年英雄擺在大名士殷浩眼前,殷浩認爲搶了他的風頭,“頻遣刺客殺襄,”結果“刺客皆推誠告實,襄待之若舊。”

刺殺未遂,殷浩又派親信魏憬“率五千餘人襲襄,襄乃斬憬而並其衆,浩愈惡之。”姚襄派部將權翼質問殷浩,殷浩卻敢做不敢爲,顧左右而言他,等權翼走後“浩遣謝萬討襄,襄逆擊破之。浩甚怒。”

殷浩花了三年時間籌備北伐,他主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刺殺自己的先鋒官。

可三年過去了,他卻連這件事都沒辦成——這是一個多麼荒誕的時代,俺們中華民族,就等這樣的大名士來拯救了。

本來,殷浩可以繼續籌劃刺殺自己的先鋒官,晉朝有足夠的耐心等他完成刺殺本國大將的任務,但燕國無法等待。在慕容雋的嚴厲催促下,晉朝君臣不得不催促殷浩行動了。

更加荒誕的是:儘管殷浩和姚襄關係惡劣,但以殷浩的智商,這次北伐他也只好派姚襄當自己的先鋒官。因爲在他手下,沒有智商超過姚襄的人,甚至連智商超過他本人的幕僚,他也不容許活着。

不過,殷浩雖然愚蠢,但從不過高估計自己的勇敢。他在命令先鋒官姚襄出擊的時候,忽然想到在遙遠的遼東,晉朝還有一個跋扈的屬國,據說這個屬國很能防守,連戰無不勝的燕國都在他們手下吃了大虧。

於是,殷浩行文遼東,大大咧咧地命令遼東漢國出兵偕戰。當然,這些助戰士兵要歸他統領,主要任務幫他防守中軍大帳。

高翼在思索。

依靠冉閔來改變我們民族的治亂輪迴——可能嗎?

絕無可能!

冉閔雖然心地善良,並且對於民族、祖國充滿認同感,雖然晉人不願放過他,但他終生沒向晉人發過一矢,他暴烈的反抗令我們民族重獲尊嚴……

細說起來,他有無數的優點,但他仍是傳統文化薰陶下的中國人。

在他骨子裡面,仍有濃厚的農奴主帝王思想,他不肯容忍生死夥伴李農的存在,怎會容忍高翼呢?怎會容忍其他優秀人士呢?我們的民族要依靠這樣的人崛起嗎?

從骨子裡說,冉閔與殷浩沒啥兩樣,差別只是50步與100步這麼微小。

這就是傳統。這就是歷史的侷限性。

高翼轉過身去,面對馬努爾,語氣輕柔地問:“你剛纔說‘燕國晉國用命令的口氣命令我們攻擊盟友,這是對我國尊嚴的挑戰’?”

“不錯”,馬努爾回答。

“不可”,金道麟突然明白了高翼的意思,他厲聲阻止:“無論我們怎麼搞小動作,燕國的南侵計劃也籌備了兩年,不,三年。這可是數十萬久經訓練的大軍啊!

現如今,我漢國準備的怎麼樣——新得遼東,人心未附;遼北不平,四處軍力吃緊。當初燕國予我遼東,未嘗不是存有此心。

此地地廣人稀,徵兵不易。我漢國現在的全副精力都被遼東吸引。目前,我們罄盡國力編練的三萬精兵,遼北拿走一萬;昌黎、錦西、賓徒、徒河四縣聯防,還要佔去一萬。

現在,舉國之兵,我們能動用的只有一萬人,可本國不能不留軍隊吧……殿下,你算算,我們能動用多少人?

這可是三國大戰啊,加我們一個,那就是四國大戰了,派幾千人的軍隊去,哼,不夠丟人的。”

“擴軍?如何?”法相王祥試探說:“我們的警察都受過訓練,加上歷年受訓練的民壯,我們連多餘的兵器都不用準備,直接把他們拉上去,絕對比晉軍精銳。”

“不行”,沒等金道麟說話,黃朝宗高翼異口同聲地拒絕。

高翼揮了揮手,示意黃朝宗解釋。

“我們現在的總人口是51萬,其中青壯只有19萬,剩下的男丁都是老人孩子。目前我們擁有水軍三萬人,陸軍3萬5千人,警察一萬人。這些都是青壯勞力。此外,我們工場、作坊也佔用了大量壯勞力,而孩子都被強制入學,田裡耕作的只剩下老人與婦女。

我們缺勞力,極端缺勞力。現在,國境內五萬築路人員,都是南方僱(拐)來的,佔用管理人手731人——你瞧,我現在計算人手都精確到個位了,每一個人我都恨不得劈兩半用,擴軍,絕無可能。”

“我國財政狀況如何?”高翼繼續追問。

“財政,很好,好得不得了”,黃朝宗繼續說:“遼東恢復五縣制度,我們現在有昌黎、扶黎、賓徒、徒河(今錦州)、房縣、險瀆五縣,五縣合計縣官縣吏51人。加上上京城,撫順、瀋陽,總計領取薪水的官吏112人。

遼北舊設立鐵嶺、法庫兩縣、今年準備恢復東夷校尉部(遼源),其左右各設兩衛,爲:通遼衛、四平衛。遼北新設,除軍人警察外,每縣官吏或兩人,或三五人。駐軍費用由軍費承擔,官府逐項雜費極其充足。

至於軍費這塊——水軍這塊不用愁,老水手照樣可以駛船,所以佔用青壯勞力不多。水師戰船兼護航、運輸任務,他們掙的錢不僅可以養活自己,連陸軍一塊養活了還綽綽有餘。

此外,石見國輸入的銀錠,肅慎國輸入的金沙,讓我們有充足的錢購買天竺的鐵礦,獅子國的糧草、波斯的戰馬與鎧甲,而我們輸出的都是朝廷的貨物——昌南的瓷器,嶺南的新茶,蜀郡的蜀錦,等等。”

說到這兒,黃朝宗嘖嘖稱奇:“運輸——王所言掌握渠道就能掌握財富,這話太對了,我們只消掌握了貨物流通渠道,天下財富均彙集於三山,錢,我從不爲錢發愁。可我們的勞力實在太少。

目前,我們的水師戰船有300餘艘,其中大型戰船30餘艘,每船士兵百餘人,中型戰船一百零九艘,每船士兵50人,小型快帆船兩百二十七艘,每船士兵20人。

小船載貨20噸,航行於揚州、青州於三山間,邊巡邏邊載貨。這種短途運輸勝在快捷,朝發夕之,一日往返,但獲利微薄。

盈利大得還是遠航船,但我們只能擠出10艘大船,30艘中型船用於遠航。中型船隻能航行到獅子國。每季20船次的載貨量,對我三山來說遠遠不夠。

我三山現在不僅要供應本國的糧食,還要供應魏國和燕國部分糧草,由於我三山種糧不多,農夫多喜歡牧馬、種棉、種果木,所以,我國自產的糧食僅夠遼東五縣溫飽,遼北、莊河以東全靠外來糧草支撐。

我們太缺糧了,我們的海船七成運力要用於運糧。我問過顧阿山,他的船塢裡停着十一艘造好的巨舟,但都沒有下水,因爲船主僱不到足夠的水手。

我問過趙玉,他的玻璃房生產的玻璃,連我遼東建官舍、學舍都不能滿足。他的庫房裡原料堆積如山,可僱不到足夠的人手開工。

我問文羣、文久(宇文久),他的織造房裡,棉包堆的撐破房頂,機器都要生鏽了,可他僱不到足夠的女工織造。

有些地方有人手,但那些活兒他們幹不了,駕船出航需要訓練,開機紡織需要訓練,燒爐鍛造也需要技巧。

此外,我漢國現在的許多農活,也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比如人用牛耕作,我們用馬耕作;南人視馬如虎,他們不通馬性,即使不膽怯的人,也常常在耕作中被馬踢傷……

我們現在唯獨不缺築路人手,這活兒不需要技術,有把子力氣就行,工錢又高,吃的又飽,現在我們的築路隊裡,鮮卑人、契丹人、庫莫奚人、扶余人啥人都有,可他們確實無用,除了築路,連幹農活兒都需要經過訓練。

我們種的土豆、稻穀、辣椒等等,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要讓他們掌握這種作物的習性,至少需要兩年時間,一年學習,一年溫習。

主公啊,擴軍,我們從哪裡下手,邊境人手不能動,他們需要穩定。務農活兒的不能動,他們帶了不少徒弟,我三山今後的興旺全靠他們,那些徒弟還需要一年才能出師。

作坊?工廠?現在那些廠子裡有一半機器在開動已經不錯了。百姓小富則安,掙點錢就想買兩畝地,蓋套房子,混吃等死。熟練的工人不斷流失,新工人上趕的培訓都來不及。

主公要徵兵,那些商賈們還不吵翻了天?

水軍倒是可以動用一部分,我們一般的船隻在附近海域巡邏警戒,可培養一位水兵容易嗎?十年培養一名水手啊,培養一名船長需要十五年。

征戰沙場難免有損傷,每一名水兵陣亡,我們都需要再花十年的時間。

主公,水師是我漢國的財富之源,不能讓他們登陸作戰。請主公一定諒解。擴軍之說絕不可行。”

高翼用中指敲打着桌子,若有所思地說:“國家的實力在於軍隊,軍隊的實力在於正面碰撞,兩軍相逢勇者勝,只有正面交鋒的勝敗才能衡量兩國的軍力。

我與燕國屢次交手,我守燕攻,我們最後都不是採用正面手段擊敗了燕軍。所以燕國君臣總以爲我國守城有餘,攻擊不足。

慕容鮮卑何人也?以漢人爲食物,夜晚淫辱白日煮食,這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兇殘的野獸嗎?我們要生活在這等禽獸陰影下嗎?冉閔何人也?挑起大旗,驅趕胡人出中原,揚我漢威。生爲漢人,我們每個人都受他的恩惠。

現在是什麼時候,燕國舉傾國之力與冉閔交戰,冉閔雖得我糧草軍械相助,但他所控制之地不過一鄴城,既無迴旋餘地,也無戰爭潛力。在這個時候,身爲漢人,怎能不伸一援手……”

這話金道麟不愛聽,他插話說:“晉繼漢統,是朝廷正朔,晉以大軍伐魏帝,是大義;慕容鮮卑吃人,那也是受朝廷表彰的,不管他吃的誰,那都是正義的。我等即尊天子,又出兵援助僞帝——這,說不過去吧?”

高翼冷冷的一笑:“那麼,我就把那些僞裝全部拋開,直說了吧,燕若得魏地,他會歸還朝廷嗎?他若佔據冀州、幽州、幷州三地,你認爲他會怎麼對待我們?”

金道麟默然,黃朝宗試探的問:“那也就是說,我們沒有理由,也要找個理由開打?”

金道麟尚未反應過來,馬努爾一拍肥手,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不錯,幫助強大者那是自殺,扶植弱小者讓他有能力跟強者相持,而我們就有時間發展。

遼東各縣已整理了兩年,再有一年時間,我們的道路完全修繕完畢,路可溝通南北,貨可自由流通,民可安心種地……

這樣說吧,我們每過一年就強壯三分,到今年底,有七萬新國民加入我們的行列,他們全是青壯勞力,而且已爲我國納滿三年稅,我們不需要額外關注,他們那就是我們最堅定的公民。

再有一年,那五萬築路工人就接受完改造。還有庫莫奚,庫莫奚五部族中,已經有三個部落要求依附我國。在我們的打擊下,契丹八部中,也有兩個部落表示願意歸順。

從明年開始,我們將逐步接納契丹人、庫莫奚人,接收多少全憑我們自己決定。我們每一年都強壯許多,所以,我們必須阻止燕國吞併魏國。

睿智的陛下,我認爲我們不需要尋找理由,戰爭不需要理由。我們邊境的城堡已經修建完畢,防禦鏈完全沒有問題。

現在,把燕軍引出城市,在野戰中消滅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力量,讓他們知道陛下的怒火——我們忍他們很久了,我們不需要藉口。”

法相王祥用律師的口吻插話:“燕國強索糧草,在和談期間興兵攻我,劣跡累累,我們已不堪忍受。只要做出不堪忍受的樣子,必定會觸怒燕國,讓他來吧。”

第179章 (上)第232章第9章 情愫漸起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208章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191章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183章 (上)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200章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188章第236章第142章 達成心願(上)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219章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255章第254章第3章 英雄救美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270章第230章第169章 以血換血(下)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186章 (下)第214章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215章第61章 武力試探(下)第79章 神機妙算(上)第184章 (下)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2章 毛骨悚然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139章 望君珍重(下)第209章第67章 蝴蝶效應(下)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155章 排除異己(下)第231章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168章 以血換血(上)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199章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233章第232章第218章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120章 如沐春風(上)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120章 如沐春風(上)第115章 清麗脫俗(下)第211章第245章第3章 英雄救美第27章 我回來了(上)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134章 將門虎子(上)第163章 點燃烽火(下)第155章 排除異己(下)第246章第185章 (上)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90章 匪夷所思(中)第152章 獎賞分明(上)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239章 仗劍扶犁第245章第227章第253章第7章 對牛彈琴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177章 (上)第86章 拋入海中(下)第208章
第179章 (上)第232章第9章 情愫漸起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208章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191章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183章 (上)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200章第60章 武力試探(上)第188章第236章第142章 達成心願(上)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219章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255章第254章第3章 英雄救美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270章第230章第169章 以血換血(下)第42章 粗鄙無禮(下)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186章 (下)第214章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215章第61章 武力試探(下)第79章 神機妙算(上)第184章 (下)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2章 毛骨悚然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139章 望君珍重(下)第209章第67章 蝴蝶效應(下)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155章 排除異己(下)第231章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168章 以血換血(上)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199章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233章第232章第218章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120章 如沐春風(上)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120章 如沐春風(上)第115章 清麗脫俗(下)第211章第245章第3章 英雄救美第27章 我回來了(上)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134章 將門虎子(上)第163章 點燃烽火(下)第155章 排除異己(下)第246章第185章 (上)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90章 匪夷所思(中)第152章 獎賞分明(上)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239章 仗劍扶犁第245章第227章第253章第7章 對牛彈琴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177章 (上)第86章 拋入海中(下)第20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