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宮廷變(六)

秦宗言和拓跋懷這番纏鬥時間極短, 很多人甚至都沒反應過來, 拓跋懷已經黑衣人殺死了?衆人目瞪口呆看着倒地的拓跋懷,半晌都回不過神來。還是秦宗言反應最快, 他擡腳將救下自己的黑衣人踹到在地,怒喝道:“來人!將這以下犯上的小畜生壓下去!”

初一殺了拓跋懷後便沉默的垂手站在秦宗言身後,被秦宗言踢了一腳也不反抗,任他把自己踢倒在地,由秦宗言的親衛們把他拉走, 他臉上依然還戴着黑紗罩。初一因面容損毀, 平日很少出門, 即便出門也以黑紗覆面, 在場官員大部分都沒見過他,他只有爵位沒有官職, 基本不用上朝, 衆人只知新任永安侯性情孤僻、面容可懼, 並不知他身手居然如此好。

不過現在的重點不是初一身手好, 而是陛下死了!被人殺了!衆人面面相覷,短短兩年時間拓跋氏死了兩任皇帝, 居然還都是被秦家殺死的。拓跋曜雖是拓跋庶人下的手,可誰不知道他以前的心腹幕僚郭彥現在是郭侍郎,郭侍郎還是秦家的女婿。

衆人正想着郭彥,郭彥已越衆而出, 沉聲道:“快宣太醫令前來替陛下診治!陛下因悲傷過度, 服食五石散失態!”

衆大臣:“……”人都死了, 宣什麼太醫令,也從來未聽聞陛下有服食五石散。

這會盧皇后也接到消息匆匆趕來,她滿臉淚痕,一見倒在地上死不瞑目的拓跋懷,她跪在拓跋懷面前,掩面放聲大哭,“陛下!臣妾屢屢勸說您勿進五石散,五石散傷身!”盧皇后是太皇太后替拓跋懷挑選的妻子,拓跋懷看中盧氏的身世卻對她從來不交心,拓跋曜在世時夫妻間只有虛僞的溫柔,等拓跋曜身死,拓跋懷在兵荒馬亂時登基,盧皇后就成了宮裡的擺設,只比拓跋懷另兩個宮女出身的嬪妃多了幾分名分上的尊榮。

這樣的生活如何能讓盧皇后對拓跋懷有什麼夫妻情義?她早被玉娘說通,答應配合秦家應付諸臣,謝知答應她事成之後可以帶着大比嫁妝出宮生活。盧皇后一想到即將到來的自由生活,臉上淚水流得更急,甚至都不顧害怕,伸手握着拓跋懷的手:“快宣太醫令!”她來之前得到玉孃的授意,讓自己全力配合郭彥,郭彥說拓跋懷服食五石散、現在沒死,他就是服食五石散、現在沒死。

莫怪盧皇后信任謝知,謝知可比拓跋懷靠譜多了。盧家在拓跋曜、彭城王身死後元氣大傷,即便是漢人世家也不得秦宗言重視,她一個不得寵的王妃能跳過鑄金人這步,直接冊封皇后全仰仗謝知鼎力支持,之後她在宮中的舒服日子也是謝知給的,她只信任也只能仰仗謝知。

能當成官的人都不是傻子,即使在場有不少人是靠着身份晉升的勳貴,這會也都看明白了,秦家不知什麼時候說通了盧皇后,能讓盧皇后配合秦家。別看盧皇后只是一個不得寵的皇后,拓跋懷在世時她說的話沒人聽,可現在拓跋懷死了,她就代表皇室正統。

太醫令匆匆趕到,他頂着衆人視線壓力戰戰兢兢的給死去的拓跋懷把脈,秦宗言也沒準備讓太醫在大庭廣衆下演戲,吩咐侍衛把拓跋懷擡進去,盧皇后抹着眼淚跟在身後。

秦宗言轉身對臣子道:“我們先送太皇太后。”他也沒說拓跋懷沒死的話,以他的身份也不用說這些話,這種事由底下人來做即可。

面對突然衝入大殿的秦家精衛,臣子們還能說什麼?只能沉默的聽秦宗言的話,也不是所有人都沒勇氣反對,可敢反對的人尚來不及說話就被人壓下去了。大家都是體面人,看着同僚被這麼侍衛如此不體面的壓下去,大家心裡什麼滋味都有。

秦宗言給太皇太后上過香,讓人將太皇太后靈柩移到寺廟,等她寢陵收拾完畢就下葬。本來秦宗言還想給崔氏一個體面,可拓跋懷做了這種事,他哪還有什麼心思給他們這體面?他面沉如水的回到將軍府,謝簡、謝灝、郭良、郭彥、于波等人都已經在書房等他,他看到這些人輕哼了一聲,謝簡和謝灝本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不出頭也就算,可於波這老小子居然也敢猶豫,果然地位上去了,人的心就大了。

于波自覺理虧,低着頭不敢看秦宗言,秦宗言踢了他一腳,“你這小子年紀大了,手腳也不靈便了?”

秦宗言這麼挑破,于波頓時鬆了一口氣,他替自己喊冤,“將軍,我本來想替你擋刀的,可是年紀大了,反應也慢了,比不上年輕人了。”

秦宗言神色微緩,他還是知道于波的忠心,要是自己有危險,他肯定能替自己擋刀,他喝道:“還不給我滾!”

于波很順溜的滾到牆角,謝簡、謝灝等人嘴角抽了抽,他們再厚顏無恥也做不到于波這樣。

秦宗言回頭看衆人,“你們說這件事該如何?”

在場之中謝簡年紀最大,又是秦宗言的岳父,大家都看向謝簡,謝簡說:“既然朝堂上都說陛下服食五石散了,就說他發散不夠而薨。”總不能說陛下是給臣子殺死的吧?對着天下臣民總要有張遮羞布的。

秦宗言微微頷首,“那你們以爲誰爲新帝比較好?”

衆人互視一眼,拓跋懷剛死,秦宗言肯定不會馬上登基,肯定會另選新帝,拓跋懷是有兒子的,但他兒子是賀蘭氏所出,他一旦登基,賀蘭氏就是太后,對秦家不利,還不如讓前太子長子登基,他生母是秦宗言的孫女。且太子死前沒有被廢,他兒子接替皇位禮法上也說得過去。

秦宗言也想讓自己外曾孫即位,孫女當太后總比賀蘭家的人當太后好,他輕叩書案,突然想起今天一天都沒見到賀蘭英雄,他濃眉一皺,“賀蘭英雄去哪裡了?”

衆人一怔,也同時想起他們一整天都沒見賀蘭英雄,他這是逃了?

秦宗言隨口問了一句,想到兒子正派人看着賀蘭英雄也就沒太擔心,“等太皇太后和先帝落葬便讓新帝登基。”

一般來說都是新帝登基後先帝再落葬的,畢竟皇帝的葬禮不可能在簡薄,可秦宗言被拓跋懷噁心了一把,不願再給拓跋皇室面子,直接讓人把拓跋懷跟拓跋曜葬在一起,讓他們父子在九泉之下團聚。謝簡等人也沒反對,秦宗言還在氣頭上,沒必要因爲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跟他頂着幹,只要他不氣得馬上自己登基就好。

“將軍。”這時門外響起侍從的聲音。

“何事?”秦宗言問,留在書房外守衛的侍從都是他心腹,沒有重要事不會通傳。

“女君派人來送消息。”侍從說,女君很少會直接跟將軍通傳消息,尤其是眼下這種特殊時期,她送來的消息肯定特別重要,侍從不敢耽擱,人一來就過來稟告了。

“讓人進來。”秦宗言說,兒媳不是沒分寸的人,能在時候讓人送來的消息肯定跟宮裡有關。

進來的人是玉娘,她神色凝重,入內給秦宗言行禮後便道:“將軍,宮裡大皇子生下來時就被人換了,現在的孩子是先帝從外面找來的。”

“真正的大皇子去哪裡了?”秦宗言問。

玉娘說:“被范陽王帶走了。”

“什麼?”玉孃的話讓秦宗言、謝簡、謝灝都臉色微變,他們驚訝的不是大皇子是假的,而是居然是拓跋賀帶走了大皇子,秦宗言追問:“不是賀蘭英雄?”

“不是,我逼問過了,先帝身邊的貼身內侍親口說是范陽王帶走大皇子的。”大皇子剛滿週歲,他出生就被人換了,剛出生的孩子能有多大?隨便塞在什麼地方就能帶走了。玉娘之前跟謝知在外地,對後宮掌控力度不夠,這次回來她徹底掌握了後宮,她巡視了幾個后妃宮室,立刻發現了賀蘭貴人對自己孩子的態度有些不對勁,逼問了賀蘭貴人後才發現大皇子居然早被換了。

其實這事是拓跋懷和拓跋賀暗中佈置的,瞞着賀蘭貴人和賀蘭英雄,但賀蘭貴人是親孃,她生完孩子昏迷前見過親生子,也記住了他脖子有顆痣,等醒來後孩子脖子上就沒痣了,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她面上不動聲色,可到底心裡對孩子不在意。玉娘何等心細,一下感覺賀蘭氏態度不對,逼問了一回就什麼都清楚了,事情重大,玉娘不敢耽擱,立刻回來跟姑娘說了,姑娘讓她來回報將軍。

秦宗言眼皮一跳,“立刻讓人把范陽王府圍了。”

玉娘說:“我已經派人去范陽王府了,王府一切如常,只少了范陽王。”范陽王只有跟謝寧馨生的五個孩子,可他這次五個孩子一個都沒帶走。

謝簡立刻道:“將軍——”那五個孩子是陳留的命根子,就算拓跋賀造反,他也沒把自己五個外孫的命留下。

秦宗言擺手說:“等事情一了,就讓陳留大長公主把幾個孩子接回謝家。”秦宗言還不至於跟幾個孩子計較,不過他沒想到拓跋賀居然會做這種事,他冷笑一聲:“我倒是小看了他們拓跋家,各個都挺有血氣的。”

第265章 南樑(一)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151章 分家(上)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章 流亡北朝第80章 瑤姬傳人第113章 守城(五)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7章 書房談話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23章 書房議事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83章 別後重逢第52章 年前(二)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12章 守城(四)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66章 謝修尚主第110章 守城(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2章 誠意(上)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68章 南樑(四)第269章 南樑(五)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78章 打拐(上)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06章 逃命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52章 分家(下)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65章 南樑(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267章 南樑(三)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51章 年前(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13章 守城(五)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65章 賞雪(三)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52章 分家(下)
第265章 南樑(一)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151章 分家(上)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章 流亡北朝第80章 瑤姬傳人第113章 守城(五)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7章 書房談話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23章 書房議事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83章 別後重逢第52章 年前(二)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12章 守城(四)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66章 謝修尚主第110章 守城(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2章 誠意(上)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68章 南樑(四)第269章 南樑(五)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78章 打拐(上)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06章 逃命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52章 分家(下)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65章 南樑(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267章 南樑(三)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51章 年前(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13章 守城(五)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65章 賞雪(三)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52章 分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