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

陳留淚水奪眶而出, 有了郎君這番話,她即使受點委屈又算什麼?“郎君,如果婉姬不行,我們可以另找別人。”郎君不是沒兒子,生不出兒子都是她們的錯。

“若婉姬這胎還不是兒子,我們將二郎接到身邊養如何?”謝簡溫聲打斷陳留的話,“或者等鳳生再有庶子,我們選個聰明漂亮點的。”他明白陳留的心思, 她既想要謝灝養老, 又怕謝灝將來心存隔閡不親近她, 她想要個從小帶大的, 跟自己親近的孩子。

在謝簡看來,這種擔憂純屬多餘, 陳留又不缺錢,她還是公主,就算沒有兒子, 也有下人伺候, 還有皇家照顧,她何必如此擔心?寧馨還會不管她嗎?不過這話謝簡不好跟陳留說, 怕她多想,就乾脆建議她養二郎。二郎不像大郎那般已有點懂事,陳留養上十天半月就能養熟。

陳留被他哄得破涕爲笑, “你當孩子是什麼?還挑三揀四的養。”

謝簡揚眉道:“我們是祖父母, 不挑三揀四的養, 難不成還要養全部?”

“全部養又如何?”陳留說,“都是爹孃不在身邊的孩子。”一樣是謝灝的孩子,她怎麼能厚此薄彼?再說大郎、二郎是庶子,將來主母進門,肯定忌諱兩個年長的庶子,兩個孫子養在她膝下,肯定會跟她親近。至於阿菀,郎君說要送她入宮中,就更需要她來照顧。

謝簡明白她的顧慮,面上笑道:“鳳生只有三個孩子,你都搶走,他還不跟我跳腳?”

陳留啐道:“郎君盡胡說。”

謝簡安撫輕拍她的手:“以後二郎就養在我們身邊,大郎由我來教導,阿菀大部分時候還是讓她陪着你,她阿孃不在身邊,身邊總不能沒個女性長輩。”

“正是。”陳留點頭,“郎君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他們的。”

“也不要太累。”謝簡說。

“有什麼好累的?”陳留不以爲意,“那麼多下人又不是擺設。”

謝簡點頭,又搖頭嘆息:“聖人今天在朝堂上執意退位,諸多老臣都苦勸不住。”

陳留說:“聖人正值壯年,爲何這麼想不開?”她不知道聖人退位只是想挾制太后,還當他真是信奉浮屠(佛學),一心想要清修。

“聖人心有慈悲,不忍衆生受苦。”謝簡不會跟陳留說具體原因,只揀朝臣奉承天和帝的話說。

陳留嘆氣,“太武皇帝滅浮屠,聖人又興浮屠,這滅來興去,苦的還不是百姓嗎?”陳留別的不知道,只知道太武皇帝當初滅佛時,道家寇天師都是反對的。

謝簡道:“無論黃老、浮屠,都是好的,只是宣揚時被人曲扭了含義。太武皇帝糾正被壞人曲扭的浮屠,聖人宣揚的是好浮屠。”

陳留只信黃老,道家讓她爲善,說好人有好報,她信了,也去做了,結果真有好報。同樣浮屠也有好人好報這一說,反正不管信什麼,只要做好人就對了。不過對於聖人禪位的原因是因爲想一心信仰浮屠,她是不信的。

歷代皇帝都有信仰,不是信浮屠就是信黃老,也沒見他們禪位。可朝堂大事,她向來不參與,也不去過問,郎君不說總有他的道理。她管好自家一畝三分地就行。

謝簡的姬妾都沒名分,主母又是公主,哪怕主母迄今沒有兒子,婉姬也沒有因爲自己懷孕而張揚,反而依然戰戰兢兢的伺候主母,還是陳留吩咐她多休息,不要太勞累,她纔敢安靜養胎。

謝知初入公主府的生活是平靜的,大部分時候她都待在自己的房裡睡覺,只有中午天氣最熱的時候,乳母會抱她去給公主請安,然後跟幾個姑姑一樣玩耍。但她不會在公主正房裡待太久,因爲馬上入冬,陳留擔心孩子早晚外出會受涼,吩咐乳母們早晚都不許小主子出門,只有中午最熱的時候才讓孩子出門玩耍。

陳留這規矩也不是今年纔有,府上的孩子都習慣了,謝大郎、謝二郎不習慣,可他們有孩子趨利避害的本能,也不會反對祖母絕對。謝知就不會,到了古代她第一要義就是養身,她要把自己身體養得好好的,健健康康長大,一點都不要看醫生。

待在房裡也不無聊,她可以一點點回憶自己以前看過的書,她記憶力本來就好,穿越後感覺記憶力更好了,大部分以前看過的書她都記得很熟。這是穿越福利?還是自己帶着記憶轉世,所以大腦開發比以前好?

雖然她沒自帶金手指,可她相信自己看過的那些書就是自己最大的金手指。怎麼說她也是自帶光環的圖書管理員啊!人家圖書管理員都這麼厲害,她不求當阿武,做個有利社會的好人總行吧!

謝知做好事不求留名,只希望能庇護自己兩輩子父母平安建康,希望她皇帝阿爹能投個好胎,來世得償所願的當個明君。作爲一個長在新時代、受社會主義光芒照耀長大的孩子,在經歷穿越這種玄幻事件後,謝知堅定的無神論觀念開始改變了。不說變成有神論者,多做好人好事總沒錯的。

謝知的乖巧讓陳留忍不住對阿蠻感慨,“也不知阿鏡是怎麼帶孩子的?把阿菀養得這麼乖,哪裡像寧馨小時候?活脫脫一個天魔星。”

阿蠻含笑說:“都說活潑的孩子聰明。”

陳留嗤笑一聲,“她算什麼聰明?”陳留這輩子最大優點就是有自知之明,她嘆息道:“她是隨了我,沒她爹的半分優點。要是她有她姐姐三分聰明,我就滿足了。”

阿蠻卻不這麼認爲,“三娘溫厚天真,聰慧可人,這纔是最大的福氣。”謝皇后再好,也只能讓人嘆息一聲紅顏薄命。

陳留想想也是,女孩子不用太聰明,太聰明的女孩子不容易幸福,阿鏡什麼都好,就是命有點苦,只盼她能跟步六孤宗言夫妻相得,“要不是步六孤家太亂,我還真想把寧馨嫁給阿狼。”

阿蠻說:“步六孤宗言那麼多子嗣,阿狼是成爵的嫡子,他的妻子將來還不知要受多少委屈。一樣都是兄弟姐妹繁多,與其嫁他還不如嫁王爺,至少有王妃的名分在,旁人也不敢輕易冒犯。”

陳留若有所思,她一心不想讓女兒入宮受苦,卻忘了宮裡出了太子還有皇子,王妃又不會子貴母死,“你說得對,我們要好好合計合計,看誰比較合適。”

“貴主挑出來的都是好的。”阿蠻可以建議陳留多一種選擇,卻不會直接說哪個皇子更好,她不可能比陳留更瞭解她侄子。寧馨的婚事也不是她一介奴婢可以插嘴的。

陳留笑而不語。

“什麼挑出來都是好的?阿孃,你得了什麼好吃的?”謝寧馨一進門就聽到這話,興沖沖的問母親,阿孃已經三天不讓她碰零嘴了,寧馨只覺這三天度日如年。

陳留看到女兒就頭疼,人家孩子六歲都是人精子,也她家是個傻大姐,“哪有好吃的?再說有你也不能吃,你長蟲牙了!”寧馨乳牙壞掉兩顆,太醫令說換牙後再長蟲牙就治不好了,所以陳留不讓女兒再碰零嘴。

謝寧馨噘嘴任丫鬟伺候她洗漱淨面,等換過衣服才反駁阿孃:“阿耶說我還小,多吃點才能長大。”

阿蠻趁着母女說話,轉身去後院拿點心,片刻後端着一盞牛乳進來道:“小娘子,要喝牛乳嗎?”

“要。”謝寧馨點頭,牛乳是她打小喝慣的,都喝膩味了。可這幾日陳留禁了女兒甜食,寧馨已經許久沒碰零嘴,連牛乳也喝得津津有味。因爲這牛乳是用酥油和蜂糖熬製而成,甜滋滋的。

陳留對阿蠻道:“我就說該禁她零嘴,要換了以前,讓她喝牛乳就跟藥一樣,哪有現在這麼乖?她這兩天正經飯菜都比以前吃得多。”

謝寧馨敢怒不敢言,雖然她可以讓阿耶替自己求情,可阿孃不答應,阿耶也不會偷偷給她吃零嘴兒的。

阿蠻笑着不說話,只滿臉慈愛的看着寧馨,在她心中若陳留是她的天,寧馨就是她的命。

“你今天怎麼想到回來了?”陳留問女兒。平時謝寧馨上午下課後,都是跟姐妹們一起用過午膳纔回陳留這裡,今天還不到午時,顯然是沒用膳就回來了。

謝寧馨本來還糾結阿孃斷自己零食,聽陳留問自己來意,她又忘了煩惱,興致勃勃的問陳留,

“阿孃,我可以跟阿菀一樣,有自己單獨的院落嗎?”

陳留不假思索道:“當然不行!”

謝寧馨滿臉失望的問:“爲什麼不行?”

陳留說:“你纔多大?怎麼能一個人住?”

“那阿菀不是更小?”寧馨說。

“阿菀不一樣,她是沒有爹孃在身邊,所以才自己一個人住。”陳留耐心的跟女兒解釋,“可她也會天天來我這裡。”

寧馨道:“那我也可以天天來看你啊。”

陳留耐心盡失:“我說不行就是不行,沒有商量!”寧馨癟了癟小嘴,眼眶有點泛紅,陳留頭疼說:“你去找你阿耶,要是允許他,我也允許。”她不信郎君會答應讓女兒搬出去,這種講道理的事還是交給郎君來做比較好。

“好!我這就去找阿耶!”寧馨開心的跳起來。

“回來!”陳留忙喊住女兒,“你阿耶還沒回府,你去哪裡找?”

寧馨不情不願的站住,回頭問陳留:“那阿耶什麼時候回來?”

陳留沒好氣道:“我怎麼知道!”

“找我作甚?”謝簡清朗的聲音自屋外響起,陳留和寧馨同時雙目一亮,“阿耶!”寧馨快步走出內室。

屋外謝簡正抱着裹得嚴嚴實實的阿菀走來,他身後還跟着兩個僮兒,僮兒手裡提着兩個精緻的木籠,裡面各裝着一隻毛色純白、眸如紅寶的小兔。

謝寧馨驚喜的問:“阿耶,這兔兒是你送我的?”

謝簡說:“不是,這是太子送你的,你跟阿菀一人一隻。”

陳留問:“太子怎麼會想到給寧馨和阿菀送兔兒的?”

謝簡說:“這是外邦進獻的玉兔,毛色雪白纖長,宮裡的宮妃、公主都喜歡,太子特地勻了兩隻出來。”他沒想到太子居然還記着阿菀。

“阿孃我要!”謝寧馨蹦躂着要去摸玉兔,卻被陳留攔住,“等洗乾淨再說。”

謝知好奇的看着兩隻幼崽,這有點像安哥拉長毛兔,但又不完全像,有可能是長毛兔的原生品種。

“你讓寧馨做什麼?”謝簡將孫女放在陳留身邊問。

陳留沒好氣的說:“她想一個人住,還想要一間單獨的院子。”

謝寧馨喊道:“對!阿耶我是大人了!我也要一個人住。”

謝簡微微頷首說:“好。”

謝簡的話使寧馨歡呼、卻讓陳留震驚,她惱道:“郎君,你怎麼就答應她了!”寵孩子也不能這麼寵。

謝簡對妻子說:“寧馨來年就滿七歲了,再有幾年就該說親。她不喜詩文,我也不強求她,可管家理事總要懂。我們先給她一個院落,讓她學如何管家,以後家裡的女孩子到了七歲都要如此。”

拓跋鮮卑仍留着傳統風俗,尋常人家的孩子十三四歲就會成親,謝簡不覺得女兒太早成親是好事,但此地習俗就是如此,他要遲遲不發嫁女兒,不僅對女兒名聲有礙,還會讓女兒錯過如意郎君。

“就算不會又如何?難道我們還少了陪房?”陳留不以爲意,她嘴上說要嚴格教導女兒,可到頭來最疼寧馨的還是她。

“別人會不如自己會,我們又不能護着她一輩子,這些事她總要懂的。”謝簡堅持,他見陳留還有些猶豫,好笑的說:“只是讓她跟我們分住兩個院落,又不是不讓你去看她,等她玩上幾天,說不定自己跑回來找你。”謝簡對次女期待不高,她能做到第一天獨居,晚上不哭鼻子來找他們就好。

陳留笑道:“郎君不是說讓寧馨自己管自己嗎?又反悔了?”

謝簡說:“總要給她適應的時間,她在我們身邊還能慢慢學,不懂有你我教她,等到婆家沒人會教她。”

謝簡的話讓陳留想了好一會才道:“那我讓人把西苑整理出來。”她準備讓女兒當王妃,做王妃可不能不通俗務,不然會被宮中刁奴爲難的。

謝簡道:“先不急,我還想把院落都翻修一次,起碼讓孩子們都有一個暖閣。”

陳留吃驚的說:“這樣開銷是不是太大?公主府也沒那麼多地方。”陳留也不小氣,可想想家裡有四個女兒、兩個孫子一個孫女,還有婉姬肚子裡的一個,這麼多孩子,都一人一間院落嗎?公主府也沒這麼大的地方。

“就寧馨和阿菀一人一間。六娘和二郎先隨你住,等大一些,就讓她跟四娘、五娘住一間,大郎和二郎跟我住外院。”謝簡說,他是嫡女庶女一樣教養,但不代表他嫡女庶女相同待遇,沒這必要。

他是駙馬,不是外戚,馮太后的弟弟可以所有的女兒不是入宮就當王妃,他最多能讓阿菀入宮、寧馨當王妃,別的女兒想高攀只能全憑機緣,沒必要把庶女的心養大,免得她們闖禍。

陳留這才放心,她再賢惠也做不到把庶女當親生的看。

謝簡又對寧馨說:“寧馨,阿耶還會給你兩間鋪子,鋪子每年的收益都歸你,這筆錢你自己拿着,想怎麼用你自己想,平時的月錢我也會照樣給你。”

陳留不解的問:“郎君這是爲何?”

“女孩子大了,總要手裡有些餘錢。”謝簡含笑說。

陳留想到步六孤宗言給阿菀的兩間鋪子,心裡暖暖的,郎君這是想補貼寧馨,即使陳留不缺這些錢,她感動謝簡的貼心。

寧馨似懂非懂的問:“那我可以拿它來買零嘴和柘漿嗎?”她對金錢完全沒有任何概念。

陳留氣急敗壞道:“不行!”

謝簡哈哈大笑,“這錢你可自行處置,不過買什麼你自己心裡有數,若買回來讓阿孃沒收,阿耶可不管你。”

寧馨垂頭喪氣的“嗯”了一聲,她到底不敢違背母親。

謝知若有所思,祖父這是想培養她們管家理財能力?給她們單獨一個院子,就是把院子裡的人手交給她們處置,給鋪子的收益就是讓她們學會理財?

謝簡的深意莫說謝寧馨,就是陳留也沒有領悟,謝簡也不點破,他想看看寧馨到底什麼時候能領悟。等庶女滿六歲,他也會給每個庶女兩間商鋪,收益肯定沒有阿菀和寧馨那麼多,但只要她們有心,肯定也能掙出一份不斐的嫁妝,謝簡也不介意培養資質好的庶女,但前提是她們要夠聰明。當然他心裡最期待的是阿菀的表現,希望這孩子別讓自己失望,魏國的皇宮容不下不聰明的皇后。

因太子送了兩隻玉兔過來,陳留少不得要帶兩個孩子入宮道謝。這幾日隨着天和帝禪位已成事實,宮中氣氛越發沉悶,宮侍們莫說高聲說話,就是呼吸聲都不敢太響,一個個低眉順眼的伺候主人,連陳留例行打賞都不敢收。

受了宮侍的影響,陳留態度也越發嚴肅恭敬,謝寧馨到底是宮裡長大的,看到阿孃板着臉,就知不能調皮,她畢恭畢敬的跟在陳留身後拜見崔太后。

因年近元旦,崔太后難得穿起豔色的石榴紅襦裙,眉目如畫、面若銀盤,看着不像是位高權重的太后,而是某家輕鬆悠然的貴夫人。宮裡除了崔太后,還有她的養女、陳留同父異母的姐妹華陰公主。她心情頗好的讓三人起身,又同時吩咐宮侍給寧馨、阿菀一人包了一個荷包,算是她給孩子的新年禮物,“怎麼想到今天來宮裡?”

“太子昨兒賞了她們兩隻玉兔,兩個孩子都很喜歡,我特地帶她們來謝太子賞賜。”陳留恭敬的說。

“我還想他怎麼搶了兔兒就跑,原來是要送給你們。”崔太后莞爾,她還記得拓跋曜給謝知取的小字,她笑着對陳留招手道:“過來讓我看看,阿蕤是不是胖了?”

“阿蕤?”崔太后的養女、同時也是她的弟媳華陰公主揚眉看着陳留懷中的小胖娃,“陳留這是你多出來的孫女?”華陰送庶女入宮中也有一段時間,名義上是陪伴崔太后,實則大家都知道是來陪太子的。

不過太子對幾個崔家表妹並不上心,反而對只見過一面的奶娃娃念念不忘。華陰再不在乎庶女,也忍不住出言譏諷陳留,想兒子想瘋了,連別人生的兒子都認作親生,把幾個小野種當真孫子,她還當自己是公主嗎?

阿菀身份秘密對權利頂層的人來說不是秘密,但華陰和崔賢顯然沒達到這級別,所以華陰並不知道阿菀是樑國廣陵公主。華陰公主生母是獨孤夫人,在崔太后沒入宮前,獨孤夫人是先帝的寵妃,故華陰公主也非常受寵,跟陳留在宮中的地位完全不能比。

陳留跟華陰同歲,很不幸當了華陰的競爭對手。兩人同年及笄,華陰仗着自己是先帝愛女,先嫁了鮮卑大族尉遲家的長子,讓陳留下降樑王。再後來樑王去世,陳留守寡,同年華陰也守寡,兩人同時又面臨再選駙馬,當時駙馬候選有兩位,一位是崔賢、一位是謝簡。

兩人都看上謝簡,奈何當年崔皇后勢大,獨孤家爲了拉攏崔後,授意獨孤夫人把華陰下降給崔賢。崔賢名字裡有個賢字,可個性一點都不賢。他是魏國出名的紈絝弟子,吃喝嫖賭無一不精通,跟風度翩翩的謝簡完全不能比。華陰這些年同崔賢關係一直不冷不熱。

不過夫妻兩人關係雖冷淡,倒也生有二女一子,比起膝下荒涼的陳留要好很多。華陰曾當衆嘲笑陳留生母卑微,所以養的女兒也上不了檯面,貴爲公主都沒公主的氣度,有失皇家體面。當朝哪個公主像她這麼賢惠的?

她譏諷陳留主動給駙馬納妾,也沒讓駙馬生出兒子來,天生帶衰。蕭斌也就算了,明明謝簡在樑國有子有女,偏偏尚她以後就再無兒子。陳留也因此恨毒了華陰,兩人見面,除非必要,她絕對不會同華陰說話。

現在陳留也想開了,她是無子,可寧馨乖巧聽話,夫婿精明能幹,長子長女不說視她若生母,也願意尊她敬她,她還有什麼好不滿的?人要學會惜福,不知惜福就過成華陰這樣的日子,兒女沒一個成器的。

陳留不理會華陰,將阿菀放在崔太后身側,“這孩子來了長安後就不肯吃別的,只肯吃奶,都瘦了。”

崔太后不喜歡孩子,但如果孩子不哭不鬧,乖乖的坐着對她笑,還長得很可愛的話,她也有閒心逗逗,她摸着謝知的小手說:“因爲我們小阿蕤知道奶是好東西對吧?”

“嗯!”謝知點點頭,她快滿一歲,很多孩子在這年紀不是會走路就是會說話。謝知還不想走路,就開始先說話,先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

不是她自吹,她感覺自己似乎更討人喜歡了,不然公主祖母不會天天把她抱在懷裡,連祖父都會每晚定時逗她。她也不是隻喜歡吃奶,可奈何乳母給她準備的食物不太甜就是太鹹,怎麼吃?還不如吃奶。不過等她大一點就好了,大一點就可以吃有味道的食物。

崔太后驚奇的挑眉說:“這是會說話了?”

“會說,就是隻能一個字一個字的說。”陳留哄着謝知,“阿蕤,快給太皇太后行禮。”陳留是人精子,既然崔太后喊她阿蕤,那麼在宮廷謝知只能叫做玉蕤。

謝知對着崔太后拱拱小手,“美!”這個美字她說的字正腔圓,又比誇女人美更好的詞彙嗎?沒有。所以謝知見哪個人都說美,至於祖父——呵呵!一個信誓旦旦對着阿孃保證會養她、結果轉身就把自己丟給乳母和祖母的大渣男,說他美才是美着他了!

“哎呦!”崔太后這下真被謝知逗笑了,“這孩子這麼怎麼這麼機靈?”

陳留笑道:“還不是寧馨淘氣,整天都要阿蕤誇她美,阿蕤就這個字說得最順溜。”

崔太后笑着摟着寧馨說:“我們寧馨本來就是小美人!”

寧馨嬌聲道:“大母纔是最美!”

崔太后被兩個孩子的童言稚語逗得眉開眼笑,華陰在一旁恨得牙癢癢的,陳留慣會逢迎拍馬!

陳留眉眼也不擡,兩人是死對頭了,不用說都知道華陰的心思,說自己逢迎拍馬?她可沒有生母還沒死,就認崔太后爲養母。崔太后更不會把兩個庶女的勾心鬥角放在心裡,她可沒閒心開解她們。

陳留在太后宮中留飯,等太子下課,前來給太后請安時,陳留大吃一驚,因爲拓跋曜暴瘦許多,他本就不胖,現在更瘦的跟竹竿一般,面色都有些發黃。

陳留關切的問:“太子怎麼瘦了?”

拓跋曜淡淡道:“最近胃口不好。”

陳留見拓跋曜明顯不願意多說,也識趣的沒再追問,反而說着家裡的趣事逗崔太后和拓跋曜開心。果然拓跋曜臉上露出淺淺的微笑,還抱了一會阿菀。他想着阿菀的父親也是太皇太后當政,結果他死了,太皇太后也被親子關起來,南樑皇室大亂、江山不穩,兩人兩敗俱傷,難道他們拓跋家也要重蹈覆轍嗎?

謝知不知道拓跋曜心裡想什麼,可見他小小年紀皺着眉頭,忍不住伸出小手摸摸他糾結的眉心,小孩子別這麼愁眉苦臉的,大人會不喜歡的。謝知不知道皇室目前鬥爭到了何種程度,但是再激烈都不是拓跋曜可以參與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承歡祖母和父親膝下,讓他們更加疼愛他,無論誰輸誰贏,他都不會有損失。

拓跋曜摸着謝知軟軟的小手,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他要是跟阿菀一樣是無知幼兒就好了。

陳留陪崔太后和太子進完午膳,在崔太后快午休前告辭離去。等晚上謝簡回來,陳留同謝簡說起太子暴瘦的事,“郎君,你說要不要讓太后給太子請太醫令看看?”

“不用。”謝簡說,“太后最寵太子,早讓太醫令診斷過了。太子是因爲思慮過多才暴瘦。”

陳留嘆氣:“一個小孩子哪來的思慮過多?要我說他就要該吃吃、該玩玩,天塌下來還需要他來頂?”

謝簡笑而不語,他怎麼能不思慮過多?天和帝又不是僅他一個兒子,他自然要擔心自己萬一得罪了某一方,會被廢掉太子之位;或者登基後,永遠做天和帝的傀儡。

因爲有了天和帝禪位風波,長安城過年的氣氛並不是很熱烈,整個長安城的勳貴權臣們都約束着自家紈絝安分守已,連朝堂元旦大禮都平靜無波的渡過。直到正月初五立春氣氛纔好轉。

因爲這一日年僅五歲的太子拓跋曜登基,改元始興,二十一歲的天和帝禪位。天和帝自封太上皇帝,這是區別於漢高祖之父這樣雖爲皇帝之父卻不統治天下的太上皇,同時冊封崔太后爲太皇太后。

初五那天太上皇帝先攜新帝、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太廟祭祖,下午去東郊迎春親耕,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不管衆人心裡如何想,至少面子上其樂融融,朝堂王公大臣們皆恭敬的跟在皇帝身後,同天子一起親耕。

在場的勳貴都是成年人,奔波了一天,都有些疲憊,可大體還能撐不住。唯有拓跋曜只有五歲,即使他手裡拿着的是特別定做的小鋤頭,也沒法跟大人一樣耕地,他沒力氣了。畢竟上午他穿着正服隨父親去太廟祭祖,中午一刻都沒休息的來這裡,他現在只憑着一口氣撐着不倒。

他見父親自顧自的跟朝臣耕地閒談,下意識想起身休息,天和帝立刻低頭看向兒子,拓跋曜張了張嘴,卻不知該怎麼說,這時一道天籟解救了他:“陛下,聖人年幼體弱,無法支撐太久,不如先送他回寢宮休息?”

天和帝見說話的是謝簡,眉頭一皺,但他說的話也有道理,他冷淡道:“既然如此,由你來送聖人回宮。”這事本應該是內侍做的。

“喏。”謝簡應聲,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並不覺得天和帝是看輕自己。

拓跋曜沉默的隨着謝簡回寢殿,因身上的禮服太重,他想低頭放鬆身體,卻聽謝簡道:“陛下,您貴爲天子,當爲百官先,任何時候都不可失禮。”

拓跋曜驀地擡頭看向謝簡,他認爲自己是天子嗎?不認爲自己是阿耶的傀儡嗎?

謝簡彎腰對拓跋曜恭聲說:“陛下,回了寢宮就可休息,但無論在什麼時候,禮儀都是不可放鬆的。”

拓跋曜不耐煩的聽他指導自己,他現在只想休息!拓跋曜隨口譏諷道:“謝中書這麼愛教導朕,當朕的太傅如何?”

“臣榮幸之至。”謝簡說。

拓跋曜怔了怔道:“朕胡說了,太傅莫要放在心上。”無論是太子太傅、還是太傅,都是清閒的官員,謝簡之前都沒當太子太傅,現在他願意當自己這個傀儡皇帝的太傅?

謝簡說:“聖人,君無戲言。”

拓跋曜仰頭看着謝簡,謝簡低着頭同他對視,“您是皇帝,你說的話都是對的,所以在說之前要考慮清楚,這些話是否能說。”

拓跋曜沉默了半晌,輕輕一笑,“多謝太傅指點!”

謝簡含笑頷首,送拓跋曜回宮,等宮侍替他卸下禮服,謝簡方纔告退。臨走前拓跋曜問謝簡:“太傅,阿蕤可好?”

“很好,說話也比以前流利。”謝簡說。

“下回太傅有空,帶她來宮裡玩。”

“臣遵旨。”謝簡道。

“這不是旨意。”拓跋曜擺手,“阿蕤是我妹妹。”

“有您這樣的兄長,是阿蕤的福氣。”謝簡說。

拓跋曜頷首,一本正經的說:“等將來朕會給阿蕤一個封地。”他妹妹都有封地。

謝簡含笑應了。

陳留尚未回府,就聽宮中傳來消息說,太上皇帝命謝中書擔任太傅一職。雖說還沒去掉謝簡中書令之職,可只要有點政治素養的人都知道,天和帝在一步步架空崔太后的人,謝簡只是第一個。

天和帝禪位之初的這段日子,朝廷異常的平靜,太上皇帝讓謝簡去當太傅,謝簡也毫無異議,第二天便去書房教導皇帝,不僅沒有一絲怨言,反而備課授課都十分上心。他中書令之位雖在,可對太上皇帝派來奪權中書侍郎視若無睹,似乎真把自己當成太傅,一心一意教導皇帝。

公主府的日子也過的波瀾不興,等到了三月,婉姬又給謝簡添一女,也是謝簡最小的女兒七娘。陳留失望之餘也徹底放下,不再想盡辦法求子,而是安安心心的養育女兒、教養孫子。閒暇之餘還會帶着孩子,同謝簡外出賞景遊玩,夫妻兩人感情倒是越發恩愛。

等七娘出生,公主府也改造完畢,陳留定下庶女一滿五歲就要跟母親分開,姐妹同住一處的規定,對外宣稱所有女兒都由自己撫養,同時還給了婉姬媵人名分。

這一招讓謝知佩服不已,釜底抽薪的把姬妾傍身的孩子拿走,讓姬妾不敢輕舉妄動。同時擡一個、壓兩個,讓三個女人在自己一畝三分地上勾心鬥角,也免得她們因無聊而生事,不愧是宮裡養出來的高手。

不過陳留後院是得意,朝堂上謝簡卻過得壓抑,太上皇帝認準他是崔太后第一走犬,傾盡全力的壓制他,不讓他動彈半分,謝簡乾脆以年老體弱爲由,辭去中書令之位,專心教育皇帝。

陳留聽到謝簡從中書令變成太傅就懵了,哪怕天和帝是她阿弟,她心裡也更親近崔太后,他們家現在的榮華富貴都是崔太后帶來的。但陳留又怕多問給謝簡壓力,忍着心中焦慮,還是像往常一樣對待謝簡。

謝簡看出她的心思,語氣溫和但堅定的安慰陳留,“放心,我沒事。”太后身邊幾位重臣身後都有各自的家族,唯有謝簡是孤軍奮戰,在天和帝禪位之前,謝簡就猜到天和帝會先集中火力對付自己。

他也不想跟天和帝硬幹,既然他想打壓自己,他就乾脆專心做太傅,給自己留條後路也好。謝簡從來不認爲天和帝會贏,他當皇帝都沒贏過太后,難道成爲太上皇帝就會有所改變?就憑把皇太后改成太皇太后?可笑之極。

謝簡沒說緣故,可他的話讓陳留心一下平靜,她趴在謝簡懷裡,“我信郎君。”

謝簡撫摸着陳留的背,“不會太久的,最多四年。”

“嗯。”陳留信任的看着謝簡。

雖說謝簡一向先知先覺,可他到底不是神仙,不能預測將來。原本他猜測自己最多蟄伏四年,可是沒想到天和帝禪位第四年柔然的再次進犯,將他們的計劃全部打亂。天和帝爲了增加自己在朝廷的威信,御駕親征,同時命天子拓跋曜鎮守京都,這一年拓跋曜八歲、謝知五歲。

第24章 內宅瑣事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09章 守城(一)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83章 別後重逢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206章 逃奴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章 宮亂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52章 分家(下)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07章 見面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6章 試探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17章 蘭因成親第89章 母女談心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1章 到家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7章 書房談話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2章 入宮第78章 打拐(上)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93章 暗中籌謀第113章 守城(五)第113章 守城(五)第17章 蘭因成親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22章 入宮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97章 奔喪(下)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2章 誠意(上)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93章 鑄金人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95章 驛站逃離(二)
第24章 內宅瑣事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09章 守城(一)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83章 別後重逢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206章 逃奴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章 宮亂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52章 分家(下)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07章 見面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6章 試探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17章 蘭因成親第89章 母女談心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1章 到家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7章 書房談話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2章 入宮第78章 打拐(上)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93章 暗中籌謀第113章 守城(五)第113章 守城(五)第17章 蘭因成親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22章 入宮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97章 奔喪(下)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2章 誠意(上)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93章 鑄金人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95章 驛站逃離(二)